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崇禎帝:殫精竭慮的亡國之君

作者:我見青山多嫵媚

(崇禎皇帝)

崇禎十六年,三月十六日

京師,朝堂之上,諸臣奏對,一切好像和往常一樣。

但無論崇禎帝還是群臣都顯得心不在焉。昌平失守,大順軍即將兵臨城下。

這裡是帝國最大的軍事基地,駐扎著帝國最精銳的部隊,但現在這裡所剩的軍隊甚至已經不夠站滿城牆了。

(一)第一個錯誤:把魏忠賢等同於宦官集團

“吾弟當為堯舜。”

從此朱由檢的人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這之前,他從未想過會登上帝位,天啟皇帝正值年少,魏忠賢權傾朝野,他一輩子都會是個小心翼翼的藩王,對於哥哥的統治不敢有任何不滿和想法。

初登帝位,崇禎帝雷厲風行的解決了魏忠賢,天下為之一振,稱讚“聖人出”。

崇禎帝很享受這種氛圍,他要重整朝綱,中興大明。

但他犯了第一個錯誤,魏忠賢並不等同於宦官集團,魏忠賢是敵人但宦官集團不是。

召回各地駐守太監,宦官不得出京,崇禎帝對於宦官集團的打擊過於狠絕。

在東林黨的一片稱讚中,崇禎帝越來越覺得自己是一代聖君了。

(魏忠賢與崇禎帝)

他很快就有些後悔了,劉鴻訓的一句“主上畢竟衝主”,將他從這種迷夢中打醒。

他突然意識到文官集團沒有表面上那麽簡單和聽話。

處於權力巔峰的恐懼感與日俱增,宦官集團的沒落使得崇禎帝發現自己的情報渠道遭到了致命的打擊。

所以崇禎帝開始不能容忍任何欺騙,當袁崇煥說出那句只是“聊慰上意”的“五年平遼”之後,他的死也是遲早的事了。

滿洲騎兵在北京城下耀武揚威之時,不管袁崇煥怎麽補救,也不管有沒有皇太極的那條反間計,憤怒的崇禎帝只想殺袁崇煥,一個欺騙過他的袁崇煥。

自此之後,失望的崇禎帝染上了一個毛病,狐疑和猜忌。

(袁崇煥)

(二)第二個錯誤:我可以去當秦檜,但皇上您連趙構都不想當是不是太過分了

可能是登基之初東林黨人的稱讚太過,崇禎帝對於自己的聖君形象非常看重。

任何人都可能錯,朕不可能錯。

崇禎十五年,松錦大戰大敗,崇禎帝密使兵部尚書陳新甲與清軍和談。

希望能結束遼東戰事,抽調邊軍來鎮壓日趨嚴重的農民起義。

之所以要秘密,是因為這事不光彩,堂堂天朝豈能與蠻夷和議。

但事情出了紕漏,陳新甲將雙方往來的密信隨手放在案幾上,被家僮誤以為是塘報給發了出去。

天下大嘩,崇禎帝將事情一股腦推給了陳新甲,自己這種聖君怎麽可能有這種汙點,都是陳新甲企圖賣國,蒙蔽主上,真是該死。

於是陳新甲被殺。

等到崇禎帝意欲南遷,需要另一個陳新甲站出來為君分憂之時。

沒有人再站出來了。

所有人都記得這個愛惜羽毛的皇帝是怎麽對待陳新甲的。

我可以去當秦檜,但皇上您連趙構都不想當是不是太過分了。

(三)第三個錯誤:太想做一個好皇帝

崇禎帝很想當好這個皇帝,他勤政到了幾乎病態的地步。

他急,形勢一天比一天嚴峻,他沒時間享樂,甚至沒時間睡覺,每天心急如焚的處理政事。

他怕,他怕國朝三百年真的就亡在自己手裡了,他怕成為亡國之君被後人恥笑。

這種又急又怕的心態讓他失去了基本的耐心和判斷。

他覺得他自己已經做得無可指摘了,那就一定是下面的大臣出了問題。

他換了一批又一批的內閣,殺了一個又一個的大臣。

楊嗣昌死了,洪承疇降了,盧象升死了,孫傳庭死了。

崇禎帝給了他們權力,但不願意給他們時間。

正是每天宵衣旰食的崇禎帝親手斷送了大明的所有希望。

“陛下求治之心,操之太急。醞釀而為功利,功利不已,轉為刑名;刑名不已,流為猜忌;猜忌不已,積為壅蔽。”

他狐疑,猜忌,剛愎自用,愛惜羽毛,急功近利,這些缺點足以毀掉大明。

但崇禎帝看不到,他固執的認為自己做的很好,我每天天不亮就處理政事,召見大臣,放棄了幾乎所有娛樂,我做得還不夠好嗎?

但很不幸,這不是已病入膏肓的大明需要的。

正是崇禎帝的所謂勤政麻痹了他自己的判斷,他看不到自己的缺點,看不到大明的病症,他執著的認為只要勤政就可以解決一切。

這種所謂的勤政對於崇禎帝來說,更像是鴉片,麻醉著他做著中興大明的迷夢。

【作者簡介】我見青山多嫵媚,男,喜歡歷史,喜歡讀書,想和這個世界講講我的想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