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車叔講堂:前驅、後驅、四驅,究竟該怎麽選?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快速發展,汽車也越來越普及,根據2019年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目前每千人擁有汽車數量為173台,大致6個人一台車,雖然有一部分人“被平均”了,但總體來說,汽車保有量的明顯增加是有目共睹。汽車雖然大面積普及,但是很多朋友對汽車結構還不是非常了解。這篇文章,車叔就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汽車驅動方式的知識。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汽車驅動方式根據發動機布置位置以及驅動輪的不同可以分為五種,分別是:前置前驅(FF)、前置後驅(FR)、中置後驅(MR)、後置後驅(RR)還有四驅(4WD)。它們之間有什麽差異,都用在哪些車型上,接下來我們詳細介紹。

前置前驅(FF)

前置前驅是最常見的一種驅動方式布局,1934年在雪鐵龍發明出前驅之後便開始大量普及,因發動機前置且由前輪驅動車輛行駛,所以稱為前置前驅,其英文全稱為Front engine Front wheel drive,簡稱FF。

前置前驅車型的轉彎特性是轉向不足,即車輛在極限轉彎狀態下會產生推頭現象,但這種情況比較好處理,不需要很高超的駕駛技術,只需要松油門踩刹車就能將車控制住。這種布局方式的優勢在於,結構相對簡單、造價便宜、佔用空間少,傳遞效率高、易於操控。

缺點就是,因前輪同時負責轉向和驅動,所以前輪磨損大,而且運動性能較差。這種驅動方式是目前最常見的驅動方式,多用在普通家用轎車上。例如卡羅拉、朗逸、福克斯等眾多A級轎車都採用這種驅動方式。

前置後驅(FR)

這種驅動形式是最傳統的驅動形式,前驅發明之前,汽車全都採用後驅形式,因其發動機布置在前,由後輪驅動,所以稱為前置後驅。前置後驅車型在發動機與驅動輪之間都有一根長長的傳動軸。前置後驅車型的轉向特性為轉向過度,即車輛在極限轉彎狀態下會產生“甩尾”現象, 這種特性對職業車手和駕駛技術非常高的朋友來說可以利用這一特性將車輛開的更快,但對大多數消費者來說這種轉彎特性卻並不好控制,很容易引發事故。

前置後驅因為將前後輪功能分開各司其職,所以運動性能好、加速能力強、方便更平衡的布置車重、輪胎磨損相對均勻。缺點也很明顯,因為傳動軸的存在,車內地板有突起,傳動軸增加了動力傳輸環節和整車質量,油耗也較高,轉向過度的轉向特性不容易控制。

前置後驅的驅動形式多用於豪華轎車或運動型轎車,比如寶馬3系,福特野馬等車型都是前置後驅。載重貨車因貨物在後面的貨廂裡,後驅更有利於動力輸出所以也採用這種驅動形式。

中置後驅(MR)

中置後驅並不像字面意思一樣把發動機放置到車輛中間,而是將發動機布置在後軸前方,由後輪驅動車型行駛。中置後驅因為發動機重量基本集中在車身中部,所以轉彎特性比較中性。它的優點在於,操控穩定、傳動效率高、轉向靈敏。

但缺點也非常突出,因為發動機布置的位置佔據了很大部分備份廂空間,所以儲物空間小,這種車型一般會做前備廂。發動機有一部分侵入到車內,所以噪音大,熱量大,乘坐舒適性差。這種布局形式一般用在純粹的跑車上面。比如保時捷718系列,法拉利488等車型。

後置後驅(RR)

後置後驅指發動機布置在汽車後軸之上,並由後輪驅動車輛行駛的布局形式。這種布局形式通常會將變速器,差速器等部件連成一體,所以傳動效率較高。它的優勢在於,車輛操控靈活、傳遞效率高、車輛橫擺力矩小。

缺點是,轉彎時非常容易產生轉向過度現象、發動機噪音直接傳入駕駛室,舒適性較差、對側風比較敏感,無備份箱空間。這種布局形式經常用在大巴或公車上,轎車上只有保時捷911等極少數車型用這種布局形式。

四驅(4WD)

四驅指車輛由四個車輪一同驅動車輛行駛的驅動結構。它的優點在於提高了車輛行駛穩定性、提高了車輛過彎能力、提高了車輛脫困能力。缺點就是機構複雜、油耗高、維修保養較麻煩。

四驅又可以細分為適時四驅、全時四驅、分時四驅等幾種驅動方式,這些在接下來的文章再做詳細介紹。四驅結構多用於越野車型,還有強調運動性能的轎車也經常會用到四驅,代表車型有高爾夫R、福克斯RS、奧迪RS3等。

汽車的驅動布局形式全都在這裡了,選購的時候根據自己需求和喜好入手,即便近期不買車,能夠和朋友聊天的時候吹吹牛,“老司機”的美譽非你莫屬。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