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膽囊息肉=膽囊癌?膽囊息肉一刀切嗎?

同事今年26歲,是一個健壯的小夥子,一看就是身體素質很好的人。可是,最近部門體檢,他卻被告知有膽囊息肉。這讓同事慌了神,自己怎麼會得了膽囊息肉?膽囊息肉是不是膽囊癌?要不要手術?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plus

膽囊息肉是怎麼得的?

膽囊息肉形成最常見的誘因是不良的飲食和生活方式,尤其發生在現在的年輕人身上時,與長期不當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

1. 飲食因素:

飲食不規律,經常不吃早餐會導致膽汁在膽囊內濃縮;長期飲酒,偏愛高脂肪、高膽固醇、過於油膩的高熱量食物,晚餐吃太多,都是誘發膽囊息肉的高危因素。

2. 壓力較大:

長期面臨較大的工作和生活壓力,導致情緒波動、易怒煩躁等,會增加膽囊息肉的發生風險。

3. 生活不規律:

長期熬夜、作息和生活不規律,久坐不動、缺乏運動等不良習慣,也是誘發膽囊息肉的危險因素。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plus

膽囊息肉怎麼辦?

一般而言,膽囊息肉發生時,患者不會有明顯的癥狀,都是在體檢時通過超音波檢查被發現。這也使得很多年輕患者在被告知有膽囊息肉的時候會驚慌失措。

首先要說明的是,膽囊息肉不是膽囊癌,一般不會癌變。在臨床上,根據病理特點,膽囊息肉可分為腫瘤性息肉和非腫瘤性息肉兩類。

1. 腫瘤性息肉:也即真性息肉,包括腺瘤性息肉和息肉型膽囊腺癌,其他少見的還有血管瘤、脂肪瘤、平滑肌瘤、神經纖維瘤。

2. 非腫瘤性息肉:也即假性息肉,如膽固醇息肉、炎性息肉、膽囊腺肌病、腺肌增生等,其他少見的還有腺瘤樣增生、黃色肉芽腫等。

其中,臨床最為常見的是膽固醇息肉,是膽汁中膽固醇過飽和析出所致,常為多發、較小。大量臨床資料證明,膽固醇息肉癌變的幾率為零。而多數在體檢時發現的膽囊息肉其實就是膽固醇息肉,其一般無害,如果沒有明顯癥狀,可定期複查,若不繼續長大則不用處理,但要注意改變不良的飲食和生活習慣。

而真正需要警惕的膽囊息肉是具有單發、直徑較大、膽囊壁明顯增厚三個特點的息肉。另外,國內外學者均認為膽囊腺瘤及腺瘤樣病變為膽囊癌前病變,其惡變率為20%~38.9%,患者需接受必要的治療,以防癌變。

綜合國內外指南共識,以下情況需進行手術治療。而對於暫不需要手術的膽囊息肉患者,需定期檢查,同時注意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

①息肉直徑≥10mm(約1/4發生惡變)。

②息肉直徑<10mm合併膽囊結石、膽囊炎。

③膽囊頸部息肉或息肉生長部位鄰近於膽囊管開口。

④息肉直徑為6-9mm,伴有以下任一項高危因素:年齡>50歲;原發硬化性膽管炎;單發或無蒂息肉,且迅速增大;局灶性膽囊壁增厚>4mm;印第安族裔。

由此可見,其實大部分的膽囊息肉是不會癌變的,只有少部分類型息肉有潛在癌變風險,但也並非一定會發生。體檢發現膽囊息肉時,不必過於恐慌,注意複查即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