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深度解讀】看海外前沿技術如何突破癌症治療的關鍵瓶頸(一)

導讀

1、 挑戰一:如何攻破最致命的腫瘤:多形性成膠質細胞瘤(Glioblastoma, GBM)

2、 挑戰二:如何開發真正的新一代靶向療法?

3、 挑戰三:CAR-T如何實現平民化?

在談「癌」色變的年代,毋庸置疑,腫瘤成為全民最為關注的醫療領域。從傳統的化療,到靶向療法,再到這幾年炙手可熱的腫瘤免疫療法,攻破腫瘤的探索從未停止。根據IQVIA2018年發布的「全球腫瘤學趨勢」報告顯示,2013年到2017年,腫瘤新藥物獲批數量高達63種。

報告同時也指出,火熱的腫瘤免疫療法,現有的藥物作用機理高達60種,這開啟了無數的可能性,也同時驗證了腫瘤作為極其複雜的疾病,在進行藥物開發時需要嚴謹的科學理論支持以及突破式創新思維,才能從千絲萬縷的的錯綜關係中尋找到根本。

本文將拋磚引玉,從癌症治療的幾大核心挑戰展開,並一一介紹海外前沿技術對此作出的相應對策。

如何攻破最致命的腫瘤:多形性成膠質細胞瘤(Glioblastoma, GBM)

GBM是所有腫瘤最致命的類型之一,複發率幾乎為100%, 5年總生存率只有約5%,而乳腺癌等控制較好的病人5年總生存率可達80%以上。現有GBM的標準治療手段非常有限,主要是手術,放射治療或聯合放射治療和化療。迄今為止,獲批的藥物只有替莫唑胺、阿瓦斯汀、洛莫司汀、Carmustine晶片。遺憾的是,這些藥物中位生存優勢並不明顯,也未觀查到顯著的患者存活延長。

2011年,由Novocure開發的Optune順利獲得FDA批準,用於治療GBM。和傳統的治療方法不一樣,Optune屬於電場療法,其機理是通過電場影響縱橫諜海,從而導致快速分裂細胞(如癌細胞)的死亡。

在近700名完成放化療的腦膠質瘤患者的臨床試驗中,Optune+替莫唑胺聯合治療,相比替莫唑胺,其中位總生存期從15.6個月,提高到了20.5個月。

▲Optune 產品圖

在中國,《腦膠質瘤診療規範(2018版)》明確申明:「目前研究顯示電場治療安全且有效,推薦用於新發GBM(1級證據)和複發高級別腦膠質瘤的治療(2級證據)。」 再鼎醫藥也已經獲得了Optune的大中國區權益。

Optune給患者帶來了希望,也給Novocure也帶來了$280M的年銷售額,但這個儀器有將近三斤重,病人每天攜帶非常不方便。為克服這一短板,項目T244做出了相應的改進。

1

T244項目

◇ 重量為85克

◇ 3個月以上的複發性GBM生存改善 (n=57)

◇ Optune在複發性GBM病人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為7個星期,T244為17個星期

◇ 預計2019年得到歐盟CE認證

◇ 在兒童腦瘤的應用有望獲得FDA人道用途器材的免除(Humanitarian Device Exemption)

雖然電場療法有它不可取代的優勢,但非電場療法依舊在研管線中佔據著主導地位,包括分子靶向療法,基因療法,免疫療法等 (如下圖所示)。

▲參考: Front. Pharmacol., 13 September 2018

治療GBM,首先要解決兩個重要的問題,第一是藥物能穿透BBB(血腦屏障),第二是有腫瘤特異性。前者的話可以通過MRI輔助導管(Catheter)進行精準藥物傳遞, 後者的話就必須有足夠多的臨床數據表明選擇的靶點在GBM細胞中高表達,而在其他腦細胞(神經細胞,免疫細胞,星細胞等)不表達或者表達量很低。

從上圖可以看到,大部分藥物都是針對常見靶點,比如VEGFR、EGFR、PI3K等。其中就包括了和康哲葯業建立了戰略合作的VAXIMM,正在開發一種針對GBM的口服式減毒細菌疫苗,經過修飾可表達VEGFR2。

伴隨著PD-(L)1聯合療法的熱潮,治療GBM也開始了此類的探索。值得指出的是,PD-(L)1抑製劑在GBM中的嘗試並不樂觀,最具代表性的臨床試驗CheckMate 143早期數據顯示nivolumab未能延長複發性GBM患者的總生存期,而導致試驗提早終止。

除了這些耳熟能詳的,業內更期待的是創新型靶點能帶給病人新的希望?在這裡,推薦的是一個臨床II期的產品:

2

T183項目

◇ 預計市場為20億美元

◇ FDA+EMA雙雙獲得孤兒葯認定/快速通道

◇ 靶向受體在高於83%的成人GBM病人和高於76% 兒童GBM中表達

◇ 和替莫唑胺比較,總體生存率可從5.6延長到11.8個月。

◇ 實時影像觀察來監控藥物的傳遞

2、挑戰二

如何開發真正的新一代靶向療法?

近幾年腫瘤領域的靶向療法,若要說起最奪人眼球的,競爭最為激烈的,不得不提到CDK4/6以及PARP抑製劑。就CDK4/6來說,形成了三家鼎立的局勢,當然Ibrance作為第一個獲批的,其先發優勢仍然非常明顯。

PARP的競爭局面就更為複雜。迄今為止,獲批的產品有4個,全球處於活躍狀態的PARP抑製劑高達40多個。 作為PARP抑製劑的同類第一產品,AstraZeneca的Olaparib在2014年批準用於卵巢癌的治療後,臨床試驗在乳腺癌、胰腺癌、胃癌等領域廣泛開展。

從國內情況來看,上市的PARP抑製劑只有Olaparib,用於鉑敏感複發性卵巢癌的維持治療。除Olaparib之外,再鼎從Tesaro手中拿到的Niraparib以及百濟神州的Pamiparib進展最快,目前均處於III期。

在PARP抑製劑的巨大市場的吸引下,又有哪些能跳脫傳統觀念,有望脫穎而出的呢?有這麼一款放射性標記的PARP抑製劑產品,除了治療以外,還兼具檢測等多功能:

3

T239項目

CAR-T如何實現平民化?

諾華旗下的CAR-T產品Kymriah 以及Gilead旗下的Yescarta獲批後銷售均不及預期。這種近五十萬美元的高昂價格顯然限制了其市場潛力,儘管醫保方面正在做努力,也提出了Pay-for-performance的嘗試,但若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是需要降低成本。

在這大背景下,「即用型(off the shelf) 」CAR-T的概念應運而生。

「即用型」CAR-T是將健康供體的T細胞,通過一系列基因改造和擴增,使其能通用於所有病人的新型細胞製備技術。和傳統的CAR-T比較,這一技術大大簡化了CAR -T細胞生產的周期和成本,也能達到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以及標準化的質量控制,保證了不同批次產品之間質量的穩定均一。

Cellectis是最早開始布局「即用型」CAR-T的公司之一,其臨床試驗UCART19公布的83%的完全緩解率與諾華的Kymriah用於報批FDA的數據完全一致。

那麼除了Cellectis,還有哪些企業值得關注?先介紹一個針對亞洲流行癌症類型-肝癌的即用型CAR-T。

T158項目

◇ 全球200+專利保護

◇ 無需組織類型匹配,一個健康個體捐贈的細胞可供750個病人進行治療

◇ 定價為$5,000,只有現有CAR-T療法的1%

◇ 已完成的臨床試驗對象為亞洲人群

◇ 其臨床數據顯示了在晚期肝癌病人中的療效優勢(如下圖)

除T細胞外,同樣具有殺傷作用的還有兩大類細胞,一是巨噬細胞,可以吞噬外來敵人後呈遞給T細胞;二是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可通過釋放細胞因子殺傷細胞。隨著生物技術的迅猛發展,各大企業集思廣益,也慢慢開始了其他非T細胞療法的探索。

其中最為獨特的是一款基於CAR-NKT的即用型細胞療法。NKT細胞是一群細胞表面既有T細胞受體TCR,又有NK細胞受體的特殊T細胞亞群,作為細胞療法有著它獨特的優勢。

5

T252項目

◇ 早期臨床試驗無細胞因子風暴等毒性

◇ 能釋放IL-15增強抗腫瘤反應及延長藥效

◇ 可針對實體瘤

◇ 動物試驗中顯示可延遲腫瘤進展從3周到22周

以上5個創新項目尋求中國合作夥伴,想要了解更多信息,請諮詢美柏醫健中國區商務總監:

聯繫人:戴有文

電 話:+86-15151852853(同WeChat)

郵 箱:[email protected]

想了解更多癌症治療的挑戰及全球創新的聚焦點,請繼續關注《【深度解讀】看海外前沿技術如何突破癌症治療的關鍵瓶頸》系列文章。

(添加客服微信,獲取項目BP)

近期美柏熱文專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