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今日話題 | 裡皮辭職,是被兩千萬歐元年薪壓垮了嗎?

特約作者 | 熊志

中國足球再一次站到了風口浪尖。

11月15日凌晨,2022年卡達世界杯亞洲區預選賽40強賽第5輪一場比賽在阿聯酋杜拜結束,客場作戰的國足1:2不敵敘利亞隊後,國足主帥裡皮在發布會上憤怒宣布辭職,並直言不諱地批評球隊“沒有欲望、沒有膽量”。

值得注意的是,裡皮發布會上還特意表示自己“不想搶錢”——這本來將是裡皮最被集火的批評理由。裡皮的辭職,與2300萬歐元高薪的關係,很值得說道說道。

意外的辭職,裡皮被中國隊氣得連錢都不想要?

在國足的帥位上,裡皮算得上頭號的大牌了。他既有世界杯冠軍教頭的資歷,也有在恆大執教的履歷和奪冠成績。無論是執教經驗,還是對中國和亞洲足球的熟悉程度,都比其他名帥高出很多,國足高薪招攬他正是看中這點。

超過兩千萬歐元的年薪,可以說廣泛被認為是“千金買馬骨”,最初並沒有多少人質疑。上屆世預賽對陣韓國的難得勝利,更是讓外界的期望值達到了頂點。

儘管去年年底的亞洲杯,裡皮率隊打出的八強成績不算很讓人滿意,但對於低谷中的中國足球來說,還是能夠接受的。經歷了首次辭職風波並回歸以後,很多球迷依然對裡皮本將全程帶領的衝擊卡達世界杯之旅充滿信心。

然而打了4場預選賽之後,裡皮居然突然辭職了,這讓人倍感意外。畢竟,中國隊雖然有艾克森、李可這樣的歸化球員加盟,但實力也並不能說大大超出了敘利亞,客場輸球並沒有那麽難以讓人接受。而且和中國男籃世界杯小組賽輸給波蘭不一樣的是,本場比賽並不是生死戰,接下來的4輪比賽發揮得好,依然能夠晉級12強賽。

然而裡皮還是毅然決然地走了,近乎於“不負責任”地走了。

在一些觀察者看來,他在賽後的憤怒,對球隊士氣和求勝欲望的批評,以及辭職的果斷,說明敗給敘利亞只是“最後一根稻草”而已。

一些人相信,真實的原因在於,在這支中國隊上,不管是球隊本身的表現,還是整個足球大環境的限制,裡皮已經看不到任何希望了。辭職走人,是因為裡皮不想“晚節”更加難看,以至於巨額年薪都不要了。幾乎所有人都相信,裡皮之所以執教生涯晚年來中國冒險,主要就是因為錢。

但有沒有一種可能,恰恰是這2300萬歐元壓垮了裡皮,導致中國男足目前處在目前這麽一個尷尬的境況之中呢?

或許,從天價年薪開出的那一刻起,裡皮走人就是大概率事件

2300萬歐元的年薪,折合成人民幣在1.6億元左右。這樣的身價,別說和國內中超球隊的主帥或者其他體育項目的教練、球員比,就是拿到足球商業化相當成熟的歐洲聯賽,同樣是頂尖的水準——根據《法國足球》給出的數據,這兩年收入超過裡皮的主帥,只有去年年底離開曼聯的穆裡尼奧。

如果將範圍縮小到國家隊主帥,裡皮可以說是“傲視群雄”。因為不管哪個國家或者哪個體育項目,國家隊主教練薪水普遍不高。比如不久前請辭的前中國男籃主帥李楠,普遍說法是年薪不到兩百萬人民幣。裡皮的前任高洪波據說是年薪一百萬元,連裡皮的百分之一都不到。

去年荷蘭一家媒體曾公布過世界杯32強教練的薪水排行榜,榜單沒有將世界杯的晉級獎金算在內,其中排名前16名的教練,薪水都在100萬歐元以上。最高的德國主教練勒夫,也只有380萬歐元左右,是裡皮的零頭而已。

不過可能很多非足球迷不了解的是,裡皮兩千多萬歐元的高薪,只有小部分是足協支付的,大部分都是由廣州恆大買單。俱樂部為國家隊主教練付薪水的奇特做法,歷來就有不小爭議,也充分暴露出足球體制的扭曲,只是在國足急缺名帥調教的大背景下,它被大家忽略了。

但話說回來,從結果來看,這筆錢就算不是國家給,性價比同樣有商榷的余地。事實上如一些體育愛好者所言,裡皮今年上半年“二進宮”時就有很大的爭議,因為從這三年的執教成績來看,他並沒有帶來太多的提升。

一個高薪聘請的名帥,沒有讓國足產生良好的化學反應。相反,一些負面因素凸顯出來。比如有的球迷基於裡皮的資歷,神化教練的角色,高估國內球員的適應能力,對國足失去了清醒的認知,寄予不切實際的期待。

另一方面,正所謂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拿著天價薪酬的裡皮,隨著成績下降,世界冠軍的光環褪去,裡皮自然也會從不粘鍋,變為國足的背鍋人。假如裡皮頂著壓力繼續執教,可以想象,在四十強賽出線前景明朗之前,這位世界冠軍老帥將在中國遭遇極為劇烈的“問責風暴”,這2300萬歐元的“罪狀”也會被無數次提起。

已經71歲的裡皮,或許正如他在發布會上“不想搶錢”的表態,“要不起”這2300萬歐元。甚至於,在再次來華冒險之前,裡皮已經做好了成績不佳就趕緊走人的打算。

問題在於,以中國隊的實力,請一位世界名帥,再歸化幾位巴西球員,就想闖入世界杯,也本來就是一場豪賭。就算僥幸成功,也大概率免不了一番波折,歷經千辛萬苦才得以再次闖入世界杯——要知道,2002年中國隊一定程度上算是“抽”進去的。從頭贏到尾的順風局,中國隊幾乎是不可能打出來的。

反過來說,假如裡皮的年薪比現在低很多,比方說,只有100萬歐元,其承受的口水就將大大減少,或許他還會願意繼續執教,畢竟客場輸球還遠未到世界末日。但是,100萬歐元的年薪能把世界級名帥請來中國嗎?這是否是個無解難題?

兩千三百萬歐元的“絞索”,或許根本誰都“要不起”

砸天價資金請來洋和尚,以求快速出成績,在中國體育界是一個普遍現象。裡皮到來後,歸化政策加速,這支國足也擁有了歸化來的球員,也是典型做法。

不只是足球領域,在代表中國最高水準的CBA聯賽上,同樣有數不勝數的大牌球星來華的案例,他們的身價不斷刷新新高,在數據榜上牢牢佔據榜單前列。

但和世界頂尖水準接軌之後,無論是足球還是籃球水準,似乎都有退步的跡象,球員和教練都形成了嚴重的“外援”依賴症,能力得不到發揮。相信很多CBA球迷都清楚,一個外援單打,四個隊員看著,這樣的場景可以說是比比皆是。

成績一旦不好,高薪找洋和尚的做法自然就會遭到問責,以至於一支球隊很難進行5年乃至10年以上的長期計劃。俱樂部由於是老闆自己掏錢,尚能由其自己忍受,而國家隊呢?實在不看好哪位足協主席或籃協主席,能夠一直堅持給出不了成績的名帥付高薪。

這種“名帥戰略”的潛在風險,在裡皮二度辭職之前,恐怕少有人意識到。

有意思的是,時下一些企業同樣熱衷於按此操作,高薪挖來名CEO進行管理,最終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外來高薪掌門人對團隊的影響,如裡皮一樣,並不一定能帶來理想的結果。

摩根史丹利之前就發布過一項研究,數據顯示,在過去40年中,扶搖直上的股價讓CEO的薪酬水漲船高,但是“那些為CEO支付高於中位數薪水的公司,和那些為CEO支付低於中位數薪水的公司相比,業績更差。”

原因在於,較低的薪酬,同樣會產生激勵效果。相反,如果薪酬過高,CEO傾向於短期利益而忽視了長期利益。

如果將它套用到裡皮和國足身上,可以發現驚人的吻合。事實上無論是做企業,還是運營一支球隊,都是同樣的道理,依靠燒錢戰略找來的能人,未必是最合適的。

一方面,在相當短的考核周期下,股東或者球迷們,不會有太多耐心,他們的壓力,會逼著那些能人去用快速而非最合理的方法去出成績。另一方面,畸形的薪資結構,會導致更該花錢的地方得不到重視。比如很多球迷就提到,這些錢花在青訓上,性價比會高很多。

從這個角度看,裡皮從來就不是中國足球的救世主,中國足球缺少的,甚至根本就不是什麽救世主。這兩千三百萬歐元的“絞索”,根本就是誰都“要不起”。

要許老闆、王老闆們還是肯投這錢的話,進一步投向群眾基礎,更好地完善青訓體系吧,這些才是問題的關鍵。

第4619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