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折磨上百萬人的童年陰影,不該再出續集

來源:槽值

高考成績出爐後,最忙碌的,不再是高三考生,而是家長。

有人懷揣著十二萬分的小心,仔細研究報考指南,遍尋“高人指點”;

有人準備著給孩子尋個複讀的好去處,期待孩子再搏一把。

同事聊起自己的親弟弟:

“出成績第二天,家裡已經給他交好了去毛坦廠複讀的學費,過兩天全家人還要去‘踩點’、租房……”

知乎上一個話題再次被炒熱:

300多萬瀏覽背後,是無數家庭在“學歷、學校”上的掙扎和渴求。

成績、排名、分數,這些自帶緊張感的字眼,在家長心頭一懸就是近二十年。

01

都說大學是人生的轉運站站,好的大學更容易把人送上通往成功的列車。

“讓孩子考高分”,理所當然成了我們眼中高效的努力方向。

甘肅某地,14歲男孩已經參加了3次高考,今年分數超過一本線84分。

9歲時,他通過自學和父親教導上完了初中課程,跳級升上高中。

他的學習和成長中,父親付出良多:全程陪讀、陪學,家裡滿是筆墨紙硯。

這次成績出來,父親又猶豫了,要不要讓他再複讀一年:

“他年齡小,上學由我們決定,我們說讓他走就填上志願,要讓他複習的話就到學校繼續複習嘛。”

坦白來講,這樣的孩子如果出現在我們身邊,多少是會帶來一些壓力的。

“別人家的孩子”14歲就考上一本,自己家的孩子還在初中,毫不焦慮是假的。

但網友們對這位“小神童”,更多的卻不是羨慕。

為了孩子的成績,我們可以付出一切。

可在對分數的極致追求中,我們忘了去思考,是不是有些東西被忽略了?

分數,誠然代表著成績的優秀,卻也因此成為折磨著許多孩子的童年噩夢。

綜藝《少年說》裡,初一女孩站在高台上訴說自己的經歷。

由於理科成績不好,父親撕了自己從三年級開始寫的小說:

“就在前幾周,我爸爸把我的56本,一筆一劃寫出來的三十多萬字小說,都撕了,還把我的每一本課外書都用膠帶給封了起來。”

她努力克制情緒,用比較輕鬆的方式告訴父親:“我就像失去了靈魂。”

台下的父親紅了眼眶,但沒有妥協:

“我擔心這樣下去,你以後就不會有好的高中,也可能沒有好的大學。”

父親決定讓女兒先放下小說,等理科成績回升再重新商量。

孰是孰非,我們難以評判。

父親的出發點是好的,可這番苦心卻傷害了孩子,孩子也對家長有了抵觸,本應共進退的一家人,最後兩敗俱傷。

但如果是我們面對這樣的難題,恐怕也會告訴孩子,學習第一,興趣先放放。

這樣的教育方式,隨處可見。

李柳南是教育專家,只要是她負責的班級,總能拿到第一名;

她的兒子全校排名第三,女兒就讀於知名女校,家長們擠破頭都想把孩子交到她手上。

但突然有一天,他的兒子說,“媽媽,我不想去上學了。”

不久後,女兒也開始逃課。

兩個人見人誇的小孩像是轉了性,在家中打遊戲度日,完全拒絕和媽媽溝通,女兒甚至有自毀傾向。

李柳南花了10年的時間,想方設法和兒女和解……

她寫下了一本“悔過書”:

“我會排滿孩子的行程,做我要他們做的作業,去我叫他們去的補習班,寫我要他們寫的習題,讀我要他們讀的書......”

如果孩子不聽話,打罵就是家常便飯。

她從來不問原因,隻問結果:“作業做了嗎?日記寫了嗎?書念完了嗎?考試考得好嗎?”

孩子所有的行程活動,都必須指向成績提高。

李柳南用了10年才明白過來:成績都不是一切,以分數為目的給孩子套上的枷鎖,常常會變成以愛之名的傷害。

我們把孩子的成績視為自己的“KPI”,嚴格督促。

為了孩子的未來,忍著心疼,背著壓力,推著孩子拚命奔跑。

只是,養兒育女十多年,難道只是為了一張高考成績單?

02

上個月,一篇高考狀元的自述在朋友圈刷屏。

作者曾以省第一名的成績被北大錄取,但大三時,她患上抑鬱症,休學一年。

那段時間,她深陷迷茫。

覺得前途渺茫,覺得自己不配在北大,甚至覺得,自己不配存在。

有人對她的故事心存疑惑。其實,她面臨的情況並非個例。

北大心理學博士徐凱文稱這種狀態為“空心病”,即“缺乏價值和意義感”。

在他過去的一項調查裡,北大有30%的學生,多多少少都有些“空心病”:

有人說自己“只是按照別人的邏輯活下去而已”;

有人迷茫於並不能帶來快樂的學習工作……

學者認為,這是因為孩子們前十多年的生活裡,高分是唯一目標。

進了大學,成績不再是衡量優秀的唯一標準,目標被剝奪,自然失去價值感。

徐博士談論“空心病”時,還提到了另一個名詞——精致的利己主義者。

在他看來,這也是“一切向分數看”的後果。

學校裡,成績好的孩子能得到老師的讚許,成績不太好就可能會面對老師的批評、同學的排斥……

紀錄片《學習的人》

競爭面前,有時孩子們顯露出的冷漠自私,比大人更甚。

紀錄片《學習的人》裡,有孩子坦言:

“朋友答錯題的時候,我會很高興、很驕傲;”

“會嫉妒成績比自己好的同學,不跟他們來往……”

紀錄片《學習的人》

我們耗盡心力培養一個孩子,不可能盼著TA變成一台“高分機器”。

而是希望他們品學兼優,希望良好的品質,指引他們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可如今,我們一再誇大分數的重要性被,可能真的會向孩子們傳遞一條訊息:

學習和成績之外的一切,都可以不予考慮。

紀錄片《學習的人》

哈佛大學教育學院“關懷常態化”(Making Caring Common)項目,調查了來自美國三十三所中學的一萬名學生。

其中高達80%的被訪者認為,父母更在意自己的學業成就,而不是自己是否關心他人。

孩子們一致認為:“我取得好成績帶給父母的自豪感”比“我在學校裡幫助了別人帶給父母的自豪感”高3倍。

如果對孩子們來說,成績是否拔尖成了衡量他們價值的唯一標準;

唯有成績優異才能收獲掌聲,得到關愛和讚揚;

我們又如何要求他們在競爭面前保持包容、善良?

紀錄片《學習的人》

重視成績並非壞事,誰都希望,孩子能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下,走得更輕鬆些。

可社會到底是多元的,分數高並不完全等於優秀。

現如今一些問題,也在逼迫我們去反思:

用心良苦的同時,是否忽視了一些同樣重要的東西?

03

哲人說,“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識和認識的堆積。

誰要是把自己單純地局限於學習和認識之上,即便學習能力非常強,他的靈魂也是匱乏和不健全的。”

畢竟,人生的意義不僅在於所能攀登的高度,也更在於其廣度與深度。

就像我們誇讚別人家的孩子時,不僅是成績好的小孩令人豔羨,天真善良的、孝順父母的、樂於助人的、開朗熱情的、心思細膩的小孩,都能令人心生喜愛。

拋開成績的標簽,孩子們,還可以有無數種“優秀”的模樣。

可以是懂得感恩——

今年疫情期間,浙江蒼南的幾個防疫站裡,連續十多天,每到夜晚都會迎來一個小男孩。

男孩總是費力拎著滿滿幾袋子夜宵,送到值班志願者手中。

這些夜宵是男孩父母一起做好,再由爸爸開車帶孩子分別送到每個站點。

爸爸的初衷很簡單:

“志願者值守辛苦,希望他們能喝碗熱湯,也希望這個舉動會對孩子一輩子產生一些影響,懂得感恩。”

也可以是富有愛心——

52歲的朱先生,有一個6歲女兒,他陪伴女兒成長的方式是,將她拉進自己的志願者隊伍裡。

女兒5歲半時,父親就帶著她去賣報紙,幫助貧困小朋友。

後來很多年裡,他每月都帶女兒去福利院看望孤兒,鼓勵女兒用壓歲錢為貧困學生捐款,和女兒一起參加救助塵肺病農民義賣活動……

女兒對自己在做的事情很驕傲,還帶動身邊的同學一起加入。

父親同樣覺得驕傲,他一直堅持公益能幫孩子成為一個有責任心、有愛心的好人。

而現在,女兒確實正在成為這樣的人。

第一次做公益的場景

我們花了大把時間精力,操心孩子們分數提高沒、排名進步沒、考過隔壁小孩沒……

常常忽略了,我們正培養著的孩子,將來會成為社會發展的基石,對世界的作用遠不止自我的事業。

兩眼隻盯著一時的成績,最後只能是把自己和孩子的世界,都活小了。

“好孩子”的衡量標準,明明還有很多。

成績之外,眼界和格局,心態和品德,同樣重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