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陝西林業由木材生產轉變為生態建設為主

(作者:姬娜)時光如梭,這40年,綠色發展理念根植人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陝西省建成森林、濕地公園134處,年均接待遊客2388萬人次,年總產值超過80億元。

改革開放前,陝西林業在產業方面主要還是木材生產和林產品加工。1978年,全省林業總產值僅為2.97億元。改革開放後,林業產業實現了跨越發展,2017年陝西林業總產值已達1213億元。陝西林業已由木材生產為主轉變為生態建設為主。

1去年陝西林業總產值1213億元

從以前的“砍樹”到如今的護綠,陝西林業產業是如何發展的?記者從省林業局了解到,改革開放前,陝西林業在產業方面主要還是木材生產和林產品加工。1978年,全省林業總產值僅為2.97億元。改革開放後,林業產業也實現了跨越發展。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陝西林業總產值年均增幅30%,2017年已達到1213億元。陝西林業已由木材生產為主轉變為生態建設為主。

陝西省林地面積佔到全省國土面積六成以上,達到1.85億畝。林業產業作為綠色產業、生態產業、循環產業、碳匯產業、生物產業和富民產業,已經成為全省綠色發展的優勢和潛力所在。

陝西林業由木材生產轉變為生態建設為主

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隨著旅遊需求的多元化,越來越多的人們渴望走向山野林間親近自然,森林旅遊日益流行。陝西省建成森林、濕地公園134處,年均接待遊客2388萬人次,年總產值超過80億元。2018年某旅遊機構發布的“國內森林公園熱度榜”,西安、上海、南京等佔據森林旅遊客源地前十強。途牛旅遊網相關負責人表示,從出遊情況看,森林植被、山石地貌、人文景觀、娛樂項目等是吸引遊客前往的重要因素;在出遊主題上,自然觀光、徒步登山、野營燒烤、泛舟攀岩、休閑養生、研學旅行、叢林探險、星空露營、森林馬拉松、野外拓展等是遊客較為喜愛的十大森林旅遊方式。其中,青少年出遊較為偏愛集科普、學習、交流於一身的研學旅行;徒步登山、野營燒烤等參與性強的項目尤其受到年輕遊客的歡迎;中老年人則主要以康體養生、度假為主。

目前,全省以特色經濟林、森林旅遊和林下種養殖業為主框架的綠色林業產業體系已經形成,全省林業特色經濟林面積達2838萬畝,花椒產量居全國第1,油用牡丹、核桃面積居全國第2,陝北紅棗享譽全國。全省人工養殖林麝1.5萬隻,養殖數量和麝香產量佔到全國70%。著力發展苗木花卉產業,花木種植基地面積已達208萬畝,基地建設初具規模。

國家專項調查顯示:陝西林業產業佔全省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8%,佔貧困人口的53%,已經成為全省農民增收致富、貧困群眾增收脫貧的重要途徑。隨著森林康養、森林體驗等新興林業產業的蓬勃發展,必將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對綠色生態產品的極大需要,真正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2秦嶺大熊貓成陝西生態文化名片

生態好不好?動植物的多樣性最能說明問題。

誰能料想,昔日“一座衛星上看不見的城市”銅川,如今已是中國宜居生態示範城市,對生活條件非常挑剔的東方仙子——朱鹮,在秦嶺以北成功野化放飛,已在銅川定居繁衍,種群數量由原來的10余隻增加到100余隻,三年野外自然繁殖銅川籍朱鹮30隻。朱鹮,也作為外交使者飛向日本、韓國,種群數量從最初的7隻發展到2600多隻,被國際鳥類保護聯盟譽為“世界拯救瀕危物種的成功典範”。

秦嶺大熊貓,陝西一張靚麗的生態文化名片。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結果顯示,秦嶺生存著345隻野生大熊貓,佔大熊貓總量的18.5%。種群數量比上世紀80年代的109隻增加了217%,增幅為全國最高。秦嶺大熊貓集中分布於西安、寶雞、漢中、安康交界地帶,也是秦嶺腹地。棲息地面積3600平方公里,尚有2446平方公里潛在棲息地。秦嶺大熊貓野外種群密度和野外偶見率居全國之首,平均每百平方公里至少有十隻大熊貓。

省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陝西省擁有黃土高原丘陵溝壑水土保持、秦巴生物多樣性兩大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是長江、黃河中下遊地區生態安全的重要保障。陝西野生動植物資源非常豐富,擁有陸棲脊椎動物700多種,其中,大熊貓、朱鹮、金絲猴、羚牛等國家Ⅰ、Ⅱ級和“三有”野生動物367種。全球首次成功野化放歸13隻人工養殖林麝,野生和人工繁育林麝總量達1.9萬隻,位居全國之首。

全省共有高等種子植物近4000種,其中,紅豆杉、銀杏等國家Ⅰ、Ⅱ級保護野生植物32種。根據2016年全國古樹名木資源普查結果,陝西古樹名木共727055株,分83科、156屬、311種,位居全國各省(市)數量之首,因其數量大、種類多、內涵深、形態美而聞名於世。

攻克千年古樹繁育保護世界難題,成功繁育出5000年黃帝手植柏、2600年老子手植銀杏等珍稀古樹的實生苗和克隆苗,黃帝手植柏種子搭載神舟十一號飛船遨遊太空回陝,積極開展保護培育研究,被稱作“開創了我國古樹擴繁保護的先河”。

3將聘3萬貧困人員當護林員

省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雖然陝西省國土綠化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整體上看,北部荒山缺林、中部身邊少綠、南部森林品質不高的問題依然存在,全省還有3000多萬畝荒山,主要分布在高山、遠山、石山和乾旱、半乾旱地區,自然立地條件差,造林成林十分困難,都是難啃的“硬骨頭”。

下一步,將著力推進全省大規模國土綠化,重點在陝北和關中北部開展大規模集中連片造林。在榆林堅持種樹種草“共同發力”,不斷擴大林草植被面積,構築長城沿線防風固沙生態安全屏障。在榆林南部和延安北部交接地帶,開展大規模集中連片造林,構築一道新的綠色屏障;在渭北旱塬帶上,開展大規模造林綠化,打造關中北部“綠色腰帶”;在秦巴山區以生態自然修複為主,著力構建漢丹江生態修複帶,切實加強國有林經營撫育,進一步提高林分品質。在全省開展綠色進機構、進校園、進城鎮、進村莊、進院落活動,讓群眾切實感受到林業就在自己身邊。確保到2022年,全省森林覆蓋率超過45%。

今年,陝西省還印發了《陝西生態脫貧攻堅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8—2020年)》,將從8個方面精準落實生態脫貧舉措行動:到2020年,在全省56個貧困縣聘用3萬多名生態護林員參與生態保護,帶動10萬左右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貧困地區參與林業重點工程建設和經營管理的貧困人口總數,不低於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3%;貧困地區林業產業發展愈加發達、涉林經營新型經濟主體帶貧益貧機制更加完善,林業產業發展帶貧益貧作用大大增強;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制度進一步完善,貧困人口生態效益補償政策嚴格兌現到戶;完成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450萬畝,70%退耕還林任務安排在貧困地區實施;開放500個基層林業部門,吸收5000名以上貧困人口參與林業生產和經營管理活動;願意接受林業培訓的貧困人口,林業實用技術培訓實現全覆蓋;駐村聯戶結對幫扶貧困村穩定退出,貧困戶穩定脫貧不返貧。

文章發表於武漢全民義務植樹網本地資訊,http://www.whyiwuzhishu.gov.cn/ 轉載請注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