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我們需要什麽樣的戰爭片?

號脈影像經絡,洞悉娛樂風潮

編者按

從《八佰》的撤檔到《決戰中途島》的上映,戰爭片再度引發人們討論。就在不久前,博納出品的戰爭片《冰雪長津湖》在總局備案。已經啟動的重磅戰爭題材影片還有導演張黎、編劇蘭曉龍合作的《冬與獅》,劉和平編劇的《援軍明日到達》等。新時代中國需要什麽樣的戰爭片?一位資深從業人士從4個角度對此進行了闡釋。

長期以來,戰爭片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特別是《戰狼2》《紅海行動》票房與口碑齊飛,燃情共讚譽一色,在中國電影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時代印記。

然而也有一些作品以想當然的姿態衝進日趨理性和規範的中國電影市場,折戟沉沙,教訓深刻。新時代我們需要什麽樣的戰爭片,是一個值得進行深入理性思考的現實話題。

我們需要立場鮮明的戰爭片。

立場,是指認識和處理問題時所處的地位和所抱的態度。戰爭片所持的立場,說到底是作品的導向和價值觀問題,是項目成敗的基礎性問題。歌頌什麽、反對什麽、倡導什麽,在戰爭片創作中必須開宗明義、旗幟鮮明。

有些選題立場曖昧含混,追求普世價值,看似客觀中立,有意或無意地模糊戰爭性質,在原則性問題上打擦邊球、搞自選動作,甚至觸碰高壓線。

如,放著血戰長津湖、奇襲白虎團等彪炳史冊的英雄壯舉不去宣揚,反而熱衷於翻拍改編“李偽軍”,更有甚者將故事套編在我軍身上,既為他人樹碑立傳,又在想象中完成對人民軍隊的救贖,態度模糊,立場全無,更談不上最起碼的文化自信。

博納出品電影《冰雪長津湖》近期立項

又如,某選題講述革命戰爭年代我軍官兵和對手從戰場上的生死仇敵、難分上下,到搏鬥中停戰休整、相互療傷,再到各自歸隊後惺惺相惜、握手言和,最終在兩國戰歌交替聲中故事落幕……如此渲染所謂的“人性”,抹殺戰爭的性質,勢必改寫歷史,走向虛無,愧對在戰場上英勇犧牲的革命先烈。

藝術風格、敘事樣式、製作水準,可以千差萬別、見仁見智,但戰爭片的創作立場不容忽左忽右、劍走偏鋒。

必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藝創作,以馬克思主義戰爭觀認識戰爭、結構故事,防止過度渲染人性而模糊戰爭的性質,防止打著反戰的旗號抹殺戰爭的正義性,應當旗幟鮮明地傳承信仰、謳歌英雄、展示崇高,大力弘揚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

我們需要宏大敘事的戰爭片。

宏大敘事是戰爭片的重要創作手法,《解放》《巴頓將軍》《大決戰》等經典戰爭片呈現出大氣磅礴、氣勢恢宏的史詩風格,將領袖人物與普通士兵塑造得水乳交融、相得益彰,是宏大敘事的創作典範。

一段時期以來,宏大敘事被等同於主旋律,被等同於不好看。摒棄宏大敘事、模糊戰爭背景,忽略思想性、強調動作性,隻講“小”人物、不講“大”人物,似乎成為戰爭片的創作潮流。

有的作品自覺規避重要事件和重大人物,只是在服化道或開篇字幕上交待年代背景,核心情節和主要人物放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中都成立,沒有絲毫的歷史縱深感和時代特質。

有的作品把所有政治性、歷史性、時代性的背景全部抹去,人物全部虛構,把英雄傳奇化、奇觀化、魔幻化,以好萊塢式的個人主義代替集體主義,人民軍隊似乎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的翻版。

兵者,國之大事,戰爭是政治的繼續,是時代的特定產物。戰爭片如果一味地摒棄宏大敘事,不講清時代背景、不展示戰爭態勢,不塑造特定年代的人物形象,重感官刺激、輕思想引領,重宣發包裝、輕精神內涵,作品只能是一己悲歡、杯水風波,故事只能是打打殺殺、上天入地,人物只能是不知為何而戰的戰爭機器,最終淪為三流動作片、武俠劇的類型變種,失去戰爭片獨特的思想藝術魅力!

我們需要尊重歷史的戰爭片。

絕大多數戰爭片都具有濃厚深刻的歷史背景,尊重歷史是最根本的創作要求。歷史不是任人裝扮的小姑娘,戰爭片不僅要實現對歷史事件的藝術還原,更要站穩人民立場,完成對歷史事件的客觀解讀。

從創作實踐中看,重大史實出現謬誤的選題並不多見,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人為拔高或貶低。

如,把紅軍長征途中的各種大小會議都定義為“偉大的歷史轉折”;又如,平津戰役期間,傅冬菊主要是向北平地下黨組織報告傅作義的行蹤和思想,而非北平地下黨組織主要負責人,直接聯繫黨中央,並向毛主席匯報。

尤為指出的是,講述真人真事、採用真名實姓的戰爭片,更需要表現戰爭的歷史真實,不能把劇本搞得似是而非,不真不假,將戰爭中原本多個真實人物的故事集中在某一個真實人物身上進行表現,戲不怕假,史怕假,鬧出把“正史”演繹成“戲說”的笑話。

在戰爭片創作中,不能為了好看而虛構歷史,應該依據正史、信史,不能憑借稗官野史、小道消息進行杜撰編造,必須秉承對歷史和後世負責的態度,不拔高不貶低,實事求是精益求精地進行藝術加工。

我們需要關照現實的戰爭片。

文藝當隨時代。伴隨民族複興的鏗鏘步伐,改革強軍的大幕已經拉開,備戰打仗的活劇正在上演,《戰狼2》《紅海行動》等關照現實的作品應運而生,反映時代發展、弘揚時代精神,呈現出具有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國產戰爭片新景觀。

同時,戰爭片也存在一種世俗化、懸浮化,甚至是庸俗化的創作傾向。一些作品中的現實軍營生活十分虛假,用歌舞升平、瑣碎小事表現軍營日常,用血腥嗜殺、殘暴凶悍代替血性膽氣,用看似接地氣的家長裡短、男歡女愛消解偉大和崇高,關照票房而非關照現實,是徹頭徹尾的偽現實主義。

從前些年頗為流行的首長女婿的裙帶人設,到近年來揮金如土的紈絝子弟、天賦異稟的超人奇才,銀幕上獨缺普通家庭平凡人物的成長蹤影和奮鬥歷程。

《高山下的花環》《雷場相思樹》《彈道無痕》成為戰爭片經典的根本原因在於,作品源於生活、高於生活,揭示的是真矛盾、展現的是真生活、塑造的是真人物,用現實主義手法謳歌平凡人們崇高而偉大的心靈,禮讚戰爭中人性的真善美、大情大愛和家國情懷。

戰爭片要關照現實,就要走出方寸天地、閱盡大千世界,深入到基層官兵之中,體悟真情實感,摸透本質底蘊,用思想的穿透力、審美的洞察力、形式的創造力,演繹感人故事,塑造生動形象。

【文/單張潘】

The En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