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網貸3萬要收1萬多谘詢費 宜人貸被指變相收“砍頭息”

央視315晚會曝光“網貸砍頭息”,報導中董女士當初只是貸款7000元砍頭息、逾期費用3個月滾到50萬。涉及企業:“甜兔”APP、“任性貸”、金葫蘆APP、快易借APP、現金樹APP、米來來APP、融360、安徽紫蘭科技有限公司。

所謂的砍頭息,就是指放貸機構給借款者放貸時先從本金裡面扣除一部分錢作為利息,這部分錢就叫做砍頭息。

近日,多位消費者投訴稱,他們在宜人貸平台借款,宜人貸隱瞞巨額服務費,涉嫌收取“砍頭息”,而且存在過度催收等違法違規行為。

投訴

借3萬卻要按4.21萬還款

多出來的錢是信息谘詢服務費

案例一

2017年3月,消費者吳先生看到微信朋友圈發的宜信貸款廣告,便聯繫了宜信貸款專員。之後,他來到西安市高新大廈16樓填了資料,借款3萬元,分36期歸還。很快他就收到了本金3萬元,可是事後他才從宜人貸APP上得知,自己借款金額雖然是3萬元,可是合約金額卻是42100元。憑空多出的1.21萬元來自哪裡?原來是收取的信息谘詢服務費

案例二

與吳先生相比,周先生不僅被收取了信息谘詢服務費,還被收取了前期服務保障金。2018年11月,周先生通過宜人貸APP借款6萬元,實際合約金額卻變成71428.57元。仔細查看才發現,原來在6萬元本金之外,他還被收取了高達11428.57元的信息谘詢費和前期服務保障金

案例三

消費者李先生在聚投訴平台稱,他申請借款3萬元,分24期還款。宜人貸通過恆誠科技發展(北京)有限公司實際打款30000元,但借款合約裡顯示33700元,虛增合約金額達3700元。

記者在華聲在線投訴直通車平台上看到,有關宜人貸的有效投訴量1829件,有效解決162件,有效解決率不到10%,投訴中有不少涉及巨額服務費。

爭議

綜合費率是否超過36%紅線

是否屬於高利貸

高額信息谘詢服務費的加入,使得消費者的借款合約金額變大,支付的利息也大增。

記者看到,吳先生的3萬元借款本金變成4.21萬元合約金額後,36期應還款的總金額變成了50412.40元。周先生6萬元借款總共應還99285.02元,還款金額比借款本金多60%。

李先生表示,借款合約顯示11.0%年化利率,按此計算,每期的還款金額是1398.24元,24期總還款額是33557.76元。可是,實際上每期還款額是1816.69元。每期要多還418.45元,比招商銀行貸款計算機算出的金額多出還款金額10042.80元。“發現問題後,我在還款3期後停止還款。目前,我的剩餘未還本金是24549.93元。但宜人貸要我還款53290.04元,利息金額高達28740.11元,利息金額高於剩餘未還本金,綜合利率達46.07%。”李先生說。

對於李先生的說法,宜人貸客服回復稱,公司在開展業務中,借款人承擔的借款利率在11%-12%左右,符合法律規定。此外,平台提供了信息搜集、信息公布、資信評估、信息互動、借貸撮合、貸後管理等一系列服務,因此平台會收取一定的服務費用。李先生的年綜合費率約為22.68%(四舍五入計算),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乾問題的規定》。

宜人貸客服稱,宜人貸年綜合費率包含所有費用,借款操作時已進行頁面告知(年綜合費率、月還款金額、合約金額、到手金額、期限),未超過36%的標準,不屬於高利貸。

不過,有消費者在華聲在線投訴稱,宜人貸業務員在貸款時說沒有任何手續費和平台費,貸款後才發現有好幾萬元的信息谘詢費,這屬於虛假宣傳,合約欺騙,要求取消貸款合約。

記者採用貸款計算機對吳先生的貸款利率進行計算,如果按4.21萬元計算,實際年化費率在20%多,如果按30000元借款計算,則超過40%,高於最高人民法院規定的36%的利率紅線。

催收

不還款就暴力催收

竟然騷擾國家電網客服號碼

“宜人貸虛高本金,催收員暴力催收威脅侮辱騷擾親朋好友!請求停止一切騷擾辱罵和威脅!並負法律責任!”

“公然曝我的通迅錄,威脅家人及往部門打電話,同時說要在部門調查我。”

記者看到諸如此類的投訴頻頻見於上述投訴平台。

更讓人驚訝的是,在某供電公司工作的董某,因經濟困難於今年1月份逾期,宜人貸催收人員不僅違規騷擾其同事,更是不斷撥打該部門重要對公電話95598,對電力系統對外辦公造成嚴重干擾。

專家觀點

服務費計入利率違法

實際利率超過36%的部分

可以不用償還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俊海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根據2015年頒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乾問題的規定》第二十七條,借據、收據、欠條等債權憑證載明的借款金額,一般認定為本金。預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人民法院應當將實際出借的金額認定為本金。“顯然,計算利率的標準只能是本金,不應該包括各種服務費用。如果要收取服務費的話,平台應該明示並一次性收取,不該計入合約金額計算利息。如果既收錢又收利息,對消費者不公平。”劉俊海說。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管曉峰也認為,上述平台雖然沒有將利息在本金中預先扣除,但是卻將服務費用增加到本金中,一起計算利率,這是變相的收取砍頭息,明顯違反最高人民法院相關司法解釋的精神。消費者對於這種實際利率超過36%的部分,可以不用償還。

實際上,砍頭息並不受法律保護。在2017年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辦《關於規範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中,就明確提出,禁止從借貸本金中先行扣除利息、手續費、管理費、保證金以及設定高額逾期利息、滯納金、罰息等。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呼籲,廣大消費者應主動增強風險防範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謹慎識別互聯網平台上的各類借貸廣告,認真了解其服務說明及合約條款,留存相關證據,增強法律意識。如發現機構有不實宣傳或違規開展業務的情況,消費者應及時向有關監管部門或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舉報,對其中涉嫌違法犯罪的,應當及時向警察機關報案。

中國消費者報新媒體編輯部出品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中國消費網

記者/聶國春

編輯/李曉雨

監製/何永鵬 田珍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