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冠心病治療重大突破,藥物球囊60秒內可將紫杉醇釋放到血管壁

由我國自主創新研發、國際首個批準用於冠狀動脈分叉變病治療的輕舟藥物球囊, 6月3日在上海市醫學會、上海市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主辦的第十二屆東方心臟病學會議上獲廣泛好評,與會專家認為該產品載葯穩定,藥物生物利用度高,其精良的塗層工藝可確保藥物快速均勻地釋放至病變部位,一次短暫的接觸(30至60秒)便能有效發揮抑製血管內膜增殖作用,為臨床急需的分叉變病治療提供了全新的治療方案,歷經6年艱辛自主研發成功的該產品已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批準上市。

據悉,冠狀動脈分叉病變是指冠脈主支、分支部位分別或同時存在的嚴重狹窄的病變,主要包括前降支、對角支、迴旋支、鈍緣支、右冠狀動脈遠端分叉和左主乾分叉病變,佔所有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的15%-20%,一直是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難點。

與會專家介紹,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已歷經了幾代藥物洗脫支架的應用,顯著降低了術後血管病變處一年內的再狹窄發生率,但由藥物洗脫支架置入帶來的相關副作用長期來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如聚合物和金屬支架本身會引起慢性炎症、晚期支架血栓、晚期再狹窄,需長期服用抗凝藥物,以及導致局部血管生理功能喪失等問題。而輕舟藥物球囊開創了冠脈介入新的治療理念——介入無植入,即通過球囊擴張將表面攜帶的抗增殖藥物(紫杉醇)釋放至血管壁內,抑製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及內膜增生。該術式無金屬置入物和聚合物殘留體內,有利於減少患者體內血栓形成、避免長期置入物帶來的系列問題。

據記者了解,與目前治療冠心病的主要臨床手段「藥物心臟支架植入」相比,藥物球囊介入可以極大降低藥物支架使用的臨床風險,彌補藥物支架的臨床治療短板,成為一款臨床急需、國內急缺、患者急盼的國產高端醫療器械。上市會後,臨床醫生通過使用輕舟藥物球囊為一名男性患者成功進行了手術,採取了藥物球囊擴張術,術後患者分支血流恢復TIMI3級,主支血管狹窄消失; 藥物球囊送到狹窄病變處,擴張、貼壁、靶向給葯僅用60 秒。

目前遼寧垠藝生物科技歷經6年艱辛自主研發成功的該產品已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批準上市。

與會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葛均波,在談到從心臟支架到藥物球囊的發展和前景時說,中國交通飛速發展,架橋修路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捷,這就像輕舟藥物球囊的成長和發展一樣:「它的研發和上市,讓我想起了1990年在德國攻讀博士的場景,這是不斷的探索和鑽研的過程。我不敢說藥物球囊會完全代替支架,但可以肯定,藥物球囊會在自己的領域有自己的舞台,為中國臨床急需的分叉病變治療提供新的治療策略。」

圖為與會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葛均波說,「輕舟藥物球囊」會在自己的領域有自己的舞台

德籍華裔心血管病專家余江濤教授長期工作於德國心血管病臨床一線,尤其擅長心血管病的各項介入診斷和治療,他從2005年起對此進行了大量的臨床研究,已經在500例以上的患者應用過10種以上不同的冠脈藥物球囊,為國際上臨床應用藥物球囊最早和最多的先驅之一。他對輕舟藥物球囊從無到有,感慨頗多:「6年前,我曾參觀了遼寧垠藝工廠,場景歷歷在目,現在輕舟藥物球囊終於上市,我認為在未來它會有很大的可能性走向世界的舞台。在這一領域,我們一直在提倡『介入無植入』的理念,而輕舟藥物球囊具有示範作用。」

圖為德籍華裔心血管病專家余江濤教授認為,「輕舟藥物球囊」可以走向世界

據悉,經過十一年的努力與發展,東方心臟病學會議已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際知名心血管領域品牌學術會議,本屆會議特別邀請了德國、瑞典、日本等國內外知名專家與會,共同探討心臟病領域臨床治療的熱點、難點,分享、解讀最新指南和研究,同時還涉及基礎和臨床等最新探索,以期為治療帶來更多方案和策略。

相關文章

用人文化的視角介紹中外科技的歷史,展示科技領域的前沿動態和深度思考,以及發展趨勢,為科技工作者和關注科技的公眾打造一個純凈的心靈家園。本微信號轉載的文章觀點僅代表文章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微信號觀點。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標註來源作者,倡導公益,只為分享價值,與商業利益無關,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科壇春秋精選已經入駐今日頭條,為防失聯,請同時關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