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曹操若沒有這位盟友,別說三國鼎立連能否崛起都是個問題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各路諸侯為了實現“人生抱負”先後組建過各類的“企業家聯盟”。董卓脅迫漢獻帝遷都長安後,各類聯盟相繼瓦解,曹操也走上了“獨立創業”之路。

曹操創業期間先後與袁紹、張邈等集團進行過結盟,但終其一生真正意義上的鐵杆盟友只有一個,那就是鮑信集團。

圖1 東漢末年軍閥割據

一、鮑信是曹操人生中的第一位“伯樂”

首先要說鮑信具有極強的識人之明。

董卓剛到洛陽,鮑信就看出董卓將來必然禍亂天下。於是鮑信便規勸“帶頭大哥”袁紹,趁董卓剛到洛陽,人困馬乏、人生地不熟、人心不穩,抓緊時間發動突襲,“關門打狗”乾掉董卓。

但關鍵時刻,袁紹“乾大事而惜身”的致命性格缺陷暴露了出來。袁紹畏懼董卓兵多,不敢行動,鮑信只好自己回鄉募兵。

不久董卓之亂爆發,袁紹、袁術、曹操等人先後逃離洛陽。額,要是聽鮑信的,董卓之亂原本可以不爆發。

190年,袁紹與董卓正式決裂,在渤海通告天下討伐董卓。討伐軍推舉袁紹為盟主,曹操任奮武將軍,鮑信以濟北相身份與其弟鮑韜起兵響應曹操。

當時“帶頭大哥”袁紹勢力很大,天下豪傑都推崇他。但鮑信遍觀十八路諸侯這群“狼蟲虎豹”後,隻對曹操情有獨鍾:“夫略不世出,能總英雄以撥亂反正者,君也。”

圖2 董卓(?-192年),字仲穎

之前喬玄曾經評價曹操“今天下將亂,安生民者其在君乎!”名士許劭也評價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說實話,這些評價不過是對大官僚及其子弟們的“吹捧”罷了,紅後白牙並無卵用,但鮑信卻是肯為曹操的職業成長“下血本”的!

同年,董卓迫於壓力脅迫獻帝遷都長安,關東聯軍全都屯兵酸棗一帶躑躅不前。當時董卓精銳的涼州軍團戰力尚在,關東諸軍名為討伐董卓,實際各懷鬼胎,所以無人敢向關西推進。曹操認為此時要盡快與董卓進行決戰(畢竟他們是幹啥來的),便獨自引軍西進,只有“鐵杆粉絲”鮑信帶領鮑韜、衛茲等人跟隨著進兵滎陽。因為士兵數量懸殊,曹操與董卓部將徐榮激戰一天,曹操大敗,曹操、鮑信負傷,鮑韜、衛茲等人戰死。

事後,看透這些“牛鬼蛇神”真實面目的曹操、鮑信選擇脫離聯盟。不久,關東聯軍為了爭奪地盤發生內鬥,除了喊口號基本上無所作為的聯盟正式解散。

圖3 鮑信(151年-192年),字允誠,泰山平陽(今山東新泰)人

二、鮑信幫助曹操建立了第一塊根據地

曹操兵敗後帶著殘余勢力駐扎到了河內,彷徨無計。這時鮑信跟曹操進行了深入的談話,“指導”曹操建立了最初的根據地。

鮑信的觀點是:現在奸臣乘機出來顛覆皇室,英雄豪傑憤然對抗,而天下響應的原因,是因為大義所在。袁紹作為“領頭羊”不想著為國家效力,光打著自己的小算盤謀私,這已經跑偏了。將來袁老大即便成功了,也不過是第二個董卓。以目前的局勢來看,如果和袁紹直接對抗,一來實力不夠,二來作為老相識也不好公開撕破臉皮。最好的做法是選個黃河以南的地方先待在,靜觀其變。

曹操聽了深以為然,繼續在河內駐扎,不久機會便悄悄地趕來了。

191年,黑山軍以十萬大軍佔領了魏郡和東郡,威脅袁紹的安全。曹操主動出擊,在東郡大敗黑山軍於毒、白繞、眭固等,袁紹表其為東郡太守。曹操開始擁有屬於自己的小根據地。

192年,青州黃巾軍攻打兗州。時任兗州刺史劉岱是個“沒頭腦”,不采納鮑信“堅壁清野”的策略,直接派兵迎擊,結果兵敗被殺。此時,兗州在短時期內出現了“權力真空”。

圖4 兗州、豫州、揚州

兗州是一大片土地,是一塊誘人的肥肉。這時還在曹操手底下效力的謀士陳宮站出來了:主公,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呀!你要是實在沒空,我憑一張嘴就能“忽悠”他們來迎接你當老大。

陳宮趕到兗州,對戰戰兢兢的別駕、治中發表演講:同志們、朋友們,黃巾軍人數眾多,形勢萬分危急,袁紹、袁術都沒有能力來拯救你們。離這裡最近的是我們老大曹操,要想過得好,就去請曹操!

其他官員還有所猶豫,實力派鮑信果斷帶頭站了出來:曹操是天下的英雄,跟著他乾“有肉吃”!咱們要去迎接他當領導!在鮑信的引領下,兗州尚在的主要官員喊著“同去!同去!”一起趕到東郡迎接曹操擔任兗州牧。

在鮑信的“規劃與運作”下,曹操終於從一個地級市長升格到省長級別的封疆大吏,合法合理的佔有了一塊屬於自己的廣闊“根據地”。

圖5 曹操(155年-220年)

三、鮑信為了掩護曹操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曹操雖然成為了兗州合法的主人,但在當時這個位子並不好坐——入侵的黃巾軍還在不停地劫掠。

這股黃巾軍究竟有多少人一直眾說紛紜。《三國志》中鮑信的說法是這批攻打兗州的黃巾軍有百萬人,全部攜家帶口而來,軍隊不帶給養,依靠搶劫為生。後來曹操擊敗他們,說的是“受降卒三十餘萬,男女百餘萬口”。可見他們雖然是一股“流寇”,但用於一線作戰計程車兵確實不少,要想打贏他們並不容易(客觀來看劉岱以少擊多,死的並不算憋屈)。

曹操是兗州的“軍政一把手”,守土有責,守土盡責,擊敗黃巾軍是眼下的當務之急。曹操認為黃巾軍殺掉了劉岱,連續打了幾次勝仗,必然有著驕傲輕敵的情緒。所謂驕兵必敗,這時出擊定能大破敵軍。

於是曹操與鮑信合兵一處,決定在壽張布設奇兵,與黃巾軍大乾一場。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當曹操和鮑信帶著先頭部隊趕到戰場的時候才猛然發現主力部隊還沒到位,黃巾軍的大部隊已經將他們“包了餃子”。

圖6 黃巾起義

曹操的部隊被黃巾軍所圍困,一時間難以突破。“鐵杆粉絲”鮑信為了掩護曹操,親自帶著隊伍向黃巾軍的指揮核心猛打猛衝。後續主力部隊終於抵達戰場,曹操大獲全勝,但鮑信卻戰死沙場,年僅四十一歲。

後來曹操命人去找尋鮑信的屍體,但始終都沒有找到,部下只好刻了鮑信的木頭人呈送給曹操,曹操灑淚祭之。同年曹操再次進兵大破黃巾軍,終於平定山東。建安十七年,曹操追思鮑信的功績,上表鮑信的兒子鮑邵為新都亭侯,並征召鮑信的另外一個兒子鮑勳擔任丞相掾。

沒有鮑信,就沒有曹魏的開天辟地;沒有鮑信,曹操就失去了崛起的最佳時機;沒有鮑信,曹操可能在創業初期就會丟掉身家性命。所以說,鮑信與曹操才是鐵杆的cp。

文:遼逸

參考文獻:《三國志》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