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如何幫孩子適應新學期?資深班主任的建議來啦

新學期已開始,同學們對全新的校園生活充滿著好奇與憧憬。如何幫助孩子適應新階段的學習和生活,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不要擔心,資深班主任來支招啦~

新小一

父母孩子同製一張作息時間表

杜薇(北京市府學胡同小學班主任)

古人雲:“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一年級,是一個新的起點,也是孩子走向成功的起始階段。孩子的入學牽動著全家人的心,作為家長,如何讓孩子在這個起點上走得更好呢?

首先,學會祝賀孩子,進入小學是孩子新生活的開始,孩子處在一個新的環境中需要進行有目標有計劃的正規學習。同時,孩子也將成為班集體的一員。要參加班裡和學校的集體活動,學會承擔集體義務,遵守集體制度。

其次,同心協力,幫助孩子做好入學準備。人們常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為了使孩子的新生活有一個良好的開端,家長要幫助孩子把入學的事情考慮好、準備好。

物質準備是基礎,家長可以為孩子準備適用的學習用具:如選購輕便的、雙肩背的書包;一個筆袋,避免上課時掉在地上的聲音過大;準備5~7支削好的HB型號鉛筆,並配好5~7個筆帽,避免鉛筆尖在筆袋中被折斷;給所有發的書都要包上白色紙皮,並貼好班級、姓名以及學號等。

然後,心理準備是輔助。從幼兒園生活到小學學習生活,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大的轉折,因此家長要幫助孩子做好上小學的心理準備。家長可以向孩子描述學校,講有趣的課,講豐富多彩的活動。告訴孩子到學校能學知識,能看自己喜歡的童話書。這樣穩定孩子的心理,讓孩子盡快適應小學生活。當孩子遇到難題時,要鼓勵孩子動腦思考問題,不斷增進孩子的學習興趣。

當孩子在學校取得進步時,家長要給予讚賞。孩子上學後,要培養他們會洗臉、洗手、刷牙、穿鞋、系鞋帶的能力,且要告知孩子家長的姓名、工作部門、聯繫電話和家庭住址,教會孩子寫自己的名字。

再就是,行為習慣方面的準備是學習的保障。父母要有意識地規劃好孩子的作息時間,調整孩子的生活起居習慣及常規,養成孩子自己準時就寢習慣。家長最好能與孩子共同製作一張作息時間表,貼在孩子看得到的地方,要求孩子一定要按照時間表去做。

不僅如此,家長也應該培養孩子養成認真傾聽別人說話的習慣。這是為孩子適應入學後在課堂上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做準備。比如,當家長向孩子提要求時,孩子就應放下手中的玩具,眼睛看著家長,在講完後最好讓孩子再複述一下,克服邊玩邊聽、漫不經心的壞毛病。

家長要注意孩子看書、寫字時的正確坐姿,因為孩子正處在長身體階段,若不注意,脊柱容易變形;確保孩子每天看電視的時間不超過一個小時,看書學習一段時間後,要到戶外走走或望望遠方,以保護視力。應逐漸養成孩子按時進餐,每餐尤其是早餐要吃飽、吃好的良好飲食習慣,養成上課不喝水、不上廁所的習慣。

最後,“安全重於泰山”。請叮囑、教育孩子注意安全,教師也會盡全力保證孩子的安全。儘管午餐營養豐富,但是出於對孩子的關心,我們上午會安排加餐:家長可給孩子帶奶(鋁箔包)或獨立包裝的小餅乾;中午餐後可食水果(去掉皮裝在保鮮袋或盒裡)。每天所有物品應由學生自己帶齊拿到學校,家長不中途送。聯繫本為了便於老師和家長溝通與交流,請您每天及時查閱並且簽字。

新初一

父母要關注孩子心智成長

許若瀟(北京市第八十中學望京校區初一班主任)

家庭環境影響性格,即將步入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指導,需要父母引導孩子全面發展。

根據處於初中階段的學生心智特徵,父母應著力培養學生良好的性格與積極的心態、正常的智力,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及人際交往能力。

現在的學生很幸運,生活在現代社會,他們能見識到父輩未曾經歷的世界。但這也許也是他們的不幸,他們的成長道路上因此多了很多陷阱。因此,家長們要注意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和家庭氛圍,幫助孩子樹立積極的價值觀,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

與學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存在自己獨有的特徵。這種建立在血緣關係基礎之上的教育方式總是在發揮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家長的政治思想、文化素養、行為習慣、教育方法都會給孩子耳濡目染的影響。家長要平等地對待小孩,真誠地交流,尊重孩子成長中的心理需求,遇事可以充分的遵循孩子的意見,在正確引導的基礎上,讓孩子做出負責任的選擇。這是陪伴孩子度過青春叛逆期的可靠的方法。

同時,幫助學生適應陌生的同學環境,適應時間的長短則和孩子自身的適應能力有很大關係。家長要提防兩種極端心態的產生:一是經過漫長的暑假,孩子還會覺得初中學習會和小學學習一樣簡單,因此漫不經心;二是對初中學習過於擔心焦慮。前者需要家長的“醍醐灌頂”,強調初中學習的重要性以及一定的難度,後者則需要家長更多的鼓勵和信心的給予。

這一階段的孩子,在智力上處於“三過渡”時期。初一與小學高年級在智力培養上既有銜接又有發展,要完成三個過渡:在感知方式上,由聽覺型為主轉變為視覺型為主,重視觀察能力的培養;在記憶方式上,由機械記憶為主轉向有意識記憶為主;在思維方式上,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要鼓勵孩子獨立地學習,進行綜合、判斷、推理,發展思維能力。

在學習上更要激發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興趣是渴求知識,探索事物的心理傾向,興趣能直接轉化為學習動機,成為激勵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家長作為教育活動中的合作者,應配合教師發現、引導、培養學生的興趣點。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們積極思考,大膽探索,“我要學”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發揮。

新高一

高一新生家長要做到“三要三不要”

曹書德(北京十一學校特級教師、教育顧問)

孩子升入高中,很多家長會認為自己可以輕鬆一點了。如果“輕鬆”是指日常生活料理,那的確有一定道理;但如果是指對孩子行為習慣以及意志和品格的教育,那就大錯特錯了。相反,高中是孩子職業規劃、價值觀念形成的重要時期,家長在這個階段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針對高一新生家長,以下“三要三不要”顯得尤為重要。

先說家長不能做的,不做什麽可能比要做什麽更為重要。一不要給孩子制定過高的目標。能升入高中尤其是重點高中的孩子,都是在初中出類拔萃的學生。優秀的學生聚集在一起後,再想跟過去一樣讓學習成績名列前茅,難度自然增大許多。因此,在學業成績乃至大學目標方面,不要簡單地以小學、初中的位置來確定高中的目標。高中階段,孩子的成績如果能夠呈現不斷上升的爬坡狀態,對增強動力、挖掘潛力是最有利的。

二不要給孩子的選擇做決斷。進入高中,一方面孩子本身自主意識增強,在日常消費、結交夥伴、文體活動等方面不希望別人指手畫腳;另一方面高中的課程大多具有選擇余地。這個時候,家長千萬不要越俎代庖,替孩子做出決斷。

三不要盲目給孩子報培訓班。培訓班的最大作用是提分,殊不知,這也是它的最大弊端。高一學生學會自我學習對高三乃至未來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如果一進入高中就依賴培訓班彌補學校課堂裡的損失,或者提前趕進度,都會削弱孩子的自學能力。目前,幾乎所有的高中都有不同層次的課程可供學生選擇,舍學校而趨培訓班,是典型的得不償失。

再說家長應該做的,一是家長要鼓勵孩子參與社團與公益活動。參與社團和公益活動看起來會佔用一些學習時間,但對形成孩子的理想抱負和責任感意義重大。對此家長應該鼓勵,提供一些建議。一旦孩子在社團活動中產生了責任感,內驅力就會強大而持續,好的學業成績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二是要關注、理解、尊重孩子的情感。家長關注不是監督與訊問,而是呵護與培育。理解不是站在家長的立場上,而是從孩子的年齡來看。尊重的前提是平等對話,萬萬不可以居高臨下的姿態進行判斷和教導。

三是要與孩子共同閱讀並交流看法。家長不能輔導數理等學科,但共同閱讀是完全可行的。家長閱讀的目的是聽取孩子的感悟和評價,在體現孩子獨立思考的地方給予充分的肯定。

文:本報記者 張瑩 王小艾 鄧麗 整理

圖:學校提供

編輯:現教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