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Libra引爆開放金融,中國會對數字貨幣開一扇窗嗎?

獵雲網注:“開放金融時代的大幕正在徐徐拉開,不是要打開一扇窗,而是要打開大門。監管當局有各種顧慮,但大趨勢我們不要認錯,有問題可以想辦法。比如,北航蔡維德教授一直倡導沙盒監管,可以在某個地方搞一個Libra沙盒,讓進駐的企業能夠參與Libra經濟嗎?這是不是個好主意呢?希望有關部門考慮一下。”【獵問·第13期】主題:開放金融時代,中國應否開一扇窗?主社群:獵雲財經獵問創始研討群,對話嘉賓:孟岩:數字資產研究院副院長,吳德銓:獵雲財經主編、聯合創始人。文章來源:獵雲財經(ID:lieyuncj),整理:一念。

2019年7月11日晚,獵雲財經高端在線對話欄目“獵問·創世相對論”第13期在獵雲財經社群進行。獵雲財經主編、聯合創始人吳德銓對話數字資產研究院副院長孟岩,探討開放金融時代是否已悄然到來?中國怎麽辦?中國是否應該、如何開啟一扇開放金融之窗?

以下根據獵問對話實錄整理:

吳德銓:大家好!歡迎來到獵問·創世相對論第13期,這是獵雲財經的深度對話欄目,聚焦於影響區塊鏈和數字資產行業發展的熱點事件、現象和命題。

用戶規模超過全球總人口1/3、互聯網人口2/3的Facebook,甫一推出錨定一攬子主權貨幣金融資產的無國界、超主權穩定數字貨幣Libra計劃,就在全球掀起巨大波瀾,掀起對傳統貨幣金融體系巨大衝擊波。“9·4文件”以來對數字貨幣嚴格監管的中國,甚至一度以數字貨幣為敏感詞,但此時社會各界態度已發生明顯變化。

在7月8日舉辦的數字金融開放研究計劃啟動儀式暨首屆學術研討會上,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王信透露,國務院已正式批準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發,目前央行正在組織市場機構從事相應工作。“貨幣背後是利益、權力、國際政治、外交。如果一種支付工具發揮貨幣的職能,必然會衝擊法定貨幣,從而對一個國家貨幣調控、金融調控、各方面帶來直接影響。”

孟岩認為,美國主流經濟正在一步步擁抱區塊鏈和加密資產,但它的影響力和Facebook加密貨幣相比,都相形見絀。Facebook加密貨幣“將是2009年比特幣主網啟動之後加密貨幣領域最重大的事件,標誌著非國家發行的數字貨幣應用從1.0升級到2.0。”“如果在數字經濟革命新的階段,中國不能積極參與,不但將在新的競爭中落於完全被動,而且在互聯網和金融科技領域已經取得的優勢也可能喪失殆盡。”

Libra意味著全球科技巨頭開始強勢介入金融領域,上期獵問嘉賓凌鳳琪認為,華爾街話語權開始被矽谷搶走。開放金融時代是否悄然到來?中國怎麽辦?中國是否應該、如何開啟一扇開放金融之窗?

獵雲財經本期獵問對話榮幸邀請到數字資產研究院副院長孟岩。孟岩,區塊鏈行業人士耳熟能詳,CSDN副總裁,區塊鏈領域重要的布道者,與元道一同提出token的“通證”概念。今晚我們的對話聚焦開放金融和中國的選擇。

歡迎@孟岩!下面開始獵問·創世相對論的九連發對話。

01開放金融浪潮開始湧來

吳德銓:獵問第一發。Facebook發幣確確實實掀起了一波數字貨幣浪潮,至少27億人口將迅速讓數字貨幣真正進入到日常生活當中,這是包括比特幣在內所有數字貨幣夢寐以求的場景,而覆蓋人群將超過全球互聯網人口的2/3、全球總人口的1/3。可以說,數字貨幣時代真正來臨了。當前,加密數字貨幣全球覆蓋只有五千萬人左右,還比較小眾,Libra推出之後可謂瞬間全球落地。這對於數字貨幣的意義來說,怎麽強調都不過分。有個比喻說,中本聰是馬克思,祖克柏是列寧,頗為貼切。

您與國盛證券區塊鏈研究院對話時提到,Libra白皮書最讓人興奮的是它的一個大膽表述,要做開放式的金融服務,要讓億萬老百姓擁有廉價普惠的金融服務。“這對於開放金融運動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推動,我們認為這個運動意義可能大過Libra本身,有可能未來有更多的組織、企業、團體、研究機構都會進入到開放金融這個領域裡面,那樣的話可能在未來二三十年之後會徹底改變我們整個金融領域的一些方式,這個影響就會非常巨大。”

開放金融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概念,與傳統的“金融服務開放”概念不同,也稱分布式金融、去中心化金融Defi,最近為業界熱議。與USDT等穩定幣功能單一不一樣,直接用於多場景支付的Libra似乎是開放金融的里程碑?您認為開放金融時代到來了嗎?

孟岩:謝謝吳總編。開放金融Open Finance,也不是一個新詞,國外甚至有一家公司的名字就叫 Open Finance。但是應該說還沒有人很好的定義這個概念。

你提到的分布式金融、去中心化金融、DeFi,更多的是從金融基礎設施實現層面來說的。還有一些類似金融民主化、無邊界金融的說法,是從性質來說。總的來說,都是在描述同一個巨大的趨勢和浪潮。

我認為,這個浪潮已經開始湧過來了,開放金融時代的大幕正在徐徐拉開。

前不久我在一個訪談中談了自己對開放金融的理解,不一定準確,但是在這裡我願意再跟大家分享一下。

在我看來,開放金融代表了金融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相對於中心化的壟斷金融,開放金融或帶來五方面的巨大轉變:

第一、由工具壟斷向開放工具的轉變。在傳統金融中,支付、結算、清算等金融工具被銀行等特許機構壟斷和封閉,而區塊鏈讓更多機構和普通人能夠通過去中心化的網絡,自由使用乃至重新構建各種新型金融工具。

第二、由知識壟斷向知識開放的轉變。當前金融行業研究中,金融術語和理論越來越龐雜,似乎在刻意地將簡單原理複雜化,讓人琢磨不透,而開放的金融知識體系將聚焦金融本質和價值體現,更多強調行業通識和基礎原則,不斷降低金融知識的學習門檻。

第三、由信息壟斷向信息開放的轉變。很多與公眾相關的數據掌握在部分互聯網巨頭手中,信息封閉、偽造和低效等數據壟斷問題日益嚴重,使用區塊鏈技術能夠打造一個透明、安全和高效的分布式數據庫,為我們打開一個全新的信息開放世界。

第四、由權力壟斷向權力開放的轉變。信用貨幣時代,金融的管理權力由各個階層既得利益者所壟斷,而開放金融將使央行、商業銀行等各層金融基礎設施的運作方式變得更加市場化,進而打破金融行業的權力壟斷。

第五、由利益壟斷向利益開放的轉變。面對企業組織在利益分配過程中的不透明、不公平等問題,依靠區塊鏈技術可以搭建更開放的激勵機制,讓投資者、創造者、組織者、勞動者、消費者共享價值創造所帶來的收益。

在我看來,隨著區塊鏈技術的出現,目前第一點工具壟斷已經正在被逐漸打破,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區塊鏈技術,在數字貨幣市場中開設账戶、完成交易等;第二點知識壟斷還沒有取得實質突破,雖然我們被各種媒體的金融經濟資訊所包圍,但大部分人對金融行業還了解不深,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系統掌握金融知識。

正由於普通人對於金融的無知和貧乏,導致對金融特權的恐懼和順從。如果有足夠多的懂金融、懂技術的創新者,以及足夠多的了解自己權利的普通人,共同推動金融價值觀和金融通識的學習,探討未來開放金融的一切主題,會加速信息、權力和利益壟斷的打破,構建全新的金融體系。

02账戶資源成為競爭的戰略制高點

吳德銓:獵問第二發。最近,傳統金融業界對無國界穩定貨幣Libra表現出前所未有的震動。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認為,Libra不是類似支付寶的支付中介,它的核心概念是貨幣,對現有金融體系、貨幣體系甚至未來的儲備體系都會有很大衝擊。中國建設銀行副行長黃毅說,互聯網金融改變了金融的生態,互聯網思維對傳統銀行的思維形成了重要的挑戰,後來的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形成了更大的挑戰,“現在的Libra,一旦成功了,對我們就不是挑戰,就是顛覆性的了。”

您怎麽看待Libra對傳統中心化金融貨幣體系和銀行業的顛覆性?

孟岩:Libra對於傳統金融的衝擊還是很大的。全面論述這個問題恐怕需要另一篇萬字長文,所以這裡我隻點三四個點。

第一是Libra將會使得傳統商業銀行和金融服務账戶體系邊緣化。

Libra白皮書說它要幫助17億沒有銀行账戶的人獲得金融服務。我相信群裡每一個人都有銀行账戶,所以覺得這個事情跟自己關係不大。

其實不然,一旦你越來越多的錢和账都跑在Libra账戶裡,特別是越來越多的豐富多彩的金融服務都隻對Libra账戶提供,你的幾十個銀行、證券公司和交易所账戶慢慢就邊緣化了,甚至荒廢了。

這非常類似現在的微信對於傳統語音通訊業務的衝擊。你會發現,你現在很多朋友只有微信號,沒有手機號。要給他們打電話的時候,直接用微信通話。這就是账戶接管。

最近中移動爆出利潤負增長,這在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為什麽?用戶都不在你這裡開戶了,你賺誰的錢去?

我認為,在開放金融時代,账戶資源將取代流量資源成為市場競爭的戰略制高點。而傳統銀行和金融服務企業在這方面會面臨很大的挑戰。如果跟不上的話,他們未來就會淪為Libra上遊的金融服務供應商,根本無法直接接觸終端用戶。

第二是Libra將會對央行實行貨幣政策造成衝擊,尤其是一些小國、弱國的央行,有可能會因此失去對本國貨幣政策的主導能力。

比如Libra會使得一些國家的央行無法準確的估算經濟系統中的貨幣量,也無法對外匯的出入境進行有效的監控。當央行按照傳統的思路通過利率和數量工具乾預經濟的時候,他會發現系統很大程度不聽使喚,因為人們可以自由的使用Libra與央行博弈。

第三是Libra對清算的影響。清算是央行的基本功能,也是國際間銀行合作組織如BIS的主要功能。區塊鏈有一個特點,就是支付即結算,不需要一個批量的清算過程,因此像Libra這樣基於區塊鏈的金融系統,根本不需要一個中心化清算組織來畫蛇添足。

如果把清算功能從現有的金融體系裡拿掉,很多東西都會發生根本的變化。

所以兩個月前,國際清算行BIS行長給各國央行寫信說,你們不要開發數字貨幣,那個東西沒好處。結果Libra一出來,他馬上又寫信給各國央行說,你們趕快開發數字貨幣吧。

大概他也想明白了,央行數字貨幣雖然對BIS是個威脅,但Libra對BIS根本就是連鍋端。兩害相權取其輕吧。

第四是Libra以及開放金融理念對於投資銀行和其他金融中介的影響。

傳統金融是牌照金融,玩金融就是玩牌照,所以你能看到很多機構,違背金融服務的精神,違背信託精神,採用各種手段搞暗箱操作,自己賺得盆滿缽滿,但投資人呢?老百姓呢?幾十年如一日不賺錢甚至虧錢。為什麽他們還能這麽玩下去?因為他們能搞定牌照。

監管機構說,我發牌照是為了保護普通投資者。保護了幾十年,普通老百姓“相對來說”越來越窮,倒是牌照本身幾乎成了暴富執照。注意我說的是相對而言,也就是在金融財富分配中原來越落下風。

各位去看托馬斯皮凱蒂的《21世紀資本論》,對這個問題講得很透。所以,我也不是特別指哪一個國家,在現行金融體制之下,全球都一樣,都有這個問題。皮凱蒂這本書對問題的描述很深刻,但是他提的解決方案沒有可執行性。

他建議對資本課以重稅。我記得當年羅振宇羅輯思維談這本書,就因為這個不可執行的方案,選擇故意忽略這本書,就是不講。

但其實他的問題闡述的還是非常到位的,提出好問題是重大貢獻。解決方案呢?他那時候應該還沒研究過區塊鏈。

基於區塊鏈的開放金融當中,有一個很基本的觀念,就是跟自己的用戶、合作夥伴和員工共享收益,取之於stakeholders,用之於stakeholders,甚至直接用一個開源智能合約來提供金融服務,強調開放、透明、超低費率甚至免費。

所以,開放金融興起以後,對於傳統金融中介衝擊是很大的。

我接觸區塊鏈領域裡很多創業者,今天已經不耐煩再去跟金融中介搞交易摩擦。為什麽要求爺爺告奶奶求你?為什麽要答應你一堆一堆對賭或者博弈條件?為什麽要被你干擾我的決策和運營?

我為什麽不能把權益交給對我業務真正最有價值的人——我的用戶和客戶?我變成一家社群企業,跟我的用戶和員工共榮共辱,能不能比以前那種創業企業有更強的競爭力?

這個現在並不好說。也許他們對,也許他們不對。但是你讓他們試,就有可能鬧出一個不小的衝擊和顛覆。

03貨幣穩定來源於心理認同

吳德銓:獵問第三發。您一直在研究通證經濟,和元道一同把token翻譯成信達雅的“通證”,最近您說通證經濟其實是開放金融的工具,但是您也發現通縮型單幣體系(典型如比特幣)具有內在矛盾。無論模型是通脹還是通縮,一旦形成預期,交易量一定會降低,流動性變弱,從而降低整個通證經濟體的價值。

那麽,Libra這種多元資產抵押型的穩定幣,其模型既不通脹也不通縮,是最合適的支付貨幣嗎?開放金融系統需要什麽樣的貨幣模型?

孟岩:這裡要說明一下,通脹和通縮是貨幣流通量對於實際流通需求而言的。並不是說總量封頂就一定通縮,如果實際需求很孱弱,你再封頂一樣是通脹。

回答問題。支付貨幣追求最大的流動性,當然應該盡可能穩定。不過這種穩定主要是心理上的,也就是說,老百姓覺得它穩,心理預期它不漲也不跌。

這樣一來,老百姓就會用自己的勞動和服務區給這種貨幣的價值做承兌和支撐。這種分布式的共識是穩定之源。

我並不認同一些專家所說的觀點,說是政府賦予了貨幣穩定的信心。說是因為政府這個最高權威向貨幣中注入了信用,所以民眾才感恩戴德地認為它穩定了。

穩定來自於心理,心理來自於生活經驗。億萬老百姓認為它穩,它才是真的穩。在很多國家,政府不但不是貨幣穩定之源,反而是貨幣不穩之源。

所以,在開放金融當中,如果一種貨幣能夠獲得億萬民眾的心理認同,它就是穩定的。

當然,開放金融顯然需要一個複合的、開放的、多態並舉、相互競爭的貨幣體系。某種意義上說,一個開放金融經濟體,它的貨幣體系應該是自然長出來的,而不是哪一個人設計出來的。

但是在這個體系當中,低波動的支付通貨肯定是一個基礎。這就是Libra瞄準的那個位置。

吳德銓:也就是說,主權貨幣的信用也是來源於“共識”,而不是貨幣本身可錨定資產的穩定,這跟數字貨幣本質上是一樣的?

孟岩:是的,當然貨幣價值的來源,一直是學界討論的焦點。我這裡隻談我的看法。

吳德銓:比如,人民幣的發行,外匯儲備是一個錨定物。

孟岩:那是以前,2015年之後不再是這樣。2015年之後,取消商業銀行存貸比限制,人民幣可以通過各種數量工具靈活發行,不再受外匯儲備鉗製。

04開放金融也可跟央行數字貨幣結合

吳德銓:獵問第四發。央行對數字貨幣的研究、專利數全球領先。2014年中國人民銀行成立數字貨幣研究小組;2016年12月,央行牽頭國內幾家大型商業銀行完成區塊鏈首個實驗;2017 年2月,央行基於區塊鏈搭建的數字票據交易平台測試;2017年5月,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掛牌;2018 年,央行表態“穩步推進央行數字貨幣研發”,但是一直沒有實質性的落地消息。

業界對法定數字貨幣的路徑有不同看法。各國政府希望法幣區塊鏈化,但其內在缺陷是沒有解決資產保有的隱私性問題,反而使資產權屬更透明,這與加密數字貨幣的邏輯和社會心理是不吻合的。因此,法定數字貨幣的實際運用未來可能面臨一定尷尬和局限。

數字法幣的隱私性障礙,是否說明開放金融只能建立在超主權貨幣基礎之上?

孟岩:在我看來,法定數字貨幣不能落地的根本原因,並不是您剛才說的隱私性問題,而是對商業銀行既得利益的衝擊問題。

法定數字貨幣相當於我們每個人都在央行直接開戶頭,每一筆交易都直接反映在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上。這樣一來商業銀行的角色就大大淡化了,還怎麽玩下去?

另一方面,今天的商業銀行承擔經濟體中主要的貨幣創造功能。如果錢都在央行账戶裡,商業銀行怎麽創造貨幣呢?央行不得不考慮這些問題。

我們感覺前一段時間央行數字貨幣CBDC的發展停滯了,可能跟商業銀行的反對有直接的關係。

不過我相信Libra的衝擊使得中國央行更容易排除異議,下定決心做央行數字貨幣CBDC。

要注意一點,CBDC可以不跑在區塊鏈上,可以是中心化的,但是它最大的兩個特點:一是直接在央行資產負債表裡,二是可編程,可以進入智能合約。

一旦可編程,那麽只要把開發智能合約的權力開放給民眾,很大程度就可以成為開放金融的一個基礎。

所以,開放金融並不是只能建立在超主權貨幣基礎上,它也可以跟央行數字貨幣結合。

CBDC對於開放金融是個大大的利好,只要CBDC有可編程性,可以進入智能合約,人們就可以圍繞它開發出無窮無盡的開放金融應用。

什麽保險、保理、融資租賃、收益分成等等,都可以變成 DeFi,空間無限。所以我們哭著喊著希望央行推出 CBDC。

至於商業銀行怎麽辦,讓商業銀行自己去操心。我們以能進入央行資產負債表為榮,以能在央行基礎設施上做應用為榮。

現在有一個趨勢說是開放銀行Open Banking,就是商業銀行把自己的基礎設施開放出來給大家做應用。這當然很好,但是如果是 Open Central Bank呢?

那就太好了。所以我們熱烈呼喚CBDC出現。

當然,這個局面其實未必是央行CBDC所願意看到的,所以他們必須研究如何有效監管CBDC上的各種應用。

吳德銓:這也是央行準備的方向嗎,您覺得?

孟岩:一定是的。但是問題很多,主要是監管問題,反洗錢、反恐。至於對商業銀行的衝擊問題,總是有辦法的。但商業銀行靠吃利差就能拿走幾千幾兆利潤,這個也不公平。所以為什麽不可以衝擊一下呢?

吳德銓:商業銀行表示很無辜,好日子呢?

孟岩:整天說要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你們商業銀行一家利潤比一半上市企業之和還多。

吳德銓:體系性痛點。

05最終的數字貨幣是一種數字資產獨立存在

吳德銓:獵問第五發。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科技研究所聯席所長、瀚德科技董事長曹彤認為,Libra大概率會成為穩定幣最終得以確立的標誌性轉折點,有了廣闊應用場景的Libra不再是資產保有的過度機制,持有資產與使用資產合二為一,用戶保有Libra的意願可能會發生質的改變。這很像Apple手機對各應用場景的整合產生APP全新物種,實現一種代際的跳躍。他認為,穩定幣不是數字貨幣的終局,最終的數字貨幣是一種數字資產的獨立存在,不需要與法幣掛鉤。

所以,錨定一攬子主權貨幣資產的數字穩定幣,仍然是中心化金融的附庸?未來還將有綜合Btc、Libra優點的獨立數字貨幣承載數字金融體系?

孟岩:曹行長(曾任深圳前海微眾銀行行長)是我發自內心尊敬的銀行家和金融專家之一。他在前不久發表的Libra評論文章,體現了他的前瞻性、開放性和超越性。

要知道很多傳統金融當中的專家和成功人士,腦子裡有很多條條框框,而且他們把這種條條框框混同於真正的知識,當成自己引以為傲的資本。

看看曹行長的文章,你就知道真正高段位的金融大家,他們看問題是看本質的,不畏浮雲遮望眼的。

曹行長的判斷我完全認同,Libra不是一成不變的,白皮書未來也是可以改的。1971年美元可以跟黃金脫鉤,未來數字貨幣有全世界幾十億人的信任,幾十億人願意用自己的產品、服務和汗水為數字貨幣的價值承兌,那還需要什麽一籃子貨幣錨定?

有不少專家圍繞 Libra錨定一籃子貨幣這個事情做了很多性質的判斷,在我看來既必要也不必要。人家會變的。

關於貨幣這件事情,我們一定要有一個開放的心態,不要輕易的相信權威。

朱嘉明老師跟我說過,多少經濟和金融大家試圖給貨幣下各種結論,用各種理論來約束它,最後總被歷史嘲弄。

面臨歷史性的變革,我們主要應該是去探索和創新,不要被條條框框所束縛。

吳德銓:Libra對主權貨幣衝擊實在太大了,中國本來都不想搭理加密貨幣,這次也做出來快速反應。

孟岩:我認識的一些貨幣學的大家,比如原來美國亞特蘭大聯儲銀行的首席經濟學家胡捷教授,看問題都是看本質的,不會拘泥於一些說法。

你問我未來是否會出現新的、集 BTC和Libra優勢於一身的新型數字貨幣,我認為一定會有,而且一定應該有人去嘗試,一次嘗試不成,再來一次,不斷嘗試,說不定就能有創新和突破。

比特幣本身就是二十多年不斷搗亂失敗,再搗亂再失敗最後鼓搗出的一個孫悟空。

開放金融,不是靠想的,是靠鼓搗的。

06真心希望中國企業參與到Libra

吳德銓:獵問第六發。Libra計劃公布之後,中國的互聯網和金融機構如何應對是熱議話題。圈內的牛頓先生、洪七公的觀點很有意思:中國在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等領域本就不落後,無論是做交易所的火幣OK、海外的幣安,還是本就走在支付前列的支付寶、微信、海外支付巨頭連連,或者做硬體的華為、中興、橫掃非洲的傳音,造礦機的比特大陸、嘉楠耘智,還有字節跳動、獵豹等等出海業務領先的公司,鼓勵大家都去加入。Libra的魅力在於它不屬於所有人,又屬於所有人。“很多人直觀的看到它,就想要競爭,這還是沒有跳出傳統思維的邏輯框架,沒有理解密碼貨幣的精神。畢竟,Libra不是私人銀行,而是‘聯合國央行’,你是選擇加入聯合國,一起建設更好的聯合國,還是向聯合國宣戰呢?”

您怎麽看待這種應對策略?是否說明,因為互聯網的割裂導致中國的機構一直活在國內的舒適區,沒有覆蓋到足夠的全球人群,從而失去數字時代的主導權先機?這種生態主導權對於數字時代的競爭是否足夠重要?

孟岩:我認為既應當加入其中,同時也要有勇氣嘗試不同的思路。

我反對把 Libra當成洪水猛獸,當成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的陰謀,當成必須打敗的競爭對手。

Libra具有相當的包容性,這個包容性並不是我們舉國之力,或者個別幾個巨頭的狼性精神能夠與之PK的。

從某種意義上說,開放金融創造了一個新的遊戲規則體系,在這個體系裡如果你帶著傳統的商業競爭、你死我活的心態進來,是會失道寡助的。

Libra出來之後,我聽到好幾個類似的競爭性的項目,開放度和包容度都遠不及Libra,我不認為它們能夠如自己所吹噓的那樣戰勝Libra。

如果沒有外界的壓力,我相信大多數個人和企業會選擇Libra,而不是一個包藏著中心化、贏家通吃心態的拙劣的模仿者。

所以,我真心希望中國企業能夠參與到Libra當中,掌握重要的權利。這不單是策略上的考慮,而且也是很好的學習機會。

但是話又說回來,Libra就是完美無瑕的?沒有可以改進的地方?是不是有更加優越的設計?更開放、更有激勵的模式?我覺得我們還可以不斷嘗試。

至於你提到主導權的問題,在我看來最重要的主導權是規則制定權和話語權。

這個重要不重要?當然至關重要。

但是,競爭主導權的方法恐怕跟以前截然不同了。我的觀點是,這套新的競爭體系,我們中國人還需要了解和學習。

我們在制定底層作業系統邏輯方面,在輸出價值觀、“以理服人”方面,是比較差的。

我們熟悉的邏輯是,要麽你給我跪著,要麽我給你跪著。

說如何構造一個基本平等的體系,然後還能在其中發揮主導作用,這個不得不說是我們文化當中缺失的一環。

如果說在開放金融競爭當中,我們最薄弱的一環,我認為就是治理。所以這塊要虛心去學習。

07中國人能做到行業的頂端去

吳德銓:獵問第七發。1998年1月,華裔極客戴維在論壇發表b-money白皮書,介紹了如何構造一個數字現金的想法,“數字加密貨幣”的概念也由此而生。十年後,b-money白皮書成為了比特幣白皮書中的第一個引用來源。中本聰曾經感歎說,自己設計的比特幣只是b-money 的一個實現。這個故事您講過。華人的聰敏真是可惜了,比特幣本可以提前10年由華人創造出來。您覺得為什麽不是戴維在工程上實現了比特幣?中國人未來在數字世界會有獨創性的榮光嗎?

孟岩:這個問題我分兩層來回答。

第一、我並不太關心在開放金融、數字貨幣世界當中,中國人是否能夠獨佔鼇頭或者表現突出。

開放金融是個全世界的事,誰作出貢獻都值得我們以同樣的熱情去鼓勵和歡呼。

在這個事情裡面,再去分什麽中國人外國人,再去找民族自豪感,我覺得民族主義有點過於泛濫了。

第二、話雖如此,我對於中國人在開放金融當中的未來成就,是持有非常樂觀的看法以及十足信心。可以這麽說,只要政策相對寬鬆,中國人必將成為開放金融當中貢獻最大、創新最多、實力最雄厚的兩三隻力量之一,很有機會是第一名。

這不是基於愛國主義熱情,而是基於我最近兩年以來國內外到處跑、到處交流和實踐的出來的結論。

如果我看不到這樣的機會,我絕不會說這種話給大家打氣,因為我覺得在開放金融這個事情裡沒有必要這麽做。

確實是因為中國這幾十年的發展,培養出一批全世界最優秀的奮鬥者。這批人數量之多、工作之努力、拚搏精神之強,是哪個國家都比不上的。

就拿區塊鏈技術來說,我們國內頂級的區塊鏈開發團隊,其實他們的工程技術水準並不亞於美國。

拿數字金融和通證經濟應用來說,中國在這個領域的年輕創業者,以及一些思想開放的企業家,在這方面探索精神、冒險精神、創新精神和落地速度,至少在我接觸的幾個國家裡,是遙遙領先的。

我是相信毛澤東的話,實踐出真知。

美國人比較相信高智商的天才,把那些最聰明的人都集中到他們的大公司、高校、研究院所裡去培養他們,然後進行專業化的創新。

我們中國人善於學習和在實踐中闖和試,很多普通人,上學的時候未必突出,但是長期實踐,實踐出真知,一樣可以做出了不起的創新。

數字貨幣和通證領域這一點非常明顯。只要給我們環境,我相信中國人能夠做到這個行業的頂端去。

當然我剛才說了,我們有一個最大的弱點,就是治理能力。能否學會並且超越西方那套治理體系?這個我沒有把握,但無論如何應該去試一試,學一學。

吳德銓:是的。這一問隱含了一個意思,我們應該給自己更加開放的創新環境,更加包容的制度環境。

08在開放金融一畝三分地做一個道場

吳德銓:獵問第八發。您最近與火星財經及共識實驗室發起人王峰、FT公鏈生態發起人張健聯合成立“開放金融學習小組”,引起業內關注。你們的聲明認為,傳統貨幣金融體系甚至掌控和壟斷了金融創新,民眾在貨幣金融領域中的話語權不僅越來越微弱,而且由他們所支撐的貨幣金融基礎資源也處在越來越嚴重的被侵蝕狀態,這是這個時代最大的不公正、不公平之一。區塊鏈、數字貨幣、通證經濟的誕生和成長成為了改變貨幣金融領域封閉狀態的新生力量。他們不僅拉開了開放金融歷史變革的序幕,而且正在站上開放金融歷史的舞台,勢必成為重要的角色。

能否介紹一下學習小組將來交流和研究的方向?是否會有一些產業項目的實驗?

孟岩:開放金融學習小組比較單純,就是個學習小組。主要是讀書、讀時文、線下交流分享,目前不打算接入任何產業項目,當然我們鼓勵小組成員自己去實踐,也願意基於支持,但自身不會介入。

發起開放金融學習小組主要是基於兩個考慮:

第一是金融知識對於未來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存狀況影響都會非常大,我們認為學習金融知識變得非常重要。

但是現在這個時代,大家認真學習一點東西實在是太難了,平時每天刷微信和頭條,日理萬機,多少優質內容隨手劃過,不產生任何知識沉澱。幾百本書買著放到家裡,一年都讀不了幾頁。

因此我們打算用集體學習、精讀輸出的方式,構造一個場,一個學習文化,讓小組成員能夠認認真真讀一些好文章,讀幾本經典,把金融常識和一些重要問題搞明白,想清楚。

從學習層面來說,就這麽簡單。

第二個層面是產生和傳播開放金融的思想。

我們希望這個小組不光是自己學,還有所創造,而且要往外傳播,讓更多的人了解金融常識,接觸和了解開放金融的主張和思想。

開放金融還是個很新的東西,裡面還有很多不成熟甚至錯誤的內容,我們需要創造這樣一個思想的交流空間和交易市場,激發知識的創造和傳播。

我相信知識創造財富,所以這個開放金融學習小組如果能做得好,應該可以為很多人創造財富。

但我們本身不會去做項目,不打算卷入過深的商業活動當中。

中國今天不缺成功的商業組織,不缺打著知識旗號成功賺錢的人,但缺好的讀書會、好的思想交流、頭腦激蕩的場。

我們希望能夠在開放金融這一畝三分地做這樣一個道場。

至於經濟上怎麽維持,我們打算采取募捐方式,反正需要的錢也不多。

根據我的經驗,一群人在一起認真學習區塊鏈、通證經濟和開放金融一段時間之後,一定會出現抱團創業的情況。我們會很願意支持他們,我也相信他們會很願意反饋學習小組。

09不是打開一扇窗,而是打開大門

吳德銓:獵問第九發,最後一發。6月25日,《環球時報》英文版發表題為“全球數字貨幣競爭時代,中國不能缺席”的評論文章表示,Libra將成為美元在全球數字經濟中的實際代表,中國必須參與這一輪數字經濟競爭。“隨著全球數字經濟競爭時代的到來,中國產業和監管機構都有必要就數字貨幣進行更多對話,理解甚至是鼓勵數字貨幣。否則,中國有可能會在新的金融格局中落後。”

您在年初獵雲財經“區塊鏈先鋒50人的一封信”中,以“新的大航海時代拉開序幕”為題表達了忡忡憂心:“現在一個新的大航海時代似乎要拉開序幕了。有一個新的技術,能夠進一步明確產權,進一步降低交易費用,開辟一個新的全球貿易空間,不過它也會帶來各種麻煩,跟祖製的衝突,跟頂戴花翎的衝突。這次應該怎麽辦呢?2019年,我們期待一個新的答案。”

中國怎麽辦?有人認為,主權數字貨幣走的仍然是人民幣國際化路徑,而放開民間基於全球視野的區塊鏈貨幣試驗,是與國際巨頭接軌的打法。您認為,在開放金融時代,中國是否應該開啟一扇窗?如何在世界已經翻天覆地變革的時候,平衡好金融創新和風險管控之間的關係?最大的金融風險是體系溢出的風險,還是體系被全球競爭打破的風險?

孟岩:先說一個問題。人民幣通過CBDC和區塊鏈全球支付網絡走向國際,一定要做,不能因為Libra來了就不做。

當然這個事情也不是我們說了算哈,只是建議一下。

吳德銓:附圖(見文末)是孟老師文采飛揚的一篇長文,借此機會再次感謝您為獵雲財經寫的這封信!

孟岩:現在回頭去看那篇文章,感覺老天還是長眼的 。

吳德銓:靈魂拷問。

孟岩:回到問題。最大的風險是什麽?就是是不參與。

所以我的觀點,不是打開一扇窗,而是打開大門,全面擁抱,全面合作,當然也全面競爭。我長期在一線跟這個領域的創新者、企業家交流,我相信,打開大門,我們一定能贏得開放金融這場大賽。

當然,我理解監管當局也有各種顧慮,所以先開窗,後開門,也是合理的。

監管非常複雜,討論這些問題超過我的學識和能力。但大趨勢我們不要認錯,有問題可以想辦法。

比如,北航蔡維德教授一直倡導沙盒監管。我們可以在某個地方搞一個 Libra沙盒,讓進駐的企業能夠參與Libra經濟嗎?

監管當局可以在沙盒裡監管,不但安全、可控,而且還可以積累監管經驗。

這是不是個好主意呢?我們希望有關部門考慮一下。

中國是個大國,也是政府高度權威的國家。如果一定要封閉起來,短時間內是可以做到的。但長時間來講,可能會付出非常巨大的代價。

這次Libra 衝擊波之後,我們看到金融當局有很多表態,表明他們心態是開放的、積極的,因此我們也覺得很有信心。

只要認清大趨勢,采取行動,我們是不怕參與競爭的。

不管CBDC,還是中國版Libra,還是更大膽的創新,只要乾起來,我們肯定會成為全世界開放金融創新最具活力的地區。

吳德銓:非常感謝孟岩先生對本期獵問對話的精心準備和精彩回答!下面是自由交流時間,歡迎踴躍發問。

10社群問答:App账戶信用擴張是Libra最大威脅

@伽利略基金老羅 :孟老師,有一個存儲公鏈項目lambda引用您的觀點:區塊鏈的作用在於儲值而不在於實際落地應用,幣的增值比鏈的實際運營產生盈利重要。於是在燒了比特大陸,火幣的投資1億6000萬後,因為技術上無法實現存儲應用,就拚命上各種交易所,想把自己變成主流幣,您怎麽看?區塊鏈唯一的作用在於儲值增值嗎?是不是抱著區塊鏈落地應用想法的團隊最終都會失敗?

孟岩:我啥時候說過那種觀點?業務不盈利,幣如何增值?Lambda這個項目我不太熟悉,我們要把開放金融和通證經濟分開。

開放金融是在區塊鏈上重構全部金融服務。通證經濟是用一套新的分配和激勵制度來提升業務競爭力,將企業變成社區化協作體。

這個問題所描述的情況是現在很多項目有的問題,對於 Lambda這個項目來說,這些描述是否屬實,我不太清楚。

我下面的評論不針對Lambda項目本身,因為我不掌握事實。一個項目到我跟前,我會先看他是開放金融項目還是通證經濟項目。

如果是開放金融,它是在做什麽金融服務?銀行?交易?基金?保險?典當?保理還是融資租賃?

不要急,如果這個項目真的是數字貨幣,它確實可以不用考慮利潤和商業模式,因為它想取代的是中央銀行。

但是如果是通證經濟項目,那就必須有落地業務,業務必須產生高利潤。簡單的說,你如果用互聯網跑不通的業務,通證經濟也跑不通。不可能說一個不賺錢的業務,用通證經濟一包裝,就賺大錢了,那絕對是龐氏騙局。

我不針對這個項目啊,因為確實不了解。我只是說,通證經濟必須賺錢,每一個交易都賺錢,都在往通證裡注入價值。通證經濟只是把激勵分配給用戶。

@黃帥:孟老師,前面談到央行數字法幣的智能合約功能,這個方向很有想象力。但是歸根到底,數字法幣還是中心化的,跟區塊鏈世界的思維依然有很大衝突。數字法幣怎麽跟超主權貨幣競爭呢,這可能會是一個很大問題,也就是共識可能要受到考驗。您認為呢?

孟岩:數字法幣跟超主權數字貨幣競爭,不借助監管和法律手段的話,確實有點懸。後者對前者有降維打擊的優勢。但好在還有法律、還有監管。

比如說,在一個國家境內,兩個公司之間的交易開票,你能用 Libra 開票嗎?這個確實是數字法幣的優勢。另外,象美國、中國這樣的大國,貨幣管理得還不錯,老百姓也可能會長時間繼續習慣的使用 CBDC。

@Sunny:我問兩個問題:1、開放銀行有什麽業務模式,和數字貨幣有什麽關係?2、libra落地後用戶要兌付libra幣,其儲備資產到底要託管在哪裡,如果遇到資本管制的國家,怎麽解決不同地域授權經銷商的資產錯配問題,全球各地域法幣兌換後和錨定籃子貨幣資金清算怎麽解決?通過誰來解決?有這兩個問題請教一下,能否比較技術性回答一下這兩個問題。

孟岩:第一個問題,你說的開放銀行,是指現在銀行界準備開放基礎設施的運動嗎?Open Banking?

如果是Open Banking 的話,跟數字貨幣沒有關係。

吳德銓:介紹一下哈,@Sunny 是螞蟻金服研究院執行院長李振華。

孟岩:李院長好!我理解Open Banking相當於銀行原來只是做APP給你用,現在它不光做APP,還提供API,讓第三方開發商能夠創造各種APP。

核心支付網絡沒變,還是銀行自己的那個網絡,但是上面能夠支撐的應用就大大豐富了,可以不太精確的理解為金融 PaaS。

第二個問題,白皮書裡其實寫得比較詳細,我描述一下。Libra的節點有義務去解決資金合規託管的問題,並且嚴格按照貨幣籃子的規定來存儲資金。

節點隻跟 reseller也就是承銷商打交道,不直接跟用戶接觸。reseller 負責配平一定數量的一籃子貨幣,交給節點,節點把相應數量的 Libra 發給 reseller。

@Sunny:經銷商是libra幣兌換了法幣,但儲備資產是籃子貨幣,幣種不同,怎麽解決貨幣錯配?reseller找誰配比資產?

孟岩:所以如果有一個用戶要買10000美元的 Libra,他只能去找一個reseller,而這個reseller不管用什麽辦法,外匯市場交易也好,自己借也好,配一個合乎規定的貨幣籃子,交給節點,節點就拿Libra出來。這個問題由 reseller 自己解決。

reseller這麽做,承擔了匯率風險,也有一堆事情要做,肯定得有盈利,所以Libra其實在市場上的價格會比官方牌價高一些。

Libra 白皮書並沒有涉及特別多的操作細節,而是把您說的一些難題留給了節點和 reseller。

反過來,如果reseller拿著 libra要求兌現金籃子出來,節點就按照比例兌貨幣籃子。從這個層面上來將,Libra 的設計是自圓其說的。

@Sunny:reseller怎麽解決呢?比如印度用戶用盧比買了libra幣,reseller手中是盧比,與籃子貨幣不同啊,怎麽辦?reseller拿到法幣在印度境內,託管儲備資產在哪裡?要跨境調撥資金嗎?遇到外匯管制怎麽辦?

孟岩:這個是reseller 的事情,你沒這個本事就賺不到這個錢。libra白皮書沒規定,等於把難題推給 reseller了,激勵是那個價差。

@Sunny:問題給了reseller,那reseller是誰?過去外匯交易是銀行?libra節點目前沒有一家銀行加入,怎麽辦?問題是即使銀行在印度向境外調撥資金平衡頭寸和貨幣錯配,也受外匯管制,怎麽辦呢?

孟岩:李院長問的問題很好,不過我們搞區塊鏈的思想方法確實是跟中心化思想不同。我先把激勵體系設計好,大家在激勵之下各顯其能解決問題,解決不了那就只有拜拜,印度做不了,那就不做,中國做不了,那就不做。

您看比特幣就是這樣,我給你激勵,你自己考慮怎麽解決問題。

@Sunny:但libra要做成,他必須解決監管和合規問題啊,不然商業模式跑不通哦。穩定幣和比特幣那是根本不同的,不可比。這樣小打小鬧可以,libra可是野心勃勃,沒有硬核去肯,那他做起來有啥意思。

孟岩:極而言之,我先到那些好解決監管和合規問題的地方去啊,世界上的柿子都是硬的嗎?

就拿您說的印度來說,印度禁了比特幣交易,結果是比特幣-法幣交易空前活躍,且比境外有500美元以上的價差。所以大衛·馬庫斯在跟美國國會和監管溝通嘛。

@Sunny:這個真的不可比,比特幣去中心化,找不到發行主體。libra可是擺在那裡,有發行主體。全世界監管機構一找一個準。

孟岩:你讓他們試嘛。

@Sunny:我問的技術化了一點。依你的看法,目前還是無解對吧。

孟岩:不是啊,我的看法是目前沒到要解的時候。還有一個問題,其實很多 Libra 是點對點交易的。

@Sunny:OK,我不了解,我只是看到白皮書海量操作難題沒有看到答案和解決辦法,請教一下。

孟岩:比如 Libra 發布之前,曾經有一個媒體透露說,Facebook 會給用戶發一些 Libra 激勵,讓用戶去點擊廣告或者做廣告分銷。

@Sunny:那是另一個問題。

孟岩:也就是說,用戶可以不掏法幣就直接在 App 裡得到 Libra,這種滲透性的做法,監管最後很難處理。

@Sunny:不是。Libra 1比1錨定法定貨幣的,沒有信用發行。

孟岩:只要大家都有 Libra 幣了並且彼此支付起來,其實跟法幣出入金的問題就沒有那麽嚴重了。

這個問題我們想過了,會有 App擴張 Libra信用,這是個嚴峻的挑戰。

@Sunny:白皮書這麽寫的,他要信用發行就不是穩定幣了。

孟岩:這個問題白皮書控制不了,就好像目前的交易所普遍擴張比特幣信用,中本聰管不了。這個事情恐怕是發生在 App層面,不是在錢包裡,而是在用戶App账戶中。

我們認為,這件事情對Libra才是最大的威脅。

@Sunny:那他就是另一個比特幣,小扎不會這麽乾。至少今天不敢這麽乾。

孟岩:關鍵是小扎也管不了啊,我 App用戶500萬,他們之間頻繁相互轉账,我開一個二級账戶體系怎麽了?擴張信用怎麽了?你怎麽查?

@Sunny:轉账是流通環節,我說的是發行。

孟岩:一樣的,用戶在我這裡存了5個億的 Libra,我挪走四個億去幹別的。交易所裡發生的事情,App裡也可以乾啊。

@Sunny:沒關係了,這個問題太技術化,設計穩定幣發行制度設計。我們先不討論了。

孟岩:要看 Libra有沒有牛叉的監管辦法,總之問題很多啊。

@Sunny:但至少我覺得libra開始這麽乾,會死的很慘。他要真的是認真乾,應該不會走這條路。有機會再探討,謝啦。

@王運嘉Jimmy*楓玉=證簽雙寶*法123:想明白了問題就不多,例如,信用擴張,在數字貨幣裡,是可控的,是可管的。因為,數字貨幣的流向是有記錄可追溯的。

孟岩:確實這個是對 Libra威脅最大的事情,而且 Libra不是主動乾,而是底下會有一些App自己瞎搞。怎麽監管?反正現在數字貨幣圈子還沒找到辦法。

@蔡明軍@投肯科技:@孟岩libra目前仍然是聯盟鏈,而且用戶錢包是中心化託管在Facebook專門設立的子公司,所以是否信用增發,掌握在小扎手裡的。

孟岩:@蔡明軍@投肯科技 蔡總,是這樣的,我解釋一下。

我開發一個 App,然後成功忽悠500萬用戶過來,他們彼此之間頻繁相互轉账。但是因為Libra就 1000tps啊,這麽轉來轉去用戶就覺得很慢,於是我就說:大家把libra轉到我這裡來,然後我給你們記個账,你們之間互轉的時候,閃電速度。

於是我就開一個中心化數據庫,讓大家把Libra轉到我這裡來,比如轉了5000萬。然後我看,你們這幫家夥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在我這裡相互轉,真正提出去的機會並不大,那乾脆我把閑置不用的Libra拿出2000萬來去搞搞貸款,搞搞副業,這個豈不是很爽。

一旦這麽幹了,就相當於部分準備,增發信用了。確實如王總所說,這麽乾會在鏈上留下痕跡,但是想要把它跟正常的跨 APP匯款區別開也很難。

我說的就是這個問題,一旦用戶都過來擠兌,這個 APP 就垮了。跟銀行一模一樣。

@蔡明軍@投肯科技:錢包的中心化託管就是可以監管了吧。

孟岩:你可以中心化託管,但我的錢包每天都在大量的充提,你哪知道哪一筆是我正常替用戶匯出去的,哪一筆是我發出去的貸款呢?

@蔡明軍@投肯科技:嗯,確實如此,不能封账戶,只能發公告而已。

孟岩:所以啊,我最想不明白就這點。不早了,改天交流 。

@蔡明軍@投肯科技:善惡平衡,熵增熵減。感謝孟總的解釋!

吳德銓:互動問答要不先到這吧,孟老師辛苦了。如果各位意猶未盡,可以在群裡自由交流哈。感謝孟岩先生百忙之中做客獵雲財經獵問·創世相對論!非常深入、精彩!謝謝各位參與獵問對話的研討。下期見,晚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