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14個PPP項目違規舉債擔保 相關政策即將落地

  2018年是PPP模式規範發展關鍵年,目前全國開展PPP項目庫集中清理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穩步推進PPP的重要信號也陸續發出,專家預計,立法、資訊披露、專項投資支持等相關PPP政策將於今年進入落地期。

  近日,財政部PPP中心副主任韓斌帶隊到PPP明星企業東方園林調研時表示,下一步將加快推動和配合PPP條例及配套政策體系的制定完善,大力支持融資創新,加快資訊系統建設,為PPP項目全生命周期提供數據和信用支持,強化履約信用和規範運作,切實發揮PPP提質增效作用。

  財政部PPP專家庫專家、360金融PPP研究中心投資總監唐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嚴控財政風險以及“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的多重要求下,PPP領域的頂層規劃正在加速完善,主要監管部門的現代化管理技術也在飛速發展,符合我國國情且能夠帶動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高品質發展“中國式PPP”模式也在日趨成熟。

  唐川表示,種種跡象亦表明,立法、資訊披露、專項投資支持等相關PPP政策皆將於今年進入落地期。待整體調整完成之後,更多具有市場生命力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將被催生出來,同時更為精品化的項目庫能夠使PPP項目資產更受大型金融機構的青睞,也能夠令PPP項目的資產證券化工作可以更為順利地推進,進而從根本上解決項目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在PPP不斷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違規操作風險。財政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4月23日,各地累計清理退庫項目1695個,涉及投資額1.8兆元;需要整改項目2005個,涉及投資額3.1兆元。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清理的項目中,14個PPP項目涉嫌違法違規舉債擔保,未按規定開展“兩個論證”的217個。

  唐川認為,管理層當初提出PPP模式的時候,希望其可以即促進地區城鎮化穩定發展,緩解地方政府債務壓力,優化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品質,但是部分急功近利的市場參與者只是將其作為基礎設施項目“分期付款”的一種手段。為防止PPP演變成為地方政府隱性債務,財政部發布了一系列政策將地方政府違規舉債的“空子”堵死。對於地方政府主動出手控制地方債務總量,謹慎處理隱性債務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與此同時,財政承受能力10%是一條硬性約束的紅線,監管部門對PPP入庫項目的支出責任將不斷強化。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財政承受能力10%的限額有力控制了各地PPP項目的數量、規模,但部分市縣支出責任已超出限額,需引起警惕。下一步,將加快建立PPP項目財政支出責任監測預警體系,對超過10%限額的地區暫停新項目入庫。

  地方層面,江蘇省財政廳日前發布通知,對全省10個市縣部署開展PPP財政支出責任檢查;雲南省財政廳發布辦法,強化財政承受能力論證10%“紅線”的硬性約束,推進PPP項目規範實施。

  唐川表示,客觀評估財政承受能力對於PPP項目和政府方、社會資本方而言都是控制風險的有力手段之一。然而,長期以來,各地地方政府並沒有嚴格執行“10%紅線”的要求,甚至通過同期推出多個項目,抬高未來財政支出預期等伎倆繞開此項管制。未來“10%紅線”控制措施將會極為嚴格地執行。

責任編輯:何凱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