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2021諾貝爾物理學獎三大得主兩個並非物理學家,三人平均年齡84歲

封面新聞記者 吳德玉 閆雯雯

20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獲獎的三位科學家其實有兩位並非物理學家,而是計量學、海洋學以及天氣學等多學科專家!更讓人敬佩的是,三位獲獎者平均年齡已經84歲。

台灣時間10月5日傍晚,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美國科學家真鍋淑郎、德國科學家克勞斯·哈塞爾曼和意大利科學家喬治·帕裡西榮膺20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以表彰他們為我們理解複雜物理系統所作出的開創性貢獻”。這是諾貝爾物理學獎首次頒給與全球變暖有關的大氣物理。複旦大學物理學系的施鬱教授在2021年諾貝爾獎物理學獎開獎前,在科學網的部落格以及直播開始時,成功預測了帕裡西獲獎,並強調了複雜系統研究可能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接受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施鬱進行了一番解讀。

三位科學家分享諾貝爾物理學獎73,89,90…… 三人平均年齡84歲

引人關注的是,這三位獲獎的科學家都堪稱高齡,真鍋淑郎90歲,克勞斯·哈塞爾曼89歲,喬治·帕裡西73歲,三人的平均年齡84歲。科普作家嚴伯鈞直言不諱地說:“諾貝爾物理學獎發成終生成就獎,是人情,沒有發給粒子物理,是事故。”

真鍋淑郎與克勞斯·哈塞爾曼共同獲得了一半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理由:建立了地球氣候的物理模型,能夠量化變化情況、以及可靠預測全球變暖。

諾貝爾物理學獎另一半授予喬治·帕裡西,獲獎理由:發現從原子級到行星級尺度物理系統的無序性與波動之間的相互作用。 真鍋淑郎90歲,出生於現在的日本愛媛縣四國中央市,在東京大學完成博士課程後,在美國海洋大氣局進行研究,現為普林斯頓大學的高級研究員,已取得美國國籍。其獲獎理由是:提倡大氣和海洋相結合的物質循環模式,在世界上率先闡明二氧化碳對氣候的影響等,為全球性變暖研究的基礎性研究成果等。含取得美國國籍的人在內,日本人有28人獲得諾貝爾獎(不包含石黑一雄),物理學獎則是第12人,是繼2015年梶田隆章之後,時隔6年物理學再次獲獎。

帕裡西是意大利理論物理學家,帕裡西的工作橫跨理論物理的若乾領域,體現了極強的處理理論物理難題的能力。 他敢於突破數學的常規。雖然數學上不嚴格,解決無序系統問題時,引進了 “半個物體” 的想法, 二十多年後,數學家同意這是正確的。他的爺爺和父親都是建築工人,希望他成為工程師。但是他通過閱讀科普書,培養了對更抽象的科學的興趣,發現科學演講有挑戰性,因此希望從事科學研究。在選擇物理還是數學時,發生了糾結。 但是他看到二十世紀物理學的輝煌成就,而數學比較神秘。因此決定學習物理。很快,他又希望從事物理學的研究工作。當時意大利的最高學位是在本科畢業後做一年研究所獲得的博士學位。當時粒子物理被認為時最具挑戰性、最重要的,而尼古拉·卡比博被認為是當時意大利最優秀的粒子理論家。因此他在卡比博指導下獲得博士學位。然後在意大利國家核物理研究院弗拉斯卡蒂國家實驗室工作了10年,然後成為羅馬二大的教授,1992年成為羅馬一大的教授。10月5日晚上,意大利時間下午,封面新聞記者多次致電喬治·帕裡西的辦公室,但辦公室電話一直佔線。

三大得主兩個並非物理學家

26年以來兩次頒給天氣學家

對於三位科學家的研究成果,許多網友表示完全不懂,有人說:“ 盲猜可能跟愛因斯坦、霍金的研究有點關係吧……”

科普作家嚴伯鈞表示:“三位研究者的研究方向雖然不盡相同,但其實是一個大方向叫複雜系統。真鍋淑郎和克勞斯·哈塞爾曼的頭銜並非物理學家,真鍋淑郎的頭銜是計量學和天氣學家,克勞斯·哈塞爾曼是海洋學家和天氣學家。他們的主要貢獻是對天氣的研究,其中真鍋淑郎對溫室效應的研究貢獻卓著,就是他第一個計算出如果大氣裡的二氧化碳多一倍,地球溫度會提升2攝氏度。目前看來,這個計算真挺準。克勞斯·哈塞爾曼主要是建立了比較有用的大氣運行和氣象變化的理論模型。”

天氣博主中氣愛表示:“這是自1995年以來,諾貝爾獎再次頒發給天氣學家!”天文科普漫畫博主EasyNight表示:“他們建立了研究大量無序隨機粒子系統的物理模型,從而讓我們可以研究地球的氣候現象(尤其是全球變暖的預測),以及其他從原子到行星尺度的無序漲落系統。這也是與我們每一個人息息相關的研究成果!”

還是有網友表示:“不太懂,都說是無序了還怎麽建模?”EasyNight稱:“微觀上無序擾動的系統,用合理的統計方法,就可以找出宏觀上有序的性質。比如你每天看的氣象預報,就是對大氣運動這種無序現象建模過後的結果。 ”

複旦大學物理學系教授

成功預測喬治·帕裡西獲獎

“他研究的是一種無序和複雜系統的處理方法,可以應用到很多領域。” 複旦大學物理學系的施鬱教授在2021年諾貝爾獎物理學獎開獎前,在科學網的部落格以及直播開始時,成功預測了帕裡西獲獎,並強調了複雜系統研究可能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0月5日上午,20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前的幾小時,施教授曾發文——《誰有可能獲得20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文中表示“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可能與粒子物理、凝聚態物理、統計力學與複雜系統相關”,並且指出“美國理論物理學家比約肯和意大利理論物理學家帕裡西最有可能獲獎”。其中,比約肯預言了電子-核子深度非彈性碰撞中的標度行為。帕裡西在量子色動力學中,和著名高能物理學家奎多·阿塔瑞利提出關於部分子密度與動量關係的積分微分方程,解釋了深度非彈性散射的標度違反,給出了量子色動力學對部分子模型的改進,還提出與超導磁通禁閉類似的誇克禁閉簡單解釋。尤其提到:“也對無序和複雜系統做出重要貢獻(分析自旋玻璃理論的複製方法,提出複製對稱破缺,給出湍流多分形分析,將超對稱方法用於統計力學,提出無規聚集生長的隨機微分方程。” 帕裡西的獲獎正是緣於這部分研究成果。

10月5日晚,封面新聞記者採訪了施鬱教授,他說:“我覺得今年應該可能會把獎給複雜系統。而複雜系統裡最有名的研究者之一就是喬治·帕裡西,但他不光在複雜系統方面有研究,他更早的是在粒子物理的工作方面有研究。因為粒子物理是個比較傳統的物理,一般來說更有可能得諾貝爾獎,複雜系統以前還沒得過諾獎,我就保守地把的也預測了他在粒子物理研究的成果。其實我首先想到的是,複雜性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以前沒有獲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隨著物理學版圖的變化,將進入物理諾獎的範疇。我也想到和氣候變暖問題相關的研究。所以我在直播開頭特別提到複雜系統,也強調了複雜系統會獲得諾貝爾物理獎。 ”

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喬治·帕裡西的獲獎理由為:發現從原子級到行星級尺度物理系統的無序和波動之間的相互作用。當提到許多讀者對此表示一頭霧水,施教授笑著說:“確實很多人對於無序和複雜系統這個名詞不熟悉。”

針對普通讀者,施教授科普:“帕裡西的研究其實是一種處理無序和複雜系統的算法,最初從自旋玻璃開始。自旋玻璃就是將普通鐵磁體就是很多自旋構成,它們互相之間的耦合是一樣的、不變的,如果是隨機的,就是自旋玻璃。帕裡西給出了處理這個系統的方法,又可以應用到很多領域,比如神經科學、計算機科學,所以特別重要。”

【版權聲明】本作品的著作權等知識產權歸【封面深鏡】所有,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享有本文的信息網絡傳播權,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