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小人物的遷徙史,其實就是一部中國史

01

拍《三峽好人》時,當賈樟柯把鏡頭對準兩千多年的城市,但這座城市必須要在兩天內拆除,賈樟柯不無感慨:

我的鏡頭跟不上這種節奏。

過去的二十年,中國山河巨變,一座座城市重新被修建,老城的脖子、腰部、頭部像做手術一樣修一座新城,一樣的街道,一樣的人工湖,一樣還需十年才能長成的新樹苗圃、一樣排列組合的部門部門。

開車經過時,很難分辨自己身在西北的蘭州,還是東北的長春。只有掛在樹梢的風會時不時提醒你,噢,你正置身江西的宜春或者雲南的昆明。

下了飛機,需要直面城市相同的燈火通明,尤其夜晚,會有一種疲憊和厭倦。厭倦感像失靈的水龍頭,一旦擰開,就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找到一個合格的修理工來修理。

過去二十年,許多村莊在消失,消失速度驚人,賈樟柯的鏡頭跟不上,自己的眼睛也未必跟得上。

城市和村莊消失之後,就會有一堆像候鳥一樣遷徙的人,他們需要在新的城市生根發芽,結婚、生子,在新的城市重新打磨自己的人生。

02

我出生在河南省固始縣。

每年幾十萬字的書寫中,我從不寫自己故事,更不會寫故鄉。面對故鄉,就像面對父親一樣無話可說,我沒有太多鄉愁、也對未來沒有過多指望。我一度懷疑像賈樟柯、托納托雷這樣的導演不厭其煩地講述自己少年經驗,拍攝《故鄉三部曲》。

和他們不同,我回憶故鄉只是百感交集,傷感會一瀉千里,這種傷感的反作用力會灼傷現在的生活。

我在的那個縣城,當時有150萬人,縣電視台年底會報導外出務工人員數量。有一年,電視台的女廣播員,廣播說縣裡50萬人在外務工。我大吃一驚,原來三分之一的人口都出門了。

8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關於故鄉的記憶,都是遷徙的記憶。

我還在讀書時,常看到大你幾歲的親戚輟學,他們去更南方的城市打工。過年,他們會像候鳥一樣回來,他們會帶回來你從沒見過的東西,喇叭褲、黃頭髮、手錶、拳擊套、摩托車。

當時我會覺得他們是我生活區域裡的英雄,不滿18歲就實現金錢獨立,可以養活自己,還可以剩一點錢寄回家。

我最羨慕的人是我表哥。

他是我人生見到的第一個留黃頭髮的人,他初二就輟學了。跟著同村人去鐵路工地,用身體去搬冰冷的鐵軌。他換了很多的工作,建築工地、皮革廠、家具城、汽車修理廠。

每次回來,都穿著鮮豔的衣服,一頭的黃頭髮,在陽光下,像金子一樣耀眼。

有一天,我初中放學,我媽告訴我:

“你表哥回來了,手指少了一截。”

我媽很傷心,說是被車床壓壞的,當時我還不知道軟綿綿的床怎麽能把手指壓壞。

我去看表哥,他怯生生的,總把受傷的手藏起來,揣在他那一無所有的褲兜裡。他的黃頭髮變成了平頭,黑色的,剛長出來,像我喜歡的利物浦足球俱樂部的草坪。

兩三年裡,他像所有農村成年人一樣造房、結婚、有了孩子。

最近幾年,他包一點點工程,生活才安定下來,在那個城市買了一套房,他準備把孩子接過去,他們會有新的生活,

只是,我永遠能看見他的那隻手。

大學時,我做論文,看到廣東省外來務工調研報告,說珠三角每年斷指事故有3萬根。

看到數據時,我的手指恰好在電腦鍵盤上放著,它們驚呆得,一動不動。我想這三萬隻斷指中,一定有一根是我表哥的,那根斷指遺落在過去的某個時間裡了,那裡有他年輕時全部的掙扎,憤怒,失望最後又重燃希望的過程。

即便身體和心理遭遇過的許多苦難,但他從未失去信心。他小心翼翼對待自己的生活,並試圖將生活過得豐富色彩。

03

我大表姐是我家族中最勤勞的人。

她和姐夫做過的行業,有好幾十行,紡織工廠女工、小賣鋪、街上水果攤、承包過初中食堂、也推銷過藥品、開過飯店,還在上海開過摩的。除此之外還乾過水暖工、電工、電焊工、景區賣門票、家庭保姆等等。

按照從事行業的品種豐富性來看,“996福報”的馬雲可能連我大表姐的一半都沒有。

大表姐從事的行業,都是社會最底層的,她想改變自己底層狀態,就把賣力氣掙的錢攢一攢,借一借,然後投入做生意,只是她進入生意時,這門生意就是末期了,先進來的人已經把行業玩壞了,自然她就賠本了。

但她從不賴账,有錢立馬還,欠一萬,一千一千的還,還到最後,借錢的人都記不得她還欠多少了。

大表姐這輩子吃苦很多,不只996,年輕到現在,除了坐月子,沒休息過。兒子大學煤礦大學畢業後,下礦井,除了當爹那幾天,也沒休息過。

我大表姐對生活,比誰都拚命,在寒風凌厲的冬天,她騎摩托車跑一百裡推銷藥品,到了目的地,寒風已經將她凍透,知覺麻木的她連摩托車都下不來了。

馬雲先生說的996,始終讓我覺得這不是制度的問題,而是悲憫心的問題。

馬雲、馬化騰、丁磊這一代企業家的崛起,不是996帶來的福報,而是社會人口紅利帶來的福報。因為有幾億我大表姐這樣的人,然後才會有幾個馬雲這樣的人。

在上海,常會迎面遇到騎車風裡來、雨裡去,為城市服務的年輕人。我就會想起我大姐。他們是完全不同的兩代人,聽的歌不一樣,接受的資訊、喜歡看的電影都不一樣。

但是他們的青春是一樣的,縱使生活如同泥淖,但真的從未失去過生活勇氣的。堅毅的眼神,始終跳躍在滾燙的眼睛裡,讓人心生感動的。

是的,每一個城市的燈火通明、高樓大廈,一磚一瓦、一樹一木都有他們的人生,都有他們的青春和熱愛。

04

我春節回家愛坐火車,在車站,都能看到一個不一樣的中國。

為了回家,許多人甘願在擁擠的車廂裡受罪。11年前,南方那場大雪,京廣鐵路停電了11天,鐵路癱瘓,等待回家的人聚集在廣州火車站裡。

那個春節他們是在車站度過的。那是他們人生第一次通過火車站廣場大螢幕看春節聯歡會,趙本山出場的時候,大家都笑了。

我想這些面帶笑容的臉中,一定有我的至親,我的同學,我的鄰居,我的朋友。我們離開時,彼此懷念,相見時,又無話可說。

多數時候,我們都在各自的城市,各自打拚著,想讓那座城市把自己收留下來。更多時候,我們終其一生,能做的也只是跟著時代的脈搏,感受自己每一次心跳。又始終相信,所遭受的苦難,時間都能如願饋贈我們。

更多時候,像表哥、表姐這樣的人,卻是我眼中的時代英雄。我沒資格歌頌他們,正如我沒有資格歌頌自己一樣。

如果這個時代的脈搏是巴赫的《G弦上的詠歎調》,那琴弦之上,我想跳舞的人一定是他們。

就像我河南老家,那個50萬人外出的縣城,外出的人走到哪裡,哪裡就是一部小人物奮鬥史,他們在一起,就是一個更真實的、可以觸摸到的民間歷史。在這部歷史中,有他們眼神的堅毅,進取的勇敢,對生活的全部熱愛。

我們擁有同樣的故鄉。

特別是飄雪冬日,在陌生的城市遇到同鄉,鑽進一家故鄉味的菜館,推杯換盞,舌尖之上,有著頑固的鄉愁,有識別不同基因的密碼,即使是在大而無當的北京,或是在落雪後的上海,豆大餐館的四堵圍牆照樣可以圍起一個巨大的故鄉。

其實河南人的奮鬥,就是一杯酒。有沒有一款酒,可以講述河南人的拚搏精神呢?

擁有600年傳世酒坊的水井坊,貫穿九省,探秘絲路,為九省打造家鄉味、家鄉情。

水井坊井台·絲路版(河南)彰顯河南開拓精神,瓶身選取傳世人文瑰寶清明上河圖、國粹武林巔峰少林寺、佛雕寶庫龍門石窟三大元素,展示中原文化魅力,文化起源絢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