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初唐四傑”盧照鄰不能行走,卻用詩漫遊了天下

作者:宋執群

(盧照鄰)

當大唐詩人盧照鄰睜著麻風病人的眼睛,艱難地爬向穎水,投身激流時,他一定還在一如既往地憂鬱,一如既往地幻想,直到死神如期而至,才平靜地閉上雙眸,好像確定了自己已贏得了不朽的聲名。

(一)身難動,心飛翔

公元674年深秋,長安附近的太白山已經霜染層林,滿目飛黃。

在落木蕭蕭的山林深處,一個中年男子臉蒙遮羞布,用殘缺不全的雙手艱難地挖掘著一個墓穴。這方墓穴他不是為別人挖的,而是為他自己準備的。

這個為自己掘墓的人,就是被稱為“初唐四傑”之一的大詩人盧照鄰(其他三位是王勃、楊炯、駱賓王)。

此時的盧照鄰大約接近四十歲。在這很多人都是一邊不想活,一邊拚命“好死不如賴活著”的世界,為什麽還算年輕的詩人卻要自掘墳墓呢?

此前,他因詩作《長安古意》中的一句“梁家畫閣中天起,漢帝金莖雲外直”被認為嘲諷了武則天侄兒梁王武三思而被捕入獄。

(以下為一組唐朝服飾)

從皇家大牢出獄後不久,身體虛弱的盧照鄰感染風疾,伴隨著傷心與失落,隱居到長安太白山深處,開始過起與世隔絕的生活。

在那裡,他拜大醫學家,後著有《千金要方》,被尊稱為“藥王”的孫思邈為師,讓他為自己治病。但神醫也拿他的病無可奈何。他就自己動手煉丹治病。然而,事與願違,在丹藥的毒害下,他的病情越來越重,雙腳萎縮,一隻手也殘廢了。後來,又得上了可怕的麻風病。最後在難以忍受的病痛折磨和因為毀容見不得人的雙重打擊下,大約四十四歲時投潁水自殺,以徹底解脫。投水前,他用一首《釋疾文·粵若》絕筆詩與親朋作別,最後四句是:

東郊絕此麒麟筆,西山秘此鳳凰柯。

死去死去今如此,生兮生兮奈汝何。

至於最終有沒有躺進他自掘的墳墓,由於史無記載,也就不得而知。

盧照鄰給自己起了個外號,叫 “幽憂子”。幽,細微而深,可見他該有多麽痛苦與憂傷啊。

據說他晚年得病等死的過程極其淒慘。他自己在《五悲文》中這樣描述自己的病情:“骸骨半死,血氣中絕,四支萎墮,五官欹缺。皮襞積而千皺,衣聯褰而百結。毛落須禿,無叔子之明眉;唇亡齒寒,有張儀之羞舌。仰而視睛,翳其若瞢;俯而動身,羸而欲折。神若存而若亡,心不生而不滅。”

我都不忍翻譯。總之,就是身體與容貌同毀,心與神俱殘,連挪動一步的距離,都好像比跨越千山萬水還難。

多年後,明代詩人學者張燮在讀到盧照鄰的《五悲文》時,仍然膽戰心驚地感歎:“古今文士奇窮,未有如盧升之之甚者。夫其住宦不達,則亦已耳,沉屙永痼,無複聊賴,至自投魚腹中,古來膏肓無此死法也。”(《幽憂子集題詞》)

就是說:古往今來有那麽多特別貧苦的文人,可從來也沒有人苦痛到像盧照鄰這樣的。你說他當不了官,也就算了。可是得了那麽個不治之症,以至生不如死到投河自殺,這是從古至今那些最痛苦的殘疾人也不願意選擇的死法啊。

但讓人震撼的是,就是這樣一位被殘忍的病魔徹底打垮的詩人,卻在極度困苦和絕望中為人世間創作了許多生意盎然的詩歌,尤其是那首我們後面還要說到的史詩巨作《長安古意》。

可以設想一下,在太白山深處自掘著墳墓的盧照鄰,是怎樣面對秋風秋雨的蕭瑟荒涼和病殘身軀的深疼劇痛,將自己那不能行走的身體的所有能量都輸給了可以飛翔的心靈,並憑借詩歌的翅膀漫遊了天下。

(二)他用詩問候擦肩而過的世界

隻活到四十多歲的盧照鄰,人生經歷並不複雜。

和大多數唐朝詩人一樣,盧照鄰也出身望族,自幼飽讀詩書,博學能文。唐高祖李淵第十七子李元裕曾這樣評價他的才華:“此吾之相如也。”即是將盧照鄰比作西漢文學大家司馬相如。

唐高宗乾封三年(公元668年)春,盧照鄰獲得四川新都縣副縣長的官職,可惜上任伊始,還沒開始施展從政抱負,就因小人陷害,被抓進了監獄。後經朋友多方相救,才獲釋放,從此便與仕途無緣。

《新唐書》如此概括他的一生:“自以當高宗時尚吏,己獨儒;武後尚法,己獨黃老;後封嵩山,屢聘賢士,己已廢。”

意思是說:當唐高宗重視官員的實際才乾時,他還是個沒有什麽從政實績的儒生;當武則天重用知識分子時,他卻成了一個煉丹治病的道士;後來等到唐高宗封禪泰山,在全國廣納才士時,他卻已經臥床不起了。

嗚呼,一個人所能的生不逢時,和倒霉悲苦,也不過如此了吧?

在成了“活死人”後,一切的世俗追求都不再與他有關,他所能做的只剩用詩問候擦肩而過的世界。

於是,在那些躲避世人的嘲笑、看不到明天的深山老林的日日夜夜裡,盧照鄰寫下了“相思在萬裡,明月正孤懸”、“常恐秋風早,飄零君不知”等等已經流傳了千年,並肯定還要一直流傳下去的魅人詩句,將一種神秘的詩意,傳送到了深山老林之外的初唐詩壇。

特別是那篇著名的《五悲文》,用獨一無二的視角展開對才華與抱負、貧窮與富有、疾病與生死、命運與人生等重大精神問題的探究,在真實與虛構、自傳與想象中用殘缺的身體書寫豐滿的生命,讀來更使人驚心動魄,心生敬重。

(三)道是無情卻有情

在盧照鄰倒霉透頂的一生中,只有一件事應該溫暖過他的心腸。雖然這件事在外人看來卻是他品德的汙點。

那就是他在四川落難時曾獲得過的一次愛情。

就在他從新都縣副縣長任上被汙入獄獲釋後不久,正準備返回長安,再找工作時,一位四川美眉愛上了失魂落魄的詩人。

他在成都的一家歌廳借酒消愁時,邂逅了一位姓郭的歌手。一對“同是天涯淪落人”相知相愛了。

當那個女歌手她為他懷了孩子時,盧照鄰發誓與她相伴終生,不離不棄。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沒等到孩子出生,盧照鄰接到了朝廷要他回長安重新安排工作的通知。為了前途,倆人海誓山盟一番後,還是灑淚離別了。

可自此以後,郭歌手一直沒有等到盧照鄰如約歸來與她完婚。孩子出生不久也夭折了。

又開始賣唱為生的郭歌手,一次在酒樓偶然遇見了與盧照鄰同為“初唐四傑”的詩人駱賓王,向他訴說了自己的遭遇。駱賓王很為自己的詩友不齒,寫了一首《豔情代郭氏答盧照鄰》。就是代郭歌手質問盧照鄰,我在蜀地孤苦一人,生計無著,你為什麽躲在首都不回來踐行諾言,難道你是忘恩負義,另攀高枝去了?

但真實的狀況是,盧照鄰回到長安後沒有被安排上工作。接著,他輾轉到洛陽討生活,卻因詩獲罪,出獄後又不幸感染風疾,不得不逃到深山老林裡煉丹治病。

看看他寫的這首懷念郭歌手的詩:

忽憶揚州揚子津,遙思蜀道蜀橋人。

鴛鴦諸兮羅綺月,茱英灣兮楊柳春。

你還覺得他是個始亂終棄的卑汙小人嗎?我倒覺得他更像是“道是無情卻有情”。

(四)詩歌版《清明上河圖》

《全唐詩》編錄盧照鄰的詩作兩卷。但真正能讓他名垂詩史的,全在於他那首鴻篇巨製《長安古意》。這首詩雖長,但絕對值得你細覽全貌:

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

玉輦縱橫過主第,金鞭絡繹向侯家。

龍銜寶蓋承朝日,鳳吐流蘇帶晚霞。

百尺遊絲爭繞樹,一群嬌鳥共啼花。

遊蜂戲蝶千門側,碧樹銀台萬種色。

複道交窗作合歡,雙闕連甍垂鳳翼。

梁家畫閣中天起,漢帝金莖雲外直。

樓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詎相識。

借問吹簫向紫煙,曾經學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

比目鴛鴦真可羨,雙去雙來君不見。

生憎帳額繡孤鸞,好取門簾帖雙燕。

雙燕雙飛繞畫梁,羅帷翠被鬱金香。

片片行雲著蟬鬢,纖纖初月上鴉黃。

鴉黃粉白車中出,含嬌含態情非一。

妖童寶馬鐵連錢,娼婦盤龍金屈膝。

禦史府中烏夜啼,廷尉門前雀欲棲。

隱隱朱城臨玉道,遙遙翠幰沒金堤。

挾彈飛鷹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橋西。

俱邀俠客芙蓉劍,共宿娼家桃李蹊。

娼家日暮紫羅裙,清歌一囀口氛氳。

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騎似雲。

南陌北堂連北裡,五劇三條控三市。

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氣紅塵暗天起。

漢代金吾千騎來,翡翠屠蘇鸚鵡杯。

羅襦寶帶為君解,燕歌趙舞為君開。

別有豪華稱將相,轉日回天不相讓。

意氣由來排灌夫,專權判不容蕭相。

專權意氣本豪雄,青虯紫燕坐春風。

自言歌舞長千載,自謂驕奢凌五公。

節物風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須臾改。

昔時金階白玉堂,即今惟見青松在。

寂寂寥寥揚子居,年年歲歲一床書。

獨有南山桂花發,飛來飛去襲人裾。

這首縱橫奔放,華美浮豔的長詩,一開篇就以俯瞰的視角氣勢磅礴地展開長安的全方位畫卷。其城市面貌之詳盡,市井形態之豐富,官貴生活之奢靡都是此前所未有,仿佛詩歌版的《清明上河圖》似的。

尤其是我們讀到“羅襦寶帶為君解,燕歌趙舞為君開”、“百尺遊絲爭繞樹,一群嬌鳥共啼花”、“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等等這些被後人吟詠不斷的名句時,渾身即會被一種異樣的感動席卷。

那麽,一個寸步難行,羞於見人的麻風病人,為什麽要為自己已經回不去了的長安留下這麽一篇璀璨奪目的詩篇呢?

我想,正是因為疾病把他逼到了只能觀望的位置,他才有了更多的獨處時間和更獨立自主的視角,好把那個身外的物欲橫流的世界廓清看透。

於是,那個遮掩著麻風病人的臉,卻大睜著詩人清醒苦澀之眼,聚精會神地創作著仿佛是一首詩,對於他來說也只能是一首詩的長安。也仿佛他所以忍痛受難地苟活,就是為了這篇詩,就是為了展現他心目中長安遼闊而繁複的詩歌版圖,就像司馬遷活著就是為了寫出《史記》一樣。

如此,拒絕了世俗的一切的盧照鄰,在擁有了《長安古意》後,反而贏得了一切。

是啊,一個人可以被困在咫尺之間,但只要精神高遠,格局遼闊,同樣可以抵達巨集大的境界。

寫到這裡,我仿佛看到,當初盧照鄰睜著那雙麻風病人的眼睛,艱難地爬向穎水,投身激流時,他一定還在一如既往地憂鬱,一如既往地幻想,直到死神如期而至,才平靜地閉上雙眸,好像確定了自己已贏得了不朽的聲名。

所以,應該可以這麽形容盧照鄰:他活著,已經死了。他死了,依然活著。

【作者簡介】宋執群,生於一九六零年代。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梅雨》《望海門》,長篇文化散文《錦上姑蘇》等。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