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紙上山河:抗戰傷殘,國家管不管?

一、何謂榮譽軍人?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社會各界對作戰受傷的傷殘軍人充滿欽敬感激之情。認為“傷兵”、“傷殘軍人”的謂稱缺乏尊重,要廢止。為彰顯他們為國奉獻的精神,應賦予光榮體面的“榮譽軍人”稱呼,以示崇敬。1940年4月18日,軍事委員會政治部致函軍政部,促請代電下轄各傷政機構,將“殘廢”一詞廢除,改稱“榮譽軍人”。並發給抗日負傷榮譽證,憑證享受政府制定的優撫政策。

陸軍一五七師九四一團四連中士廖全的抗日負傷榮譽證。按證照日期,廖中士應在第一次粵北會戰中殺敵負傷。

軍政部1943年頒布榮譽軍人身份及其受領優待辦法,共計六點。 

名詞解釋:

榮譽軍人:凡軍人對外作戰因而傷殘者稱為“榮譽軍人”。

抗日負傷榮譽證:由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軍政部榮譽軍人總管理處發給“榮譽軍人”的傷恤憑證,榮譽軍人本人及其家屬憑此證受領各項優待條例。

二、抗戰初期國軍傷政醫療機構

缺乏組織動員能力是國民黨的頑疾,因此抗戰時期國民政府的政役、恤政、傷政等後勤事務,無一不是徒具空文,管理粗疏,運作不良的弊政。

後勤系統運作不良,反過來影響了軍隊的作戰能力,作戰能力被削弱,又令不該輸的仗輸了,能守住的地方沒守住。某場會戰的失敗,更是直接導致根據地整體遭受摧毀性的破壞,再一次削弱軍隊的補給能力……整個抗戰過程,中國一直就陷這個惡性循環中,一層一層被削弱……這便是到了抗戰後期1944年,本身疲弱不堪的日軍發動“一號作戰”,居然還能摧枯拉朽地橫掃幾個省,中國軍隊竭盡全力也扛不住的原因,實在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而作戰受致殘的傷兵救治與優撫,是直接影響到軍隊作戰意志與士氣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故全面抗戰爆發後,對傷兵問題得到國民政府軍政高層的重視。如宋氏三姐妹,頻頻到醫院對傷兵進行慰問的活動。雖然其目的是為了政治上的宣傳,但也起到鼓舞士氣的正面效應。如上圖:宋美齡在武漢傷兵醫院為傷員清洗包扎腿部傷口。

一般讀者很難接受並承認,直至1937年“77“”事變前,儘管國民政府苦心備戰六年,中國還是不具備與日本作戰的條件。一般人唱唱高調,喊喊抗日口號自然可以,反正國家不用他負責,擠兌一下國民政府和蔣先生,也蠻好玩的。

暫且撇開其他方面,單說收治傷員的軍隊醫院,截止1937年,全國只有陸軍醫院二二所,野戰醫院十九所,兵站醫院十所。當中日戰爭突然以事變的形式爆發,勉強可以應付內戰規模戰鬥的軍隊醫療系統,面對大型會戰急劇增加的傷兵數量,只能束手無策。如淞滬會戰期間,每天傷亡士兵近萬人,軍隊醫療系統的處理能力連兩千都沒有,士兵們因各種原因能救而沒救下來的不知有多少。

由此,國民政府緊急動員各種社會力量對傷兵進行救治。首先是紅十字會,三十年代中期,紅十字會在全國已經建立分會五百餘個,淞滬會戰期間,紅十字會全面展開戰地救護工作,組織救護隊十隊,急救隊十二隊,救護醫院二十四間。對傷兵救治,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同時各大學醫學院,亦向軍醫署主動申請建立重傷醫院。發起人是張靜吾教授,八·一三淞滬抗戰,在同濟大學醫學院任教的張靜吾受命籌備臨時傷病醫院。當時上海各界,尤其是工商界群眾,愛國熱情很高,要什麽給什麽,並且都親自送來,一周內即將120張病床的傷兵醫院籌備好,傷員全由群眾救護團體送到醫院。張靜吾趁熱打鐵,到南京找到軍醫署長張建,建議以軍醫署的名義,讓各醫學院校承辦重傷醫院,一來為抗戰服務,二來留存專業人才。同濟承辦兩所重傷醫院,河南大學醫學院則承辦了第11重傷醫院,全國一共辦了12所,張靜吾擔任第5重傷醫院院長。 

此外,衡陽還發起“傷兵之友”運動,以“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原則,為傷兵募集捐款。1940年“傷兵之友”總社成立,以孔祥熙為理事長,黃仁霖為總乾事。隨後四川、貴州,乃至海外,都相繼建立分社。海內外“傷兵之友”運動共募集資金6億多法幣,有力地支援了傷兵救助工作。

三、傷兵的遭遇

但……雖然抗戰初期緊急草創了一批醫療機構救治傷兵,陷於物質儲備與醫療技術能力,傷兵在醫院也不見得有很好的治療和照顧。

如1937年底,大量在淞滬、南京會戰受傷的傷殘軍人隨同部隊撤至湖北、湖南等省,醫護人員人手不敷分配,造成傷病官兵無人扶持照料,不僅日常生活無法料理,且連行動都受傷病的干擾與限制。在人口稠密的武漢、長沙等處,因運輸工具不足,傷兵難以快速轉移至適合地點,常有傷兵鬥毆事件發生……致使社會秩序混亂,疏散益感困難。

楊瑞芝

軍政部第四十三後方臨時醫院看護兵準尉楊瑞芝回憶說:我們醫院從九江上船,在武昌下船。上岸後剛好遇到一支部隊開拔,醫院便安排駐扎進此部隊的營房,不知哪個環節出了錯,那支部隊開拔到了江邊,沒等到船只能倒了回來,發現營房已經被我們住下,就叫我們搬走,給他們騰房子。

醫院方面當然不肯,兩邊吵了起來。傷兵一來自恃抗戰有功,二來打了敗仗,感覺很窩囊。如今傷殘了,也不知道自己將來該怎麽辦。所以憋著一肚子的火沒地方發泄,很有點破罐子破摔的壞習性。這次住下還要被人驅趕,真是委屈至極,說著說著,傷兵們就開始動手打人,把那支部隊派來與醫院協調的軍官給打死了,他的隨從立時抵抗,互相拳來腿往,拐杖來槍托擋,整個營房大呼小叫,慘嚎連天的,亂成一鑊粥!

最後招來憲兵處理,抓了幾個帶頭的傷兵,就地處決,其余傷兵連夜送往湖南長沙,住進長沙傷兵收容所。    

國軍的慣例,軍餉是在按師級部門領取,但有些師人都打完了,傷兵上哪裡領軍餉去? 即使能調整軍餉發放部門,也有幾個月的滯後期,故得不到恤賑與恤護的傷兵,境況極為悲慘。因此捆綁毆打軍醫院院長,包圍政府,肆行騷擾的事情時有發生。張靜吾便說,重傷醫院取消了女護士值夜班的制度,不然女護士人身沒保障,那些戰場下來傷兵什麽事都能做得出來。 

會戰一個比一個慘烈,連綿不絕的戰鬥。令本意再好的撫恤傷政措施在巨大的傷亡數字變成了杯水車薪。

以離衡陽不遠的宜章軍政部第XX後方醫院為例子,人數最多時超過5000人,佔縣城常住人員的60%。縣政府既要維持繁重的日常政務運轉,完成上級各種戰時任務,又要支應傷兵醫院供應,根本應支不過來。

然而大多數傷兵都是青壯年,食欲好食量大,在戰場上死裡逃學生,都盼著有點好的吃,身體恢復也需要營養補充,醫院裡卻常常要靠稀粥度日,經常餓得眼冒金星雙腳發軟。   

形同乞丐的國軍傷兵

傷兵建制散亂,長官不在等於沒人看管,他們三個成堆五個成群聚在一起發牢騷,說多了自然有人提議去幹點偷雞摸狗的勾當。有些傷兵溜進老百姓的菜園摘些小菜和水果,如果遇到主人,要麽尷尬地笑一笑,表示“不好意思”,這是知恥的;要麽是拔出手槍、手榴彈相威脅,把主人嚇個半死;有的用鍋底墨擦黑臉,或者用衣服蒙住自己的頭入室進店去打劫;導致治安案件急劇增多。

這類情況各地都差不多,翻座山過廣東第七戰區,粵北各縣的傷兵醫院一個樣,各種問題層出不窮。

四、傷兵傷愈之後的去向

抗戰的長期性,幾乎沒有服役期滿回家這一說。中國軍隊當時的信念就是沒死就打下去,熬死日本。所以除非傷殘,不能再作戰,傷兵痊愈後,是要重新分配回部隊的。

一般說,部隊比較歡迎傷愈歸隊的老兵。原因有三,一、本身經歷了戰鬥的考驗。二、受傷之後,膽量與意志,比一般計程車兵強很多。三、在養傷期間,傷兵們互相交流,所學會的戰鬥技術與生存技巧,比上軍校還有效。所以鄭洞國出任師長的榮譽一師,戰鬥力非常強悍。

軍醫署呈擬具傷愈官兵歸隊辦法草案準予修改公布仰即知照由。

項雄霄將軍呈報給軍政部隊何應欽的“傷愈官兵歸隊辦法”。

當然也有不願意重回部隊的傷愈戰士,他們一般采取逃亡的方式,可惜他們人生地不熟悉,身上又沒有一個銅板,往往逃不到幾裡地就被抓了回來。抓回來他們的身份就不是傷兵,是逃兵。

一些抓回來的逃兵開始都向長官求饒,懇求網開一面,打到皮開肉綻成半死之後,索性求長官給一槍,圖一個痛快。有次,宜章有個姓李的菜農為醫院夥房送菜,無意中看到吊打逃兵,聽到殺豬般的嚎叫,嚇得連擔子都掉到地下,站在原地不敢動。

五、受傷致殘軍人的安置

中國是落後的農業國,農業國的特點就是沒有足夠的就業崗位安置退役及輕度傷殘軍人就業。至於喪失勞動能力的傷殘軍人,只能一直安置在教養院,由政府負責生活了。

1940 年, 榮譽軍人職業協導會職業訓練所手工藝班雨傘組成立了第一個傷殘榮譽軍人生產合作社。

有些斷腿的榮譽軍人便聯合起來,成立假肢廠,根據自己的使用感受,調整技術參數,生產各種假肢,既提供給同袍,又提供給社會,這是頭腦很靈活的榮譽軍人。

當然,農業國也有農業國的解決辦法, 蔣先生根據撫恤委員的會的建議,決定對複員軍士及傷殘士兵授田。如遇人口稠密地區,規定每一地主佔有農地之最高限額,然後發行土地債券,強製征地主之逾額土地,授與退伍官兵與陣亡及傷殘官兵家屬之具有耕作能力者。

1945年6月國民黨六全大會,重申為傷殘將士及其家屬實行授田之決議。一來可以安撫抗戰有功戰士,二也可以避免土地集中於地主之手,實現平均地權的民生目標。記得在湖南靖縣,還搞過一個榮譽新村做樣板給各地參照。只是內戰的爆發,讓這些措施淪為紙上作業。

本文最後引用李常寶老師《抗戰期間的國軍傷兵群體考察》的一段話作為結束。

對於在這場救國禦侮的民族解放戰爭中受傷的國軍士兵而言,終其一生皆為不幸……他們或因受傷造成了難以言表的精神痛苦。他們的後半生,或因政治環境的更改,或因自身的教育程度限制,或因生命的無常,多處於一種失語境地而苟活殘年,研究抗戰期間這些被當局以國家民族名義征集的群體,不僅事關學術旨趣,也希翼從“在場”的角度還原那一段歷史的真實。

參考文獻:

1、《抗戰時期國軍傷兵醫療情況》 作者:楊津濤。

2、《抗戰時期國民政府陸軍撫恤機構健全初探》,  作者:李翔

3、《國民政府與抗戰時期的軍人優撫》,作者:江紅英

4、 《傷兵之友社七年來工作簡報》1947年版。作者:傷兵之友社

5、《榮譽軍人就業輔導》1947年版。作者:喻兆明

本文作者(連陽標統):著名歷史學者,軍史專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