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第一作者”王廣良為何與諾獎擦肩而過?

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威廉·凱林(William G Kaelin Jr)、彼得·拉特克利夫(Sir Peter J Ratcliffe)和格雷格·塞門扎(Gregg L Semenza)獲得這一獎項。他們獲獎的理由是:發現了細胞如何感知氧氣和適應氧氣供應。其中,塞門扎的貢獻是,找到了低氧誘導因子(HIF)並揭示了該因子是身體應對低氧環境的一個調控開關。

看似中國人(華人)與此次諾貝爾無緣,但是還是出現了中國人身影。

在諾貝爾獎網站列出的三位諾獎得主的5篇代表作中,塞門扎的代表作的第一作者是華裔科學家王廣良,也是塞門扎的第一位博士後。出生於1963年10月10日的王廣良於1983年在杭州大學生物系本科畢業,1986年畢業於中科院細胞所,1991年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獲博士學位,1992年-1995年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塞門扎實驗室從事博士後研究。

王廣良和塞門扎合影。浙江新聞 圖

1995年,王廣良在塞門扎的實驗室克隆出低氧誘導因子(HIF),為其導師獲得2019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奠定了重要基礎。王廣良在回憶過去的研究工作時稱,“我是塞門扎先生的第一個博士後,當時整個實驗室就只有我們兩個人。在尋找HIF的絕大部分時間裡,都是我一個人在做具體的科研工作。”

按理講,克隆和發現了HIF,王廣良也應當獲得2019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遺憾的是,作為第一作者的華人此次再次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顯然,人們會產生疑問,此次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是否公平和公正?

這個可以與2018年的另一位第一作者獲得諾貝爾獎比較。

因在雷射物理學領域所做出開創性發明,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阿瑟·阿什金(Arthur Ashkin)、法國科學家熱拉爾·穆魯(Gerard Mourou)和加拿大科學家唐娜·斯特裡克蘭(Donna Strickland)3人。

斯特裡克蘭不只是繼居裡夫人與格佩特-梅耶之後,歷史上第三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科學家,而且在獲獎前,僅僅是一名副教授,59歲的年齡也準備退休了。但是,她是穆魯的學生,並且在與導師共同發表的論文上,她是第一作者,因此與導師一起共獲得諾貝爾獎。

為什麽同樣是第一作者,斯特裡克蘭能獲諾獎,王廣良卻不能獲諾獎?由於諾貝爾獎的評選過程要50年後才能披露,因此,關於斯特裡克蘭與王廣良兩者的天壤之別還不能獲得詳盡和合理的解釋。但是,從表面看,有幾個原因值得觀察。

首先,不能不說,獲得諾貝爾獎除了需要有實力和得到檢驗的真正成果外,還需要運氣,這一點已經有無數的獲獎者指出,也被科學界所認同。199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之一、英國科學家理查德·約翰·羅伯茨在2015年4月2日的《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計算生物學》發表文章稱,獲得諾貝爾獎有10個簡單原則。其中的第7條就是,在運氣最好的時候,設計並執行最佳實驗。而且,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抽樣調查也證實,大多數人相信運氣是他們發現的最大因素。

從這個角度看,運氣確實在斯特裡克蘭的獲獎上產生了重要作用。其實,關於雷射發明的成果應當是穆魯的另一位學生威廉姆斯(Williams),他提出了一個創意,並問導師穆魯,如果光纖和放大器調個順序會怎麽樣,問完後,他回家了。穆魯一聽這個創意不錯,就想馬上讓學生進行實驗來看看結果,但是,由於威廉姆斯已經回家,實驗室只剩下斯特裡克蘭,穆魯就讓她按威廉姆斯的想法做實驗。

這個實驗非常簡單,穆魯的隨便哪個學生都能做。實驗結果出來後,實際上就是發現了啁啾脈衝放大技術,並在後來成為高強度雷射的標準而應用於眾多領域,如廣泛開展的激光視力矯正手術。由於斯特裡克蘭是第一作者,與導師穆魯獲得了諾貝爾獎。

不過,如果當初這個實驗是威廉姆斯所做,而且創意也是他提出的,是否也會與導師一起獲得2018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呢?這個問題也很難回答,因為,在科學領域,可能還存在改善男女平衡的因素。

長期以來,諾貝爾獎一直被男性科學家所主宰,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都是如此,其中物理學最甚。因此,2017年,瑞典皇家科學院就公開表示,將尋求更積極地鼓勵女性研究人員的提名,著手解決男女不平衡的問題。

為了糾正男女不平衡,瑞典皇家科學院和歐美科學界還采取了其他一些措施。2018年10月意大利科學家亞歷山德羅·斯特魯米亞(Alessandro Strumia)在歐洲物理研究中心(CERN)的瑞士總部的研討會上說,物理學“是由男人發明和建造的”。對於這種公開宣揚“性別不平等”的言論,CERN當即做出回應,暫停了他的職務。

就在斯特魯米亞被停職的一天后,斯特裡克蘭與導師一同獲得2018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這似乎是一種巧合,正如英國薩裡大學理論物理學教授吉姆·哈利利(Jim Al-Khalili)在Twitter上說,就在斯特魯米亞發表“男權”言論幾天后,斯特裡克蘭獲得了諾貝爾獎,這真是“奇跡”。

其實,這也體現了科學界糾偏科學界的男女不平等的努力,實際上也是運氣的一種體現。當然,這也能激勵更多的女性從事,甚至獻身於科學事業。

王廣良本人並沒有為此次的諾貝爾獎失之交臂而有太多遺憾,是金子總會發光的。他覺得此次的諾貝爾獎是一個契機,會更有利於今後的研究,而且說不定以後再找投資也會比較有說服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