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不必再替張柏芝找“孩兒他爹”

年近40的張柏芝,在單身狀態下,生下了自己的第三個兒子。

與以往女明星遮遮掩掩的態度不同,張柏芝坦坦蕩蕩公布了自己生子的消息,沒有多餘解釋,只有得償所願的喜悅。

而這一次,大眾的反應也與以往不同。

沒有人震驚,也沒有人指責,更沒有人非要扒出個“孩兒他爹”,面對港媒爆料“借精生子”的張柏芝,大家立場一致地送上了祝福。

在張柏芝的微博下,熱門評論大多是“都2018年了,不是非要有男人才能生孩子,女人自己喜歡就生了”。

這一次,你會切切實實發現,中國人尤其女性的婚戀觀,確實變了。

十幾年前,張柏芝就被媒體稱為“正港豪爽女”,敢說又敢做,上綜藝節目直言男人的作用只是“種豬”,如果以後有男人向她求婚,要先簽一紙合約,注明未來不管發生什麽事,孩子都歸她。

那時她不過二十多歲,豔壓群芳,名滿天下,只希望“趁年輕多嘗試些東西”,管它對或錯,自己痛快就好。

隔年,她就嫁給了謝霆鋒,很快生了兩個兒子。

後來的事,人盡皆知。

十多年過去,時過境遷。她早已不再像當初那個不知天高地厚的野丫頭,轟轟烈烈地愛過恨過了,大張旗鼓地結婚離婚過了,攀上過巔峰亦跌落過谷底,娛樂圈的殘酷、感情的變幻以及為人母的艱辛,她都領教了。

然後,她選擇生下這個孩子,無關婚姻,無關男人,只是一個女人獨立地規劃了自己的人生。

在《精子戰爭》一書中,從生物層面剖析的女性,她們普遍採用的人生模式,一是尋找具備優良基因的男性共同繁殖後代;二是尋找具備良好物質基礎的男性共同哺育後代。

這兩個男性可能是同一個人,也可能夠不是。

總之,要有一個男性。

多年來,人們習慣了一男一女的傳統配套模式,女人一定要有個丈夫,才能名正言順生孩子。如果那個使她懷孕的男人只是男友(甚至情人),她就要面對道德拷問了,因為屬於“未婚生子”,對她的名聲影響極惡劣。

當年獨自產下小龍女的吳綺莉,裹挾進輿論颶風的旋渦,被狂轟爛炸到奄奄一息;而當年與男友分手後又生下孩子的洪欣,也曾成為眾矢之的,差點被逼得放棄演藝事業。

一直未婚的藍心湄,十年前在她43歲時曾赴日本進行異源人工授精,後來遺憾流產。但這個行為,卻被當時一些人形容為“可憐四十三,不知夫為誰”,好像一個女人至慘,才會連個男人也找不到。

那時,大多數女人心心念念的,仍舊是一個值得托付終身的男人,一段生兒育女、白頭到老的婚姻,她生命裡不出現那個配套的男人,一切就不完整,只有嫁出去,才算是歸宿,才算有交代。

如今,我已很少聽到身邊的女性朋友為婚姻鑽牛角尖。

人們對婚姻,對女性的個人選擇,變得更寬容也更多元,所以才會給單親媽媽又單身產子的張柏芝點讚,因為她體現的是這個時代女人們正在追求的一種生活姿態——

有能力按自己的意願,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人們不再對婚姻“死磕”的主要表現之一,就是當我們聽到熟悉的人離婚的消息時,不會感到驚訝。

上個月,有個四十多歲的女友在微信群公布她離婚的消息時,一眾朋友隊列整齊地發了一個詞:恭喜。

這個詞,有兩層意思。

一是欣賞,她放棄了索然無味甚至痛苦的婚姻,不為了勉強維持表面的完整而讓內心煎熬,人到中年仍能掙脫習慣而厭倦的生活,不將就,不忍耐,重視生活品質,不荒廢一秒人生。

二是鼓勵,她從絕望的婚姻裡脫身,是一件好事,過往一切翻篇兒,從此她將開啟嶄新的人生,充滿未知,也充滿希望,那就重振旗鼓大步向前吧。

現在沒人覺得,離婚就是失敗,落單就是可憐。

反倒是聽不止一個離婚的女人說,終於又是一個人了;終於不用再為柴米油鹽、七大姑八大姨煩心了;終於不用天天耗費心力去“改變”老公了;終於不用床上沒“運動”、張口就吵架了;終於不用像免費保姆一樣伺候一家老小了……

她們長長地舒一口氣,猶如滿血復活。

正因為現在女人越來越懂得,一旦進入婚姻,她要付出太多太多,所以才愈發慎重。

一個70後的女友,今年剛剛去香港冷凍了卵子。這些年她談過一些戀愛,卻沒遇到合適的結婚對象,而新時代科技幫她緩解了“生育焦慮”。

選擇單身的女人,從以往的異類、慘、掉價,變成了如今的只要你活出自我,就值得點讚。

婚姻漸漸不再是女人生命中的“必選項”,遇不到喜歡的人,也不必著急忙慌隨便找個人應付了事,就算終身未婚,也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美好人生。

所以,近年來俞飛鴻越來越紅,甚至成為中國獨立女性的標竿之一,不是沒道理。

人們欣賞俞飛鴻——

因為她越活越有魅力,不再迷茫和從眾,對人生有自己清醒又自信的選擇;

因為她不依賴婚姻,不把婚姻視為女人的終極追求,一切順其自然,以自己舒適為主;

因為她不被世俗傳統的規則所挾持,在感情生活之外,還擁有強大豐富的內心世界。

她親自向世人證明了一件事,女人生活得幸福與否,跟結不結婚沒半毛錢關係。

現在基本所有女人都知道,一場糟糕的婚姻比單身可怕一萬倍。所以比起急不可耐地找個男人,女人已經懂得把重心放在經營好個人生活上。

把個人生活經營的越好,你選擇的余地才越大。

而且,現在人類壽命越來越長,很多人中途發現找錯了伴侶,也不再像老一輩那樣將就到老,更傾向於結束雞肋婚姻,重新開始。

這種婚姻觀念的改變,從中國的婚姻數據上也能看出來。

在今年民政部發布的《2017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報告》中,數據統計顯示,2013年至2017年結婚率一直在下降,離婚率則是從2010年的2%提高到2017年的3.2%。

而另一項民政部的數據則顯示,中國適婚人口中,單身人口已經超過2億。

在這2億單身人士中,除了那些渴望婚姻但尚未遇到合適對象的人之外,還有相當一部分人是主動選擇了單身的生活方式

你選擇一種生活方式,唯一動力是這樣活著令你感到快樂、舒適、滿足,你願意為此付出努力和代價,自己選擇,自己負責。

有次我爸在電話裡和我說,“一個女孩子不結婚,將來老了怎麽辦呢?我去看過那些養老院,最貴的都看過,但是裡面那些老人就是在等死啊!”

如果說閑言碎語或別人眼光不在單身女性的擔心範圍,但如何養老,確實是她逃避不了重要問題。

我和不少女友探討過這個問題。

那些已婚的,對於“以婚養老”並沒什麽信心,她們說,你相信現在這個連襪子都不洗的男人將來老了能照顧你嗎?況且女人大都比男人活得久,其實是我伺候他好吧?再說現在這些自我意識更強烈的孩子,你能指望他們將來和你住在一起照顧你?

反而是那些單身的,對養老有更清晰的規劃。

其中一個女友就表示,“我要是病了,錢有大疾病保險出,超出那個額度就不治了,手術簽字是我姐,治療方案我自己與醫生指定,住院前,自己成立互理組,指定群主,主動交代自己的喜好,以及不願意接受的事情。”

為此她專門列了一個“生死大事互助組”名單,這種互助養老看起來相當可行,立即得到了已婚和單身人士的一致讚成。

而且“建個屬於自己的養老院”,也在我們的養老考慮之列,將來白發蒼蒼那一天,和志趣相投的好朋友生活在一起,仍然穿著漂亮衣服塗口紅,仍然和可愛的男人或男孩談笑調情,多美好啊。

女人這一生,終究不是為了成為某種身份而活,她應該為自己而活,活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活出自己的喜怒哀樂,盡力去實現自己的意願。

未來人類的感情關係走向如何,我不知道,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刻板的束縛會變少,個人感受會更值得尊重。

一切冷暖自知,就像張柏芝,她婚內曾幾度流產,婚後事業下坡、演技脫線、收入有減無增,但她還是生下了這個孩子,她知道可能會面臨的艱辛和痛苦,但和這個小生命相比,那都是值得付出的代價。

這一次,當人們不再熱衷為張柏芝找“孩兒他爹”的時候,這個世界真的又更美好了一些。

本文文字原創,配圖來自網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