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北京冬奧火炬揭開神秘面紗 歷屆冬奧會火炬都長啥樣?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2月4日電 2月4日晚,北京冬奧會倒計時一周年活動上,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火炬“飛揚”外觀設計正式對外發布。火炬整體外觀與北京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主火炬塔形態相呼應,以祥雲紋樣“打底”,自下而上過渡到剪紙風格的雪花圖案,旋轉上升,如絲帶飄舞。火炬交接時,頂部可以緊密相扣。

北京冬奧會火炬為紅色與銀色,寓意冰火相約,激情飛揚。紅色線條隨火炬轉動而上下貫通,象徵著激情的冰雪賽道,也代表著永恆的火種,光明向上,表達了人類生生不息、嚮往和平、追求卓越的期望和奧林匹克運動的力量。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火炬“飛揚”

奧林匹克聖火,象徵著光明、團結、友誼、和平、正義。

如果說,在希臘奧林匹亞遺址舉行的儀式上點燃奧運火焰,為古代奧運會和現代奧運會之間提供傳承的紐帶。那攜帶聖火的奔跑者,就像宣布神聖的奧林匹克休戰的使者一樣,在旅途中傳遞著和平的信念。

一人、一火炬和一團承載著希望和光明的奧運聖火,如同倒計時的時鐘一般,向著萬眾期待的終點奔跑、前進。

1952年奧斯陸冬奧會火炬。圖片來源:國際奧委會官網

1952年奧斯陸冬奧會火炬

自本屆冬奧會開始,火炬傳遞正式成為冬奧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該火炬也成為了冬奧會歷史上第一把火炬。火炬通體呈銀色,由一個圓柱形搖桿和一個扁平的橢圓形碗組成。

火炬上部刻有奧運五環標誌,以及本次火炬傳遞的起始點“Morgedal”至“Oslo”,共有94位火炬手參加了本次火炬傳遞。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火種不是采自希臘奧林匹亞,而源於被視為挪威滑雪之父“norheim”故居的火爐中。

1956年科蒂納丹佩佐冬奧會火炬。圖片來源:國際奧委會官網

1956年科蒂納丹佩佐冬奧會火炬

本屆冬奧會為冬奧會歷史上第二次進行火炬傳遞。火炬造型與1956年墨爾本夏奧會類似,均為合金材質並採用鏤空工藝。

火炬上刻有“1956年科蒂納丹佩佐冬奧會”字樣。由於當時火炬傳遞為多位火炬手共同接力傳遞一把火炬的方式,因此火炬數量極少,所以也使得這款火炬每一把都彌足珍貴。

1960年斯闊谷冬奧會火炬。圖片來源:國際奧委會官網

1960年斯闊谷冬奧會火炬

火炬為鋁合金材質,高78.5厘米,由著名設計師john hench設計。

火炬燃燒頭部分與1956年科蒂納丹佩佐冬奧會火炬類似,均為三點鏤空雕刻五環圖案,五環下刻有本屆冬奧會的英文名稱和會徽標誌。

1964年因斯布魯庫冬奧會火炬。圖片來源:國際奧委會官網

1964年因斯布魯克冬奧會火炬

因斯布魯克冬奧會火炬上面的碗狀部分刻有“1964年冬奧會”和“奧林匹克五環”字樣。把手是圓錐形的,有兩片金屬圓環。

開幕式上按慣例點燃了奧林匹克火炬塔,承擔這個光榮使命的是奧地利高山滑雪男運動員約瑟夫-裡德。開幕式後,他也被贈予了點燃主火炬塔的火炬。

與前幾屆不同的是,這次火種不是取自挪威,而是與夏季奧運會一樣,從奧運會發源地奧林匹亞遺址點燃。

1968年格勒諾布爾冬奧會。圖片來源:國際奧委會官網

1968年格勒諾布爾冬奧會

格勒諾布爾冬奧會火炬是由銅製成的,有一個狹長的燃燒室和一個鋸齒狀的上部。把手的一部分被布覆蓋。上半部分刻有“Xe Jeux Olympiques d'Hiver Grenoble 1968”字樣。

1972年劄幌冬奧會火炬。圖片來源:國際奧委會官網

1972年劄幌冬奧會火炬

1972年劄幌冬奧會火炬由燃燒管和黑色合金搖桿兩部分組成,長為56厘米,刻有1972年劄幌的文字和這屆冬奧會的會徽。

黑色合金搖桿的形狀與奧林匹克主火炬台的形狀相呼應。傳遞者手持的火炬燃燒時間為10分鐘,這也是冬奧會聖火第一次在亞洲點燃。

1976年因斯布魯克冬奧會火炬。圖片來源:國際奧委會官網

1976年因斯布魯克冬奧會火炬

1976年因斯布魯克冬奧會火炬靈感來源於滑雪跳台形象,並配有鏤空五環標誌。中央部分刻有“Olympische Winterspiele 1976”的銘文,不鏽鋼材質,長為73厘米。

1980年普萊西德湖冬奧會火炬。圖片來源:國際奧委會官網

1980年普萊西德湖冬奧會火炬

火炬長73厘米,鋁合金材質,銅色。搖桿部分有皮質包裹,便於手握。

火炬的形狀像一個帶銀環的碗,火炬設計和材料融入了現代技術和古希臘文化。

1984年撒拉熱窩冬奧會火炬。圖片來源:國際奧委會官網

1984年撒拉熱窩冬奧會火炬

火炬高57.5厘米,重680克,由燃燒部和搖桿兩部分構成,在搖桿座處刻有金色“薩拉熱窩84”字樣,由世界著名體育用品生產商美津濃採用精鋼製作,通體閃耀著銀色的光芒。

1988年卡爾加裡冬奧會火炬。圖片來源:國際奧委會官網

1988年卡爾加裡冬奧會火炬

1988年卡爾加裡冬奧會火炬以卡爾加裡塔為設計原型,長60厘米,頂部為鋁合金材質,搖桿部分為木質。火炬燃燒頭部分印有本屆冬奧會的名稱、會徽,以及奧林匹克座右銘(更快,更高,更強)。

搖桿部分用雷射刻有10個冬季項目的運動圖案。本屆冬奧會火炬傳遞歷經88天,有約7000名火炬手參與了傳遞。

1992年阿爾貝維爾冬奧會火炬。圖片來源:國際奧委會官網

1992年阿爾貝維爾冬奧會火炬

本屆冬奧會的火炬形狀像一個特殊的海螺角,火炬頭部刻有法文的“1992年,第十六屆冬季奧運會”字樣並帶有獨立編號。

本屆冬奧會的聖火按慣例從奧林匹亞點燃,然後空運至法國巴黎。由5000名15-20歲的青少年繼續傳遞,經過法國22個地區的60個城市。

1994年利勒哈默爾冬奧會火炬。圖片來源:國際奧委會官網

1994年利勒哈默爾冬奧會火炬

本屆冬奧會火炬是歷屆冬夏季奧運會中長度最長的一把,火炬由一個長木把手和頂部的金屬組成,長度約為152cm。火炬上印有“1994年利勒哈默爾冬奧會”的字樣、奧運會會徽,以及體育象形圖。

樺木搖桿象徵著挪威的傳統,頂部拋光的金屬片反映了其工業的現代技術。而選擇柔韌細長的形狀和相當長的火炬長度,以期與火炬手形成一個和諧的整體。

1998年長野冬奧會火炬。圖片來源:國際奧委會官網

1998年長野冬奧會火炬

長野冬奧會火炬上設計理念源自日本古代的松枝火把,刻有運動項目圖案和本屆冬奧會會徽圖案,長度為55厘米。

六邊形的火炬代表了雪晶,並且選擇了銀色以模仿冰雪覆蓋的風景,黃繩是日本傳統的設計元素。

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火炬。圖片來源:國際奧委會官網

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火炬

火炬整體由搖桿、火炬身、皇冠三部分組成,以銀色為主調,搭配熊熊燃燒的聖火。

火炬頂部圍繞著火焰的玻璃皇冠,是第一次將玻璃材質融入奧運火炬的設計,代表著冬天和冰,上面刻著本屆奧運會的格言:點燃心中的火焰。

火炬的表面從中心部分的老化處理(代表過去)到下部的拋光處理(代表現代)各不相同。這兩個表面的連接處,即火炬手舉著火炬的地方,寓意過去和現在之間的橋梁。

2006年都靈冬奧會火炬。圖片來源:國際奧委會官網

2006年都靈冬奧會火炬

2006年都靈冬奧會火炬由著名設計公司賓尼法利納設計,高77厘米,直徑10.5厘米,自重1.85公斤。

整個火炬是“以賽車科技的工業標準”製作。火炬外形就像滑板和冰刀的藝術整合體,將冬奧會冰雪項目的特徵完美凝結在火炬上。

這支火炬最大特點是火焰在火炬內部燃燒,點火後火炬四周將被火焰吞沒,可以保證即使在大風氣象下,火炬依然能保持正常燃燒。

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火炬。圖片來源:國際奧委會官網

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火炬

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火炬長約1米,流線型設計,顏色主要為白色,設計靈感來源於加拿大白雪覆蓋的起伏地形和滑雪者出下雪坡時在雪上留下的痕跡。

火炬上鑲有冬奧會會徽還有一個紅色的楓葉型開口。楓葉是加拿大的象徵,這個楓葉型的開口也是火炬的通風口。

2014年索契冬奧會火炬。圖片來源:國際奧委會官網

2014年索契冬奧會火炬

索契冬奧會的羽毛型鍍鉻火炬設計極具時尚感與未來感。火炬重1.8公斤,長約1米,內裡為紅色,整體設計靈感來源於俄羅斯民族不死鳥傳說的故事。

2018年平昌冬奧會火炬

平昌冬奧會火炬以白色和金色為主色調,高700毫米,代表平昌700米的海拔高度。

火炬點燃後火焰將向5個方向燃燒,這是“*”——平昌的象徵,該符號同時刻在火炬的下半部和頂部周圍。

火炬握把部分的設計採用“手拉手”的圖案,象徵著全世界的火炬手們攜手傳遞奧運聖火的神聖使命。(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