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慢粒白血病可停葯治癒?這位媽媽已停葯近兩年 生下健康寶寶快1歲了

90後的菁菁(化名)是一名慢性髓性白血病(CML,一種血液腫瘤疾病,下稱慢粒白血病)患者,2013年底因手部意外受傷去醫院檢查才得以確診,在服用藥物三年半後意外懷孕。鑒於國外已有類似病例,醫生建議菁菁停葯,九個月後,她生下了一個漂亮健康的孩子。

現在,菁菁已經停葯近2年了,這是很多慢粒白血病患者無法想像的,也是無數像菁菁一樣的準媽媽患者夢寐以求的。

菁菁的情況並非孤例。她的主治醫生,河南省腫瘤醫院教授張龑莉還曾接診過20多位懷孕後停葯的患者,其中一位患者的孩子已經七歲了。截至目前,在她管理的患者中,停葯1年(以上)的已有14個,其中一位停葯近6年。

張龑莉接診了河南省近1/4的慢粒白血病患者,她告訴21新健康記者,對年輕、沒有合併症的患者提倡一開始服用二代葯(尼洛替尼),儘早達到停葯的目標,這樣可以減少患者經濟負擔,也能避免接下來的不良反應。

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及藥物的不斷更新上市,慢性髓性白血病從不治之症變成了可治、可控的疾病,一些腫瘤逐漸轉化為慢性病,其中停葯後的「慢病管理」對患者生存質量有著很大影響。

01「我想把孩子健健康康生下來」

2013年,菁菁的手意外受了傷,因為傷得比較嚴重,她到醫院檢查,還住了幾天院。這次就診結果也很意外。

經醫生建議,菁菁到河南省腫瘤醫院就診。隨後,她被確診為慢粒白血病,開始服用二代治療藥物。「開始的時候,家人都瞞著我,說沒什麼事,醫生也說按時吃藥就好。於是,我按照醫囑一天吃四顆膠囊,上午10點兩顆,晚上10點兩顆。」

菁菁一直神態很淡定,對於自己患病治療的過程也描述得很輕鬆:有一些副作用,會掉頭髮。

就這樣,菁菁保持著良好的心態,服用了三年多藥物,直到發現自己懷孕。對於這個孩子的到來,菁菁和家人驚喜中帶著一些擔憂:對於長期服用藥物的慢粒白血病患者來說,孩子能不能要?是否能讓孩子健康平安地出生?

菁菁得到的答案是相對肯定的。

張龑莉告訴她:「孩子有畸形風險,特別想要的話,就先把葯停了,也有可能生育正常的孩子。」

停葯後,菁菁每個月都要到醫院做檢查,檢查孩子,也檢查自己。檢查結果令人欣慰——孩子健康,菁菁的血項也非常正常,都是陰性指標。

菁菁告訴21新健康記者,在懷孕期間,家裡人一直擔心孩子到底能否健康生下來,「後來孩子提前一個月剖腹產,很健康,我們一家人也都放心了。」

生產後,菁菁也沒有再服用抗腫瘤藥物。目前,她已停葯近兩年,尚無不良反應。

02多名患者已經停葯

「很多病人本來是需要終身服藥的,但是一些人到了生育年齡要面臨結婚生育的問題,包括現在一些兒童,經過十幾年的治療後也會進入生育期。」 張龑莉告訴21新健康記者,正是像菁菁這些有著生育需求的患者首先提出停葯,才開始在他們身上嘗試,而後慢慢延續到正常患者。

張龑莉介紹,慢粒白血病已經成為可以控制的惡性疾病。「菁菁是我管理的病人中第六個停葯超過一年的患者,最早的一例是因為懷孕在2013年2月,到現在已經六年。目前我管理的患者中,停葯1年以上的有14個。」

北京協和醫院教授段明輝管理的患者中也有相似案例。「我第一個停葯的病人是在2013年7月,當初也是因為懷孕而和我討論這個問題。同年,我們得到了美國第一個停葯研究數據,我便嘗試給患者停葯,從2013年現在過了近6年,未發現不良癥狀。」

段明輝介紹,治療慢粒白血病的一代葯是伊馬替尼,特點是安全,短期使用非常理想,但對心臟、腎臟的不良反應還在被陸續發現;二代藥物是尼洛替尼,特點是藥性比較強,殺傷白血病細胞速度非常快,可以在短時間內達到一定深度,但因為使用時間尚短,還沒有長期的絕對數據,而且對於老年患者而言會存在代謝問題,會造成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不良反應。

「二代葯長期的副作用也會存在,但是我體會到,如果患者吃伊馬替尼需要五六年,那麼吃尼洛替尼就三四年,可能沒有出現副作用之前就已經停葯了,解決了不良反應帶來身體的損傷。」張龑莉表示。

據了解,伊馬替尼從徹底停葯到達到治癒的可能性已經超過10%,段明輝認為,如果採用二代藥物,未來這種可能性將有望超過30%。

03患者依從性很重要

但停葯並非說說那麼簡單。

「要達到停葯標準,前期要經過幾年的努力,如果是一代藥物,要經過五年,如果是二代藥物,要經過三年以上。」段明輝告訴21新健康記者,「好好吃藥,才能爭取獲得停葯機會。我的第一個停葯患者,如果他不是在2009年就開始嚴格地吃藥,那麼在2013年美國人的研究數據出來時,我是不敢給他停葯的。」

段明輝介紹,相較於傳統的治療方法,靶向藥物治療較為緩和,但病人在治療的第一個月內仍會因為白血病細胞較多而感到不適,絕大部分病人的感覺比較輕微,但有不到10%的病人的這種不適感會很嚴重。

段明輝就曾接觸過一名痛感十分強烈的病人。「他感覺骨頭疼得非常厲害,這實際上是藥物在與腫瘤做鬥爭的過程。」如果同時使用一些止疼方法,這位病人有可能順利度過了第一個月,之後不良反應就會減輕,從而進入穩定狀態。

「可是這個病人自行把藥物停掉了,這是一個錯誤的做法,疾病沒有得到控制,再次出現病症。然後再次用藥,再次疼痛,再次自行停葯。這樣折騰三五輪後,就會從一個慢性期的慢粒走向加速期或者急變期,最終危及生命。」段明輝有些惋惜地表示。

段明輝告訴21新健康記者,到達急變期後,藥物控制已經來不及了,病人只能做非常強烈的治療,如骨髓移植,否則就要面臨死亡。「所以,如果病人不聽話,不按照醫囑去吃藥,就會喪失控制疾病的機會。」

段明輝提醒,對於慢粒白血病患者而言,吃藥前三個月內的劑量調整是十分忌諱的,如果擅自改變劑量,病人很可能會永遠喪失控制病情的機會,目前很多患者和少數醫生都不清楚這個問題。

「不吃藥沒有副作用,但會耽誤疾病,患者咬著牙、忍著痛也要把藥物堅持下去,這才能有徹底治癒的機會。」張龑莉表示。

04被忽視的慢病管理

慢粒白血病的確診並不難,據段明輝介紹,由於其較為明顯的診斷指標,常規醫院慢粒確診率高達95%以上,只有極少數特殊患者需要到大型血液病中心確診。而確診後需要強調的便是合理和規範化治療和監測。

「現在一部分腫瘤治療已經進入慢病階段。基本上,我國對腫瘤急性期的診療比較規範,但在緩解期或慢病管理階段,受國家醫療資源、腫瘤專業醫生人數比較少以及患者對緩解期治療的理解等因素影響,患者對腫瘤治療存在一定的誤區和鬆懈,以致於前期的治療效果可能不錯,但與西方國家相比,患者整體的有效率和生存率還是有一定差距。」中國抗癌協會閻昭教授向21新健康記者表示。

慢病管理,是指對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及其風險因素進行定期檢測、連續監測、評估與綜合乾預管理的醫學行為及過程,主要內涵包括慢病早期篩查、慢病風險預測、預警與綜合乾預,以及慢病人群的綜合管理、慢病管理效果評估等。

閻昭分析了當今社會在慢病管理上的幾個問題:

一是資源不足。相關專業醫療資源主要集中在三甲醫院,地方醫院缺乏對相關專家的配置和慢病管理的知識。

二是患者經濟條件問題。受經濟因素影響,長期用藥在很多地方還沒有完全實現。

三是社會宣傳問題。一些錯誤的宣傳讓本身經濟條件有限的患者,可能購買了不能有效治療的藥物。

四是患者自身和家屬缺乏相關知識。科普宣傳和科普書籍的不足,導致相關疾病正面及系統的知識不足,讓患者無從下手。因為腫瘤知識的更新非常快,靠網路碎片化的知識普及並不完全可行,需要更多地支持科普書籍的出版。

另外,還涉及一些其他方面的原因,如工作生活壓力等問題,導致患者沒有嚴格依從相應的治療指南來完成治療。

段明輝告訴21新健康記者,在慢病治療中,醫生反覆對病人強調最重要的是怎麼服藥。「我們看到過很多接受免費贈葯的病人,最後治療結果也不理想。一些病人在診斷和用藥上存在誤區。獲得藥物只是第一步,怎麼吃才是最重要的,不是拿到葯就可以解決所有疾病。」

近日,由中國抗癌協會(CACA)發起,諾華腫瘤(中國)計劃支持的「燈塔計劃」在中國慢粒聯盟年度峰會上正式啟動,將切實地幫助醫生及患者儘早實現慢粒白血病無治療緩解(TFR)的目標,實現停葯,同時也為醫生及患者樹立並加強「治癒」的信心。

「燈塔計劃」啟動後,將開展醫生及患者系列教育,對醫生進行規範化培訓,通過醫生推動患者線上教育,包括慢粒白血病大講堂、患教視頻等線上知識普及。同時,作為慢粒白血病治療結局指數探索TFR的最佳實踐項目,CML真實世界數據報告將成為「燈塔計劃」的核心關鍵。

未來,慢粒白血病指數將從診療及管理兩個路徑進行患者分類,通過大數據分析,創立最終數據模型,此後根據治療過程中的相關數據指標推算出大致結局、查看國內頂尖專家的治療方案並進行指標對比,找到沒有達標的問題所在,進行改善,以此來接近最佳治療目標。

05

「慢粒軍團」

在張龑莉看來,慢病管理模式不僅僅是「治」,「治」僅僅是手段和技術,而「療」是綜合性問題。

「處理病人的家庭、生活、身體健康等一系列問題,真正把慢性病做到『治』、『療』和諧統一,對他們個人來說,擺脫疾病、有正常工作;對家庭來說減輕負擔,只有這樣才可以提高慢性病的管理水準。」張龑莉向21新健康記者介紹。

為了達到這一水準,張龑莉建立了一個「慢粒軍團」。她幾乎每天都和白血病人在一起,除了正常上班,周末還會帶著病人外出遊玩。

「慢粒軍團」是由河南18個地區內的慢粒白血病患者組成。在群內,有「領導團「、「團長「,還有「政委「,張龑莉把每個地區內幾名文化素質較高的患者培養成「專家「,再由這些「專家「為其他病友進行解答。

談及群名的由來,張龑莉告訴21新健康記者,因為她的愛人是退伍軍人,所以群內成員喜歡稱呼她為「司令」,稱呼她愛人為「後勤保障部長」。「我們有群規、旗幟和口號,還有統一的服裝,儼然是一個不太正規的『部隊』了。」張龑莉笑著談道。

除了白血病知識的普及,張龑莉還會督促大家身體鍛煉、帶著她的患者開展旅遊、鼓勵詩詞學習、唱歌等活動。「在這種氣氛下,不光是從身體上治癒疾病,更是從心理上幫助他們,讓他們能夠發揮自己對社會的作用,通過以點帶面,讓患者能夠認識到自身的價值,這樣的精神對於疾病治癒很有幫助。」

從多位腫瘤患者的治療經驗來看,精神狀態的飽滿更有助於取得好的治療效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