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重金搶生源的高校緣何得了低分

近日,浙江大學本科招生處負責人接受採訪時稱:“浙江全省前100名考生報考浙江大學獎勵50萬元,全省前300名的考生報考浙大,獎勵20萬元。”對此,教育部要求浙江大學立即糾正違規招生宣傳行為。(據6月25日澎湃新聞)

高考結束了,分數出來了,大學招生的戰鬥就開始了。為了求得優秀學子,各大高校摩拳擦掌,全校動員,戰鬥在第一線的招生老師,更是百計千謀,爭分奪秒,只為了多搶一些高分考生。當競爭白熱化,再加上缺少約束滑向極端,“重金招生”的歪招必然會出現。

想必很多人內心都在嘀咕,浙大是鼎鼎有名的好大學,為什麽招起生來,還要如此低姿態?須知,伯樂和千里馬從來都是相互成就,學生想上好大學,大學也想要好學生,尤其是頂尖的優秀學生。說到底,大學這麽饑渴,還是因為目前對考生的評價標準過於單一,大學乃至整個社會,都慣於通過分數來判斷學生的優秀程度。再加上自主招生不完善,所以“高分學生”成為高校搶奪生源的評價標準。

所謂“重金招生”,說穿了不過是“唯成績論”的另一種表現形式罷了。

其實,上哪所大學,最應該尊重的,是學生的看法。越優秀的學生,對於自己的興趣特長、學習規劃,人生前景,會有更清晰的認識,對於每所大學的風格特色、校史學風也會有更深刻的了解。所以,他們更看重自己與學校是否在精神品質上契合,在學習目標上是否一致,在生活環境中是否能和諧相處。他不應該被金錢所誘惑,被優待所誤導。相反,隻衝著錢,漫天要價的考生,是否大學真正渴求的、品學兼優的學生,各高校可以掂量一下。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大學愛才,也應求之有道。砸錢招生本來是違規行為,監管部門及時出手,加強監管,就是為了遏製功利化思維對大學教育的侵蝕,將更多資源用於學術研究、校園管理、文化建設、教書育人上。要提升自身的實力和魅力,不要做靠錢買來的“流量派”,成為內外兼修的“實力派”。

知名學府更應該做出表率,用內涵和氣質吸引學生,以知識和情懷作育英才,不要把招生做成一筆買賣,更不要助推“隻愛高分學生”的社會偏見。

聲音

澎湃新聞:砸錢招高分考生,只會對教育生態形成不良引導,消解破除“唯分數論”的努力。《南方日報》:問題的關鍵不在搶奪生源,而在以何種方式進行,是不是公平、合法、理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