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垃圾分類之前傳:抽水馬桶與大糞之災

本文作者胡翌霖為清華大學科學史系助理教授

最近上海推行的垃圾分類吸引了全國人民的關注,再加上早前中國對洋垃圾說不,彰顯出國家政府對於解決垃圾問題終於狠下決心。

針對垃圾分類,有人覺得不必在丟垃圾時費那麽多心思,只要讓垃圾回收者用心分辨不就好了嗎?我們知道收破爛、收廢品的這個行當歷史悠久,在舊時代,他們都能很好地完成垃圾分揀和回收的工作,怎麽到了現在科技更發達了,回收者的能力反而下降了呢?

關鍵在於,科技的發達不只體現在處理垃圾的技術方面,更體現在生產垃圾的速度方面。每一樣新科技都在產生越來越多的新垃圾,比如電子產品的更新換代越快,電子垃圾產生速度就越快;數字化辦公非但沒有減少紙張使用,反而大大增加了印刷品的泛濫;共享單車產生大量廢棄單車;網絡購物和外賣行業產生大量包裝盒和包裝袋……

我們在享受技術的高速迭代的同時,生產垃圾的速度也在不斷提升,垃圾的種類也花樣翻新。相比之下,我們回收處理垃圾的技術,迭代得極為緩慢。

從根本上講,我們現在處理垃圾的方式,和數千年前沒有根本區別,除了回收之外,無非是焚燒和填埋而已。而相比古代垃圾,現代垃圾有更多有毒物質和不可降解的物質,使得焚燒和填埋也變得更加困難。如果說垃圾回收技術方面也有不斷的進步的話,也只是能勉強抵消新技術帶來的新麻煩罷了。

許多人把希望寄托於後代——因為科技總是日益進步,所以我們相信現在難以處理的垃圾,先放著不管,以後總能解決的。但至少迄今為止的技術史證明了,這種樂觀願望是靠不住的。

首先,前面已經說到,新技術總是在生產新垃圾,哪怕技術的發展會部分解決老的垃圾問題,但總會造成新的問題,而鑒於技術進步的指數型增長的加速度,新問題往往總要多於老問題;

其次,產生垃圾和回收垃圾這兩個過程並不是對稱、可逆的鏡像關係,潑出去的水很難收回來,湯鍋裡的老鼠屎很難被消除,海洋深處的塑料也很難再收回來。這種不對稱性是由熱力學第二定律決定的自然規律,非人力所能抗衡,因此,處理垃圾總是比產生垃圾更難。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即便垃圾能夠得到“解決”,關鍵是解決的速度能否跟得上生產的速度?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糞便,這可能是最古老的一種垃圾,人類在文明之初就必然面臨處理糞便的問題。而糞便也的確是可回收的,幾千年前的先民就已經有成熟的回收利用技術,那就是通過堆肥轉化為肥料,成為農田的養料。再之後,堆肥過程中的副產品,沼氣也被開發利用。於是糞便一度不是垃圾,而是有用的資源。

但到了工業時代,人類突然又處理不了糞便了。在19世紀的倫敦,人們遭受到糞便的反撲,1858年7、8月份,泰晤士河爆發了“大惡臭”(The Great Stink)事件,全城瀕於癱瘓,議會為了解決惡臭而召開的會議也因為太臭而不得不中途停止。而在此之前,倫敦就已經爆發了多次大規模霍亂,

何以至此呢?大背景是工業化推進的城市規模迅速擴大,而導火索則是一項新技術:抽水馬桶的發明。自從在1851第一屆世博會上閃亮登場之後,抽水馬桶迅速普及。但抽水馬桶讓廁所潔淨的同時,卻大大增加了汙水的量,被大量水稀釋的糞便迅速填滿了有限的化糞池,滿溢的糞水只能向河流排放,造成了環境的迅速惡化。

當然,“大惡臭”終於讓英國政府痛下決心,推動下水道工程的建設。但解決辦法無非也就是把汙水集中起來向更加下遊排放。最後下遊直到入海口的城市都受不了時,處理汙水的辦法就變成了向遠洋傾倒或者找個無人島去填埋。至今也不過如此,大不了就是在脫水的技術方面略有提高。

那麽,為什麽糞便這種明明有技術去回收,甚至有經濟效益的東西,也泛濫成災了呢?因為這不是一個定性的“能否回收”問題,而是一個“速度”的問題。在市中心產生的糞便並不是立刻就能夠變成農田中的肥料,首先需要較長的時間的堆肥過程,然後還需要花時間在城市和農村之間運輸,最終才可能派上用場。但市民等不及、農民也等不及、資本家更等不及。於是,即便當有些農村依舊把糞便看作緊缺資源的時候,另一些城市已經把它看作大麻煩了。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哪怕我們的科技已經能把所有乾垃圾、濕垃圾、有害垃圾統統都變成“可回收物”,也未必能從根本上解決垃圾的麻煩。因為回收的速度總是跟不上生產的速度,甚至隨著垃圾生產的加速,填埋的速度都未必能追得上來。

泰晤士河是有限的,日積月累的排汙總會醞釀災難。而整個地球也是有限的,我們不知道全球範圍的“大惡臭”或“大霧霾”何時到來,到時候人類還有沒有補救的時間。

因此,垃圾分類從源頭做起,在丟垃圾之前就開始做,這是有意義的,因為我們要和垃圾的積累比拚速度。顯然,在把一坨東西丟進湯裡之前,就把老鼠屎摘出來,遠遠要比等老鼠屎化在湯裡之後再去分拆更加省時省力。

就整個科技的發展而言或許也該如此,源頭控制總是要比事後處理更有效。我們能否做到在每一項新技術被投放市場之前,就預先完成相應的垃圾回收機制呢?如果某一技術將會產生現在難以妥善處理的垃圾問題,那麽我們就不該急於釋放它。直到我們有把握處理伴隨而來的新垃圾,我們才允許一門新技術投向市場,這樣好不好呢?

這樣一來,科技發展的速度也許會受到限制,但這是唯一能夠讓垃圾處理的速度與垃圾生產的速度相平衡的辦法。

關鍵問題,就還是“速度”——我們已經難以接受發展速度的減慢了。習慣於“超前消費”的市民們不能接受,習慣於“搶佔先機”的資本家也不能接受,習慣於引領世界的科學家和發明家也不能接受。

但是為了人類的未來,有些事情不願意接受也不得不接受。好比說行政法規將會製裁拒絕垃圾分類的市民,自然法則也將製裁肆意發展的人類。

(注: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責編郵箱:[email protecte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