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第一屆科創板谘詢委會,48位候選人首度揭秘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董毅智

科技創新谘詢委員會候選人共計是48名,來自高校、科研所的候選人佔據了主流,有21位候選人來自於北大、清華等全國各大高校。

其中,企業家代表有中微半導體的董事長尹志堯、中星微電子的首席科學家鄧中翰。投資機構的候選人則是“少而精”,6位候選人來自於知名投資機構,包括賽領資本總裁劉嘯東、紅杉資本的沈南鵬、高瓴資本的張磊。當然還有我們不可或缺的華興資本包凡。

48位中女性僅僅有二名,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劉多女士,另一位是浦發矽谷銀行有限公司副行長陸玨女士,巾幗確實讓須眉。

從專業來看,其中屬於生物醫藥領域的專家共11位、集成電路9位、人工智能6位、投資機構6位、新材料5位、信息技術4位、高端製造2位、汽車領域2位、環保、銀行和軍工分別1位。

谘詢委的職責定位和組建方案,是根據《關於在上交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注冊製的實施意見》《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管理辦法(試行)》《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委員會管理辦法》《上海證券交易所科技創新谘詢委員會工作規則》等制度確定的。

谘詢委作為專家谘詢機構,將側重於為科創板建設以及發行上市審核提供專業谘詢和政策建議。委員主要由從事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人員、知名企業家、資深投資專家、科研院所專家學者等權威專家組成。

委員均為兼職,以個人專家身份履行職責。谘詢委的組建程序,主要包括組建遴選委員會、邀請意向專家、執業誠信記錄核查、遴選委員會審議、候選人名單公示、遴選委員會再次審議、上交所聘任、委員名單公布等。

公示的谘詢委委員候選人共計48人,將按標準和程序,予以等額選定。上市委、谘詢委最終人選確定後,將正式向社會公布。

上海證券交易所第一屆科技創新谘詢委員會

委員候選人公示名單

對這份名單,筆者及我的團隊對其進行了初步的解讀,給關注科創板的企業和投資者另一個維度的分析。

1.丁健,腫瘤藥理學家。江蘇無錫人。1992年畢業於日本國立九州大學,獲博士學位。現任中國科學院大學藥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學術委員會生命與健康專門委員會委員、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曾任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所長。

重點圍繞抗腫瘤新靶向分子發現、新作用機制探明、新生物標誌物確證這一系統研究目標,在分子靶向抗腫瘤藥物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進展。

在抗腫瘤新藥研發創製方面,作為主要發明者之一研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8個候選新藥在國內外處於臨床I-III期臨床研究,2個新藥正在申報臨床,另外有一批候選藥物正在進行系統臨床前研究。相關成果申請國內外專利180余項,其中獲國內外專利授權70余項。

在藥物作用機制探索和生物標誌物研究方面,系統闡明了一系列抗腫瘤化合物或候選新藥的作用機制,發現了數個重要的腫瘤生物標誌物。

發表SCI學術雜誌270多篇論文,他引5700多次。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上海市自然科學一等獎(2項)、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吳階平醫學研究獎-保羅.楊森藥學研究獎一等獎、談家楨生命科學成就獎、中科院傑出科技成就獎等各類獎項10余項。200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16年度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

2.王亞東,教授,博士生導師;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軟體學院院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863計劃生物和醫藥領域委員會專家,國家863計劃生物信息技術主題專家;國家科技重點專項生物安全計劃專家組專家;黑龍江省政協常委。

主要研究生物信息學、人工智能、知識工程、機器學習等。具體包括:基因組數據分析算法、數據可視化、知識挖掘與整合、網絡分析、生物醫藥領域搜索等。

2001年,王亞東教授在我國率先開展生物信息學的研究,成為我國第一批生物信息學專家;近十五年來,推動了我國863計劃一系列生物信息技術重大研究計劃的論證、規劃與實施工作;作為我國生物信息學領域的資深專家,有力地推動了我國生物信息技術的發展,並為我國基因組科學、計算機科學等相關領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全球首創個人基因組瀏覽器Personal Genome Browser(PGB)。用戶使用該系統可簡潔、直觀的瀏覽自己的個人基因組,實現認知自己基因組的夢想。

該系統為世界提供了首個個人基因組數據可視化框架;同時,其集成了數十個基因型-健康表型知識庫,提供基於個人基因組的健康風險預測,成為個性化健康的支撐平台。全球首創家系基因組瀏覽器(FGB,Family Genome Browser) 。

基於圖索引的高通量測序片段比對算法deBGA 。面向海量基因組序列的索引算法deBWT。

3.王曉秋,1964年出生,中共黨員,博士學位,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濟師,擁有深厚的專業背景以及豐富的汽車行業從業經歷。

曾任上海汽車工業質量監督中心副主任,上海汽車工業技術中心副主任,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質量保證部副理,上海皮爾博格有色零組件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上海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上汽儀征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上汽汽車製造有限公司總經理,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採購部執行總監,上海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車分公司總經理,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車分公司副總經理。

4.王海峰,博士,現任百度高級副總裁,AI技術平台體系(AIG)和基礎技術體系(TG)總負責人,兼任百度研究院院長。負責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圖譜、語音、視覺、擴增實境、深度學習、大數據、智能芯片、系統、基礎架構、運維、安全、工程效率等技術研發,並負責百度地圖、百度輸入法、技術生態、企業智能平台,及若乾創新業務等。

王海峰博士於2010年1月加入百度。在2010-2013年期間,他先後為百度創建了自然語言處理部、互聯網數據研發部(包括知識圖譜和互聯網數據挖掘)、推薦引擎和個性化部、多媒體部(包括語音和圖像技術)、圖片搜索部、語音技術部等。2013年上半年,王海峰作為執行負責人協助創建了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IDL)。

同年10月,他晉升為公司副總裁。2014年,王海峰轉崗至搜索業務群組任副總經理,先後負責了百度搜索、手機百度、百度信息流、自然語言處理、百度翻譯、互聯網數據挖掘、知識圖譜、語音搜索、圖像搜索、度秘、小度機器人、百度新聞、百度手機瀏覽器、商業平台、糯米技術平台、Hao123等。

2017年3月晉升為百度estaff,並組建AIG。2018年5月晉升百度高級副總裁。2018年底,統領TG和AIG,總體負責百度人工智能技術和算法、算力、數據、安全等基礎技術的研發。

5.毛軍發,湖南邵陽縣人。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院長,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專家。

上海交通大學第三批“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和創新團隊學術帶頭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首席科學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學術帶頭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及首屆全國高校35歲以下優秀青年教師獎獲得者,上海市科技精英與領軍人才,IEEE Shanghai Section 2007-2008 主席。現任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6. 方濱興,1960年,出生於黑龍江哈爾濱,網絡空間安全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計算機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名譽主任,廣州大學網絡空間先進技術研究院名譽院長。

1982年方濱興從哈爾濱工業大學畢業並考上清華大學研究生;1984年獲得碩士學位後回到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機系工作,先後擔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1986年考取哈爾濱工業大學就讀在職博士研究生;1990年進入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博士後流動站在職研究學習;

1997年擔任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機與電氣工程學院副院長;1998年擔任哈爾濱工業大學網絡中心主任;1999年在國家計算機網絡應急技術處理協調中心工作,先後擔任副總工、總工程師、副主任、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主任;2003年擔任信息產業部互聯網應急處理協調辦公室主任;

2004年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0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06年被任命為國家計算機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名譽主任;2007年至2013年擔任北京郵電大學校長;2016年當選為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理事長。

7.尹志堯,男,中微半導體設備(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1968年,尹志堯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物理系畢業。1980年,前往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留學,並獲得物理化學博士學位 。2004年,尹志堯在上海創辦中微半導體設備公司(AMEC)擔任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8.鄧中翰,1968年9月5日出生於江蘇南京,微電子學、大規模集成電路及系統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星光中國芯工程總指揮,中星微集團創建人、董事長,數字多媒體芯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北京工業大學副校長(掛職)。

1992年鄧中翰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畢業後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學習;1997年畢業時取得電子工程學博士、經濟管理學碩士、物理學碩士學位,是該校建校130年來第一位橫跨理、工、商三學科的學者,畢業後加入IBM公司做高級研究員,並獲得IBM發明創造獎;

1998年離開IBM回到矽谷創建集成電路公司Pixim Inc;1999年10月鄧中翰回到中國與國家信息產業部在北京中關村共同創建了中星微電子有限公司,擔任董事長,並擔任星光中國芯工程總指揮,成功地開發出中國第一個打入國際市場的星光中國芯,徹底結束了“中國無芯”的歷史;2005年11月15日中星微在納斯達克上市,這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首家擁有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的IT企業在美國上市;

200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時年41歲);2010年當選為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副主席;201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2017年鄧中翰院士工作站落戶湖南省湘潭高新區 ;2018年3月當選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委員 。

鄧中翰是領導的“星光”系列數字多媒體芯片達到世界領先水準,在中國國內外實現大規模產業化,應用於計算機、手機及監控等領域 。

9. 鄧龍江,1966年12月生,中共黨員,1990年4月電子科技大學電子材料與元器件專業研究生畢業留校。現任電子科技大學校長助理、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院長,國家電磁異塵餘生控制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長期從事電子功能材料領域的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工作,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計劃,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組建國家電磁異塵餘生控制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並任中心主任。牽頭的團隊入選教育部創新團隊發展計劃。

10.鄧志東,1994年8月留清華大學任教,當年被聘為副教授。1996年-1997年在香港理工大學進行合作研究一年。現為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計算機學會虛擬現實與可視化技術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自動化學會智能自動化專業委員會委員、美國IEEE與ASM學會會員等。

主要研究領域為虛擬現實技術、計算智能、模糊神經網絡、再勵學習機制、異步自學習控制、網絡非線性動力學,以及機器人控制等。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與IEEE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50余篇(其中被SCI、EI和ISTP索引25篇),參編學術專著2部。

近十年來,已主持或參加包括國家973重點基礎研究項目在內的近二十餘項重點科研項目。1997年獲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992年、1998年分獲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其中1998年為國家教育部基礎類獎,且排名第一)。1997年曾獲首屆清華大學優秀博士後獎。主持研製的通用虛擬現實軟體開發平台ROBVR 1.0 for SGI,1999年曾參加深圳首屆中國高新技術成果國際交易會。

11.石遠凱,現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副院長、腫瘤內科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腫瘤學》雜誌副主編,國際抗癌聯盟委員。2016年12月獲藥明康德生命化學研究獎傑出成就獎。

2017年5月獲全國創新爭先獎章。石遠凱教授師從我國著名腫瘤內科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南洋腫瘤醫院名譽院長孫燕院士,長期從事惡性腫瘤的臨床與基礎研究,在惡性淋巴瘤、肺癌、乳腺癌、消化系統腫瘤、泌尿生殖系統腫瘤和兒童腫瘤等惡性實體瘤的內科治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最早在我國開展實體瘤的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具有較深的造詣。承擔了國家“九·五”、“十·五”突破課題等多項部委級科研課題。

石遠凱教授研究領域主要集中在惡性淋巴瘤、肺癌、乳腺癌以及消化系統腫瘤的內科治療及其與分子預後指標的相關性、高劑量化療聯合自體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等方面,進行了多種抗腫瘤新藥的臨床研究。在國內外發表了110余篇文章,主編或參加了十餘部學術專著的編寫,培養了十多位博士和碩士研究生。

1997年獲得“全國中青年醫學科技之星”和“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獎”並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00年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得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002年獲得“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004年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05年入選“協和驕子”。

12.葉甜春,1965年12月生,畢業於複旦大學電子工程系。現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EDA中心常務副理事長。發表文章超過100篇(含合作論文)。在深亞微米及納米加工技術、超高頻化合物半導體器件研究、新型器件等方面取得多項具有國內領先或國際先進水準的科研成果。

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北京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榮獲得國家“八五”科技突破先進個人、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獎和優秀青年稱號。

13.包凡,華興資本集團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自2004年創立華興資本以來,包凡帶領公司在新經濟領域完成了包括證券承銷、並購顧問、私募融資等約900億美元的交易,引領華興資本成為中國領先的服務新經濟的金融機構。

2015年10月,美國財經雜誌《彭博市場》公布了第五屆全球金融50大最具影響力人物,包凡位列22名。 2017年11月,進入鏈家董事會任董事。 2019年1月,榮獲“中國經濟年度人物新銳獎”.

14.馮建峰,1991年北京大學概率統計系博士畢業。複旦大學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院長,“複旦-科大智能”智能機器人聯合實驗室主任。

過去十年,研究領域主要集中在計算生物學,類腦人工智能和應用數學領域。長期致力於發展數學、統計與計算機的理論和方法,並原創性地將它們應用於解決神經科學,各類腦疾病和智能算法中的具體問題。作為英國已做出突出貢獻和具有巨大潛力的科學家,2011年獲英國皇家學會的沃夫森研究功勳獎。

在單神經元和神經元網絡的動力學研究、機器學習算法的設計和分析、隨機控制理論、因果關係分析等方面都做出過傑出工作。目前研究興趣主要集中在不同尺度的海量數據的分析,挖掘和理論研究上。提出和發展了全腦關聯分析(BWAS)的方法和理論,並成功的應用於抑鬱症,精分和自閉症的病灶的發現和抑鬱症的治療中 。

15.朱知壽,男,1966年3月出生,中航工業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研究員,他主持的國家技術突破項目6項,獲國家發明授權專利2項、國防授權專利1項,聯合申報國家發明專利6項,其中“高性能TC21鈦合金材料研製及應用研究”獲2010年度國防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朱知壽通過材料創新,在“十五”期間研製成功我國第一個高起點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飛機結構用鈦合金—高性能TC21鈦合金,並創立了我國新一代飛機急需的高強韌損傷容限型TC21鈦合金和中強高損傷容限型TC4-DT鈦合金材料及其應用技術,實現了我國關鍵鈦合金主乾材料立足國內和自主保障。

第一次擺脫了飛機鈦合金材料依靠仿製俄系和美系鈦合金的長期依賴,形成了我國飛機鈦合金主乾材料“高、低”搭配結構,對我國鈦合金材料按中國特色和按體系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技術突破是一回事,應用則是另外一回事。創新成果如果被束之高閣就失去了創新的價值,而朱知壽的創新能力不光體現在科研突破上,對於應用,他也是行家裡手。

他提出了“新型鈦合金準b鍛造工藝”和“鈦合金準b熱處理工藝”兩項專利技術,以及綜合高性能鈦合金材料加工、焊接和成形系列應用技術,形成了我國新一代飛機用高性能損傷容限型鈦合金系列應用技術體系。

16.任忠鳴,1958年3月出生,博士。現任上海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鋼鐵冶金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教育部“長江計劃”特聘教授。

17.劉多,女,198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1992年中科院聲學研究所研究生畢業。現任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黨委副書記,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副理事長。

她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下一代網絡、IPTV、互動媒體、泛在網;主持從事了多項國家863項目、工信部項目、標準項目和測試項目等。

長期從事網絡交換和智能網方面的技術規範的研究,多次參加ITU-T會議,為ITU-T SG11研究組專家代表團團長。主要負責制定了我國固定智能網、GSM智能網、CDMA智能網、綜合智能網、智能網與IP網的互通等方面的行業標準和企業標準,並負責大量的測試工作。

並積極組織和參加制定了網間互聯互通、計費、碼號資源規劃、軟交換系列等標準。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先後被評為全國巾幗建功標兵、信息產業科技創新先進工作者、信息產業部巾幗建功先進個人、全國三八紅旗手。

曾獲信息產業部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智能網技術體制”、二等獎1項:“我國基於CS2的智能網總體技術要求的研究”、三等獎2項:“電話網智能業務實施方案的研究”、“開放200電話卡業務智能平台聯網技術規定”。

18.劉嘯東,上世紀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在美國華爾街擔任一家證券投資公司董事總經理。在世界各大主要資本市場均有操作管理經驗,交易品種包括股票、債券、期貨及其他衍生品,每年的交易量均超過百億美元,在華爾街擁有出色的交易記錄和良好的聲譽,在對衝基金、國際遊資以及全球資產管理等方面有著豐富經驗。

2001年,被華爾街日報譽為“全球商界最具影響力的十五位人物”之一。

2000年,應中國政府邀請,劉嘯東先生回國效力,擔任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在上交所任職的十二年間,主持了近年來眾多的金融創新,包括產品創新、國際業務、市場拓展等,並負責市場監管系統運營以保證二級市場公平有序運行;

主管上交所市場部門十二年,積累了廣泛的項目資源(包括地方金融辦、上市辦、發改委、國資委、各大券商投行等),領導建立了囊括近千家企業的擬上市企業數據庫。

2011年6月起,劉嘯東先生領導並親自參與了賽領國際投資基金方案設計,與央行及中央部委的溝通,以及基金募集工作。賽領國際投資基金僅用了半年左右時間,成功完成90億元人民幣資金募集,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人民幣國際投貸基金。

19.李仲平,航天複合材料專家。湖北省安陸市人,1986年畢業於北京航空學院,後獲工學博士學位。現任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航天材料及工藝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功能性碳纖維複合材料國家工程中心實驗室主任,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材料分中心主任,總裝備部先進材料技術專業組副組長等。

長期從事極端服役環境功能複合材料應用基礎研究和工程應用研究,負責並帶領團隊探明功能複合材料熱力電行為規律,實現航天用材料功能複合材料體系及製備技術創新,研製出系列新材料與防熱結構,成功應用於新一代航天型號,解決了“熱障”與“熱透波”問題,支撐再入機動、精確製導和小型化等關鍵技術突破。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2013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李進,1960年10月,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腫瘤醫學部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導。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理事長、亞洲腫瘤聯盟(FACO)主席、亞洲腫瘤分子靶向治療繼續教育委員會(MTTC)常委、上海市抗癌協會胃腸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臨床腫瘤學會藥物安全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

2000年赴美國耶魯大學從事腫瘤基因和生物治療的博士後研究工作,2003年回國任職於上海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2016年7月調任上海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腫瘤醫學部主任。目前的主要研究領域為惡性腫瘤(胃腸腫瘤)的內科治療,特別擅長分子靶向與免疫治療。

先後在《JAMA》、《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Lancet Oncology》、《PNAS》、《Clinical Cancer Research》和《Cancer Gene Therapy》《Cancer Biologic Therapy》等國際和國內著名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近八十餘篇。SCI影響分值最高47.61分。

十年來,開展臨床研究100余項,其中牽頭國際國內多中心臨床研究18項,參加國際多中心臨床研究30余項。最為突出的是帶領中國臨床腫瘤團隊完成了國際上第一個治療胃癌的小分子靶向藥物的I-III期臨床研究(已經獲得CFDA的新藥批準),並代表中國的團隊出席ASCO大會並做大會主題發言。

這項研究被評為國際上50年來第一個中國學者入選的ASCO優秀論文。曾二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一項國家科技部慢性重大疾病防治項目,一項國家“十一五”重大項目子課題和一項“十二五”國家重大突破項目的資助。總研究經費:超過3000萬。曾獲得五項部委級三等獎,一項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21.李革,1967年出生於北京,畢業於北京大學,後赴美深造,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獲有機化學博士學位,是中國最大的新藥研發外包服務公司——藥明康德新藥開發有限公司創始人,任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至今。

2008年李革入選《富比士》25位知名美籍華人行列。李革是組合化學和藥物化學領域的資深化學家,他曾成功地利用“組合化學技術”發現了多種藥物前體化合物,其中有三個化合物進入美國不同階段的臨床試驗,擁有40多項發明專著,並在業界期刊上發表了多篇學術論文。

李革哥倫比亞大學博士畢業後,與導師等人一起創立了美國新澤西州普林斯頓組合化學公司Pharmacopeia Inc.,並協助公司於1995年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

2000年,李革毅然放棄在美國已獲得的成就,決定回國再次創業,並於2000年底成立藥明康德新藥開發有限公司,將醫藥研發外包這種模式引進中國,被媒體稱為中國醫藥研發外包產業第一人。在他的帶領下,藥明康德發展迅速,並於2007年成功在美國紐交所上市,被譽為“華爾街首次為中國的頭腦買單”,為醫藥界“中國研發”打了一劑強心針。

22.李蓬,女,1965年10月出生於江西寧都,分子生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

1987年李蓬從北京師范大學畢業;1988年獲得中美CUSBEA獎學金留學美國;1995年獲得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博士學位,隨後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美國達拉斯西南醫學中心,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進行博士後研究;1997年應聘在新加坡分子和細胞生物學研究所任研究室主任和助理教授;

2003年任香港科技大學生物系研究室主任、助理教授;2005年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006年全職回國任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教授;2009年起任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2012年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15年12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2016年11月當選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2017年獲得第二屆葉劍英獎。

李蓬長期從事脂代謝和代謝性疾病研究,主要研究脂肪細胞,乳腺細胞和肝細胞中的脂肪積累、分泌及分解的分子機制。在細胞水準上研究脂滴的形成、融合、動態變化以及與其他細胞器如內質網、線粒體的相互作用。

23.何金良,現任清華大學電機系高電壓與絕緣技術研究所所長。曾在重慶大學、清華大學分別獲得碩士、博士學位。於電力系統的研究大有成就,七次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對國家科技進步的貢獻不凡。

何金良教授主要從事交直流輸變電技術、電磁環境與電磁兼容技術、電介質材料技術等領域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在線路避雷器、電力系統接地技術、電力系統雷電防護技術等方面取得了許多國際上有影響的研究成果。近幾年來的研究重點是高性能壓敏電阻器件、雷電防護技術和特高壓輸變電關鍵技術。

何金良教授2004年榮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的資助。在研課題主要有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研究成果先後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7次。2007年因其在電能傳輸系統的雷電防護及接地技術方面的傑出成就被選為國際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會士(IEEE Fellow)。

2013年獲得日本電機工程學會頒發的星野獎。何金良教授共發表各類學術論文200余篇,其中有國際著名刊物論文60余篇,被SCI 收錄論文60 篇。合作出版專著2本,教材3本。

24.沈南鵬,1967年出生於浙江海寧,上海交通大學學士,耶魯大學碩士,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夥人,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及執行合夥人,大商學院導師,攜程旅行網和如家連鎖酒店創始人。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現任耶魯中國中心理事會主席、中國企業家論壇理事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創業投資基金專業委員會副主席、香港X科技創業平台聯合創始人和主席、香港特區行政長官創新及策略發展顧問團成員、布魯金斯學會理事、亞洲協會理事,未來論壇理事、上海交通大學校董。

沈南鵬位列美國《富比士》雜誌2018年“全球最佳創投人”榜首 。所獲獎項主要包括:《富比士》2012-2018年度“全球最佳投資人”榜單中排名最高的華人投資者 [11] 、《財富》2015-2017年度“中國最具影響力的50位商界領袖”和 “中國最具影響力的30位投資人”、CB Insights -《紐約時報》2017年度“全球20位頂尖風險投資人”、《富比士》百年百位全球最偉大商業思想家等多項大獎。

2018年12月,入選“中國改革開放海歸40年40人”榜單。

25.張衛,1968年5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特聘教授,

複旦大學微電子學院副院長。主要從事集成電路工藝、半導體器件和半導體材料的研究。自1997年以來承擔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大專項、上海市重大重點項目等20多項,在集成電路先導工藝技術、半導體器件和半導體材料等方面開展了系統研究,並取得很多創新性成果,比如先進銅互連技術、新型阻變記憶體和半浮柵器件等。

自1992年以來在Science,Scientific Report, Applied Physics Letters,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ers,IEEE Tran. on Electron Devices,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等國際學術期刊和會議上發表論文200多篇,申請專利180多項,其中美國專利39項。

26.張永明,祖籍河南安陽,1960年4月生。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特聘教授,山東東嶽集團首席科學家,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勞動模範,獲2011年國家技術發明獎,獲2012年度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長期從事含氟功能高分子材料及其功能膜材料研究,主持並圓滿完成多項國家863計劃及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研發成功中國氯鹼工業用全氟離子膜系統技術、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用質子交換膜系統技術及系列特種含氟高分子材料。國產氯鹼全氟離子膜的問世,結束了國外30年技術壟斷,為中國實現了從氯鹼大國到氯鹼強國的歷史性跨越奠定了基礎,是我國氯鹼工業發展的里程碑。

獲授權發明專利100余項,起草3項國家標準,發表SCI論文70余篇,編著的《含氟功能材料》一書獲中國石化聯合會優秀圖書一等獎。

27.張旭,神經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61年8月生,江蘇宜興人。1985年畢業於第四軍醫大學,1994年獲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博士學位。現為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副院長。

長期從事神經系統疾病的分子細胞生物學機理研究。系統性地研究了慢性痛的背根節和脊髓基因表達譜,發現了內源性鈉鉀泵激動劑等新的痛覺信息調控系統,為臨床鎮痛及藥物研發提供了新的理論基礎。

發現了傷害性感受神經元中阿片受體亞型間的相互作用,及其與嗎啡鎮痛耐受的相關性,拓展了受體複合體功能及藥物研究方向。發現了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13(FGF13)通過穩定微管調控神經元和大腦的發育,闡明了FGF13基因缺陷造成智力障礙的機理。

28.張江,平安創投創始合夥人、董事總經理。關注醫療和金融領域的早期投資,曾任職於飛利浦醫療和麥肯錫。歐洲工商管理學院MBA學位。

投資項目有:藥明康德、Oscar Health、掌上糖醫、解碼DNA、融貫電商、中科納泰、思派、Applied Stem Cell、Omicia、Rani Therapeutics、ClinicCloud、Ativa Medical、IronSource、Etoro、Payoneer。

29.張興,於1965年8月出生於山東平邑。1986畢業於南京大學物理系,取得理學學士學位。之後考入陝西微電子學研究所計算機器件與設備專業研究生,分別於1989年和1993年獲得工學碩士和博士學位。同年進入北京大學微電子學研究所博士後流動站,在中國科學院院士王陽元教授指導下工作。

1996年到香港科技大學電機與電子工程系做訪問學者,在IEEEFellow、工學院院長PingK.Ko教授指導下工作。1996年9月返回北京大學微電子學研究所。現為北京大學微電子學研究所教授、副所長以及北京大學軟體與微電子學院院長。

近年來,他主要致力於小尺寸MOS器件物理與結構、CMOS集成電路工藝與設計技術、新型納米半導體器件和集成電路等方面的研究。先後主持了20余項973、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科技突破、國家科技預研等國家級科研項目,並與Motorola、Fujitsu等公司開展了多項國際合作項目,均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在2000年~2005年期間擔任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計劃(973)項目“系統芯片中新器件新工藝基礎研究”的首席科學家,取得的成果得到了同行和驗收專家組的好評。自2006年開始擔任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計劃(973)項目“納米尺度矽集成電路中器件與工藝基礎研究”的首席科學家,目前項目進展順利。

30.張連山,1961年2月生,美籍華人,恆瑞醫藥(SH600276)副總經理。美國化學會和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員。美國多肽協會會員。先後在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49篇,申請專利20項。

31.張宏科,中共黨員,1957年9月出生於山西省大同市,北京交通大學博士生導師、教授,下一代互聯網互聯設備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1988年12月,張宏科碩士畢業於成都電訊工程學院;1993年2月,博士畢業於成都電訊工程學院;1994年7月,於北方交通大學博士後出站並留校任教;2004年,入選中華人民共和國“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08年12月起,任下一代互聯網互聯設備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張宏科長期從事新型互聯網體系架構的研究和相關人才培養。

32.張磊,高瓴資本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美國耶魯大學校董事會董事,中國人民大學校董事會副董事長,耶魯大學亞洲發展委員會主席,中美交流基金會董事,香港金融發展局委員以及香港金融科技督導小組成員。 [1-2] 同時,他曾擔任2016年B20中國就業工作組聯合主席,並擔任2017年B20德國就業和教育工作組聯合主席。

此外,張磊先生投入大量的精力在公益教育上。他長期資助的百年農工子弟職業學校是中國最大的為貧困家庭子女提供免費教育的慈善學校。他還捐贈創立了中國人民大學高禮研究院,旨在發揚通識教育在中國大學中的作用。

作為一家專注於長期結構性價值投資的機構,高瓴資本經過十餘年的發展,現已成為亞洲地區資產管理規模最大的投資基金之一。

2018年12月,入選“中國改革開放海歸40年40人”榜單。

33.陸玨,女,浦發矽谷銀行副行長、首席風險控制官。2017年加入浦發矽谷銀行之前,陸玨女士在她逾16年的銀行從業生涯中,先後在渣打銀行及花旗銀行等機構的不同地區擔任多項管理崗位,對促進外資銀行在集團總部、中國區以及及分行等不同層面的戰略管理、業務發展和公司治理方面擁有獨特的資深經驗。

陸玨女士於2001年加入渣打銀行國際管理培訓生項目,在2001年至2010年間,她在渣打銀行中國、香港和花旗銀行包括本地企業、企業並購和跨國企業部等不同業務部門擔任不同職務。2010年至2017年,陸玨女士曾任渣打銀行中國區公營事業部及券商業務董事總經理,渣打銀行集團行政總裁助理,以及杭州分行行長等職位。

陸玨女士擁有複旦大學經濟學學士學位,並獲得香港大學國際工商管理碩士(IMBA)學位。

34. 林向紅,蘇州元禾控股有限公司(原蘇州創業投資集團) 董事長、總裁。國家“千人計劃”創投中心負責人,創投專委會 聯席會長、管理學博士。

中國注冊會計師。林向紅先生還兼任銀杏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中新創投公司董事長、融創擔保公司董事長、國創基金董事長,中新蘇州工業園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監事會主席,曾主導建立中國第一家中外合作非法人製創投企業、中國第一支市場化運作的創投母基金(FUND OF FUNDS)等。

林向紅先生從事多年財務金融投資與管理,擁有豐富的管理、風險投資運作經驗,對高科技產業及直接股權投資領域有深入的了解和豐富的投資及運作經驗。

35.歐陽明高,1958年10月出生於湖北天門,汽車動力系統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

1982年歐陽明高從長沙鐵道學院畢業,獲學士學位;1984年大連鐵道學院碩士畢業後進入大連交通大學任教;1988年前往丹麥技術大學攻讀博士學位;1993年從丹麥技術大學博士畢業後進入清華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1995年博士後出站後,留在清華大學任教,先後擔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4年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1998年擔任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發動機教研室主任;1999年擔任清華大學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2001年擔任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主任;2004年11月加入中國民主同盟;2008年擔任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2017年當選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院士。

歐陽明高的主要研究領域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

36.趙元富,博士,1962年11月生於江西省進賢縣。1983年在浙江大學獲半導體物理與器件專業學士學位。1986年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獲半導體物理與器件碩士學位。1989年在771所獲計算機設備與器件博士學位。1996年~1998年,在美國史丹佛大學和范德華大學做訪問學者。

現任772所所長、北京時代民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哈爾濱工業大學和西北工業大學兼職教授、IEEE高級會員。已在國內外學術期刊和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百餘篇。負責完成電子領域的課題20余項,獲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3項。

獲航天首屆十佳青年、首屆中國青年科技創業獎、中國航天基金獎、集團公司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511”人才工程。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37.薑瀾,1972年出生,四川自貢人。北京理工大學機械與車輛學院機械工程專業教授、博導。主要從事雷射微納製造領域的科研工作。

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06)、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863)計劃主題專家(2012)、教育部創新團隊帶頭人(2013)、國家“特支計劃(萬人計劃)”首批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013)、教育部科技委學部委員(2016);是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010)、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2011)、“增材製造與雷射製造”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總體專家組組長(2016);

當選美國機械工程學會會士(2018)、美國光學學會會士(2018)、國際納米製造學會會士(2018)。入選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Russell Severance Springer Professor (榮譽傑出教授,2018)。

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科技部973項目、國家重大科技專項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研究計劃集成項目和重點項目、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教育部重大培育項目、科技部863課題、國防基礎科研項目、總裝探索項目、總裝預研項目等。

38.秦叔逵,兼任南京東南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及上海第二軍醫大學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導師,南京軍區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學術委員和導師;亞洲臨床腫瘤學會(ACOS)理事,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秘書長,全國癌症康復與姑息治療委員會副主任。

解放軍全軍醫學科技委員會理事、腫瘤和血液病專科學會常委,國家SFDA和解放軍藥監局新藥評審專家、北京希思科臨床腫瘤學研究基金會秘書長、中華醫學會江蘇省腫瘤學會副主任、江蘇省抗癌協會副理事長兼化療委員會副主任、江蘇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腫瘤專科學會主任和南京軍區醫學科技委員會常委兼腫瘤委員會主任等。

長期從事腫瘤內科臨床與科研工作,擅長消化系統腫瘤和骨轉移癌的藥物治療。曾發表論文210多篇,編寫專著35部;先後獲得省部級科技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5項及四等獎2項。

多次榮獲軍隊“優秀中青年科技幹部”和“科技英才獎”,是江蘇省“中青年科技人才基金重點支持專家”、“優秀科技工作者”和“省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和軍隊特殊津貼。

39.夏寧邵,男,1964年7月出生,湖南婁底人,研究員,2002年4月列入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2017年,榮獲藥明康德生命化學研究獎“科技成果轉化獎”。

主要從事病毒分子生物學和基因工程的研究。曾主持國家科委“八.五”突破項目。近年來主持國家海洋“863”、國家“863”,國家“863”項目分課題,國家“95”突破項目分課題,並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福建省重大課題、省自然科學基金、省計委重點突破和省科委重點項目以及重大橫向課題等基金共14項,基金資助共1800多萬元人民幣。

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各1項,其成果曾被美國華人報、香港成報及光明日報、中央電視台等給予了報導;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廈門市科技進步重大貢獻獎1項和省衛生廳醫藥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

且獲得國家二類新藥證書2項,申請國家發明專利3項;在SCI等雜誌上發表論文30余篇;2001年獲科技部頒發的“863”計劃15周年先進個人獎。

作為主要負責人,2003年組織創建“福建省醫學分子病毒學研究中心”,2005年組織創建“國家傳染病診斷試劑與疫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擔任中心主任。2004年列入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計劃,2004年獲福建省五一勞動獎章和福建省十大傑出青年,2005年獲選全國勞動模範。

40.徐波,研究員,1988年畢業於浙江大學,研究領域包括:多語言語音識別與機器翻譯、多媒體網絡內容智能處理、互動沉浸式3D互聯網等。現任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所長、黨委委員、高科技創新中心主任和數字內容技術中心主任。

長期從事語音語言信息處理方面的研究,90年代末期提出了帶調三音子模型以及聲學、語言和聲調集成搜索算法,獲國際中文口語信息處理優秀論文一等獎;

2000年積極進行國際合作,作為中文代表加入口語翻譯國際合作計劃C-StarIII計劃,極大地推進了國內口語翻譯技術的發展,形成了國際合作新模式;2005開始致力於把語音語言技術應用於網絡海量內容處理,目前已經成功應用於廣電內容監測和教育自動測評等。

負責承擔了多項國家支撐、863、973、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及眾多橫向課題,主持完成了“中文語音識別通用技術規範”國家標準一項,已申請發明專利40余項,獲得發明專利授權30余項,軟體著作權10余項,指導撰寫論文200余篇。

曾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進步二等獎”,“王選新聞科技技術一等獎”、“中國科學院盈科優秀青年學者獎”,並獲得“中國科學院十大雙文明標兵”、“中國科學院傑出青年”、“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等榮譽稱號。

41.梅宏,1963年5月出生於貴州省遵義市,計算機軟體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高可信軟體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北京大學)主任 ,北京理工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

1980年梅宏17歲時考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應用專業,先後獲得學士學位、碩士學位;1987年碩士畢業後留校工作;1989年進入上海交通大學,攻讀計算機軟體專業博士;1992年博士畢業後進入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系,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同時在北京大學任教,先後擔任講師、副研究員、教授、博士生導師;

1997年獲得霍英東基金青年教師獎(研究類);1998年獲得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國氏”博士後獎;1999年作為訪問科學家,前往美國貝爾實驗室學習;2001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003年擔任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軟體所所長;2005年獲聘為教育部長江學者計劃特聘教授;

2006年擔任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院長兼軟體所所長;201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13年擔任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同年當選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2014年當選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學會會士;2016年7月擔任北京理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2018年9月任北京理工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

梅宏研究工作主要涉及軟體工程及軟體開發環境、軟體複用及軟體構件技術、(分布)對象技術、軟體工業化生產技術及支持系統、新型程序設計語言等。

他針對開放網絡環境下軟體動態適應和在線演化兩個核心難題,提出基於微內核的中間件構件化體系結構和基於容器的構件在線組裝機制,建立了構件化的軟體中間件技術體系與框架。提出基於軟體體系結構(SA)的構件化軟體開發方法ABC,拓展SA到軟體全生命周期,實現了對系統級結構複雜性和一致性的有效控制。

1992年至1999年,作為核心骨乾和技術負責人之一參加了楊芙清院士主持的國家重點科技突破項目青鳥工程的研究開發。“八五”期間,作為項目集成組長,解決了大量關鍵技術問題,為這項由全國20多所大學、研究所和企業部門承擔的大型科研項目的順利集成和最終完成做出了突出貢獻。

“九五”期間,作為項目技術負責人之一和青鳥軟體生產線系統的主要設計者之一,在第一線組織項目的實施工作,配合楊芙清院士提出的軟體生產線技術的思想,提出了青鳥構件模型,制定了青鳥構件技術規範。青鳥系統已產生了很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促進了中國國內CASE市場的形成和發展以及軟體工程思想和技術的推廣。

截至2016年,梅宏承擔了數十項國家級科學項目,兩次擔任國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教育部技術發明一等獎等科技成果獎勵。

42.康銳,1966年生。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分別於 1987年、 1990年獲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氣工程專業學士、碩士學位。 1990年在北航自動控制系畢業後到北航可靠性工程研究所和工程系統工程系任教,現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可靠性與系統工程學院總工程師、學術委員會主席、學位分委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兼任總裝備部科技委委員、可靠性技術專業組組長、大型軍用運輸機質量可靠性及適航專家組組長、國防 973項目技術首席,可靠性與環境工程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可靠性工程》主編、《航空學報》編委。

康銳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可靠性系統工程理論與技術、高可靠長壽命產品可靠性設計與試驗理論與方法、裝備綜合保障理論與技術以及信息物理系統的可靠性建模與評價技術。

出版專著 7部、譯著 2部、北京市精品教材 2部,主持制定國家軍用標準 1部,發表學術論文 240余篇, SCI檢索 30余篇。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 7項,授權發明專利 18項。

43.彭練矛,1962年9月生,1982年北京大學電子學系畢業,1988年在美國獲物理學博士學位。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北京大學長江特聘教授(納米科學與技術)。

現任北京大學信息學院“博雅”特聘教授、電子學系主任、納米器件物理與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政協北京市第十三屆委員,中國電子顯微鏡學會、中國晶體學會、中國真空學會副理事長,北京納米科技產業創新聯盟技術委員會副主任,主要從事納米電子材料和器件研究。2018年何梁何利基金獎獲得者。

系統發展了表面電子衍射和成象的理論和實驗方法,研究了分子束外延生長特別是半導體超晶格材料的生長過程的控制方法;發展了彈性與非彈性動力學電子衍射的一般理論,高能電子衍射的張量理論,動力學電子衍射數據的求逆方法;對一系列重要的新材料,包括Ti基生物材料,新型分子篩材料,高溫超導材料和納米碳管材料的結構和性能進行了系統的分析。

發表論文120余篇,被引用千余次。1998年獲求實科技基金會頒發的"傑出青年學者獎"。2000年在納米科學方面的工作被列入"中國基礎科學研究十大新聞"第一條。 2001年被聘為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納電子運算器材料的表征與性能基礎研究"項目首席科學家。

44.蔣華良,1965年1月生,江蘇武進市人,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1987 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化學系,獲得學士學位;1992 年畢業於華東師范大學化學系,獲得理學碩士學位。1995 年畢業於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獲得理學博士學位。

現任民盟中央常委,民盟上海市委副主委,中科院上海藥物所所長。

他是科技部863計劃“生物和醫藥技術領域”專家組成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研究計劃“基於化學小分子探針的信號轉導過程研究”專家組成員。曾任科技部973計劃首席科學家(2002-2008)。他還任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和ChemMedChem等5個國際刊物的編委會成員。

蔣華良從事藥學基礎研究和新藥研發,在藥物設計和計算生物學方法發展、藥物作用機制、藥物先導化合物和新靶標發現等研究中,取得了系統和創新的成果。

他以通訊作者身份在PNAS、JACS、JBC、JMB、Biophys. J.、J. Med. Chem.等國際刊物上發表研究論文180余篇;合作編寫專著《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方法、原理及應用》;參加8本專著的編寫;主持翻譯J. Licinio和M.-L. Wong主編的《藥物基因組學》;申請專利80多項;應邀為Nature Chemical Biology、Drug Discovery Today、Curr. Med. Chem.、Curr. Pharmcuet. Design等雜誌撰寫綜述10篇。多次在國際學術會議作邀請報告,任The IXth International Meeting on Cholinesterases共同主席,4次任國際會議分會主席。

45.蔣昌俊,1986年山東科技大學計算數學專業本科畢業,1991年於山東科技大學計算機應用專業獲碩士學位,1995年於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獲控制理論與工程博士學位,1997年於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博士後出站;

1986.7-1999.2山東科技大學助教、副教授、教授;1997-1998香港城市大學訪問學者;1998.1-1999.2山東科技大學校長助理;1999.3-歷任同濟大學計算機系主任、電子與信息學院院長、校長助理,2008.12任同濟大學副校長;2015.3任東華大學校長,2017.4任東華大學黨委副書記。

1999年獲首屆全國優秀博士論文,2001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2007年作為帶頭人獲教育部優秀創新團隊,2009年入選973項目首席科學家、2014年被提名入選英國工程技術學會會士(IET Fellow)。

主要學術職務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信息學部谘詢委員會委員、中國雲體系產業創新戰略聯盟副理事長、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計算機學會Petri網專委主任、上海市科協副主席、美國電子電氣工程師學會(IEEE)上海分會副主席等。擔任計算機學報、軟體學報、電子學報、Computer & Communications等國內外期刊編委或客座編輯。

主要從事Petri網理論、並發系統、網絡信息服務等研究。在《中國科學》、《ACM Transactions on Embedded Computing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IEEE Transactions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等國內外重要刊物和會議文集上發表論文200余篇。

出版著作3部,分別由科學出版社(中國科學院出版基金)和高等教育出版社(教育部優秀博士論文出版基金資助)出版;研究成果獲2013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1位),2010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第1位)等;DEDS何潘清漪獎(1997年,每兩年一次、每次獎勵1-2位優秀論文作者)、國際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tributed Systems and Technologies(IJDST)2010年度最佳論文和ACM MobiHoc2014唯一最佳論文獎(國內學者首次獲得)。

46.譚蔚泓,1960年出生,分析化學和化學生物學專家,密歇根大學博士,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973項目首席科學家,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千人計劃”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B)獲得者,湖南大學副校長,湖南大學生物學院創院院長、教授,湖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分子科學前沿講座教授,上海交通大學分子醫學研究院院長。

佛羅裡達大學Distinguished Porfessor、V. T. and Louise Jackson Professor of Chemistry,化學生物傳感與計量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湖南大學)主任,化學生物傳感與計量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湖南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分室主任,化學生物學創新引智基地(111計劃)帶頭人,化學與分子醫學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分析化學前沿》(Analytical Chemistry Frontiers)主編,《美國化學會志》(JACS)副主編,湖南省科學技術協會第十屆全省委員會副主席,湖南省院士聯誼會會長。

入選2014、2015、2016、2017年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

長期從事生物分析化學和化學生物學的研究和教學工作,解決了分析化學與生物醫學交叉領域中的一些關鍵科學問題,在國際生物分析化學領域有著重要的影響。他在核酸適體、分子識別、納米生物傳感等領域做了大量系統的原創性工作。

提出核酸適體細胞篩選新方法,揭示其細胞識別的基本性質;提出多種高靈敏、高時空分辨納米生物傳感方法,對生物分析化學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47.戴曉虎,麥迪遜大學教授,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城市汙染控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組部千人計劃國家特聘專家教授。

在德國生活工作23年,長期以來和德國高校、研究所聯繫密切。2010年全職回國工作。在環境工程、汙染控制、固體廢棄物資源化、節能減排等領域做出了諸多開創性成果。

18年德國公司工程技術開發研究及工程轉化經驗,先後負責了上百項汙染控制工程的技術開發研究及轉化應用,填補了多項技術空白。

作為德國世界知名環境工程公司技術總監,熟悉相關產業領域和國際規則,掌握世界最前沿的環保節能減排核心技術和現代裝備技術,其中包括世界上最權威的汙泥處理及資源化綜合利用、垃圾與生物汙泥組合再生能源利用工程化技術和水處理能源優化技術。

是二十一世紀節能減排,汙泥處理資源化綜合利用的關鍵技術。這項技術對今後中國汙水廠升級改造、節能減排、循環經濟均有巨大的社會環境效益.負責的主要國際重大工程項目技術開發及填補技術空白。

48.魏化震,材料學博士,入選國防科技工業“511人才工程”學術技術帶頭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省部級和兵器工業集團公司科技進步二、三等獎6項。

現任中國兵器首席科學家、五三研究所總工程師;還同時兼任美國ASTM F40專委會委員、中國複合材料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化工學會特種化工材料專委會副主任委員等20余項國內外專業技術組織核心專家、10余個國家級和省部級重點實驗室與工程技術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多所中科院研究所和高校客座教授。

由於工作中的特殊貢獻和表現,2016年魏化震榮獲全省國防機械電子系統“行業大工匠”榮譽稱號,其事跡先後在齊魯電視台和《山東畫報》進行報導。2017年被推薦為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候選人。

魏化震主要從事軍用新材料研究,長期以來主要從事兩方面的工作,一是作為兵器行業先進複合材料的領軍人物,帶領科研團隊進行新材料研發和技術突破;二是作為兵器和國防軍用新材料多個專業組的核心專家,參與新材料發展規劃、戰略研究和頂層設計工作,提出新的發展方向和研究重點。

作為一名國防科技工作者,魏化震懷著報效祖國的崇高理想,扎根國防事業。帶領科研團隊先後承攬並承擔70余項國家級和兵器行業軍用新材料重點科研項目,涉及碳纖維等先進複合材料、防熱隔熱材料、阻尼減震材料等方向。

研究成果已應用於40余個重點裝備型號的研製與批產,為兵器和航空、航天武器裝備解決輕量化和熱防護等關鍵技術貢獻了自己的力量。(本文首發鈦媒體)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