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紐約大學評選:100年來美國最傑出的100位新聞人

提起美國的知名記者,你會首先想到誰?他們又在多大程度上改變了新聞進程?

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的阿瑟·L·卡特新聞學院(Arthur L. Carter Journalism Institute)評選出了過去100年來美國最傑出的100名新聞人,這其中有改變《紐約時報》命運的關鍵人物阿道夫?奧克斯(Adolph Ochs),有同時摘得普立茲新聞獎和諾貝爾文學獎的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還有以一份報告引發全美社會對環境議題關注的蕾切爾·卡遜(Rachel Carson)。優秀的新聞人不僅能改變媒體行業,還往往能引發社會問題的反思。

全媒派(ID:quanmeipai)轉載了新京報傳媒研究(ID:xjbcmyj)的精選編譯,介紹了如下25位在全球範圍內具有較大影響力,又相對為中國讀者熟悉的入選人,排名按姓氏字母排序。

卡爾·伯恩斯坦(Carl Bernstein)

20世紀70年代早期,作為《華盛頓郵報》的一位年輕記者與鮑勃·伍德沃德一起做了關於水門事件的原始新聞報導,最終這使得尼克松總統辭職。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的作品被傑因·羅伯茨(Gene Roberts)稱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報導” 。

自水門事件以來,伯恩斯坦通過書籍和雜誌文章繼續關注權力濫用的主題。

瑪格麗特·伯克-懷特(Margaret Bourke-White)

瑪格麗特·伯克 - 懷特出生於紐約,畢業於美國康奈爾大學。戰地攝影師。她是第一批報導戰爭的女性。曾列入全美10名最著名女性之一。

她在1929年加入《財富》雜誌工作團隊,1936年加入《生活》雜誌,拍攝了眾多重大事件的封面資料照片。《我的肖像》(1963年)是她的自傳,講述了她和帕金森症的不懈鬥爭。

本·布拉德利(Ben Bradlee)

1968年至1991年擔任華盛頓郵報的執行編輯,“水門事件”牽頭報導人。

在1968年到1991年間擔任《華盛頓郵報》執行總編期間,本?布拉德利將《華盛頓郵報》打造成世界上最有影響力、最受關注的媒體之一,期間《華盛頓郵報》共獲得18項普立茲獎。五角大樓越戰檔案、“水門事件”讓他和他帶領的《華盛頓郵報》走向巔峰。

埃德·布萊德利( Ed Bradley)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60分鐘》的資深記者,曾報導越南戰爭、1976年美國總統競選。多年來勇奪19項艾美獎。

布萊德利是早年突破新聞部黑白種族限制的黑人記者,美國布什總統稱讚他是“我們時代最有成就的記者之一”。

羅伯特·卡帕(Robert Capa)

知名戰地攝影記者,報導了包括諾曼底登陸和西班牙內戰在內的重大歷史事件。1954年5月25日,卡帕在越南採訪第一次印支戰爭時,誤入雷區踩中地雷被炸身亡。《共和國士兵之死》就是出自他之手。

共和國士兵之死,木裡亞諾山丘,1936年9月5日

蕾切爾·卡遜(Rachel Carson)

美國海洋生物學家,她的作品《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引發了美國以至於全世界對環境保護事業的關注。她的部分作品發表於《華盛頓郵報》《紐約客》,“科學知識和詩歌寫作”的結合吸引了大量讀者。

沃克·埃文斯(Walker Evans)

著名的攝影師,以美國鄉村和小鎮居民及環境的鮮明照片著名。他在20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時期為農場安全管理局拍攝的照片,如《佃農家庭》與《廣告牌和框架房屋》,有著簡單和直接的特點,影響了後來的美國紀實攝影。

《沃克?埃文斯:美國影像》是1938年美國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為配合在9月28日至11月18日的同名展覽而出版的畫冊。展覽和畫冊的照片都選自埃文斯1929-1937年的作品,畫冊中收錄的作品共87幅,希望展現上世紀30年代美國的歷史狀況。

《沃克?埃文斯:美國影像》中的攝影作品

德克斯特·費爾金斯(Dexter Filkins)

費爾金斯是一名戰時記者和作家,被美國新聞界譽為“這個世代最重要的戰地記者”。自1998年起持續報導阿富汗與伊拉克戰事,曾擔任《洛杉磯時報》新德里分社的社長。2010年,費爾金斯加入《紐約時報》,持續在阿富汗及伊拉克等地進行採訪報導。

2009年,費爾金斯憑借阿富汗及巴基斯坦的美軍戰地報導獲普立茲獎。2010年因揭發阿富汗戰爭內幕,獲得喬治·波爾克獎,兩度獲得美國國家雜誌獎(2009/2011)及美國海外新聞協會獎。著有《跑步,在最絕望的城市》,被《時代周刊》《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評為年度好書,美國國家圖書獎年度最佳非虛構作品。

《跑步在最絕望的城市》封面

托馬斯·弗裡德曼(Thomas Friedman)

現為《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是唯一一位曾三次獲得普立茲獎的記者,他精通希伯來語和阿拉伯語,有五所美國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

新聞工作之餘,他也是哈佛大學的客座教授,與前哈佛大學校長薩默斯等人共同開設課程。著有《從貝魯特到耶路撒冷》《世界是平的:21世紀簡史》等書。

歐內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

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小說家和記者,曾為北美各種出版物報導戰爭與和平時期的歐洲。海明威的一生之中曾榮獲不少獎項。

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授予銀製勇敢勳章;1953年,他以《老人與海》一書獲得普立茲獎;1954年的《老人與海》又為海明威奪得諾貝爾文學獎。2001年,海明威的《太陽照樣升起》(The Sun Also Rises)與《永別了,武器》兩部作品被美國現代圖書館列入“20世紀中的100部最佳英文小說”中。

《老人與海》封面圖

海明威是美國“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中對人生、世界、社會都表現出了迷茫和彷徨。海明威的作品標誌著他獨特創作風格的形成,在美國文學史乃至世界文學史上都佔有重要地位。1961年7月2日,海明威在愛達荷州凱徹姆的家中用獵槍自殺身亡。

沃爾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

知識分子、記者和作家,《新共和》(New Republic)雜誌的創始編輯之一,傳播學史上具有重要影響的學者之一,在宣傳分析和輿論研究方面享有很高的聲譽。

這位世界上最有名的政治專欄作家在其1922年的著作《公眾輿論》中,開創了今天被稱為議程設定的早期思想。此書被公認為是傳播學領域的奠基之作。作為一部傳播學經典著作,該書第一次對公眾輿論做了全景式的描述,讓讀者能細細地體會到輿論現象的種種內在與外在聯繫。此書自1922年問世以來,在幾十年中已經被翻譯成幾十種文字,至今仍然保持著這個領域中的權威地位。

約翰·麥克菲(John McPhee)

普林斯頓大學新聞學教授,美國著名非虛構作家。從1963年起,他一直為《紐約客》撰稿,他大部分書的素材都脫胎於為這份雜誌撰寫的報導中。麥克菲曾四度入圍普立茲獎最佳非虛構作品提名,並於1999年獲此殊榮。他被公認為“創造性非虛構寫作”的開拓性人物。

2008年,美國新聞界的重要獎項George Polk Awards給他頒發了職業成就獎,以表彰其“半個世紀以來對於美國新聞界難以磨滅的影響和印記”

阿道夫·奧克斯(Adolph Ochs)

被稱為改變《紐約時報》命運的重要人物之一。這位出版商在1896年以7.5萬美元收購了《紐約時報》,當時的發行量約為9,000份,並訂立了全新的辦報方針,以提供簡潔有力的消息為主要內容,到1921年這份報紙已經擁有1885名員工和78萬發行量了。

喬治·波爾克(George Polk)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記者喬治·波爾克將足跡灑遍全球,為發掘寶貴的新聞事實而以身涉險,最終於報導希臘內戰期間不幸遇害。儘管正義在過去的65年間始終未得伸張,為揭示真相而獻出生命的事實,已足以令他名垂世界新聞史。美國新聞界設立的“波爾克新聞獎”,至今仍會定期頒發給在發掘真相方面做出傑出貢獻的新聞工作者。

A.M.羅森塔爾(A.M.Rosenthal)

曾經前往奧斯維辛集中營採訪後寫成《奧斯維辛沒有什麽新聞》,1958年8月31日發表後產生了強烈的轟動效應,並與1960年榮獲美國新聞的最高獎項“普立茲”國際新聞獎,1977年至1986年擔任《紐約時報》執行主編。

瑪琳?桑德斯(Marlene Sanders)

越南第一位女性電視記者,美國網絡電視晚間新聞節目的第一位女主播, ABC新聞的第一位女性副總裁。

林肯·史蒂芬斯(Lincoln Steffens)

美國黑幕揭發報導先驅,“扒糞運動”代表人物,在美國新聞界掀起了一股揭露社會黑暗的文學浪潮。

黑幕揭發運動結束後,他的注意力轉移到墨西哥革命和俄國十月革命。1919年去彼德格勒旅行時他採訪了列寧。

葛羅莉亞?斯坦能(Gloria Steinem)

美國女權主義者,記者以及社會和政治活動家,是20世紀60年代後期和70年代婦女解放運動的代表人物,《紐約》雜誌的專欄作家並且創辦了《Ms.》。任婦女媒體中心的董事的同時繼續自己在政治和媒體事務上擔任評論員,作家,講師,競選候選人,並改革和出版書籍和文章。

蓋伊?特立斯(Gay Talese)

美國著名作家、記者,“新新聞主義”代表人物,曾任職《紐約時報》十年,長期為《紐約客》(The New Yorker)、《時尚先生》(Esquire)等雜誌撰稿。他不僅將文學技巧引入紀實書寫,更對美國社會作了切片般的精準分析。

蓋伊?特立斯受《時尚先生》之邀采寫的特稿《弗蘭克?辛納屈感冒了》是新新聞風格的代表性作品,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非虛構書寫”、“有史以來最具影響力的美國雜誌文章之一”、“《時尚先生》刊登過的最好文章”;他的《王國與權力》位列“關於新聞業,五本最好的書”。全世界特稿記者視其為新聞書寫的典範。特立斯於2011年獲頒諾曼?梅勒卓越新聞貢獻獎。

多蘿西·湯普森(Dorothy Thompson)

美國新聞記者,大學畢業後致力於婦女選舉權運動。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她以一個自由撰稿記者身分前往歐洲。

她對納粹黨的報導激怒了希特勒,以致於她在1934年成為第一個被驅逐出德國的美國記者。她的專欄“讓記錄說話”備受歡迎,1941~1958年曾刊登在170多份日報上。20世紀30年代廣播新聞中罕見的女聲和“美國第二大最具影響力的女性”。

“Weegee”

原名尤瑟?費寧(Usher Fellig),20世紀50年代紐約最具標誌性的攝影師,把新聞攝影提高的到了藝術水準。他以拍攝城市底層的突發事件、謀殺現場等題材而出名。

《他們的第一宗謀殺案》(Their First Murder)攝於1941年。

《持槍歹徒被不當班警察擊斃》(Gunman Killed by Off-Duty Cop)攝於1942年。

《只需來點熱水》(Just Add Boiling Water)攝於1937年。

E?B?懷特(E. B. White)

美國當代著名散文家、評論家,以散文名世,“其文風冷峻清麗,辛辣幽默,自成一格”。作為《紐約客》主要撰稿人,一手奠定了影響深遠的“《紐約客》文風”。除了他終生摯愛的隨筆之外,他還為孩子們寫了三本書:《精靈鼠小弟》《夏洛的網》與《吹小號的天鵝》。

白修德(Theodore Harold White)

抗日戰爭時長期任美國《時代》周刊駐重慶記者,采寫了大量關於中國戰場的報導,訪問延安後寫出影響巨大的名著《中國的驚雷》。

白修德連續四屆參與美國總統選舉報導,於 1960 年、1964 年、1968 年、1972 年寫出《總統的誕生》(The Making of the President)系列叢書。這套叢書改變美國政治報導的風格和內核。其中,1960年跟蹤記錄約翰?肯尼迪參選直至獲勝的那本書使他獲得 1962 年普立茲新聞獎。

湯姆?沃爾夫(Tom Wolfe)

美國演員,編劇,被譽為“新新聞主義之父,對“新新聞主義”的形成影響深遠。1973年,湯姆?沃爾夫與同伴一起選出了21位認可這種寫作方式的作家的作品,並編輯成書,取名《新新聞主義》,“新新聞主義”稱呼由此得到學界認可。代表作有《著色的世界》《真材實料》《從包豪斯到我們的豪斯》《虛榮的篝火》等。

鮑勃·伍德沃德(Bob Woodward)

新聞記者和編輯,供職於《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長達四十年,時任副主編一職。先後榮獲過兩次普立茲獎,第一次是為《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報導了著名的“水門事件”,第二次是報導了9·11恐怖襲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