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5月信貸溫和恢復,降準降息還有空間

“符合市場預期。”對於5月信貸數據表現,多位專家這樣評價。專家分析,一季度是信貸、社融的高峰期,進入二季度後,出現一些回落符合季節性規律。

6月12日,央行發布5月金融數據。5月末,M2(廣義貨幣)同比增長8.5%,M1(狹義貨幣)同比增長3.4%;社會融資規模增量1.4兆元,同比多增4466億元。當月,新增人民幣信貸1.18兆元。

整體而言,5月信貸較4月有所恢復,央行穩增長政策效果逐漸顯現。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5月信貸增量環比回升,與近兩年同期相比,增量也小幅上升。但增幅不及預期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當前實體經濟運行壓力仍存。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趙慶明認為,“穩健、寬鬆適度的貨幣政策正在發揮作用,同時,在當前經濟仍存在下行壓力的情況下,也體現逆周期調節需求。”

短期信貸高增

“可以說,今年年初以來,貸款增速持續保持在13.5%左右,信貸投放總體平穩。”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稱。

數據顯示,5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18兆元,同比多增313億元,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3.4%。

不過,5月的信貸表現低於市場預期。此前市場預期5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3000億元。

“這印證了我們年初衝貸影響的觀點。5月信貸增速同去年基本持平,2019年一季度信貸衝量影響大概率已經過去。”中信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明明表示。

從結構上看,5月住戶部門貸款增加6625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948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4677億元。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增加5224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209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2524億元。

連平認為,投向結構進一步反映出當前國內經濟所面臨的壓力,居民中長期貸款增長一定程度反映近期部分城市房地產相關政策似有松動的現象。明明也表示,從長期限信貸增速來看,居民部門中長期信貸同比增加(去年同期為3923億元),可能與住房市場銷售維穩有關。

值得注意的是,非金融企業中長期貸款單月增長僅2524億元,較去年同期的4031億大幅少增。

對此,明明表示,企業部門中長期信貸同比大幅減少,契合當前貿易摩擦不斷加劇的外部背景。“結合5月PMI指數繼續回落,進口數據收報負值,說明企業目前融資需求較為低迷,在經濟有所承壓的背景下,對未來企業中長期信貸不宜過於樂觀。”

此外,5月短期貸款投放較多。短期貸款新增3157億元,其中,居民短期貸款新增1948億元,非金融企業短期貸款新增1209億元。

明明推測,5月小微信貸積極推進可能是企業短期信貸高增的原因之一。溫彬則表示,這反映在貨幣政策邊際轉松的預期下,企業因資金成本有望下降而在當前時點更加偏好短期貸款。

“企業部門中長期信貸大降,短期信貸回升,或許體現外部壓力增加背景下企業投資意願的減弱,預計後續在貿易摩擦繼續長期化的背景下,企業中長期融資需求需要謹慎看待。”明明稱。

M2增速穩定,M1增速同比下行

5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14000億元,同比多增4466億元,前值13600億元。

在外匯儲備規模再次回升、信貸投放持續平穩的情況下,5月M2增速保持穩定,不過,M1增速同比下降。

數據顯示,5月末,M2餘額189.12兆元,同比增長8.5%,增速與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0.2個百分點;M1餘額54.44兆元,同比增長3.4%,增速比上月末高0.5個百分點,但比上年同期低2.6個百分點。

M2維持相對穩定,主要受兩方面因素的綜合影響。連平認為,信貸增量反彈以及財政積極推動M2增速向上,而外部不確定性又可能拖累M2增速,兩者對衝作用下使得增速與上月持平。

明明則表示,M1增速較上年同期下滑,可能說明企業短期經營活動的衰弱,後續應當繼續保持觀察,以確定M1增速的底部區間。

降準、降息可能性增加

進入6月,國內降準、降息的討論再度興起。

第一財經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從內外部環境變化來看,未來定向降準仍有空間,且降息也存在一定可能性。隨著全球14家央行宣布降息,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鴿派”,我國央行貨幣政策調控靈活度將進一步增加。

從5月15日起,央行已將1000多家農村商業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從11%下調到8%。目前首次降準釋放資金已經到位,6月17日、7月15日還將分兩次各降準1個百分點,共計釋放約3000億元。

“除此之外,預計6月還會有其他的定向降準。”趙慶明對記者表示。他分析,從國際形勢看,全球貨幣政策現轉向寬鬆,也會使得我國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降息的可能性進一步增加。”

“貨幣政策逆周期定向調節仍有必要,且調節力度應適時加大。”連平認為,目前貨幣政策處於穩健、鬆緊適度的基調,然而國內實體經濟的壓力以及外部不確定性可能帶來的負面衝擊兩因素,使得適時“加大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仍有必要。

為了維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6月以來央行已累計釋放7850億元流動性。其中,為了對衝MLF(中期借貸便利)和逆回購到期、政府債券發行繳款等因素的影響,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央行在6日到期的4630億元MLF等量續做的基礎上,對中小銀行開展增量操作,總操作量5000億元。連平認為,考慮到貨幣政策執行的效果,以及一段時間以來央行貨幣投放的主要方式,定向精準滴灌仍是逆周期調節的主要方式。

溫彬預計,央行一方面會繼續使用數量型貨幣政策,通過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定向降準等保持金融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另一方面,有望再次啟用價格型貨幣政策,即通過調降OMO(公開市場操作)、MLF、TMLF(定向中期借貸便利)等政策利率的方式降息,同時逐漸建立從政策利率向市場利率傳導的有效機制,有效引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下行。

6月8日、9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出席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時表示,中國宏觀政策空間充足,政策工具箱豐富,有能力應對各種不確定性。此前,易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如果中美貿易摩擦升級,中國有足夠的政策空間來應對,包括調整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

近日,金融委辦公室召開會議表示,央行將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金融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並對中小銀行提供定向流動性支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