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從時代的脈搏中感悟藝術的脈動”

眼納千江水,胸起百萬兵。只有心懷國之大者,腳踩生活大地,才能於日新月異的時代變遷中寫就激昂的文藝樂章。


全面深化改革向廣度和深度進軍的新時代,呼喚著改革的熱情、決心與勇氣,也呼喚著創新的活力、魄力與智慧。立足時代潮頭,引領風氣之先,文藝創作正以不同形式弘揚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


因時而興,乘勢而變,隨時代而行,與時代同頻共振,永遠是文藝發展的康莊大道。



60多年前,作家周立波在湖南益陽清溪村體驗生活,創作出長篇小說《山鄉巨變》。這部作品成功刻畫了農業合作化運動給鄉村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成為一個時代的文學象徵。


60多年後,中國作協在清溪村啟動“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一場跨越時空的創作接力開始了。比之於當年,如今的清溪村白牆青瓦,稻黃荷綠,特色農業與紅色文旅精彩相映,每年吸引遊客超80萬人次,2021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2萬餘元。日新月異的“新山鄉巨變”,刻印著時代鏗鏘前行的足跡,也呼喚著文藝與時俱進地記錄書寫。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廣大文藝工作者要緊跟時代步伐,從時代的脈搏中感悟藝術的脈動,把藝術創造向著億萬人民的偉大奮鬥敞開,向著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敞開,從時代之變、中國之進、人民之呼中提煉主題、萃取題材,展現中華歷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抒寫中國人民奮鬥之志、創造之力、發展之果,全方位全景式展現新時代的精神天氣。”


時代的步伐強勁有力,響徹在神州大地,也響徹在廣大文藝工作者心中。越來越多的作家和藝術家自覺把握時代現實,深刻提煉時代主題,以遒勁筆力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


心懷國之大者,描摹日新月異的時代變遷


貴州老兵王明禮上山健步如飛,完全看不出在戰爭中落下雙腿殘疾。他擔任過8個貧困村的駐村幹部,後來賣房子、開墾茶山、帶領農民建起合作社,13年間種植茶樹6000多畝,累計帶動1000餘人就業,茶山周邊10個貧困村全部脫貧摘帽。作家蔣巍把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王明禮的故事寫進報告文學《國家溫度》,把從他身上感受到的熾熱化作文字的暖流。


作家趙德發為創作長篇小說《經山海》,經常往村裡跑。跑得多了,他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現在,許多父老鄉親都喜歡談論歷史,個人的、村莊的乃至國家的歷史,脫貧攻堅的巨大成就實實在在地觸動了鄉親們的心靈,讓他們有了樸素的今昔之思,由衷地想講述、想分享。


在深入三江源腹地採訪的過程中,作家古嶽明顯感到和以往不同,有關雪豹、棕熊、狼、狐狸等野生動物的故事一下子多了起來。這是生態好轉的跡象,是人與自然關係日趨和諧的注腳,他欣喜地將其記錄在報告文學《源啟中國——三江源國家公園誕生記》中。


“南繁”,是指每年9月至翌年5月,大批農業科研工作者像候鳥一樣飛到海南進行農業育種製種。《現代漢語詞典》裡查不到的這個詞,成了作家楊沐《南繁——築牢中國飯碗的底座》一書的“題眼”。從當年4億人吃不飽到今天14億多人吃得好,再到“中國田裡中國種、中國碗裡中國糧”,一場浩蕩的種業翻身仗正在田間打響。


這些都是來自時代現場的發現和啟迪。當今時代,歷史變化如此深刻,社會進步如此巨大,人們的精神世界如此活躍。所以,蔣巍會深有感觸:“無數中國村莊都亮起了太陽能路燈,它們可比作家的台燈亮太多了!”趙德發也一再提醒自己:鄉親們都有如此切身的歷史感,作家更要寫出時代的“大景深”。眼納千江水,胸起百萬兵。只有心懷國之大者,腳踩生活大地,才能於日新月異的時代變遷中寫就激昂的文藝樂章。


以藝凝心聚力,弘揚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


大江大河,劈波斬浪,志之所趨,勢不可擋。網絡文學《大江東去》不僅讓見證改革開放大幕初啟的一代人看得唏噓感動,也“圈粉”了許多90後、00後讀者。“整個國家都在努力,而我不過是其中的一分子”,小說主人公宋運輝的經歷激起了年輕人對置身其中的偉大時代的認識:我們是改革的受益者,也是接力者,奔騰不息的大江大河有我的浪花一朵。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藝,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精神。


“硬核工業小說”《重卡雄風》的結尾處,一直帶領西北重型汽車廠絕地求生、銳意改革的主人公,暢想中國重卡輕量化、電動化、智能化的未來,那也是中國製造星辰大海般的未來。作者晨颯說,中國是世界第一大工業國,有近2億產業工人,有70多年間建立起的門類齊全、結構完備、基礎堅實的工業技術體系,有這些底氣,我們的工業題材創作怎能不“硬核”?“我濃墨刻畫著他們,又反過來被他們的執著感動。”


近日熱播的工業改革題材電視劇《麓山之歌》,改編自小說《重中之重》。“沒有槍沒有炮,卻看得人熱血沸騰”,觀眾在網站評論區這樣留言道。在長篇小說《錦繡》中,國企改革有高光時刻,有陣痛經歷,也有雨後彩虹,這些歷史經驗連同艱苦奮鬥的勞動者品質、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轉型升級的勇氣魄力,一起匯聚成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時代交響——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用手機軟體計程車、導航或者點外賣時,你可能意識不到自己竟然和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發生聯繫。“北斗應用隻受想象力限制”,這是中國科研人的凌雲壯志。報告文學《中國北斗》《“北斗”璀璨》詳述北斗人如何攻克160余項關鍵核心技術,如何通過自主創新點亮這顆“天空中最亮的星”。


全面深化改革向廣度和深度進軍的新時代,呼喚著改革的熱情、決心與勇氣,也呼喚著創新的活力、魄力與智慧。立足時代潮頭,引領風氣之先,文藝創作正以不同形式弘揚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


結合現實生活,謳歌融入時代洪流的奮鬥之志


“調動了千軍萬馬,經歷了千難萬險,付出了千辛萬苦,要走進千家萬戶,將造福千秋萬代”,北斗有“五千萬”工程之稱。這樣的工程何止北斗?從“嫦娥”上天攬月到“奮鬥者”號深海探險,從“墨子號”、“天問一號”到“人造太陽”、高速磁浮……一項項國之重器、一個個中國速度讓國人驕傲,令世界矚目,這背後凝聚了千千萬萬中國人的奮鬥之志和創造之力。


時代的脈搏裡,是無數平凡英雄的奮鬥人生。


“責任感就是時代感。”長篇小說《海邊春秋》的主人公劉書雷,在自己的博士畢業論文裡寫下這句話。從北京名校畢業後,他來到基層,在海島漁村轉型發展的實踐中,磨礪品質與意志,淬煉信念與追求,最終實現了第二次“畢業”,成長為一名有責任、有擔當、敢於創新、樂於奉獻的青年幹部。


《2021中國電視劇發展報告》顯示,2021年青年觀眾眼中的優質國產劇關鍵詞是:正能量、劇情吸引人、演技在線、主旋律、時代感、平凡人大時代、溫暖、煙火氣等。主旋律也有煙火氣,平凡人亦有時代感。二者結合,體現出的正是從現實生活中感悟時代脈動、在國家發展中成就人生夢想的深刻主題。


網遊經理回鄉種地,為無花果制定10年三步走的種植計劃;大學畢業生做起農村電商,帶動貧困戶一起科學化、精細化養殖,讓當地農產品走出去。在網絡紀錄片《追光者:脫貧攻堅人物志》中,各顯神通的“農創客”們為鄉村振興注入科技力量、青年力量,在希望的土地上演繹著時代進步與個人發展的雙重變奏。


“燈火裡的中國青春婀娜,燈火裡的中國胸懷遼闊,燈火漫卷的萬裡山河,初心換回了百年承諾。”一曲《燈火裡的中國》在年輕人中有很高的傳唱度。從萬家燈火到萬裡山河,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與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息息相關。將奮鬥人生融入時代洪流、讓個人前途與國家命運同頻共振,這是最打動人心的時代旋律。


因時而興,乘勢而變,隨時代而行,與時代同頻共振,永遠是文藝發展的康莊大道。“黃河落天走東海,萬裡寫入胸懷間”,新時代新征程召喚文藝工作者緊跟時代步伐,書寫時代的進步要求,為時代前行吹響號角!(作者:胡妍妍)


《人民日報》(2022年09月20日 第20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