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朱元璋擊敗陳友諒後將其小妾納入后宮

一代梟雄陳友諒是元末起義軍首領之一,也是朱元璋稱帝道路上的唯一勁敵。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陳友諒率60萬大軍在鄱陽湖康郎山附近水域與朱元璋展開決戰,先被火攻之計擊敗,又在撤退時中流矢而亡,朱元璋大喜驚呼道:“友諒亡,天下不難定也!”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親率水陸大軍兵臨武昌城下,陳友諒兒子陳理上表請降,大漢政權自此宣告終結。朱元璋封陳理為歸德侯,陳友諒父親陳普才為承恩侯,家族兄弟俱有封賞,總體來說朱元璋對待陳友諒的親屬還算仁義。唯獨有違道義的一件事就是把陳友諒妾闍氏納入后宮,稱帝後封其為達定妃。

朱元璋對此並不避諱,曾在自撰的《大誥》中提及此事:“朕在天下尚未平定時,攻城略地,與群雄並驅十四年,在軍中從未妄奪一婦人女子。唯有攻下武昌以後,因惱怒陳友諒屢屢起兵相犯,故奪其妾而歸。”這說明朱元璋並不是單純貪圖闍氏美貌,而是出於報復陳友諒屢次興兵來犯之恨,可想而知,闍氏在朱元璋那裡是很難獲得恩寵的。

有野史傳聞,闍氏被掠時懷有陳友諒的遺腹子,入宮不久就生下了朱元璋第八子潭王朱梓,洪武十八年(1385年)就藩於湖南長沙。臨行前,闍氏告訴朱梓:“你父親是漢王陳友諒,你父被殺之後,我忍辱偷生快二十年了,你要時刻準備替父報仇。”朱梓了解到自己的身世後,異常憤恨,在封地招兵買馬,籌劃起兵復仇,並製作一枚銅牌,上書“寧見閻王,不見賊王”八個大字,時刻提醒自己不忘復仇之事。

朱元璋從錦衣衛口中聽到了朱梓意欲謀反的消息,派徐達之子徐輝祖率兵討伐。朱梓緊閉城門,抱著最小的兒子在城牆上走了幾圈,把寫有“寧見閻王,不見賊王”的銅牌拋擲於城外,隨後回宮召集全家老小,閉門自焚而死。

這段記載出自查繼佐的《罪惟錄》和何喬遠的《名山藏》,查繼佐和何喬遠都是明末清初之人,當時距離明朝初年已經過去二百多年,很多史料已無法考證,難辯真偽,但我們依然能從中發現一些疑點。首先,按照皇室玉牒,八子朱梓的生母是達定妃,那麽達定妃在生下朱梓前已經生下了七子齊王朱榑,《明史》中記載“達定妃生齊王榑、潭王梓”。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麽陳友諒的遺腹子應該是齊王朱榑,而不應該是潭王朱梓。

此外,朱元璋納闍氏入宮是在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而潭王朱梓生於洪武二年(1369年),時間相距長達5年之久,因此朱梓是陳友諒遺腹子的說法純屬無稽之談。且不說皇室骨肉最重血脈,倘若闍氏有孕在身,相信朱元璋是不肯戴這頂綠帽子的。退一步來說,假設陳友諒真有遺腹子的話,齊王朱榑的可能性要遠遠大於潭王朱梓。

朱榑生於1364年12月,而朱元璋納闍氏入宮是在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二月,俗話說“十月懷胎,一朝分娩”,這在時間上能夠得到印證。朱榑的封地在青州,一生兩度被廢,但都不是在朱元璋時期,第一次是在建文元年(1399年)被廢為庶人,朱棣靖難成功,複封其國。永樂四年(1406年),明成祖召其父子入京,第二次廢為庶人,於宣德三年(1428年)病逝。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