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日本小學生畢業穿和服該不該遭批

南京大學華智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蔣豐

畢業是全世界學生共通的一段感情歷程。有迎接新生活的歡笑,有依依惜別好友的不捨,也有告別昨日、整裝再出發的雄心壯志。但都少不了一樣東西-儀式感。3月,日本校園又即將迎來一個畢業季,其最大的儀式感莫過於和服。女孩華麗,男孩莊重,大和民族的文化盡顯其中。

但日本今年畢業季多了些不和諧。隨著小學畢業生之間掀起狂熱的“和服風”,專家學者們開始揮劍相向,“與孩子年齡不符”、“助長攀比之心”、“難道不怕踩到摔倒嗎”等批判之聲呼之欲出。其實,早在2011年起,隨著這樣的小學生逐漸增多,不少地方政府和教委紛紛提醒要自覺調整。而近年,趨勢卻有增無減。

在日本人心目中,和服難道不是原本就應出現在正式場合嗎?培養孩子的民族感有錯嗎?因此,有些學校也寸步不讓,大呼“這口黑鍋堅決不背”。到底,這是口黑鍋,還是盤好菜?筆者認為,應該更客觀地看待這種現象。

第一,日本儀式感教育已做到“從娃娃抓起”。和服本身無錯,反而近年作為日本軟文化的載體不斷提高知名度。日本作為一個注重養成教育的國家,自幼兒園起便把各種養成式的言行植入孩子的內心。例如,若深入稍有些規模的幼兒園,幼師日複一日都會站在門口向數百名孩童不厭其煩地說“老師早上好,同學們早上好”。畢業季該怎麽過,也早已成為儀式感教育的重要部分。同樣,用足夠的形式和內容為畢業留下滿滿回憶,無可厚非。何況,著和服被小學生在畢業季紛紛效仿,也是一種自覺的民族文化教育,或利大於弊。

第二,動漫文化美的因素深刻影響日本年幼一代。日本是動漫大國,優秀動漫產品不勝枚舉。俗話說,藝術源於生活。日本的動漫人物和造型源於日常,更影響日常。近年,日本以和服少女為主題的動漫作品層出不窮,在學生當中閱聽人面極廣,引發和服模仿熱。日本經產省和服振興研究會調查表明,20歲至30歲、30歲至40歲兩個年齡層中對和服持有濃厚興趣的均超過70%。其重要原因之一在於無處不在的和服少女動漫。小學生愛和服,更多是愛美之心,不應過度解讀。

第三,教育產業成為拉動內需的主力軍之一。在海外,日本的教育產品、學習產品備受青睞。同樣,抓住孩子的心就能撬開父母的錢袋子也促成了日本產業新的增長點。從文具到衣裝,學生日益成為帶動日本消費產業重振士氣的重要群體。同時,戰後日本社會加快向西方學習借鑒,在服裝觀念上西化趨勢明顯,和服更多成了“奢侈品”代名詞。與此相對,作為民族傳統的和服業一直憋著一口氣,力爭翻身,作為教育產業鏈的一部分,加快開拓和服在校園的消費市場。隨著網絡物流日益發達和網上和服教程、知識增強傳播,和服開始成為小學生耳濡目染的“平民化”商品。加之二手市場的發達,有時幾千日元即可過足“和服癮”。

只不過,由於日本社會的固式發展模式,也造成了單一化的和服畢業季,一定程度上損害了校園文化的多樣性。和服,終歸是日本人無法拒絕的情感之物。小學生戀上和服,似乎也可以看成是日本民族文化的一種“甜蜜的煩惱”。令人不禁想,我們的校園文化中,民族因素何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