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朝秦暮楚:戰國時期計程車人們為何能夠隨意選擇效力的國家?

作者|RED

01.想走就走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三節》記載:

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凶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倘若梁惠王真的是盡心盡仁,庶民就可以隨隨便便的從一個國家轉移到另一個國家嗎?好比於現在,出國都還得辦理簽證,要想在他國長期居住,都還得要有綠卡。要是因為外國好,本國民眾就一窩蜂地跑去了,本國政府的尊嚴何在?有何存在的意義?有一個關於戰國時期人員流動的成語叫“朝秦暮楚——早上還在秦國,晚上就去了楚國。難道戰國這麽大,真的想去就能去看看?

02.說走就走

孔子為了宣傳自己的思想主張,曾經周遊列國,帶領著自己的學生和信徒,從魯國出發,大致走了衛國、曹國、宋國、齊國、鄭國、晉國、陳國、蔡國、楚國、等地。現如今大致路線曲阜——菏澤——長垣——商丘——夏邑——淮陽——周口——上蔡——羅山,然後原路返回。雖然諸國皆敬孔子,但是孔子終不受重用。這一路浩蕩,也一路波折,在看過山和“大海”後,孔子最後走向平凡之路,安心教書育人。

在《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六節》有記載: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誠如是也,民歸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誰能禦之?這段話的主要意思是民眾能夠像水流一樣順仁義而行,並非依君王而行。

《孟子》通篇沒有講臣子要對君王效忠,強調的內容是士人不需要對任何個人效忠,只需盡仁義而已,不存在對誰從一而終的道德束縛。因此在道德和法律層面,都沒有約束個人遷徙自由的說法。

李斯本是楚國人,學在齊國,學成之後到秦國施展抱負,求得富貴。李斯在向師傅荀況告別時說“此布衣馳鶩之時,而遊說者之秋也”;吳起是衛國人氏,先後事魯,奔魏,入楚,在每個國家都擔任過軍職,都立下了戰功;歷史上著名的商鞅也是衛國人,先在魏國效力,後不受重用投奔秦國,在秦國實行變法,奠定了秦國統一六國的基礎。

《史記·蘇秦列傳》記載:“於是六國從合而並力焉。蘇秦為從約長,並相六國。”蘇秦一人佩戴東方六國相印,可以想象當時的開放風氣。所謂“邦無定交,士無定主”亦能佐證。

(商鞅劇照) (吳起畫像)

03.能走就走

為什麽在春秋戰國時期,士人的流動能夠如此自由呢?源自無人管束,盛於諸侯所求。此時,西周的分封制度已經崩壞,天下混亂,禮樂不行,重利輕義;舊王已經衰落,然而新王還未興起,各國為了能夠在混亂的爭霸兼並戰爭中活下來,只能變得更強大才可以。

《戰國策》有言“今天下諸侯方欲力爭,競招英雄,以自輔翼,此乃得士則昌,失士則亡之秋也。”《論衡·效力》有言“六國之時,賢才之臣,入楚楚重,出齊齊輕,為趙趙完,畔魏魏傷。”因此各國為了增強國力而招攬各國人才,也是促使士人流動的重要原因。比如魏國信陵君,楚國春申君,趙國平原君,齊國孟嘗君,他們都禮賢下士,結交賓客,時稱戰國四公子。

《資治通鑒》記載“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為師,每過段乾木之廬必式。四方賢士多歸之。”戰國中期齊國的“稷下學宮”囊括了當時天下之英才,也標誌著齊國成為這一時期的人才交流中心,其中著名的學者如孟子(孟軻,鄒國人)、淳於髡、鄒子(鄒衍,齊國人)、慎子(慎到,趙國人)、申子(申不害,鄭國人)、荀子(荀況,趙國人)等。

(稷下學宮壁畫)

到了戰國後期,秦國更是成為吸引流動人才的成功的人才市場的范例。秦國地處西戎,盛行尚武風氣,文教事業不甚發達,文化遠遠比不上中原諸國。所以在秦國發展史上能夠列舉一大串關東六國的文化人士,如晉國的由余、公孫支,齊國的百裡奚,宋國的蹇叔,燕國的蔡澤,魏國的即商鞅、張儀、范睢等等。秦國丞相呂不韋招攬門客三千人,編寫巨作《呂氏春秋》,可謂盛矣。

越往人類早期,出於安全利益考慮,個人越容易依附於小集體形成小共同體,比如家庭,家族,村社,族團等等,在小共同體中個人沒有自由的權力;越往現當代,隨著統治和管理規模的擴大,個人越容易依附於大集體形成大共同體,比如國家,教會,黨派等等。

個人在小集體面前享有像國家這種大共同體保障的自由,但是在大共同體面前亦有約束。在沒有建立起大一統的帝國之前,國家對於個人自由的管制較少。天下這麽大,誰都可以去國外看看。

參考書目及文獻

1.《孟子》,中華書局出版社,2006年版。

2.《中國通史》,呂思勉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

3.《史記》,中州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

4.白豔秋,《論戰國時代的人才解放運動》,黑龍江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