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學佛修行,不是讓你和佛菩薩做生意!

修行不是和佛菩薩做生意

修行不是和佛菩薩做生意

///

一位佛友給我留言:

師兄,您好。我念綠度母心咒十多萬遍,業力現前,是不是我的罪孽深重,我一直在改,但是感覺自己失去的越來越多。

回復:

業力現前,有時候並不是壞事,很多時候是“重業輕報”。往往修行越精進時,障礙會越大,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有正確的心態。

我們修行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了脫生死,而不是跟佛菩薩做交易。

我們修行精進或者懈怠,都和佛菩薩無關。修行精進時,佛菩薩也不會獎勵你。修行懈怠時,佛菩薩也不會懲罰你。

不正確心態

初學者剛學佛時,往往會有三種不正確的心態:

第一種是交換的心態。

今天念了多少經,拜了多少拜,又念了多少佛,心中得意洋洋,好像自己為佛菩薩做了什麽了不起的事,很對得起佛菩薩似的。然後,心中要求佛菩薩保佑這保佑那。

一旦遇到不如意的事,潛意識就開始作怪,認為佛菩薩怎麽沒有保佑啊!這樣的學佛心態就是一種交換,與不學佛的人沒有什麽不同。

第二種是希求感應的心態。

一有風吹草動就要往感應上想,往感應上求,把本來平平常常的生活搞得古裡古怪的。

時而覺得這裡有征兆,那裡又有神秘;這兒覺得對,那兒又覺得不對。凡此種種都是對感應一事的誤解。

其實,做了一點不如法的事,馬上曉得警覺,痛心悔悟,更加精進,就是感應。日常的起居生活,平平安安,穩穩當當,無病無惱,就非常好。你還要求什麽感應?

第三種是“我”在學佛的心態。

看到沒有學佛的人,就覺得他們不對,罪孽深重;比一比,仿佛自己很有善根,很了不起。

殊不知,一有這樣的心態,早就犯了貢高我慢,你還學什麽佛?

真正的學佛,就是不斷地去掉這個“我”,謙虛、恭敬、平等、沒有分別地為一切眾生服務。

修行十不求

在《寶王三昧論 》中有“修行十不求”,可以時時修正和檢驗我們的修行心態。

一念身不求無病,身無病則貪欲易生。

二處世不求無難,世無難則驕奢必起。

三究心不求無障,心無障則所學躐等。

四立行不求無魔,行無魔則誓願不堅。

五謀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則志存輕慢。

六交情不求益吾,交益吾則虧損道義。

七於人不求順適,人順適則心必自矜。

八施德不求望報,德望報則意有所圖。

九見利不求沾分,利沾分則癡心亦動。

十被抑不求申明,抑申明則怨恨滋生。

是故聖人設化,以病苦為良藥,以患難為逍遙,以遮障為解脫,以群魔為法侶,以留難為成就,以敝交為資糧,以逆人為園林,以布德為棄屣,以疎利為富貴,以屈抑為行門,如是居礙反通,求通反礙,是以如來於障礙中得菩提道,至若鴦掘摩羅之輩,提婆達多之徒,皆來作逆,而我佛悉與記莂,化令成佛,豈非彼逆乃吾之順也,彼壞乃我之成也,而今時世俗學道之人,若不先居於礙,則障礙至時不能排遣,使法王大寶由茲而失,可不惜哉!可不惜哉!

詳解十不求

這十不求的意思是什麽呢?

第一、念身不求無病,身無病則貪欲易生。

參禪學道的人,不要要求身體一定要健康,永遠不生病,因為身體沒有病,有時候容易生起貪欲、執著。

“有病方知身是苦”,學道的人有時候帶三分病,才知道發道心。因此,無病固然很好,有病也不必害怕,有病反而更能激發精進向道的心,所以,“念身不求無病”。

第二、處世不求無難,世無難則驕奢必起。

在世間做人處事,不要害怕困難挫折,有時太容易、太順遂,容易驕傲、自大,甚至引人嫉妒;從艱難困苦裡完成目標,反而不會遭致嫉妒、障礙。所以,“處世不求無難”。

第三、究心不求無障,心無障則所學躐等。

發心學道,不要要求沒有障礙;沒有一點障礙、干擾、困難,容易輕忽所學,做人就會躐等、僭越。所以,世事越是艱難,越懂得謹慎從事。所以,“究心不求無障”。

第四、立行不求無魔,行無魔則誓不堅。

我們無論做什麽事情,不要怕魔難,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難有時候也是我們的逆增上緣。所以,“立行不求無魔”。

第五、謀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則志存輕慢。

我們無論是讀書、創業,或是從事任何工作,不要急於成就,太容易成就,則志願不堅,很容易遭致失敗,所以,“謀事不求易成”。

第六、交情不求益吾,交益吾則虧損道義。

與人交朋友,不要處處想到要別人幫忙我、有利於我,這種自私的心態,交不到知心的好朋友。

與朋友交,要想到我怎樣給別人快樂、給人歡喜、給人利益。

如果一味要求朋友有利於自己,就會虧損道義。所以,“交情不求益吾”。

第七、於人不求順適,人順適則心必自矜。

與人相處,不要要求別人凡事聽命於我、順從我,事情太過順心如意,則容易剛愎自用。所以,“於人不求順適”。

第八、施德不求望報,德望報則意有所圖。

幫助別人,不要企望人家報答我。望人報答,那不是布施,是貪欲;既然布施,就要無所求,無所求的無相布施,才是真布施。

第九、見利不求爭分,利爭分則此心妄動。

見到人家有了好處、利益,不要就想分一杯羹,也不要生起嫉妒心;要生隨喜心,為人家歡喜、祝福,這樣就不會癡心妄動。

第十、被抑不求申明,抑申明則怨恨滋生。

受到人家的冤枉、委曲、壓抑,不要急於辨白、申訴,否則容易滋生怨恨;反之,能夠吃得虧、看得破、放得下,有時反能增加自己的道德、福報。

只要我們修行心態擺得正,就會離解脫越來越近。

本文轉自覺樹下(ID:jueshuxia),內容僅作公益性分享。若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