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秋將至還沒實現豬肉自由?來試試人造肉月餅!

“88元一盒(每盒6塊)”。

國內第一款人造肉月餅開賣了。這是由雙塔食品與珍肉(北京)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推出的豌豆蛋白酥肉月餅。

按照計劃,公司僅準備了3000盒,而且采取預售模式。僅一天,已經預售出一半。

上海消費者李女士告訴小編,她是6號預定的,“說是要到10號才能發貨,我怎麽感覺跟當年買iPhone手機一樣,不過沒吃過,嘗嘗鮮也挺好。”

據了解,這款人造肉月餅外面是老上海鮮肉月餅的外皮,裡面是以豌豆組織蛋白等為原料的人造肉餡料,具有高保水性、高彈性等特性,同時還無常見過敏原、無轉基因、無膽固醇等。口感上運用了5D擬真概念,即色、香、味、聲、情、方位模擬真肉口感。

這款月餅在開賣之前已經在上海街頭請路人試吃過,不少人表示味道還不錯,也有的吃出了海鮮味,還有的“吃不出肉感”。

儘管雙塔食品一再強調,因為是新開發產品,所以存在新產品市場推廣的不確定性風險,市場的接受程度和銷售情況仍待觀察,但是頭頂“國內第一款人造肉月餅”的光環,還是讓雙塔食品的股價在消息公布當天開盤後大漲7%。

在推出這款月餅的同時,雙塔食品還宣布與珍肉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決定在植物蛋白肉項目領域深入合作。

看得出,之前以粉絲為主業的雙塔食品已經把未來的重點瞄向了人造肉領域。這也不難理解。

今年下半年以來,“人造肉”概念風生水起,被認為是又一個風口。

其實,在小編看來,人造肉應該不算是一個新概念,至多算是一個新說法,類似人造肉的產品在之前就出現過。

最常見的,是人們在素齋裡看到的各種用豆製品做成肉形狀和口味的產品,這些食品看上去是肉,但實際上也不是肉。

我們可以把這種肉稱作人造肉的初級階段,即也是豆製品,但主要從調料和外形上下功夫,讓食客們看上去更像肉。

而如今的人造肉,則從分子結構上下功夫,讓食客們的口感和吃了真肉無限接近。

中國植物性食品產業聯盟秘書長薛岩對二者的區別給出比較專業的表達:“傳統素食主要依靠物理手段進行擠壓和定型,且需要在烹飪時加入各種調味料來模仿肉食的味道、掩蓋豆腥味。新一代植物肉則是通過分子生物學、大分子物理等技術,實現對真肉的全真模擬。”

從定義上來看,人造肉分為兩種:一種人造肉主要靠大豆蛋白製成,因為其富含大量的蛋白質和少量的脂肪,所以是一種健康的食品;另一種是利用動物幹細胞製造出的人造肉。

無論是素齋裡的豆製品,還是眼下商人們為之瘋狂的人造肉都屬於第一種。

除了雙塔食品,國內還有很多企業都準備或者已經在人造肉領域發力。

深圳星期九食品科技公司旗下的植物肉品牌Starfield也在近日宣稱,第一代植物肉產品於9月初正式開始市場投放。創始人之一吳雁姿透露,在深圳和香港4家品牌旗下的素食餐廳裡,產品會以漢堡的形式上架,兩款不同尺寸的漢堡分別定價28元和38元。

而在阿里巴巴的食堂內,國內第一款“人造肉獅子頭”已經亮相。

向來嗅覺靈敏的資本也已經行動了。

“珍肉”就是上個月才完成了種子輪融資,投資方是天使投資人王展及團隊自有資金;寧波素蓮食品創始人張信良告訴媒體,近期已有四五家投資機構接觸他;另一位人造肉公司的市場部負責人也透露,公司已經完成了千萬級天使輪融資,投資方都是國內頭部的VC。

國際市場上,包括比爾·蓋茨、小李子等在內一眾大咖也對人造肉情有獨鍾,。

相比之下,海外巨頭們在產品研發方面的速度要更快一些。

美國人造肉公司Beyond Meat和肯德基合作的人造肉炸雞,已經在8月下旬亞特蘭大的一家肯德基餐廳上架試售,結果是不到5個小時就被搶購一空。

漢堡王已在全美7200多家門市售賣人造肉漢堡;賽百味開始測試人造肉三明治;美國最大豬肉生產商史密斯菲爾德也要推出一系列以大豆為基礎的素肉產品。

5月,美國另外一家人造肉領軍企業Impossible Foods宣布公司融資3億美元,還準備把觸角伸向中國。其已經宣布希望能在明年進入中國內地市場,因為中國人的肉類消費佔到了全球的四分之一,而這家公司今年肉類消費的一半增量都來自中國。

能夠聚焦國內外這麽多企業和資本的關注,市場前景不容小覷。

研究機構數據顯示,未來10年,人造肉行業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400億美元。

聯合國預測到2050年全球人口將達到97億,如果仍然延續現在的肉製品消費習慣,將需要3個地球體量的資源。薛岩為記者算了一筆账,目前牛肉和豬肉的能效產出比分別是40比1和25比1,也就是說,每產生1卡路裡熱量的牛肉需要消耗40卡路裡的熱量。

對於植物肉而言,這個比例僅為2比1。這意味著植物肉的生產效率非常高,也會極大地減少土地、飼料和水的使用。

更宏觀地說,植物肉的量產能夠解決許多能源、資源和糧食安全方面的問題,對人類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即中國大型食品飲料企業基本都處在增速放緩的階段,對它們而言,需要製造新的增長點,找到新的財路。人造肉這個風口應該是值得一試的。

更何況,人造肉在中國的應用場景應該更加豐富。在美國,飲食主要以火腿、漢堡為主,但是中國有不同的菜系,不同的飲食文化,應用的場景多,人造肉的可用之處也就越多。

當然,還有兩個最基本的問題——口感和價格。

一方面,口感和味道的好壞是決定消費者是否會選擇人造肉的關鍵。眼下的產品還沒能在技術上百分百與真肉一致。

另一方面,因為初期的技術門檻、成本、產能有限等問題,業內普遍認為人造肉的價格會比普通肉類價格偏高,這也將成為推廣的一大阻礙。

總之,人造肉的這股風已經來了,但相關企業離飛上天姑且還得有一段時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