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帝陵的陪葬陵是個什麽陵

子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這話是什麽意思呢?

就是說啊,首先製作人的塑像來殉葬的人,難道他沒有後人嗎?孔子非常反對陪葬這一行為,哪怕是使用塑像而非真人。

然而遺憾的是,殉葬這一風氣在當時並沒有因為孔子的聲討而煙消雲散,而是數百年後才漸漸轉為陪葬製,在陪葬製中,尤其是帝陵的陪葬,在數百年的發展中漸漸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制度。帝陵陪葬製,起於秦朝,在兩漢魏晉逐步發展,最終成熟於唐代。特別是魏晉南北朝這三百年,由於北方少數民族的葬俗和漢族的葬俗兩種截然不同的喪葬文化漸漸融合,使得陪葬製產生了較大的演變,最終在唐朝走向成熟。

上圖_ 章懷太子墓位於乾陵東南約3公里處

原本,帝陵都是非常神秘的,我們現在也對帝陵的開發持保守態度,在不能保護好帝陵中的文物前,不做大規模開發,這也是當年貿然開發明帝陵得出的經驗教訓嘛。

不過,在20世紀70年代,我國的考古工作者小心謹慎的對唐帝陵的陪葬陵進行了考古發掘和清理,包括陪葬獻陵的李鳳墓;陪葬昭陵的阿史那忠墓、尉遲敬德墓、越王李貞墓、張士貴墓、鄭仁泰墓;陪葬乾陵的永泰公主墓、章懷太子墓、懿德太子墓。

20世紀80年代後,又陸續發掘了獻陵的陪葬陵,房陵大長公主墓,昭陵的陪葬陵,長樂公主墓、新城公主墓、李承乾墓、安元壽墓、段簡壁墓以及陪葬宮人墓。

21世紀後,陪葬定陵的節湣太子墓;陪葬橋陵的惠莊太子墓、讓皇帝李憲墓;陪葬泰陵的高力士墓也都先後開掘研究。

本文的撰寫正是得益於這些考古工作者的工作成果,首先向一線的考古工作者們致敬。

那麽究竟帝陵的陪葬陵是什麽呢?

上圖_ 唐彩繪陶羯鼓,陝西省唐朝李憲墓出土

一、 陪葬制度的起源發展

陪葬制度的起源,要比我們想象的更加久遠,這一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

在原始社會的晚期,隨著部落衝突的加劇,有很多人淪為奴隸,有奴隸,就有奴隸主,奴隸主們不僅佔有著土地和工具,甚至還佔有著人本身,也就是奴隸,在起源於原始宗教的喪葬觀念視死如生的影響下。出現了人殉制度,也就是活人陪葬的習俗。從原始社會一直到戰國,人殉都不鮮見,不同之處在於,之前是為奴隸主殉葬,之後是為貴族殉葬。

這種殘酷的制度在春秋時期引起了眾人的口誅筆伐,隨後漸漸減少,轉而興起了用木俑和陶俑取代人殉隨葬的行為。當然,還有人繼續鬥爭,反對木俑和陶俑殉葬,就是開篇提到的孔老先生。

上圖_ 東晉陪葬的持盾彩繪陶俑

那麽,在殉葬製衰落之後,取而代之的制度是什麽呢?

族葬製,從商周到春秋時期,以血緣關係為中心的宗法制度是主要的政治制度。所以人們將有血緣關係的親族按照父子、兄弟的輩分順序埋葬在一起,這就是族葬製。

隨後進入皇權時代,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宗法制度逐步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以家庭為部門的家葬製。在這種情況下,具有特殊地位的皇族,就在帝陵這一套喪葬制度中突顯出來,成為了陪葬墓的主體。

等到西漢時期,開始將沒有血緣關係、但功勳卓著的異姓大臣死後葬入皇帝陵區,作為統治階級籠絡功臣的一項重要的政治手段。

對皇帝而言,這使得寵臣、寵妃們不僅在生前能侍奉自己,而且死後在陰間世界也可以陪伴在自己的身旁,還能加強統治階級內部團結。

由野蠻走向文明,由“事死如事生”走向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可見,殉葬制度的發展,正是社會不斷發展演變的必然結果。

上圖_ 沙畹《北中國考古圖錄》中拍攝於1907年的乾陵照片,可以看到蕃酋像已經是無頭狀態

二、 唐帝陵及陪葬陵

大唐起於618年,終於907年,歷時289年,中間共有21位皇帝。其中除去昭宗李曄的和陵與哀帝李祝的溫陵分別葬在河南偃師和山東菏澤外,其余19位皇帝18座陵墓都分布在陝西關中。

可能有細心的讀者要發問了,為什麽19位皇帝只有18座陵墓呢?

其實很簡單,武則天是和高宗合葬的,所以少了一座。

唐高祖的獻陵有二十餘座陪葬陵,具體有多少,《長安志》說是23座,但《唐會要》說是25座。

唐太宗的昭陵據《新唐書》記載有74座陪葬陵,據《唐會要》記載有155座陪葬陵。

其他的不多贅述,這麽多陪葬陵,葬的都是誰呢?或者說,陪葬陵到底是什麽制度呢?

上圖_ 昭陵六駿 李月溪手拓

其實,陪葬和殉葬不同,殉葬是以活人為祀品,隨墓主一同入葬。而陪葬不同,陪葬是指在墓主已經下葬後,將一些人葬在墓主身邊,這就叫陪葬。

至於帝陵的陪葬者是誰,陪葬制度脫胎於宗法制下的家族葬製,所以大部分是皇帝的親人,是皇族。但西漢之後,開始允許那些具有突出貢獻的大臣將軍們和皇族一起為皇帝陪葬,是一種無上榮耀。

譬如說李世民的陪葬陵,除去公主駙馬貴妃之外,還有很多熟悉的名字,包括唐儉、魏征、宇文士及、李靖、牛進達等等。

陪葬陵有許許多多的講究,關於石刻、關於墳堆的高度、關於陪葬品、關於下葬的位置,都有一套完整的標準,只是內容太多,就不多做敘述了。

在唐帝陵的陪葬陵的發展歷程中,有一件事非常引人注目,高祖的陪葬陵約為30座,太宗的陪葬陵約為160座,然而到了高宗,其陪葬陵僅有約15座,甚至高宗之後,有很多帝陵沒有陪葬陵,或者僅有1座。

上圖_ 唐德宗崇陵武將

關於陪葬製為什麽一夜之間突然銳減,是毫無疑問的考古重點,只是目前為止,學界都還沒有一個統一的看法。

目前來說,學界共有三種主要的看法

一是任士英先生的“社會風尚轉變說”,唐代帝陵陪葬墓的盛衰與社會風氣有關,由於前期的社會風氣尚武,而後期的社會崇文,所以“由於朝廷已改變了對軍功的尊崇政策,那麽主要以優寵軍功為初衷的陪葬之製也就徒有其名,對功臣生榮死哀的殊榮也就難以依然如故了。”(引自《唐帝陵陪葬墓盛衰原因試探》)

二是薑寶蓮女士的“統治階級內部矛盾說”“神道石刻替代說”。她認為乾陵後陪葬制度迅速衰落,其原因有二,“一是唐中宗時期,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的加劇,對陪葬制度起到了破壞作用;二是從乾陵開始,陵園的形製模式基本上已確定、神道兩旁排列有序、組合規整的神道石刻,代替了陪葬墓對陵區的裝飾作用及地位等級。”(引自《試論唐代帝陵的陪葬墓》)

上圖_ 乾陵無字碑,為武則天所立,位於陝西省鹹陽市區西北方五十公里處的乾陵

其三是以沈睿文先生的“家族葬轉變說”。他觀點認為“(帝陵陪葬墓)從盛唐以前以功臣密戚為主漸次成為功臣與皇族對等,盛唐以後已全為皇族陪葬。乾陵陪葬墓地正好處於上述兩種格局發生變化的轉型期,反映了社會政治變革對陪葬墓地的影響而出現的新格局,同時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唐代社會族姓專製的性質。”(引自《橋陵陪葬墓地研究》)

類似的觀念還有薑捷先生“如果說昭陵陪葬墓代表了前期唐陵以功臣密戚陪葬的特點,那麽乾陵陪葬墓中,功臣與皇族成員幾乎對等,而定陵則完成了家族式聚族而葬的轉折。”(引自《關於定陵陵製的幾個新因素》)

目前這三種說法都各自有可取之處和不足之處,尚無定論。

上圖_ 昭陵 保護碑

三、結語

毫無疑問,墓葬是中國古代社會中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圍繞著喪葬儀禮所形成的各種規定和種種儀式風俗,始終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

甚至可以說,墓葬制度其實是社會內在精神秩序的反映與縮影。

這也是我們研究喪葬習俗的意義所在。

文:未定君

參考資料:

【1】《唐代帝陵陪葬墓盛衰原因新探》 英衛峰

【2】《試論唐代帝陵的陪葬墓》薑寶蓮

【3】《橋陵陪葬墓地研究》沈睿文

【4】《關於定陵陵製的幾個新因素》薑捷

【5】《唐帝陵陪葬墓盛衰原因試探》任士英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