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財富管理,向死而生

·這是第2873篇原創首發文章字數 4k+·

·關注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

9月的上海,氣溫直降10度。

百億互聯網金融平台崩盤,曾經的金融圈大佬投案自首。這些年早已習慣了互金公司的倒掉,但科班出身的圈內名人如此謝幕,讓人頓覺寒意徹骨。

沒有想到,2019年的夏季,成了財富管理行業的終極滑鐵盧。多個財富管理平台踩雷,銷售機構被判全責賠償,更有理財師入獄,財富管理行業哀鴻遍野。

這個行業,是死,還是生?

糾偏

出來混的都要還。

時光回到14年前的2005年,當“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的廣告開始頻繁出現在銀行櫃台的時候,中國人還沒那麽有錢。那時的中國經濟剛走出SARS陰影,2001年加入世貿的紅利漸入佳境,中國變成了“世界工廠”,中國人的財富急劇增長。

也是那一年,中國股市創下998點的低點後,開啟了瘋漲模式,直衝5倍。有錢了的中國人頓悟,原來除了存款,錢還可以這麽掙。理財和理財產品進入了中國人的視野。“理財元年”啟航。

那時,監管機構竟然可以統計出市場上有多少支產品。2006年,全國18家商業銀行僅僅發行了345款人民幣理財產品。這個數字到今天已經不知加了幾個零。

當時的監管環境下,除商業銀行外,沒有其他人有資格發行固定收益的理財產品,也不知“非標”為何物,理財產品以銀行間拆借、債券等“標準債權”為底層資產發行。潘多拉的盒子逐漸打開。

首先是信託。

於2006年登上歷史舞台的信託通道業務,最早通過“銀信合作”的方式開展。銀行委託信託公司就某一融資項目發起集合或單一資金信託計劃,再由銀行認購該信託計劃,實現間接貸款給融資企業的目的,通過嵌套通道的方式隱藏資金端和資產端。

2008年的一份新聞報導稱,2007年信託公司回歸主業成效卓著,全年信託資產規模達9600億元,同比增幅高達167%。這一年,信託正式成為理財產品的主力,但也走上了長達12年的回歸主業之路。直到10年後的2017年,信託業資產規模達到創記錄的26兆,當中多少是通道,已成追憶。

再次回到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股票和股票基金暴跌。1元錢認購的公募基金,穿越牛熊,堅守7年,一直到2015年差一點回本。也是那一年,曾經購買外資銀行掛鉤股市產品的投資者嘗到了苦果。一位宋姓投資者購買的理財產品累計賠了5321萬,虧了80%。

3年後的2011年,他打贏了官司,耗盡心力之後,他說:“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也只能怪自己,畢竟當初是我自己選擇的。”理財巨虧在那個時候還是個案,可惜後來的投資者沒有對此有足夠的重視。因為,他們發現,還是固收好,還是信託好。

信託收益高的有百分之十幾,低的也有8%。從不失信,永遠兌付,信託等於無風險。於是,在股市的慘淡中,信託成就了理財。

那時的上海陸家嘴,擺攤賣信託的人,不只一家。其中便有一支從某證券公司被迫離職出來的團隊。即使在10年後的今天,私人銀行在中國的發展也並不成熟,而這個團隊當時在證券公司號稱私人金融總部,他們的理想是要為高端私人客戶提供高品質的財富管理服務。他們,便是後來的第三方理財開創者諾亞財富的創始團隊。

經過數年蟄伏,頂著不合規的爭論,2009年,諾亞財富橫空在美國上市。“服務高淨值客戶萬餘名,協助配置客戶資產達到200億元”。信託成就了理財,而諾亞靠信託開創了第三方理財行業。

一年後,未來的後起之秀钜派投資集團成立。到2011年,中融信託旗下已經靠賣信託,發展出四個財富管理中心,其中最大的是第一財富中心,全是專職銷售,於是它華麗轉身分拆為恆天財富。此後,中融信託快馬加鞭,把旗下的財富管理中心,發展成為高晟財富、新湖財富和大唐財富,中植系開啟了佔據中國第三方理財半壁江山的征程。

第三方理財是指理財中介機構,它們號稱不同於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可以獨立地分析客戶的財務狀況和理財需求,判斷所需投資工具,提供綜合性的理財規劃服務。

但是,一直到2013年,除了幾家頭部公司互不服氣之外,第三方理財公司從數量上,並不成氣候。瓶頸在於產品供給端,也就是理財產品的缺乏。一家小公司如果沒有能拿到代銷信託的渠道和實力,就沒有產品可賣,也就難以發展壯大。信託通道很吃香,躺著掙錢。一片狂歡中,競爭者悄然伺機圍獵。

2012年年底,證監會發布新政允許券商資管、基金子公司成為通道,等於增加了信託以外的新的“產品管道”。群情振奮。券商資管、基金子公司瘋狂生長,目標是搶信託的飯碗。

更大的魔盒,在2013年2月打開。

那個月,《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公開征求意見。一年後的2014年3月,私募基金正式開始注冊備案。

磨礪20年,私募終於獲得合法身份。只要向基金業協會備案,隨便五線城市的幾個哥們整個公司就可以用私募基金發行合規的產品。股權、債權無所不能。公奔私,蔚然成風。

到2015年,私募基金管理人達到了25000家。終於,第三方理財發展的產品瓶頸和監管瓶頸沒有了。至此,大街小巷,盡是財富管理公司。風險,就在這個時候開始積聚。

從客觀意義上講,以私募基金備案製為代表的監管大放鬆,極大地促進了金融業的發展,起到為實體經濟的融資補血的作用。

到2019年二季度,私募基金資產規模13.33兆元,私募基金累計投資於境內未上市未掛牌企業股權、新三板企業股權和再融資項目數量達10.75萬個,為實體經濟形成股權資本金6.03兆元。

2014年起,影子銀行受到越來越多的中國監管層的關注。影子銀行是指遊離於銀行監管體系之外的信用中介體系。影子銀行可以成為潛在的金融風險爆發點。全球金融穩定委員會的研究顯示,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前的五年,全球“影子銀行”規模不止翻倍,達到了62兆美元。

監管體系之外的大小財富管理公司發行的非標債權類產品,包括P2P理財,是中國影子銀行的主力,但其規模卻大到難以衡量。

有人說兆以內,有人說十兆以上。說兆肯定少了。2018年之前,頭部20家第三方理財每年發行的債權類產品肯定超過5000億。P2P理財的規模在高峰時期何止5000億。

債權就是借款,借款就是放杠杆,放杠杆要靠信用,信用不破靠的是什麽?靠的是資產價格不跌,靠的是現金流不斷,靠的是借新還舊續命。

所有的糾偏在2018年起發生。資產價格的上漲自2018年起陷入停止,除了瘋漲的豬肉。經濟下行壓力增大,混日子的企業現金流捉襟見肘,信用地雷頻出。持續十幾年放貸收利息的好日子結束了。違約,終於從教科書真真實實落到了債權人的面前。

先不說非標債權的慘淡,公開市場債券2018年違約120隻,等於2014年到2017年的總和,違約規模1177億元,比前4年總和860億元還高出36.9%。

更要命的是“通道消失”,風控標準提升,借新還舊沒了可能。曾經是非標債權天堂的其他類私募產品再也批不出;券商、基金子公司,比信託先行“回歸主業”。滅了P2P的合規通路後,非標債權的最後一根稻草,金交所,也面臨三年清理整頓,不止停了增量,還要清理存量。

2019年3月,運營10年之久,累計融資4000億,名字是“創投”,做的卻是P2P的元老——紅嶺創投宣布清盤退出。行業謝幕。

2019年8月,中國銀保監會“64號文”,信託業下半年監管重點是去通道、控地產、優結構。12年後,信託終將回歸主業。

掌握高質量信用的主流持牌金融機構收縮,吃低信用產品飯的“影子們”,這些第三方理財,不會好過。大量產品違約,自融救火,資金池救火,假融救火,最後全盤崩塌。那些熟悉的某某財富名字,一個一個倒下。問遍第三方,誰還活著,誰無延期,誰還有募集能力?慘淡!

反思

經典資產配置理論認為,一個人的資產應大部分配置在中低風險固定收益產品上,少部分配置在股票等高收益高風險資產上。儘管股市不景氣,很多人虧錢,但不傷元氣。炒股,不就是,打個麻將麽。

當中低風險固定收益產品無法兌付,投資者遭受的打擊將是致命的。資產的大部分在這裡啊。財富管理行業的朋友們,為了滿足人民群眾巨大的理財需求,不計風險地造出了一堆供給——“非標債權”這個怪物。管理層講的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何其正確。

殘酷的是,這是經濟規律使然。只要有需求,有利益,就必然有供給,哪怕供給的是假貨。改革開放以來,無數個行業,從假貨橫行到真貨勝出的故事,正在財富管理行業上演。好事。

你要的是銷售傭金,別人要的是你客戶的本金。財富管理行業必須痛定思痛。

出清,就是糾偏。縱然殘酷異常,不管主動與被動。出來混,“還”的是低水準風險控制。誰都不怪。

不怪產品供應商。那些錢,借給了高利貸者、財務造假者、商業賭徒,以及真的賭徒。本就是,不該借,不能借。

不怪客戶。怎樣的信任,能超過客戶把錢給你的信任?客戶風險自擔,不代表銷售機構可以誇大、誤導。湊乎著把銷售合約簽了?絕對不行。道義的責任,不是在售前,是要等到本息兌付,追債到底。

不怪行業。單項目募集模式,決定了第三方理財無法像銀行一樣,實現組合管理、風險分散。銀行出了一筆壞账不要緊,有單一借款主體風險敞口約束,有其他利潤對衝,有資本充足率約束。第三方理財,沒有交易對手風險敞口約束,出現一筆壞帳延期兌付,就會影響聲譽,兩筆無法兌付,就有客戶來拚命。鋌而走險,拿別的產品的錢兌付的結果就是窟窿越補越大。這和剛兌無關,是業務模式本身的缺陷。唯有轉型組合管理,嚴控單一項目風險。

重生

“理財產品元年”(2005年)的14年之後,今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發布《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向全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紀要》明確,賣方機構對金融消費者負有適當性義務,賣方機構未盡適當性義務導致金融消費者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這一重要審判意見,被財富管理行業專家認為,既是緊箍咒,又是倒逼重生。

同月,北京高院判決某銀行賠償基民全部投資虧損,被稱為財富管理圈的“恐怖片”。緣於,第一、銀行兩次上訴無果,高院維持原判;第二、銷售機構不僅賠償本金,還要賠償利息;第三、打贏官司的基民是金融案件審判專家。

從業者們、理財師們大呼不公,甚至說是“故意構陷”。論點有二。第一、這個打贏官司的投資者是專業金融案件審判專家,以前買類似的高風險產品賺錢,這次賠錢,就來專業碰瓷,發心是惡,法院怎能鼓勵“惡”?第二,投資人白字黑字簽的風險揭示書,怎麽能讓銷售機構全陪?即使銷售有責任,銷售也不是全責。法院判決對投資者保護過度,對財富管理行業是巨大打擊。

這不僅讓人想到了某些領域存在的職業打假者。食品安全法規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即“退一賠十”。有人專門鑽漏洞,故意把食品的生產日期塗抹掉,或者故意把食品放到過期,再帶回超市,向超市索賠。專門賺“退一賠十”的錢,“知假買假”或者“陷害真的”。

2017年,最高人民法院辦公廳《關於引導和規範職業打假人的建議提出的答覆意見》稱,知假買假行為有形成商業化的趨勢,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職業打假人,其動機並非為了淨化市場,而是利用懲罰性賠償為自身牟利,進行敲詐勒索。這些行為嚴重違背誠信原則,法院不支持這種以惡懲惡,飲鴆止渴的治理模式。《紀要》對銷售機構賠償責任的規定,是否也會招致職業找茬的假投資人?不得而知。

站位決定立場,法是法,情是情。

銷售是財富管理行業最難乾的活,是行業業務的核心。最嚴銷售適當性法規,代表著財富管理行業開始走向終極成熟。儘管代價巨大,矯枉必須過正。

2019年的初秋,並非全是震驚。13家上市銀行披露數據顯示,私人銀行資管規模在上半年增速接近15%,合計規模已達到11.39兆,富人資產增速比去年下半年明顯加快。

數據也許說明,資金正在回流財富管理的正規軍——銀行,也許說明第三方理財的進一步式微。但數據更代表了行業重生的信心基礎:中國人的財富還在日益增長。這麽多財富,只要認真做好事,謹守責任,不負托付,管他東南西北風呢。

跌宕十五年,沒有猜對開始,也沒有想到結局。財富管理到了今秋,向死而生、方得重生。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 圖片 | 視覺中國 」

秦朔朋友圈微信公眾號:qspyq2015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