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讓創新成為發展的第一動力

  創新,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圍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

  從高校到科研院所、從企業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五年來,創新成為習近平總書記國內考察調研一大關鍵詞。

  黨的十九大召開前夕,沿著總書記的足跡,新華社記者對京滬閩陝浙皖等地進行走訪,科技工作者自主創新取得的重大突破振奮人心。創新創業者牢記總書記囑托,積極推動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創新成果不斷湧現,舉國上下澎湃創新發展新動能。

  核心技術買不來 自主創新贏未來

  今年5月5日,身披藍綠塗裝的中國大飛機C919從浦東機場起飛,成功首飛。截至目前,C919客機客戶總數達27家,累計訂單730架。

  三年前,正是在C919研製突破的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設計研發中心,察看飛機航電系統,登上C919大型客機展示樣機了解機艙布局,同研發中心的科技人員親切交流。

  “總書記來到我們身邊,鞭策我們用前進的目標激勵自己,用比較的差距鞭策自己,力爭早日讓我們自主研製的大型客機在藍天上自由翱翔。”數控機加車間鉗工組組長胡雙錢說。

  “一以貫之、鍥而不捨、扎扎實實、腳踏實地。”綜合試驗大廳裡標語高懸。C919航電試驗工程經理王煥宇說:“國產大飛機飛天夢想已經實現。未來3年,我們力爭在C919適航方面取得成功。”

  核心技術買不來,自主創新贏未來。農歷羊年春節來臨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中科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考察。他強調,“核心技術靠化緣是要不來的,必須靠自力更生。”

  “總書記的話引起科研人員強烈共鳴,幫助我們樹立起強烈的創新責任和創新自信。”西安光機所副研究員米磊說。

  總書記考察後,西安光機所的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取得長足進步。孵化科技企業數量從2015年初的50余家、10億元市值,增長到如今的190家企業、120億元,帶動5000多人就業。

  “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離總書記的要求還有距離。源源不斷地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原創性動力,是我們的奮鬥目標。”西安光機所所長趙衛說。

  2016年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科技大學、中科大先進技術研究院考察。“總書記看望一線科研人員和與學生親切交談時,多次強調我國已經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走老路難以為繼,必須有新的動能來推動發展,這個新的動能主要靠創新。”中科大常務副校長潘建偉說。

  總書記察看了量子資訊科學研究成果展示,了解量子通信網絡建設、運行和應用情況。一年多來,潘建偉率領團隊牢記總書記的囑托,在量子通信與技術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進展。

  2016年8月,世界上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今年8月,“墨子號”圓滿完成了包括在國際上率先實現千公里級星地雙向量子糾纏分發在內的三大既定科學目標。2016年底,“京滬乾線”全線貫通,全長2000余公里,可為沿線城市間的金融機構、政府部門提供高速、高安全等級的資訊傳輸保障。

  英國《自然》雜誌評價:量子通信領域,中國用不到十年的時間,由一個不起眼的國家發展成為現在的世界勁旅。

  發展高科技 加速產業化

  9月中旬,正值第三屆全國雙創活動周北京會場主題展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展示中心舉辦,一大批創新產品服務在此“亮相”。雙創惠民生展區裡,人們在擴增實境(AR)全景演播廳興奮地體驗、拍照。

  四年前,習近平總書記等來到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展示中心,與中關村管委會負責人、企業家及專家學者等深入交流。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第一次走出中南海,把“課堂”搬到了中關村。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發表重要講話:黨的十八大作出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大部署,強調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總書記來到大型金屬構件增材製造技術展區,對3D列印金屬零件很感興趣。總書記十分關心是否可以投入應用、是否可以服務其他領域、產業化如何,這些正是我持續突破的重點。”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華明說。

  近年來,王華明帶領團隊取得不少新突破:技術領域,3D列印範圍從鈦合金列印拓展到高強鋼、耐熱鋼。應用領域,3D列印技術在飛機、運載火箭及衛星等領域有新運用。此外,最新的裝備技術,可以實現產業化工程應用。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一項系統工程,最為緊迫的是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快科技體制改革步伐,破除一切束縛創新驅動發展的觀念和體制機制障礙。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五方面任務,第一項就是著力推動科技創新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中關村管委會主任翟立新說。

  近年,中關村試點的科技成果“三權”改革、股權激勵、新三板等十餘項先行先試政策,推廣到全國其他示範區。今年上半年,中關村新頒布“1+4”政策支持體系,從創業孵化、創新能力建設、科技金融等方面加大資金精準支持力度。

  北京大數據研究院、北京石墨烯技術研究院、中國科技大學“1+2”協同創新平台……記者發現,近來一些“不像大學、不像科研院所、不像企業、不像事業部門”的“四不像”機構在中關村誕生。它們背靠“大院大所”,具備獨立法人資質,資金來源多元,發揮著打通產學研和資本的全鏈條通道、聯通創新成果轉化和技術應用的作用。

  “總書記的囑托就是中關村的發展方向。我們正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創新,進一步提高站位,對標國際一流,從完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提升自主創新和原始創新能力、當好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的主要載體、培育具有技術主導權的產業集群四個方面加速打造‘中關村更新版’。”翟立新說。

  企業是經濟的基本細胞,企業興則經濟興。企業真正成為創新的主體,才能發揮“第一動力”的引擎作用。

  如果說二維碼是張“身份證”,識別它的關鍵就在“掃碼”和“解碼”。位於福州的新大陸科技集團是發布全球首顆二維碼“中國芯”自主核心技術的企業。

  2014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新大陸科技集團考察,希望他們牢牢扭住科技創新和成果快速產業化,牢牢扭住產業發展前沿,牢牢扭住佔領國際市場。 

  記者在機器人條碼識讀測試實驗室內看到,電子機械手正“拿著”含有第三代芯片的條碼掃描槍對不同距離、不同角度、不同光干擾的條碼進行識讀,測試設備的采集能力。與三年前相比,新大陸二維碼識別有三項提升:識別時間80毫秒全球領先且準確率提高;兼容漢信碼;芯片體積進一步縮小。

  “按照總書記的囑托,集團基於客戶需求進行技術、應用、管理模式等全面創新。2015年我們提出轉型更新,三年翻番,目前公司已經提前完成目標任務。”新大陸科技集團總裁王晶說。

  建設一流大學 培育創新人才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當前,我國科技隊伍建設仍面臨嚴峻挑戰:世界級科技大師缺乏,領軍人才、傑出人士人才不足,工程技術人才培養同生產和創新實踐脫節。

  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鼓勵同學們努力練好人生和事業的基本功,做有理想、有追求的大學生,做有擔當、有作為的大學生,做有品質、有修養的大學生。

  “‘六有’是對青年學生的殷切期望,也是中央在新時期對高校人才培養的新要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黨委書記許武說。一年來,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指引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全體師生積極開展創新實踐,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搶佔未來科技制高點。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後,公共事務學院2014級博士生吳茂乾與新媒體研究院的同學們致力於新媒體科普和科學教育。一年來,團隊利用擴增實境技術、虛擬現實技術、3D模型,開發出“火花學院”科技教育項目,讓科技知識生動有趣易傳播。

  中國科學院是一支黨、國家、人民可以依靠、可以信賴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2013年7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科學院考察工作時指出,中國科學院要牢記責任,率先實現科學技術跨越發展,率先建成國家創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國家高水準科技智庫,率先建設國際一流科研機構。

  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大學校長丁仲禮說:“中國科學院大學是總書記對中科院的‘四個率先’要求中,‘率先建成國家創新人才高地’的重要依托。這讓我們很受鼓舞,也深感責任重大。我們將按照總書記的要求,繼續發揚緊密結合科研實踐培養人才的特色和優勢,通過推進‘科教融合’,培養高素質科技創新創業人才,造就世界級科技大師。”

  企業,是培育創新人才的重要平台。對海康威視研究院“108將”——108名研發人員來說,2015年5月26日是難忘的一天。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杭州海康威視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察看產品展示和研發中心。他說,人才是最為寶貴的資源,只要用好人才,充分發揮創新優勢,我們國家的發展事業就大有希望。

  兩年來,海康威視人才引進速度加快,研發人員從2015年的5300人增加到現在的11000人,研發機構從國內建到了海外。為建立更加有效的創新人才激勵機制,海康威視還啟動實施了內部創業的改革試點,核心就是雙創機制,共擔風險,共享收益。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按照總書記的要求,不斷增加創新研發投入,加強創新平台建設,培養創新人才隊伍,促進創新鏈、產業鏈、市場需求有機銜接,爭當創新驅動發展先行軍。”海康威視董事長陳宗年說。

  (新華社北京9月28日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