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山西物產豐富,特產、飲食多樣,且地方特色各異。飲食主糧雜糧調劑,花樣搭配。晉北天寒地瘠,人們主食喜食含熱量較高的蓧麥、玉米、土豆及蕎面、黃米、豆類。汾河水養育的晉中地區以小麥和高梁、玉米、穀子、豆類相雜食之,而晉南盛產小麥。山西醋、大同黃白花椰菜、稷山板棗、平陸百合、大同刀削麵等各種特產美食、小吃,享有盛譽。
山西醋
陳醋生產歷史悠久,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代。山西老陳醋的發樣地是太原徐縣,清順治年間,介休人王來福創辦「酒德如」醋坊。限出的醋綿縮酸、味濃,購買者甚多,成為短獲一時的大商號,後來遷至清源,改號美和居。由於王來福聰明好學,經營有方,生生意紅紅火火,意外地發現經過「夏伏曬」「冬撈冰」的隔年醋酸味更濃。遂把隔年的醋叫老陳醋,大概就在此時,山西醋冠上了「老陳醋」的芳名。醋的製作工藝是先製曲,經過拌米料踩由、入房、上露、涼霉、起潮火、大火、後火、養曲、出房等10道工序製成曲;曲成以後,再經過蒸糝浸料、酒精發酵、醋化、淋醋、熏醋、貯陳老熟才成陳醋。醋內除含有大量醋酸外,還含有鈣、鐵、乳酸、甘油、氨基酸及醛類化合物。醋不僅是調味之首,而且是人體健身佳品。在食用方面,它能溶解食物中的鈣和鐵,使人體易於吸收,也可以用於醃製蘿蔔、白菜、大蒜等食物。在醫療方面用醋入葯,有生髮、美容、降壓、減肥之功效。山西人善於釀醋也酷愛吃醋,素有「老醯兒」之稱。古時管醋叫醯,把釀醋的人叫「醯人」,因此,吃醋也不叫吃醋,而叫「吃醯」。由於山西人對釀醋的特殊貢獻,再加上山西人嗜醋如命,又巧合了「醯」和和山西的「西」字同音,所以外省人就尊稱山西人為「山西老醯」了。
大同黃白花椰菜
大同黃白花椰菜俗稱金針,學名萱草,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乾菜。主產於大同盆地,尤以大同縣的黃白花椰菜久負盛名。該縣黃白花椰菜栽培始於明末清初,素有「黃花之鄉」的美稱。1975年,大同縣被確定為山西省黃花生產基地縣。大同黃白花椰菜的特點是:顏色鮮黃,乾淨無黑斑;角長肉厚,線條粗壯,肥碩整齊;油性大,脆嫩清口,久煮不爛。黃白花椰菜可生食,即把剛採摘的黃白花椰菜用溫水燙過,調上麻醬、蒜泥、老陳醋,就成了鮮美爽口的山野風味小菜。鮮黃白花椰菜也可炒食。晾乾的黃白花椰菜可泡開,不論燒、炒、燉、蒸、炸和燒湯,均可做成清香可口的上等菜。據中國農科院綜合分析化驗,大同黃白花椰菜含有蛋白質、脂肪、纖維素等營養成分,並含有人體所需的16種氨基酸及維生素C、維生素B等微量元素。並可與香菇、木耳媲美,有素食上品之稱。
刀削麵
刀削麵與北京的打滷麵、山東的伊府麵、河南的魚焙面、四川的旦旦面被譽為我國的「五大麵食」。削麵的工具為瓦形鋼刀,削麵的技巧主要在刀功,傳統的操作方法是一手托面,一手拿刀,直接削到開水鍋鍋裡,其要訣是:「刀不離面,面不離刀,胳膊直硬手端平,手端一條線,一刀趕一刀,平刀是扁條,彎刀是三棱。」面片形如柳葉,又薄、又細、又長。煮熟撈起,配以各種調料(俗稱「澆頭」或「調和」),有番茄醬、肉炸醬、金針木耳雞蛋打鹵等,具有內虛、外筋、柔軟、易消化等特點。
稷山板棗
稷山板棗產區為汾河以北,呂梁山以南的稷山縣,該縣因棗樹種植量多被稱為山西的「棗鄉」。稷山板棗素有「棗中皇后」之稱,以「大棗小核,小棗無核」而馳名。稷山板棗為扁圓形,略呈上窄下寬狀,當地人多讀扁音為板,故名板棗。它色澤鮮紅,肉厚核小,久儲而不乾,不變性,生食甜脆,乾後猶香,用酒密封可長久保存,不霉不壞,時隔二三年掰開之後,猶可拉出四寸長的金絲。一般棗遇雨易腐爛,而稷山板棗則不裂不爛。它除了含糖量高以外,每100克含蛋白質1.2克,含脂肪0.2克,含鐵0.5克,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民間有:「日日吃三棗,一輩子不顯老」的說法,在藥用上有養神補氣的效用。
汾陽核桃
汾陽核桃產於古汾州,古稱「汾州核桃」。汾州包括現今汾陽、孝義、交口縣一帶。這裡緊傍呂梁山麓,有大片黃土丘陵適於種植核桃。汾陽核桃品種繁多,有大龍眼、小龍眼、大花、早熟、紙皮露仁、穗狀、串兒、長腰、抗風、光皮棉、橫蘭蘭等。這些核桃具有果實外形悅目、個頭大、皮薄、出仁率高、仁色淺、香脆可口等優點。其核仁味道甘美,富脂肪和蛋白質,不論生食或製成糕點糖果,均清香可口。還是一種益智健腦食品,能補氣益血,潤燥化痰,治肺潤腸,且味甘平,對於 「溫補腎肺,定喘化痰」有一定的療效。
平遙長山藥
平遙長山藥盛產於平遙、太谷等縣,多年來長山藥出口日本、東南亞各國,被美譽為「中國小人蔘」。長山藥在醫療方面,可以起到人蔘起不到的作用。人蔘燥熱,青年人不宜服用,長山藥則老少皆宜。它可補脾健胃,降低血壓,延緩衰老,還具有抗腫瘤的作用。如今,平遙還將其製作成長山藥粉進行銷售,而且,用長山藥粉製作的飲品也深受人們喜愛。
垣曲猴頭
真菌,新鮮時呈白色,乾後変為淡褐色,通體布滿針棘一樣的絨毛,形狀很像猴的腦袋,因而得名。由於它肉嫩味鮮,營養豐富,故與熊掌、海參、魚翅並列為「四大名菜」,與黃花、木耳、蘑菇合稱為「四大山珍」。垣曲猴頭個大,絨毛有光澤,氣味芳香,肉質肥厚,無蟲蝕,久儲而味不變。其營養價值豐富,性平味甘,是一種難得的滋補品;同時又可治療消化不良、神經衰弱等症,對胃癌等消化系統的惡性腫瘤也有一定療效。
平陸百合
平陸百合品質好,營養價值高,有「中條參」的美稱。主要生長在平陸。它個頭大,肉厚,後味不苦,瓣內無柴,最大的重三兩以上,一般的也二兩左右。收穫後的鮮百合,放置起來乾而不爛,埋入濕土可終年保持鮮。其含有大量蛋白質、脂肪、澱粉、維生素,並含有少量鈣、磷、鐵等,而藥用價值高,具有補中益氣,溫肺止咳,安神、清心之功效,對於支氣管、失眠症有顯著療效。
頭腦
頭腦是太原特有的一種風味早點,已有300多年的歷史。相傳明末清初山西名醫傅山,為使年老體弱多病的人增強禦病能力,曾對症下藥,研製出由肥羊肉、蓮藕、長山藥、黃芪藥酒等配製,具有滋陰補腎、祛瘀活絡、防寒暖胃的「八珍湯」。為反抗清朝統治者的壓迫,便將賣「八珍湯」的飯店易名為「清和元」,把「八珍湯」改為「頭腦」。從此,清和元頭腦的名稱,一直延用至今。每逢農曆白露到翌年立春期間,為太原各清真飯店出售頭腦的季節。頭腦是用羊肉、羊髓、酒糟、煨面、藕根、長山藥、黃芪、良薑八種物品混合煮成的不稠不稀的湯。在吃頭腦時,還要佐以醃韭,作為藥引。其實質上是一種用以滋補的醫療食品。羊肉味甘性熱,補虛開胃;藕根清熱化痰;山藥補脾除濕濕;黃芪味甘性溫,補脾健肺;良薑味辛性熱,暖胃消食。這些配合在一起,就組成了一劑溫補而不膩的葯佴。
曲沃羊雜
曲沃羊雜是山西的一種地方名吃,最初製製作者是元朝名醫許國禎的母親韓氏。韓氏曾作為莊聖太后一一也就是忽必烈母親的食醫,羊雜是她做給莊聖太后的養生餐。羊雜的吃法符合中醫營養學中「以臟補臟」的理論,是暖胃、驅寒的保健佳肴。後來傳入民間,成了一道地方風味。
山西旅遊資訊中心編輯整理
聯繫電話:0351-7731893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華夏古文明,山西好風光。歡迎訂閱山西省旅遊發展委員會官方微信,為您及時推送最新旅遊資訊。敬請登錄山西省旅遊發展委員會官方網站:www.shanxichina.gov.cn 詳細了解山西旅遊文化。關注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