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實施“雙高計劃”,需加強課程建設

2019年4月,《教育部財政部關於實施中國特色高水準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正式印發,吹響了引領新時代職業教育高水準發展的集結號。為了在5月15日之前準備好“雙高”建設的申報材料,在剛剛過去的四天“五一”小長假裡,一些高職院校卻並沒有休息。大家在申報和熱議“雙高計劃”的同時,是否要結合《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對職業教育現代化的設計和要求,冷靜地思考一下“雙高計劃”的目的,以及下一步引領高職教育發展的重點和抓手?筆者認為,課程建設是“雙高計劃”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

“雙高計劃”的總體目標是引領新時代職業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而高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和重要載體是課程建設。課程建設是體現高職學校競爭力的核心要素和專業建設的重要任務,可以破解職業教育的根本問題。在中國特色高水準高職學校的申報中,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勵情況、主持國家級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立項項目與應用情況、教師全國職業院校教學能力比賽獲獎數、國家級教育教學改革試點情況,都是學校標誌性和強有力的競爭性指標。在中國特色高水準專業的九大建設任務中,課程教學資源建設、教材與教法改革、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和實踐教學基地建設與課程建設緊密相關。

普通高校“雙一流”大學名單出爐後,教育部提出打造“金課”,實施一流課程建設“雙萬計劃”,作為高等教育質量提升的又一重要抓手。“金課”具有高階性、創新性和挑戰度,分成線下“金課”、線上“金課”、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虛擬仿真“金課”和社會實踐“金課”。因此,課程建設很可能也是高職院校“雙高計劃”之後,促進高職內涵發展提升質量的重要載體。優質高職院校是完成今年高職擴招115萬任務的重點,進行教學改革,做到“標準不降、模式多元和學製靈活”是保障高職擴招不降質的重要保證。面對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和新型職業農民,高職院校必須採用靈活學製、多元教學模式及創新的教學和評價方式,打造含金量高的X證書培訓課程和理實一體化課程等。

“雙高計劃”背景下課程建設必須促進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深度融合。信息技術變革給各行各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教育信息化戰略也從1.0版走向2.0版,提出“三全、兩高、一大”的建設目標,到2022年要建成“互聯網+教育”大平台。“職教20條”中提出,要適應“互聯網+職業教育”發展需求,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進教學方式方法,推進虛擬工廠等網絡學習空間建設和普遍應用。

“雙高計劃”背景下課程建設要遵循工學結合、知行合一的原則。當前職業教育課程建設理論豐富,最具有影響力的是以美國和加拿大為代表的“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CBE)”和以德國為代表的“學習領域課程模式”。無論何種課程模式與開發方法,都必須堅持工學結合、知行合一,校企共同開發課程資源、教材和教法,使得教學標準和內容及時吸收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規範,採用模塊化、結構化教學,使用活頁式、工作手冊式教材。

“雙高計劃”背景下課程建設注重與課程相關的職業教育標準建設。課程方面的標準是人才培養質量和課程質量的依據和評價標準。當前我們已經有410個高職專業教學標準,136個專業(類)頂崗實習標準和30個專業實訓教學條件建設標準。今後,還需要通過與行業合作的方式,繼續完成和完善專業教學標準、課程標準、頂崗實習標準和實訓條件建設標準的建設和實施。

“雙高計劃”背景下課程建設應依托高素質“雙師型”教師和高水準實訓基地。教師是課程設計、實施和評價的主體和對象。要建設高水準高職學校課程必須有高素質“雙師型”教師,他們應具備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雙師雙能力”,也具有來自行業企業的兼職教師和校內專職教師形成的“雙師雙結構”,甚至還應具有“雙師雙語”的能力,以應對職業教育服務“一帶一路”倡議,協同行業、企業“走出去”。高素質應體現在具有高尚師德的高層次學科帶頭人以及高技藝的“雙師”和“大師”。高水準教學創新團隊建設也是職教師資隊伍建設的創新點,有利於發揮示範、引領和異塵餘生作用,更好地實施模塊化、結構化教學。實訓基地是課程和教學的載體,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公共實訓基地、生產性實訓基地、職工職業技能實訓基地、職業農民培育基地、創業孵化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等都是職業院校課程建設的重要依托,按照共建共享的原則,吸引多方力量和資本投入實訓基地建設,發揮基地教學、培訓、生產、技術服務等方面的功能。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