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敦煌:一座破落的城市,因深埋九百年的大寶藏而獲得重生

文/朱南

敦煌從唐以後就沒落了,無複漢晉之盛況。但是,敦煌莫高窟藏經洞的發現,為敦煌這座城市帶來了偉大的新生。敦煌的沒落與新生,是我們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

殘唐五代:吐蕃與歸義軍

天寶十四年(755)安史之亂,叛軍勢如破竹進逼長安,唐玄宗緊急調動包括敦煌在內的西北精銳邊軍平叛,導致西北邊防空虛,吐蕃乘虛而入。

崛起於青藏高原的吐蕃此時已經擊潰吐谷渾並掌控了青海地區,趁機加快了經略河西及西域的步伐,唐在隴右、河西的防禦節節敗退,至唐代宗廣德元年(763),隴右全境陷落,河西與中原被隔斷;接著涼、甘、肅、瓜諸州陸續陷落。

唐河西節度使最後移節沙州,沙州成為一座被吐蕃包圍的孤城,頑強抵抗超過十年。一直到德宗貞元二年(786)(沙州陷落有781、785年等不同說法),在內無糧草、外無救兵的絕望情況下,率領軍民抵抗的唐安西都知兵馬使閻朝與吐蕃將領談判,在得到沙州居民不會被外遷的承諾後,開城歸降吐蕃。

吐蕃統治敦煌期間(大致相當於中唐時期),敦煌仍稱沙州,隸屬瓜州軍鎮,最高軍政長官稱節兒(城主、千戶長),隸屬於乞利本(萬戶長,瓜州節度使)。

吐蕃治下,唐製被廢除,強製推行吐蕃本土各項制度。廢除原縣鄉裡等各級行政機構,將民眾按照職業改為部落製;任用一些投靠他們的當地大族豪門為部落使及各級官吏。

吐蕃推行新的賦稅制度,按地畝徵收地子、按戶徵收突稅,百姓負擔大大超過以前。又推行吐蕃語,禁用唐年號,要求漢人“形遵辮發、左衽束身”,漢人地位要低於吐蕃人和其他一些少數民族。因為民眾反抗不斷,吐蕃統治後期的政策有一定的調整和緩和。

敦煌受吐蕃包圍十餘年而未被攻破,最後吐蕃還接受當地軍民結盟而降,以吐蕃的實力和慣常做法當不致如此,這或許和吐蕃人亦崇信佛教,視敦煌為佛教聖城有一定關係。

城陷後,吐蕃讚普邀請從武威避難敦煌的高僧曇曠入藏論道,曇曠年老多病不能行,撰《大乘二十二問》,回答讚普有關頓漸之爭的疑難問題。漢僧摩河衍奉讚普詔從敦煌入藏傳授頓悟禪法,漢地禪法在藏地風行一時。出生吐蕃世家的“大德三藏法師”法成也在敦煌講經、譯經。

敦煌當地民眾信仰佛教者日益增多,抄經、開窟、造像活動一直在繼續。當代寺院地位數量及規模得到極大發展,比較吐蕃統治初期與末期,寺院數量由十三所增加到十七所,僧尼由三百一十人增加到數千人(當地總人口約兩萬五千人)。

寺院在當時具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及經濟勢力,擁有田地、果園、油坊等大量不動產及為逃離暴政而投靠的依附人口(寺戶),自身也從事經營活動。

沙州的僧官,唐製時稱僧統,吐蕃時改稱教授,最高僧官為都教授,吐蕃統治末期的都教授為出自當地吳姓大族的洪?(音同辯)。在吐蕃管轄敦煌時期,唐統治的中原地區發生“會昌法難”,敦煌躲過了此次災難。

莫高窟159窟吐蕃讚普理佛圖(中唐,吐蕃佔據敦煌時期)

吐蕃據河西之地,嚴重威脅到唐王朝帝都長安的安全,唐一直在謀劃恢復河西失地。唐武宗會昌二年(842)吐蕃王國內部大亂,會昌四年有記載“朝廷以回鶻衰微、吐蕃內亂,議複河、湟十八州”。唐儲備糧草軍械、訓練士卒一直在進行中,開始軍事行動是在宣宗大中三年(849),唐廷光複秦、原、安樂等三州、七關。

就在同一時期,大中二年(848)沙州大族張議潮率領當地各民族聯軍起兵,趕走了吐蕃統治者,佔據沙州和瓜州,以後張議潮又陸續攻佔了肅、甘、伊等州。張義潮遣十路使者分路向唐廷報捷,此時敦煌與中原仍被吐蕃隔斷,只有一路以洪?弟子悟真為首的使者在851年輾轉抵達長安,唐廷才知曉瓜、沙二州已被光複。唐廷遂在沙州設歸義軍節度,授張議潮節度使等職位。

鹹通二年(861)張議潮攻克吐蕃控制的河西重鎮涼州。鹹通七年,歸義軍西征吐蕃,陸續收復西州、北庭、輪台等西域故土。敦煌寫本《敕河西節度兵部尚書張公德政之碑》稱歸義軍收復的地區"內盡伊吾,東接靈武,得地四千余裡,戶口百萬之眾",勢力達於極盛。

後來,張議潮入朝,其侄張淮深(張議潮兄張議潭長子)繼任。張議潭之前就攜版圖戶籍入朝為質,張議潭去世後張議潮接著去長安為質,從這裡可以一窺唐廷對歸義軍的複雜心態,更多地是視其為地方割據勢力,而不是唐直接治下的疆土。

歸義軍在轄區內恢復唐製,推行漢化,利用對大唐故土的認同將河西漢人團結在一起。對轄區內的少數民族,也采取區別對待的政策,鄉裡製與部落製並存,也吸收其頭領參加政權。

歸義軍建立時,正好是中原在會昌法難後佛教複興,佛教在敦煌繼續得到保護與發展。如法成應弟子張義潮之請,沒有隨吐蕃軍離開,依然留居此地講道譯經;洪?為首的僧團有力地支持了張義潮的起兵,他依然延續著最高僧官的職位。但是歸義軍逐漸加強了對佛教寺院的管理,通過控制僧官任免、削減寺產等舉措限制了僧團勢力。

敦煌156窟南壁和與南壁相接的部分東壁張議潮出行圖(歸義軍時期)

唐昭宗大順元年(890),張淮深兄弟及全家被害(被誰殺的有爭議),張淮鼎續任節度使。892年,張淮鼎卒,托其子張承奉於索勳(索家為敦煌大族),索勳自立為節度使。894年,張議潮第十四女(敦煌另一大族李明振之妻)與李氏家族殺索勳而掌控大權。896年,張承奉依靠其他大族支持奪回實權,同時派使向唐廷匯報,唐昭宗下詔正式冊封張承奉為歸義軍節度使。

歸義軍持續內亂給其周邊和轄區內的其它部族提供了可乘之機,本來追隨張議潮的北庭回鶻首領仆固俊西進高昌自立建國,西域曾為歸義軍佔領的伊州等處逐次失陷,河西回鶻也據甘州自立,從甘州退守肅州的龍家也不再聽從歸義軍的號令,涼州被嗢末族群(又稱溫末、渾末,主要由原吐蕃軍中多民族奴戶聚集而成)控制。歸義軍實際能控制的地區僅剩瓜、沙二州。

唐末,朱溫挾天子而令諸侯,群雄逐鹿中原,唐朝名存實亡。910年,張承奉自立為白衣天子,建號“西漢金山國”。張承奉與甘州回鶻大戰,二勝而後大敗,內部怨聲載道,911年被迫認回鶻可汗為父,成為甘州回鶻政權的附庸。

914年金山國亡,沙州大族曹家中的曹仁貴(後更名議金,粟特人後裔)自立為節度使,恢復了歸義軍稱號,此時歸義軍轄地僅剩瓜、沙二州及懸泉、常樂等六鎮。

曹氏統治時期,以通婚、參政等方式籠絡當地望族;通過聯姻等辦法修複同周邊民族關係;發展生產和文教,向中原王朝進貢,接受中原王朝的封號(918年後梁,924年後唐授曹議金節度使職位)。925年,曹議金乘甘州回鶻汗位交替之機,率軍親征並擊敗甘州。926年,新立的回鶻可汗阿咄欲娶曹議金女為妻,雙方維持了一段時間的和平。

西北歷史地理圖-歸義軍後期

曹氏歸義軍時期禮遇、籠絡佛教僧團,歷任節度使和大族在莫高窟或榆林窟新建或重修石窟,大興佛事。此階段石窟中高大的供養人畫像成為特色,曹議金及其子女、索勳、於闐國王李聖天、回鶻公主、歸義軍各級官員、各大族、僧官等歷史人物都以供養人像的方式留存在石窟中。

莫高窟第98窟於闐國王李聖天供養人像,此窟繪有諸多供養人像

包括有李聖天的王后(曹議金次女),曹議金的夫人(回鶻天公主)

曹氏歸義軍始終保持著與中原政權的臣屬關係,從史書中我們可以零星看到關於歸義軍、關於沙州的記載。

到曹延祿執政晚期,歸義軍再度與甘州回鶻發生戰爭,並清洗歸義軍內部的“親回鶻派”,引發內部兵變,曹延祿與其弟曹延瑞被迫自殺。延祿的族子曹宗壽在眾人推舉下掌握了歸義軍政權,宋廷遂任命曹宗壽為歸義軍節度使。

戰爭和內亂使曹氏歸義軍政權迅速衰落,而沙州回鶻的勢力在這一時期卻得到了迅速發展,成為與歸義軍政權抗衡的重要力量。

史料中最後一次記載有曹家末代節度使曹賢順遣使入宋朝貢的記錄為天聖元年(1023年),此階段曹順賢同時入貢遼國,被封為敦煌郡王,之後曹氏歸義軍政權的消息從史籍中消失了,目前推斷應是為沙州回鶻所吞並。

曹氏家族前後執政超過百年,在當時強敵環伺、內部組成複雜的情況下殊為不易。

宋元:絲路沒落與敦煌廢棄

1038年黨項(羌族的一支)李元昊正式建立大夏國(西夏)。在之前的1036年,西夏曾攻佔沙州,但是之後的史籍中仍有沙州朝貢宋朝的記載,例如天聖八年(1030)及九年,當為其時擁有此地的沙州回鶻所為,一直到西夏乾道元年(1068),西夏徹底控制瓜沙才結束。

西夏與北宋之間戰爭不斷,敦煌也是西夏與西域聯結的關口要地,還需要防備西域回鶻的進攻,敦煌再度成為邊防軍事要塞。西域各國商人為避免兵禍與重稅,改道進入中原,加上海上絲綢之路的興起,敦煌的地理優勢已經不再,不可避免走向衰落。

西夏統治者也篤信佛教,在管轄區域四處開窟建寺,作為佛教聖地的敦煌新建、重修石窟等活動仍然盛行,現在的莫高窟以及榆林窟、西千佛洞這些地方留存了最多、最集中代表西夏特色的石窟壁畫。

莫高窟328窟東壁供養菩薩(西夏)

1224年蒙古軍曾圍困敦煌,1227年蒙古大軍攻克沙州,同年滅西夏。1280年,升沙州為沙州路,設沙州總管府,統瓜、沙二州。同年遣漢軍於此屯田。

在元時,敦煌一度為交通要地,保障三大汗國與元大都的聯繫。馬可波羅就是這一時期途經敦煌到中原各地。後元朝移瓜沙居民入肅州,敦煌再次衰敗。

元朝統治者也崇信佛教,莫高窟的開造尚有延續,現存元代洞窟約10個。在莫高窟立有兩塊此時代的石碑,是元末順帝至正八年(1348)的《莫高窟六字真言碑》和1351年的《重修皇慶寺記》。

筆者收藏的《莫高窟六字真言碑》拓片

明清:漸被遺忘與世界矚目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洪武五年(1372)明軍經略河西,在瓜沙一帶擊敗元軍殘部,明軍並未在沙州駐防,勒兵東還,並在肅州西築嘉峪關為國門。以後嘉峪關通哈密之路成為中原與西域往來的乾線,敦煌完全失去了原有的交通作用。

永樂二年(1404),重新佔領沙州的蒙古族酋長率眾降明,明成祖下令在敦煌設沙州衛。正統十一年(1446)明廷將沙州衛屬下民眾全部強行遷入關內,沙州衛廢。成化十五年(1479),為抵禦吐魯番進攻,明又在沙州故城置罕東左衛,任命在沙州的蒙古罕東部首領隻克為指揮使。

正德十一年(1516),吐魯番向沙州發動大規模進攻,罕東左衛指揮使乞台逃入了嘉峪關,余部投降吐魯番,敦煌遂為吐魯番佔據。嘉靖十一年(1524),明關閉了嘉峪關。

在沙州衛和罕東左衛管轄敦煌時期,敦煌已經成為蒙古後裔的牧區。信奉伊斯蘭教的吐魯番佔據敦煌以後,敦煌佛教終歸絕跡,莫高窟“佛像屢遭毀壞,龕亦為沙所埋(敦煌縣志)"。在莫高窟洞壁上可見多處漢、蒙古等語言的“到此一遊“文字,多為當時偶爾路過的旅人所題寫。

西北歷史地理圖-明

清朝入關前期無暇顧及西北,吐魯番一直佔據著敦煌。康熙後期,清軍漸次奪取了嘉峪關外的廣大地區直至平定新疆。一直到雍正元年(1723),清廷才在敦煌設沙州所建制,1725年升沙州所為衛,並從甘肅五十六州縣遷移二千四百餘戶百姓到敦煌屯田,同時又遷吐魯番、羅布泊大批兵民於沙州一帶。

沙州舊城為水災所毀,清朝在其東重新築城(即今城址)。到雍正末,沙州已有耕地10萬餘畝,成為河西走廊西部的戈壁綠洲。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改疏勒河流域諸衛所為州縣,改沙州衛為敦煌縣。嘉慶和道光年間,當地佛教徒對莫高窟進行了整修,但是藝術水準較低。同治年間敦煌一帶也成為清軍與回民交戰的戰場,經過這場戰亂,敦煌的人口又減少了很多,敦煌成為一座被人遺忘的普通小城。

西北歷史地理圖-清

大約在光緒二十四年(1898),道士王圓籙流浪來到莫高窟,此地已經非常破敗,窟前的上、中兩寺被藏傳佛教的喇嘛佔據,王道士在莫高窟下寺安頓下來。他四處化緣,想按照道教的靈宮來改造莫高窟的佛殿。

光緒二十六年(1900)農歷五月二十六日,王道士所雇的夥計在清除第16窟甬道的積沙時,偶然發現了藏經洞(今編號為第17窟,此窟就是前述歸義軍時期最高僧官洪?的紀念堂),裡面堆滿了各種佛教經卷等物品,總數量約5萬餘件。

藏經洞的封閉原因和時間目前還沒有定論,一般認為是在曹氏歸義軍政權晚期,信奉伊斯蘭教的喀喇汗王朝滅掉於闐佛教王國,莫高窟的寺院從東逃的於闐人那裡得知消息,出於懼怕將重要的經卷和佛像、幡畫等集中起來,收藏在原來存放廢棄經卷、過時文書、舊幡畫的洞窟中,並將該窟洞口封閉起來,用壁畫做了必要的掩飾。

王道士挑選出一些精美的經卷和絹畫,贈送給當地的鄉紳和能見拜見的各級官員,可惜無人意識到這批寶物的價值,官府對藏經洞無動於衷。

消息傳出後,外國探險家斯坦因(英國)、伯希和(法國)、日本大谷探險隊、俄國奧登堡探險隊、華爾納(美國)等接踵而至、以極低的代價從王道士那裡將藏經洞中的大批敦煌遺書和文物席卷而去,莫高窟的壁畫和塑像也遭到破壞性地盜取。

在外國人盜取這些文物的時候,國人對此一無所知,直到1909年伯希和再次來到北京後,向中國學者羅振玉、王國維等出示所攜的敦煌經卷,才引起了中國學者的關注。在得知敦煌尚有八千余寫卷後,羅振玉提請學部電令陝甘總督將剩餘經卷購買並押送至北京,入藏京師圖書館。

斯坦因於1907年拍攝的莫高窟藏經洞外觀

敦煌藏經洞文物散落世界各地,確實是中國文化上難以估量的損失,但敦煌遺書及相關文物以其豐富的內涵、珍貴的價值吸引了各國諸多學者對其孜孜不倦的整理與研究,並逐漸形成了一門新的綜合學科——敦煌學。敦煌學的興起又引起了學術界對敦煌、對莫高窟的重視。

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西北成為抗戰和建設的大後方,到西北考察成為當時的熱潮,前往敦煌考察的歷史學、考古學和美術工作者越來越多,例如向達、張大千、常書鴻等,經過他們不遺余力的宣傳,敦煌莫高窟在文化界和普通民眾中的知名度逐漸提高。

1944年,敦煌藝術研究所成立,擔負起了保護、研究敦煌石窟的職責。1951年,敦煌藝術研究所更名為敦煌文物研究所,1984年敦煌研究院建立。1987年,敦煌縣改為縣級市。

敦煌的金戈鐵馬、刀光劍影已然成為過去,莫高窟至今保存的七百多個洞窟、四萬五千平方米的壁畫、二千多身彩塑、加上藏經洞內所發現超過50000件的敦煌遺書,這些歷史寶藏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藝術之美,文物本身所攜帶的巨量信息,是敦煌學發展至今已超過一百年的原動力,也使得敦煌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重新煥發出無窮的魅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