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詩和遠方,五台山、極樂寺,朝陽古寺

我問佛:為何不給所有女子羞花閉月的容顏?

佛曰:那只是曇花的一現,用來蒙蔽世俗的眼

我問佛:世間為何有那麽多遺憾?

佛曰:這是一個婆娑世界,婆娑即遺憾

我問佛:如何讓人們的心不再感到孤單?

佛曰:每一顆心生來就是孤單而殘缺的

我問佛:如果遇到了可以愛的人,卻又怕不能把握該怎麽辦?

佛曰:留人間多少愛,迎浮世千重變

我問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

佛曰:佛是過來人,人是未來佛

我問佛:為什麽總是在我悲傷的時候下雪

佛說:冬天就要過去,留點記憶

我問佛:為什麽每次下雪都是我不在意的夜晚

佛說:不經意的時候人們總會錯過很多真正的美麗

我問佛:那過幾天還下不下雪

佛說:不要隻盯著這個季節,錯過了今冬!

――題記

農歷2018年9月,在漠漠風寒中,我來到了山西,開始了我的問佛之路。

初一首訪雲岡石窟

求佛靈岩寺。

接下來前往菩提洞

這裡是普賢菩薩的道場,大師父在菩提洞親自為我做法事,菩薩加持,護我一世安康!大師父的慈恩大徳,一生感念!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人生的很多煩惱緣於想不開,看不透,放不下。如能捨得,放下。人生自是雲淡風清……

朝拜聖泉寺

又稱袖珍版懸空寺

極樂寺

山西省大同市廣靈縣九龍山極樂寺是專弘淨土法門的正法十方叢林,住持上昌下義大和尚以“嚴持戒律、專弘淨土、面向社會、普度眾生”為宗旨,繼承、發揚、光大淨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師的道風,傳承印光大師的法脈,成為專門成就念佛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轉運站站。

朝陽古寺

朝陽寺,在廣靈縣城北,原名觀音寺,弘治年間改名朝陽寺,據傳說是北魏年代所建,明朝萬歷十四年重修,清朝雍正皇帝癸醜孟冬和乾隆皇帝六十年重修兩次。

山門朝東,中開沃野,前通大道,日出則照,寺曰朝陽然矣。

從初一到初九我們一共朝聖了雲岡石窟的靈岩寺、聖泉寺小懸空寺,菩提洞、極樂寺、朝陽古寺等五座大小古寺,初十,我們在初雪飄飄的寒意中前往佛教聖地――五台山。

從台州出發的時候,我們還穿著短袖,到大同一下飛機,我們馬上打開行李箱找羽絨衣。兩地的這溫差實在太大了。所以,九月初十上五台山時,車子經過鴻門岩處的北入山口牌樓時那裡正在飄雪一點也不奇怪。

鴻門岩處有五台山標示,從這裡進去可以前往東台頂。

從東台頂看過去,銀裝素裹,漫山遍野一片素白。那繽紛的雪花,像一群調皮的孩子,爭先恐後地飄向山川,飄向叢林,飄向溝谷,也飄落在我們的車窗上,頃刻間,天地山河只剩下一片白茫茫……

喜歡雪,無論是塞北之雪,還是江南之雪。都讓我戀戀不已。其實從家裡出發的時候,就已經從氣象預報上得知五台山這幾天已經開始飄雪了,但當車子駛進東台頂,真的看到那漫天飛雪的時候,我還是感到了不可思義!

可惜的是隨著車子不斷的駛近台懷鎮時,那一路伴隨的可愛雪精靈也消失不見了,台內雖然也是雪風割面,但卻是晴天。突然間明白:原來世間所有美麗的東西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五台山由五個台頂組成。東台望海峰、西台掛月峰、南台錦繡峰、北台葉鬥峰、中台翠岩峰。五峰之外稱台外,五峰之內稱台內,台內以台懷鎮為中心。

五台山是青廟和黃廟共存的佛家聖地,青廟亦稱和尚廟,僧侶大都為漢族,一般穿青灰色僧衣,稱青衣僧。五台山大部分寺院屬於青廟。黃廟亦稱喇嘛廟,屬於藏傳佛教。五台山藏傳佛教均屬宗喀巴大師創立的格魯派,信教喇嘛均穿黃衣,戴黃帽,稱黃衣僧。

我們首先去羅睺寺。

大師父不在,我們就在羅睺寺內四處走走。

汪曾祺在《人間草木》裡寫道:

如果你來訪我,我不在,請和我門外的花坐一會兒,它們很溫暖,我注視它們很多很多日子了。

它們開得不茂盛,想起來什麽說什麽,沒有話說時,儘管長著碧葉。

你說我在做夢嗎?人生如夢,我投入的卻是真情。

世界先愛了我,我不能不愛它。

隻記花開不記人,你在花裡,如花在風中。

此刻,羅睺寺迎接我的是“花開見佛”!

於是就有了這歡喜心,大悲心,無量心去轉轉經筒,去登菩薩頂,去走大智路。

這是我平生第一次看到轉經筒,經輪轉動的刹那,浮生種種,皆是流水蓮花。

等見到師父後已是午齋時間,師父就安排我們去齋堂。羅睺寺是藏傳佛教,所以,允許香客吃葷。不過素齋和葷齋的座位是分開的,我們還是按照我們漢傳佛教的習慣吃素齋,以示對佛菩薩的敬仰和虔誠

用過午齋後我們去菩薩頂。菩薩頂位於靈鷲峰上,寺廟整體金碧輝煌,絢麗多彩,是歷代皇帝朝拜五台山時的行宮,具有典型的皇家特色,是五台山最大的喇嘛寺院,也是國務院確定的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菩薩頂盤踞山頭,地勢較高,加上這裡殿宇雲集,布局嚴整,因此顯得雄偉壯觀。山門前的108級石階,暗指山西舊屬的108個縣。遊人參觀菩薩頂時,往往在這些石階上俯視台懷鎮全景,留影逗留。東禪院當中的碑亭,聳立著兩面乾隆皇帝的禦碑,每面禦碑高達六米。漢、滿、蒙、藏四種文字鐫刻的碑文,簡述了菩薩頂的歷史和乾隆皇帝朝拜五台山時的經歷,書法字體流利,氣勢不凡。

從菩薩頂看過去對面就是大螺頂,又稱黛螺頂。五台山朝聖分為大朝台和小朝台。大朝台即是五個台頂全部走完。小朝台就是朝拜黛螺頂。因時間關係我們只能選擇小朝台。

登黛螺頂要先走大智路。大智路共1080

級石階,信眾中流傳著走大智路,可以消1080種煩惱的說法。

我們上行是坐纜車,下行選擇走大智路。

可這位虔誠的香客卻是叩拜上山的。像這樣的信眾在五台山比比皆是。

心誠則靈,這就是信仰的力量!

從黛螺頂上遠遠的就可以看到大白塔了。

大白塔的全名為釋迦文佛真身舍利塔,座落在塔院寺內,實際上塔院寺也因其得名。大白塔是五台山的一大標誌,也是五台山的象徵。

從塔院寺出來後我們走向顯通寺。

顯通寺是五台山第一大寺,始建於漢明帝永平年間,初名大孚靈鷲寺,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改名為大顯通寺,它是中國最早的佛寺之一。

顯通寺南側是塔院寺。

塔院寺是五台山著名的五大禪處之一。這裡原來是顯通寺的塔院,明代重修舍利塔後獨成一寺,因院內有大白塔,故名塔院寺。

據說五爺廟許願是最靈的,來五台山的香客都是必去五爺廟請香的。所以這裡香火最盛。

民間傳說五爺本來是黑臉,但文殊菩薩為了廣濟眾生,化成了五龍王,所以黑臉變成了金臉。文殊菩薩化成的五龍王很喜歡看戲,所以在五龍王殿的對面便修了一座古式戲台,專門為五爺演戲。

離五爺廟不遠的地方是善財洞,這裡是經商者求財必去之地。

我不求財,我只求菩薩許我闔家幸福、平安!所以,我們去了普化寺。

普化寺原稱玉皇廟、帝釋宮,現存寺廟是於民國年間重建。這裡的建築特點,一是樓廊式格局,二是裝飾精細,門上券口、格下檻牆、墀頭角柱石和柱礎等多有漢白玉石雕,體現了民國年間的建築風格。

佛是過來人,人是未來佛!五台山朝聖之旅結束了。明天我就要離開山西,回到那個水草豐美,河蟹正肥,叫做“江南”的地方。那裡的風很柔,那裡的雨很軟。那裡的桂花很香,那裡的橘子正紅。那裡的杮子掛滿枝頭,那裡的楓葉燃燒秋林……深秋,正是江南最美的季節。美得連思念都變得輕盈……

可我,還是眷戀,眷戀這裡寸草不生,祼露著黃土,廣袤著貧瘠,正在努力脫貧,比我們的家鄉落後幾十年的貧困縣,黃土地。

這裡有成群的牛羊,我不喜歡吃羊肉,但我喜歡放牧。喜歡唱著《信天遊》,看羊兒在剛收割過的玉米地裡歡快地跑來跑去。我喜歡鏡頭對準羊群時,牧羊人那充滿好奇,泛著淳樸的眼光,我也喜歡羊群邊嚼著玉米葉子,邊對著我“咩咩”叫時的安然……

這裡的光照很強,天黑得很慢。這裡的女人包著頭巾,這裡的男人愛在田間發呆……

這裡的月光很亮,這裡的夜晚很靜。靜得我都能聽到心底思念的呢喃……

可我,終究是這片黃土地上的異鄉人,我的家在江南,我的愛在江南,我的根更在江南……

所以,儘管我熱愛這片土地,我還是流著熱淚,選擇了回歸,回歸故裡……

再見山西,再見朝聖之旅!

圖文拍攝編輯:寒江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