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當最後的匙吻鱘從東亞退出

千斤蠟子萬斤象,黃排大得不像樣。 ——四川諺語

不知道三十年後,還有多少人能記起這句諺語。象魚已逝,蠟子極危,即使是黃排也已經瀕危多年,以此進度,不久之後,這諺語中的三種長江巨魚,也許都將化為歷史。

象魚,是白鱘(Psephurus gladius)。白鱘也許沒有萬斤,但它卻當之無愧是世界最長的純淡水魚類,七米的體長,連世界最大的純淡水魚達烏爾鰉都望塵莫及,也許只有白堊紀的淡水鋸鰩能與之媲美,但現在,巨人已逝,留給我們的,只有那個空洞的一保名號,以及博物館中巨集偉而冰冷的標本。在古代,白鱘被稱作“鮪”,然而在這個鮪指代金槍魚和巴鰹的時代,又有多少人能記起它的本意?

匙吻鱘科也許再也不會有掠食性的物種出現了,這一類群生而掠食,最終卻因此在長江的生態崩潰中首當其衝。白鱘是長江食物鏈的頂端,它的常規獵物如青草鱅鰱,放在歐洲都已是淡水魚體型的第二梯隊,但於白鱘卻僅是日常的食糧。有推測稱,白鱘體型如此巨大,它應當能捕食小個體的長江江豚,假如如此,白鱘就將成為繼歐洲鰉之後,第二種能夠捕食海洋哺乳動物的硬骨魚類,然而這一猜想再也無法被證實了。

15年前的那條白鱘,也許已成為這一物種的絕唱。15年來,我們再也沒有發現白鱘的蹤跡,而原因,顯而易見。白鱘的滅絕並非是這一兩年的事情,也許在2003年它就已經消失,只是最近才被重新提起。我相信有很多人同我一樣,等著白鱘正式宣告滅絕的那一天已經數年之久。一個物種的離去是令人痛惜的,何況是如此特殊的一個物種,但我們必須面對。

世界第一張白鱘照片,1871

世界第一張白鱘照片,1871

東亞曾是匙吻鱘科的發祥之地,然而1.5億年後,東亞最後的匙吻鱘卻在長江黯然退出歷史舞台。就像不能指望北美那高度特化的匙吻鱘再分化出掠食性魚類一樣,我們也不能期盼它還能在未來的某個時間擴散回亞歐大陸,作為易危物種,又在一片真骨魚的包圍之下,匙吻鱘已自身難保。新生代的這6600萬年,同其他軟骨硬鱗魚和全骨魚一樣,匙吻鱘科一直走在衰退的路上,並漸行漸遠,它的結局已經不難預料。匙吻鱘科的徹底倒台,可能也就是幾千萬年以內的事情,新生代的水域終將由真骨魚掌控。這是自然規律,所有生物都會滅絕,恐龍是這樣,白鱘也是這樣,沒有誰能夠逃脫這一進程。

但可惜的是我們把這一進度至少推進了數百萬年。

劉氏原白鱘(Protopsephurus liui),早白堊世熱河生物群

劉氏原白鱘(Protopsephurus liui),早白堊世熱河生物群

又南水行七百裡,曰孟子之山,其木多梓桐,多桃李,其草多菌浦,其獸多麋鹿。是山也,廣員百裡。其上有水出焉,名日碧陽,其中多鱣鮪。——《山海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