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6300萬遊客、182億消費,日本櫻花季如何做到吸睛又吸金?

每經編輯:鄭直

日本有一句諺語:“餃子勝過鮮花”,意思是瞬間燦爛的美景比不上填飽肚子的實惠。

然而花期短暫、姿態美麗的櫻花,卻足以讓日本人笑著忘記上面這句諺語:

因為櫻花不僅給日本的文學、藝術留下經典的意象,更重要的是,櫻花季帶來的旅遊收入讓很多從業者能實實在在填飽肚子。

根據日本的天氣情況,從今天(4月10日)起,日本主要地區今年的櫻花季將開始走向尾聲(北海道等地還能延長更久)。在此前短短20天的時間裡,據不完全統計,共有6300萬遊客進行了賞櫻之旅,其中超過500萬海外遊客專程為了觀賞櫻花進入日本旅行。

如此龐大的人流帶來的是不菲的收益:截至目前,據估計賞櫻遊客(包含日本國內遊客)為日本旅遊業帶來的直接消費達到3010億日元(大約人民幣182億元)。

除此之外,日本的“軟形象”也獲得加分。在去年,日本旅遊局在推特上發起活動,號召國際遊客po出觀賞櫻花的照片。

截至目前,這項活動已經獲得約50萬英文用戶的響應。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如今日本90%以上的櫻花為染井吉野櫻(somei yoshino),是一種人工雜交培育的品種。上世紀早期,英國生物學家英格拉姆曾對這個品種的改良做出過重大貢獻,使得種植該品種的櫻花能實現同步開花、同時凋零的壯觀景象。

這種並非當地野生的花朵卻最終成了日本的代名詞,美國、加拿大、歐洲、中國都曾引進這一品種。

利用人工培育的櫻花,日本人賺的盆滿缽滿,並且以“大自然的美景”收獲著國際遊客的口碑。日本旅遊業的這些經驗,值得我們思考和學習。

外賣和房產商都來蹭熱點

今年3月21日,一位日本物理學家在東京市中心的櫻花樹上觀察到粉紅色和白色間雜的花朵,並正式宣布2019年櫻花盛開的季節開始。

和往年一樣,商家們做足了準備,要蹭夠櫻花季的銷售熱點。

在日本電商平台樂天(Rakuten,並非韓國樂天)的國際商城,琳琅滿目的櫻花主題商品早早上架。星巴克、可口可樂和朝日啤酒等大型企業都推出大量以櫻花為主題的廣告和產品。

在每年的櫻花季,很多日本人習慣舉行“花見派對”,三朋好友野餐暢飲,消費大量飲料和食品。做外賣運送的Uber Eats抓住機會推出特別的服務,直接將外賣送到客戶指定的野餐地點。

為了給野外賞花的人提供便利,為客戶提供跑腿服務的“小岩人氣便利屋”推出了收費項目——幫人“佔座”搶佔最好的觀賞位置,每小時收費3000日元(大約人民幣180元)以上,客戶還可以加錢找他們租借桌子、靠墊、餐具等。

該店老闆表示,他的服務越來越受歡迎,一天可以拿下24單。

當然,如果你嫌野餐環境太low的話,只要出得起錢,就能享受更高大上的服務。

Tokyo Midtown等日本知名公關公司在櫻花季都為高端企業客戶提供定製賞櫻安排,讓參與者能夠既融入戶外的風景,又能在安靜的環境中享用高級食品和香檳。

根據媒體報導,一家有創意的公司發明了這種嬉戲空間:樹下的透明塑料冰屋形圓頂,內有咖啡桌和暖氣。這種“透明帳篷”的價格是每小時9000日元,大約人民幣540元。

賞櫻這種戶外活動,甚至被日本人放到了室內進行,開發旅遊地產的公司也跟著受益。

東京都世田谷區池尻精選地產公司表示,自2018年以來,以櫻花為主題的客房需求量增長了50%。

該公司官網力推的室內花見私人房間配有人造草坪和投射在牆壁上的櫻花風景圖像,適合舉辦室內的賞櫻派對。

偏遠小地方分流遊客

對於海外遊客來說,日元匯率走弱使得今年櫻花季去日本旅遊變得更加合算。對於日本政府來說,這是一個刺激經濟增長的大號機會。關西大學名譽教授宮本佳明估計,算上直接消費和間接影響,今年櫻花季的總體經濟效應達到58億美元(大約人民幣400億元)。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日本櫻花季旅遊的一大優勢在於,由於該國地形緣故,櫻花從南到北“依次盛開”,這種“時差”給遊客帶來便利的同時,也使得一些偏遠地區的小地方能夠迎來平時少見的遊客群體。

據日本旅遊局稱,2018年友超過40%的外國遊客曾逗留在東京、名古屋和大阪以外的地方住宿。根據日本地圖公司昭文社的數據,擁有130萬人口的北部偏遠地區青森縣,在2018年櫻花期間迎來310萬遊客,數倍於當地人口。

今年早些時候,日本《旅遊+休閑》雜誌將青森列為四月份的遊客首選之地。

作為一個小縣城,青森縣從2018年11月起開始推出人工智能(AI)在線解答遊客問題,以便掌握遊客需求、提高窗口職員業務效率。此外,該縣的旅遊局官網和AI導遊均有詳細的中文服務指南。

日本政府“拚觀光”歷史悠久

對於老齡化日益加劇的日本,觀光業是少數幾個保持高速增長的行業,而且對勞動力強度要求不高。這樣的“香餑餑”自然被日本政府緊緊抓住。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注意到,日本“拚觀光”的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126年前。

1893年,日本時任首相伊藤博文設立了“貴賓會”(Kihinkai)作為統籌觀光服務的領導機構,明治維新之前曾閉關鎖國幾百年的日本從此開始大力延攬外國人訪問旅遊和投資。

1913年,貴賓會改組為今天的日本觀光局(JTB),並在紐約、柏林等城市開設分支機構,並出版英文雜誌向西方世界推銷日本的觀光旅遊。

1925年,日本觀光局為方便遊客,出版了“火車時刻表”,這一傳統延續至今。日本的公共交通也從此被納入觀光部門統籌管理的範圍。

而在1970年大阪成功舉辦世博會,接待了120萬訪問遊客,日本的旅遊接待能力通過考驗,並且讓全世界的遊客加深了對日本的印象。

而在最近幾年,日本旅遊業實現了爆發式增長。2011年,日本隻接待了840萬外國遊客;但到了2017年,外國訪日遊客達到2870萬,六年間增加3.4倍。2017年日本旅遊業收入高達4.4兆日元(大約人民幣277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7.8%。

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17旅遊業競爭力報告”中,日本的觀光業競爭力排名亞洲第一,全球第四,且在清潔衛生、安全保障、文化資源和商務設施四個方面處於全球領先地位。

每日經濟新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