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2/3心血管病患者伴發焦慮抑鬱,不僅要治身還要治心

對於心腦血管疾病的治療,人們的認識多為服藥、做手術等,其實心理治療也十分重要。很多心腦血管病患者除了出現軀體病變之外,還存在很多精神心理問題,即患者各項檢查指標都很正常了,但癥狀還是無改善。如果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能及時識別和有效治療患者的精神心理問題,治療效果將大大降低。而「心身同治」療法則可以在給予患者軀體藥物治療的同時,重視其精神心理的治療,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品質。

我國每小時約有400人死於心腦血管病

心腦血管疾病,也就是我們日常聽到的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中風、冠心病等。近年來,心腦血管病發病率逐步攀升,已成為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之一,更是成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據統計,在中國,每年有近350萬人死於心腦血管病,即每小時約有400人死於心腦血管病。

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機制較複雜,除了外部環境、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超重與肥胖、吸煙酗酒、不合理膳食以及不愛運動等之外,精神心理因素也是一大主因。當人長期處於精神緊張、壓力大的狀態,或者情緒發生大的變化時,往往會伴隨著一系列的生理變化,特別是長時間處於某種情緒中不能自拔,就會對健康產生不利的影響。精神心理因素在心腦血管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臨床實踐中,越來越多的心腦血管病患者同時合併有精神心理問題,反之,精神心理問題也會明顯加重和促進心腦血管病的發生發展。這兩類疾病互為因果,互相影響。

心腦血管病患者合併精神心理問題分三種類型

王強(化名)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今年62歲的他一年前因中風入院治療,幸搶救及時加上後期康復訓練,恢復良好。可是王強日常還是覺得經常耳鳴、肢體麻木、身體無力等,老是感覺中風要複發,經常跑往醫院檢查,但是檢查過後又顯示身體各項指標正常。幾個月來回折騰下來,王強覺得身心疲憊、焦慮、失眠,也疑惑不已,這到底是哪裡出現問題呢?

類似這樣的案例在門診中相當多見,這也是心腦血管病患者合併精神心理問題中的一種類型,即是心腦血管疾病繼發精神障礙。這部分患者多為有過心臟病或腦卒中,經歷過急救、手術的打擊,加上患病以後身體的不適應,和對疾病的預後不了解,總是害怕不知道哪一天又要重新去看急診,還會不會要再次做手術等的顧慮,從而產生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

除了這類患者,精神障礙相關的「心腦疾病癥狀」和醫源性的「情緒問題」也是常見的兩種:例如以『胸悶、心悸、頭暈等癥狀』就診的精神心理障礙患者其根本原因可能是抑鬱、焦慮或軀體化障礙,但是誤以為是心腦血管疾病而導致身體出現不舒服,結果到了醫院做了很多檢查,都沒有發現異常結果(無陽性體征和陽性檢查結果),這種就是精神障礙相關的『心腦疾病癥狀』;還有一種常說的『嚇出來的心臟病』,也就是醫源性的『情緒問題』,其是因為部分醫務人員沒有客觀、中肯地評價病情和預後,有意或無意地加重了患者精神負擔。或者因為缺乏溝通、交流的能力,造成患者不必要的誤解,結果出現各種精神心理的癥狀。

心血管疾病患者伴發抑鬱和焦慮症高

正是以上種種原因,造成心腦血管病與抑鬱、焦慮障礙共病率越來越高。有研究資料顯示:心血管疾病患者伴發抑鬱和焦慮症高,分別為22.8%和70.9%,且女性發病率高於男性;腦卒中後抑鬱障礙的發生率為36%,輕度抑鬱佔80%。

所以,對於心腦血管病患者,醫生不要僅盯著心臟和血管,還要注意其心理問題。然而,現實情況卻是,心血管疾病焦慮抑鬱的誤診、漏診率鋼彈84.1%。

目前,絕大部分醫院的治療模式都是以疾病為中心,大醫院強調過細、過專的分科,導致大量有心理疾病的心腦血管病患者因軀體癥狀分散於各個科室,部分醫生多採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隻注重解決軀體疾病,不能及時識別和有效治療患者的精神心理問題,結果導致患者的治療效果大大降低,極度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誤診、漏診。

「心身同治」療法不僅關注軀體,還重視心理

強調『心身同治』療法,不僅給予患者軀體藥物治療,還重視其精神心理的治療。

心身同治其實就是中西醫結合的綜合治療,除了藥物治療之外,我們還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健康科普教育,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給予中醫養生保健操、太極拳、八段錦以及食療葯膳的指導。要及時發現患者的精神心理問題,並及時處理,必要時配合抗焦慮藥物治療,如果患者的精神心理問題太過嚴重,就要懂得及時轉診。

心身同治的具體做法包括:

1、患者就診時,填寫軀體化癥狀自評量表(SSS)、患者健康問卷量表(PHQ-9/GAD-7)等,醫生全面評估病情,對其精神心理問題進行篩查及診斷,選擇中西醫優勢互補的治療方案。

2、醫生指導患者糾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包括不良飲食習慣、缺乏運動、吸煙、缺少睡眠和精神壓力大等);積極控制危險因素(包括控制血壓、血脂、血糖、肥胖等)。

3、針對有精神心理問題的患者,醫生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和行為乾預,包括放鬆訓練、日常冥想、正念療法等。

4、科室定期在醫院、科室,或者社區開展心腦血管健康教育講座,向患者傳播心腦血管健康知識,普及中醫養生保健常識。

5、利用自媒體交流平台,通過網路交流平台及微信公眾號,醫生給患者定期推送心腦血管病科普知識、健康指導、前沿資訊等內容。

6、定期隨訪。患者出院後,通過隨訪,全面了解其身體恢復情況,並定期召開病友會,以更好地了解患者健康狀況。

心身同治療法效果顯著,經過多年的臨床實踐,患者醫從性明顯提高,能夠自覺地、更加合理、規範地用藥,自我保健和保健能力增強,心情好轉,精神狀況明顯改善,絕大多數患者病情穩定或者完全康復,大大提高了生存品質,降低了再住院率和死亡率,減少了心腦血管病造成的家庭和社會經濟負擔。

因此,推廣『心身同治』療法,就是希望醫生在關注疾病的同時,更要關愛患者的心理,臨床醫生要懂得及時識別精神心理問題,並進行及時有效的心理疏導和治療,推動和提高心腦血管病的防治水準,讓更多人更健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