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柔性貨物返回艙返回時出現了什麽問題?這樣的“異常”不能算失敗

2020年5月5日,我國長征五號b型火箭從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升空,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然而5月6日下午,長征五號發射上天的柔性充氣式貨運返回艙試驗艙在返回地球的過程中出現了異常,當時官方並未通報是怎麽回事,隻說是返回艙返回時“出現異常”,那麽到底是出了什麽樣的問題?表現為什麽樣的“異常”呢?

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先說一下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實驗艙到底是個什麽事物,可能很多朋友都是這兩天知道上面這個消息之後才第1次聽到這個名字,實際上它就是我國下一代的貨運飛船返回艙試驗艙段,每次主要是試驗的返回艙再入大氣層並降落地面的保護裝置,該裝置在進入大氣層之後會打開一個比艙段大很多的充氣外殼,又稱為充氣熱盾,位於返回艙進入大氣層時的底部,直徑在10米以上,可以減少其下墜速度,保護艙段不受大氣摩擦燒蝕,也會減輕它來自於地面或水面撞擊時的損害。

那麽這次的充氣式返回艙“出現異常”,問題大不大?故障出現在哪裡呢?雖然還沒有相關方面的專家給出明確回應,但是從“出現異常”這4個字來看也不是大問題。有人將下面這張圖片放到了互聯網上,稱是這次的柔性返回艙進入大氣層時的狀態,如果照片屬實的話,則說明是返回艙試驗段的返回姿態出了問題。

已有專業人士對此解釋稱是充氣式返回艙“在返回的過程中姿態控制出現了問題”,出現了翻滾現象,但落地後返回艙段的結構基本完整,不過其外表但出現了比較嚴重的燒蝕現象。因此並不能說這次的返回艙降落試驗是完全失敗的,氣盾保護裝置還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可見“出現異常”表示出現了一些問題,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雖說不上是取得了成功,但也不能判定為任務失敗。

其實長五B火箭將這個東西發射上天,然後讓其返回,本身就是為了進行技術驗證,它是一種全新的返回艙降落保護裝置,好處是它能減少返回艙重量,降低發射和回收成本,並且可以重複利用,再使用時換一個“充氣護盾”就完了,但是該技術的實驗在全世界還沒有成功先例,我國是全球首次試驗這種裝置,據說美國和俄羅斯進行過類似的試驗也未成功。美國在這方面進行的真正試驗也要到2022年才會首次進行,這樣先進的技術也最需要實地檢驗才能發現問題並改正。

還有一點是,柔性返回艙試驗段降落目前還不是迫切需要的關鍵技術,因為它只是天舟號貨運飛船的一部分或者說是一個附加件,是需要貨運飛船上天或返回時才有使用的,而我國的下一代空間站還未發射上天,只有當新的空間站上天運行之後,在航天員乘坐新一代載人飛船上天進駐空間站後,貨運飛船才會往返天地之間運送貨物,這個時候才會用到這種柔性返回艙試驗艙,而我國要到2022年才會建成下一代空間站投入使用,很顯然,目前這種技術還不是迫切需要。

所以針對該技術的試驗也可以在之後進行,一旦實驗成功達到實用水準,那麽依靠這種全球領先的技術,我們將能以超低成本在空間站乃至月地之間來回運貨了。

參考資料:

《環球網》5月6日文章《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返回時出現異常》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