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了戰勝新冠肺炎,人工智能都做了什麽?

在家辦公的日子裡,平時就喜歡踩著拖鞋出現在辦公室的程序員更加沒時間顧及形象,拚命敲代碼。這些平時不善言談的理科生內心暗藏著一個樸素的想法,都是希望能為抗擊疫情盡一份力,但很少有人宣之於口。

文 |石川

編輯 |金匝

運營 |一凡

湖北不斷傳來好消息。3月25日凌晨,除武漢外的離鄂通道解除了管控,各個行業也都在逐步復工。

人類和病毒的賽跑還遠未結束。現在,憑借一個健康碼,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人們健康有序流動。但僅僅兩個月前,大量湧入醫院急診科的病人,根本不允許醫生一個一個手動完成肺部CT的定量評價。

是否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這不是僅靠問診就能得到的答案。疫情初期,每一秒鐘的輸贏都意味著生命。醫生需要快速閱片,根據CT表現作出初步判斷,進行分診。

最重要的是,要快。人工智能輔助診斷新冠肺炎的系統,在一周內被開發上線,擁有驚人的準確率。在這背後,參與研發的人工智能公司,早在3年前就已經踏上賽道,開始搶跑。

1

發令槍響。1月24日,依圖醫療CEO倪浩接到上海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簡稱:上海公衛中心)副院長打來的電話,希望能合作開發一個輔助疫情診斷的系統。

雖然這天是除夕,但他絲毫沒有過節的心情。這是武漢封城的第二天,鍾南山院士證實存在“人傳人”的第四天,春運開始的第15天。這一天,湖北、安徽、天津、北京、上海、重慶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也是這天,515萬人踏上回鄉的火車,全國確診了1287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新增444例,是前一天259例的1.7倍。

接到倪浩電話的時候,依圖醫療副總裁石磊正在網上查看最新發布的疫情相關的診療訊息。石磊是一名醫生,步入醫療人工智能領域之前,曾擔任浙江省腫瘤醫院放射科副主任、科教科副科長。那幾天,他的醫生朋友們的話題越來越聚焦於新冠肺炎,大家會圍繞肺炎的CT影像和臨床診療展開討論,多年的經驗告訴他,此次的新冠肺炎非常特殊,而多地啟動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進一步印證了疫情發展的迅速和局面的嚴峻。

如果還在醫院,作為醫生可以志願申請去一線支援,今天身在醫療人工智能科技創新企業,一定有新的方式為抗擊疫情做貢獻。春節假期前,石磊和倪浩一起討論能為這次疫情做點什麽。同樣的討論也發生在其他同事之間,在這之前,依圖研發的AI影像輔助診斷系統已經在湖北的30家醫院布局,本次疫情中武漢和湖北的大部分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都是這家醫療公司的合作夥伴。

大家的想法很簡單,“問題來了就解決問題。”

使用圖像識別技術輔助來判斷一位就醫的人是否有肺炎,這是人工智能在2018年就能做到的事情。今天應對新冠肺炎需要明確的第一件事就是,這一次的肺炎有何不同?

普通肺炎患者常有明顯的臨床症狀和檢驗指標異常,咳嗽、發熱,白細胞升高等,這些可以直接幫助醫生做出診斷。但對於新冠肺炎來說,截然不同。早期症狀隱匿,確診難,傳染性強,進展快——這是石磊對這個疾病最初步的認識。

根據一線醫生的經驗分享,有些病人症狀很輕,不易察覺,但多數病人都有肺炎表現,病變常累及多個肺葉,且進展非常快,兩三天內肺內,部分患者肺炎可能會有大面積發展,從輕度感染轉為重症。早診是第一步,同時還要早期定量評價,準確快速的對比疾病發展變化和療效,但臨床缺乏有效的手段。

“要讓早診窗口前移到CT檢查完的第一時間,並為臨床分診輕重症患者提供幫助。”石磊知道,在病人發病早期就給出提示,以便醫生及早確認症狀,及早排查,及早隔離,這個對傳染病的防控來說極為重要。

在和上海公衛中心專家深入討論的同時,依圖的醫療研發團隊已經快速集結。無論在國內還是海外的成員,一起開工。

2

賽跑開始。“與其說是受命,不如說是信任。”幾小時內,國內外度假的同事們收到了通知。不管他們的所在地是凌晨還是深夜,每個人聽到集結號後都義無反顧地做好了備戰。十幾個工作群迅速成立,一百多人參與其中。有人在國外探親,時差多達13小時,晝夜完全顛倒,連軸開啟接力模式,工作群的信息接連不停。早晨七八點鍾到凌晨一點,成為大家電話會議的熱線時間。

響應幾乎是即時的,只是通過電話討論和語音會議,就最大程度地實現了信息的傳遞和理解。“你知道他能聽懂你在說什麽,接下來要去做什麽。”

上下班的時間模糊了。在一線,醫生們往往要忙到晚上才有時間提出功能需求,一個晚上十點多剛剛提出的需求,希望“大概第二天有空可以幫忙改一改”,常常在後半夜收到同事的回復,“已經改好”。

時差甚至也成了優勢,幾乎每個小時都有人醒著,下一班人上線的第一件事,就是細細讀完上一班人留下的需求和叮囑。

“早一天,甚至是早幾個小時做出更精準的判斷和治療,對於患者的愈後是有明顯意義的。”根據數據統計,石磊察覺到,一些重症患者從確診到快速進展之間的時間窗僅有幾天,同一時間段內,大量病人都需要做出檢測和判斷。

沒有硬性的任務攤派、沒有額外的獎勵政策。4天,90個小時,依圖醫療完成了這個看似不可能的任務。大年初四,第一版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智能影像評價系統,在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正式上線。

系統能夠在2-3秒內完成快速篩查、定量評價,初步的臨床驗證表明對於新冠肺炎病例的病情評估,系統的定量分析與醫生的評價結果高度相似(相關性研究中R = 0.87,p

而在湖北等更為嚴重的疫區,承擔著大量肺炎疑似患者診治的醫院正急切等待著這套系統上線,“不管內科、外科、門診、住院,首先都得掃一個肺。”一位一線醫生反饋,“你們早幾天來就更好了”,“以後每天靠依圖活命了”。

3

“病變發展的不同階段,影像特徵差異可能很大。”石磊知道,傳統觀念認為人工智能的基礎是大數據。但這個概念在醫療領域並不絕對,雖然每天都有大量的患者接受診療,但細分到疾病種類、分期及不同的檢查設備和方法,真正能夠用於產品研發的同質化數據量其實並非海量。

在科技創新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依圖作為行業領軍的企業,早已針對醫療“小樣本”的現實困難做好了技術儲備,不必等待傳統意義上的海量大樣本,充分利用技術優勢和創新來實現產品研發的快速啟動為企業帶來新的競爭力。

人工智能這次之所以能夠跑贏時間,得益於過去兩年的“提前”搶跑。從2018年開始,醫療團隊就已經在致力於解決這個問題。一方面,圍繞小樣本數據訓練的關鍵困難,不僅基於遷移學習,更是通過AutoML平台等世界級技術,對算法架構進行優化,基於醫療圖像算法的底層技術創新,提升跨模態算法能力。另一方面,自主研發了首款雲端視覺AI芯片。

在當時,依圖科技已經在智能城市、金融領域全面鋪開,但他們追求的不僅是企業利潤的增長,更多困擾他們的命題是,人工智能還能為人類做點什麽?

他們試圖布局醫療之初,沒能獲得行業外大多數人的理解。當時的人們只知道,最聰明的AI可以迅速識別一張圖像和另一張圖像的不同。但如何讓它們“找到”病灶?醫療界的態度似乎不那麽敞開。

依圖醫療副總裁方驄至今記得,2017年她帶著AI技術找醫院談合作的時候,人工智能在醫療界的應用還存在巨大的爭議,很多城市的醫院態度十分謹慎。“有醫生說,人工智能是反人類的技術。”

但湖北的醫生給她帶來了很大的驚喜。他們對AI抱著批判的態度,但又願意給方驄實驗的機會,好不好用,讓成果說話。研究取得實質性進展之後,依圖醫療的care.ai胸部CT智能4D影像系統落地使用,不僅能夠檢出單一肺結節,而且可以著眼於整個胸部CT影像。

這讓醫生們閱片不再完全依靠經驗和大腦,而多了一個可以信賴的AI助手。截至2018年底,依圖在武漢同濟協和醫院累計安裝了100多個客戶端,輔助診斷15萬人次,100多個客戶端的使用率達到了百分之百。這個案例也得到了國家層面的肯定,入選了2019年國家衛健委組織的“醫療健康人工智能應用落地30最佳案例”。

自主研發AI芯片的布局也在2019年看到了成果。2019年5月9日,依圖科技CEO朱瓏在發布會上向業界展示了依圖求索,一款深度學習雲端芯片,具備市面現有同類主流產品2~5倍的視覺分析性能,並且從設計到製造全部實現了國產化,讓優秀算法不必受限於算力瓶頸。

隨著服務的不斷提升,醫院對AI技術的依賴也在加深。

從開始接觸到技術在武漢的五家帶頭醫院落地,方驄只花了三個月的時間。她覺得自己遇到了最好的客戶群,“我甚至沒有請專家們吃過一頓飯。”

4

因為前期已經有了合作,新冠肺炎爆發後,30多家醫院除了一兩家沒有被列入定點收治的專科醫院外,其他醫院都順利用上了新冠肺炎輔助診斷系統。

交通限制一度阻隔了依圖員工帶著伺服器去現場實施的可能。為了方便醫生升級系統,依圖製作了演示視頻,武漢一線的醫生可以在沒有專業人員的幫助下,自己照著視頻完成系統的升級。

直到今天,程序員們也沒有停下來休息。根據醫生不斷反饋的需求,他們仍然不斷優化著系統,經常一天之內就迭代一個全新的版本。

2月5日,國家衛健委推出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規定將CT影像結果作為臨床診斷病例的診斷標準(限湖北省)。這也意味著,對於新冠肺炎病情評估和療效評價,開始更加信賴對CT影像輔助診斷系統的定量評價。

CT影像輔助診斷作為診斷疫情的第二道防線,能夠確保第一時間發現無症狀病人,對疑似患者進行比較準確的診療,“把50%的假陰性的概率也降下來。”

“我從來沒有在這麽短的時間內,面對過這麽多熟悉的人消失在這個世界上。”雖然人在杭州忙碌,但方驄的父母和女兒都被疫情留在了武漢。一度,不斷增加的死亡人數讓父親的情緒瀕臨崩潰。有一天,父親因為吃不到想吃的蔬菜而發了脾氣,方驄沒辦法,在電話那頭拿出《論持久戰》,一段一段給父親念。以前她脾氣急,父親常拿這篇文章教育她。

唯一讓方驄安慰的是,自己和所在的團隊正在開足馬力做能做的事情。在研究CT影像輔助診斷系統的同時,依圖還開發了24小時在線的智能助手小依醫生,幫助人們在手機端快速查詢附近的發熱門診,進行同城患者查詢和小區疫情查詢,找到患者求助通道。

小依醫生的開發也是一場閃電戰。1月29日晚新冠肺炎小依醫生項目啟動,2月3日內部測試版交付,2月5日在第一家醫院上線,與此同時,研發組在討論過程中發現了更友好、更有話題感的遊戲化產品形態之後,依圖借調人員組建了另一支團隊,啟動了疫情知識達人項目,2月3日開工,2月6日內部測試版交付,2月8日正式上線,與小依醫生實現雙向打通。

方驄4歲的小女兒已經在武漢的家中住了一個月,乖乖地沒有出門,方驄會讓老人打開小依醫生的遊戲模塊,念其中的選項給孩子按,答對疫情知識題目,會有一些聲光效果和動畫圖案,孩子喜歡玩。

更讓她覺得安慰的,是使用AI影像輔助診斷系統的前方醫生不斷發回的反饋,“你們依圖早點來就好了。”

截至目前,依圖的AI產品除了支援武漢一線,還馳援了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荊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四川省人民醫院等全國100多個公共醫療機構,部署了超過20個省級行政區。且在疫情結束之前,小依醫生對所有醫療機構和各級政府免費開放。

“不為良相,便為良醫。”在家辦公的日子裡,平時就喜歡踩著拖鞋出現在辦公室的程序員更加沒時間顧及形象,拚命敲代碼。這些平時不善言談的理科生內心暗藏著一個樸素的想法,都是希望能為抗擊疫情盡一份力,但很少有人宣之於口。

退回到三年前,沒有人能夠想到,那時候被醫療行業視作雞肋的人工智能技術,會給今天的全球疫情防控帶來如此巨大的幫助。就像《三傻大鬧寶萊塢》裡阿米爾•汗所扮演的蘭徹,一直致力於做出最適合應用場景的機器,今天的人工智能公司,也正在手持技術重器,給人類提供最急需的幫助。

依圖科技的醫療團隊,也篤信電影主人公總掛在嘴邊的那句話,“追求卓越,成功就會在不經意間追上你。”

文章為每日人物原創,侵權必究

想看更多,請移步每日人物公號(ID:meirirenwu)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