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補新經濟短板存投資機遇 明星私募看好消費更新

  證券時報記者 許孝如

  日前,在深圳“第十二屆私募基金高峰論壇”上,談及2018年投資時,景林資產、星石投資等明星私募,普遍看好消費更新概念。甚至有私募稱,未來5年消費更新可能帶來全球唯一穩定增長的機會。

  記者注意到,已有私募開始布局新經濟。“2018年明確看好補短板的機會。投資邏輯的背景基於供給側改革,中國在對舊經濟降杠杆、新經濟加杠杆。新經濟裡的代表就是集成電路、5G、新能源汽車、新材料以及飛機發動機等高端製造行業。” 深圳菁英時代執行總裁吳小紅說。

  私募看好消費更新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6.1兆元,同比增長9.7%,消費市場開局良好,消費更新步伐不斷加快。

  與此同時,多家明星私募也一致看好消費更新。“2018年的風險點在於海外的巨集觀經濟,包括美國、日本、歐洲,目前來看這些地區可能都處於景氣頂點,向上太空有限。未來的1年到3年,或者是3到5年,存在縮減壓力。相對來說,國內經濟較為穩定,尤其是消費領域,可能是未來5年全球唯一能夠增長的機會,這是由中國的人口基數和此前的消費結構決定的。” 星石投資助理總經理、首席策略師劉可認為。

  據東方港灣基金董事長但斌觀察,美國從1978年到2016年間,牛股主要集中在消費領域,比如化妝品、醫藥品、軟飲料、煙草、食品加工以及新時代的電腦和軟體。

  “我們從來沒有把騰訊、亞馬遜這一類的公司當成科技公司,而是歸入互聯網消費公司,並且他們比過去的傳統公司擁有更深的護城河,可以讓每個人在這個平台裡消費10塊錢、100塊錢,甚至1000塊錢,所以實際上他們是互聯網消費企業。並不是所有的行業都值得長期投資,如果時間拉長,真正能夠穿越時間河流的大多是消費行業股票。”但斌表示。

  景林資產聯合創始人、基金經理金美橋表示,景林一直偏好輕資產公司。長期來看,食品飲料、醫藥、TMT(科技、媒體和通信)公司的淨資產收益率更高。有些公司不僅在國內優秀,而且還能走向全球市場。比如說大華,美的、格力,同時在全球市場搶佔份額。

  同時,劉可認為,有兩個領域值得關注:第一個領域是醫藥生物,醫藥生物在中國具有廣闊的需求和政策刺激的基礎。最先受益的可能是有製藥能力、技術先進的仿製藥企業,或者是原材料企業。其次是經多年積累的創新藥企業。最後是有品牌的醫藥連鎖企業;第二個領域是互聯網企業入股的新零售行業,對應著中國消費,或從一二線城市逐步向全國擴展,太空和利潤有所保證。

  補新經濟短板存機遇

  近年來,新經濟迎來快速發展,對中國經濟的帶動作用日益提升。

  吳小紅表示,今年明確看好補新經濟短板的機會。投資邏輯的背景基於供給側改革,中國在對舊經濟降杠杆、新經濟加杠杆。

  此前,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進口的鋼和鋁分別徵收25%和10%的高關稅,日前又表示要減少中美之間1000億的貿易逆差。從全球大的巨集觀背景來看,核心矛盾是全球的供給遠遠大於需求,導致的結果是各國貿易保護戰。

  吳小紅認為,在全球大背景下,補短板的機會是中國經濟的潛力,並且是未來三到五年主要的方向。例如,全球半導體領域有400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中國雖然佔據1/3,但中國的自給率卻不到10%,其他90%都是從海外進口,存在巨大供需缺口。

  “從政府支持力度來看,之前我們去成都、合肥、廈門、南京等地調研,發現各地都有轉型壓力,對半導體投資熱情度高。各地方政府也認識到,錢不能再投向舊經濟,而要轉向新經濟。”吳小紅表示。

  暖流資產副總經理高峰也認為,新經濟帶動的消費值得關注。比如說芯片、無人汽車等行業。如果展望未來的五年,隨著物聯網的發展,將出現有更多專業功能的電子產品,這對各種各樣的芯片的需求非常龐大。

  大類資產配資

  重點看股票

  2017年,股票策略是私募產品中表現最好的策略,跑贏CTA(商品交易顧問)、債券等策略。2018年,多數私募仍然認為大類資產的投資機會依然看好股票。

  據金美橋觀察,從指數表現來看,過去的道瓊斯、納斯達克每年回報至少在10%以上,投資股票明顯強於其他資產。從估值來看,A股目前不算貴。此外,市場存在結構性機會,尤其是各行各業的細分龍頭。

  “景林二級市場投資風格一般都追求確定性,有些公司如果看不清楚,投資時就會比較謹慎一點。”金美橋介紹。

  “從大類資產來看,今年無論是股票還是債券,都有投資機會。對股市而言,去年是大盤藍籌股大年,今年可能難以出現如此顯著的機會。去年債券出現熊市,今年反而是一個機會孕育的年份。”高峰認為。

  高峰表示,從目前經濟模式看,工業產能的利用率逐步提高,資產的負債率開始有效下降,同時消費更新,再加上外圍經濟的支持,中國經濟亮點不少。但是,同時也需要看到,降杠杆一定是長期的痛苦過程,同時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經過去年降杠杆對債券收益率的提升後,債券已具備較好的投資價值。

  在當前時點,劉可認為很多理財產品、保險產品、房地產相關產品以及一些互聯金融產品,或存在較高的去杠杆壓力,短期需要規避,包括債券。而在權益類市場,面臨著至少3年到5年的中長期機會。

責任編輯:馬秋菊 SF186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