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此人出使印度被劫,一怒之下借兵滅其國

英雄風流不盡數,

孤身借兵滅天竺;

鐵騎揚鞭嘯西番,

犯中華者盡伏誅。

中印之間在歷史上曾多次爆發戰爭,除1962年中印邊境衝突以印度慘敗告終外,唐代的那一場中印衝突則更為激烈。

唐朝派往西域的使節王玄策曾在異國借兵一萬,橫掃印度半島……

在中國歷史上一直有兩個時期最為中國人驕傲,一是唐初、二是西漢時期。

這兩個時期中國武力強盛,萬國來朝,更有“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實力。

提及唐初強盛之勢,人們能說出許多名將,但有一人卻因為種種原因被我們遺忘。

他就是王玄策,出使西域為印度所辱,一怒一下從尼泊爾借兵不足一萬,竟差點滅印度一國,最後印度賠禮求和才退兵。

王玄策,唐代洛陽人,生卒年代不詳,早期曾在廣西一帶擔任過縣令等職,後來被提拔為朝散大夫。

——從五品下的官職——這是王玄策一生最高的官銜。

但中國古代修訂官史有個很不好的傳統,五品官員是沒有資格立傳的。

所以,新舊《唐書》中都沒有王玄策的傳記,雖然他幹了一個超牛的事。

關於這些印度旅行的事跡,他本人雖記錄有《中天竺行記》一書,惟完本早已失卻,隻余下《法苑珠林》、《解迦方志》等散逸殘篇。

但歷史是不會被磨滅的。

日本玄幻文學宗師田中芳樹經多方考證,以《天竺熱風錄》就是以盛唐時期王玄策出使印度的真實故事為線索,再現了這段幾乎被遺忘的波瀾壯闊的歷史。

公元七世紀時,印度分為東南西北中5個部分,其中中天竺很快強大起來,統一了印度半島,建立摩揭陀帝國(為方便閱讀,略稱為中天竺)。

中天竺的國王屍羅逸多對唐帝國很友好,恰逢非常著名的唐僧玄奘到印度取經,屍羅逸多就特意接見玄奘,打聽唐太宗李世民的為人。

當屍羅逸多得知李世民是一位“具言聖德”的君主後,決定兩國通使,以示永好。

公元641年,屍羅逸多派了一個使團來到長安。李世民接見後,很高興,過了兩年,派了一個使團回訪,王玄策擔任副使。

第一次出使,王玄策只是個配角,不算起眼,也有史學家認為,當時王玄策的身份算是翻譯,總而言之不是很重要。

公元647年,王玄策第二次出使印度。

這一次,王玄策不僅是正使,而且還是歷史上一場最戲劇性戰爭的主角。

這次出訪,朝廷給他配了一個叫蔣師仁的人擔任副使,使團有30多個人,還攜帶了大量贈給印度半島各個國家的禮物。

因為是第二次出使,王玄策認為會和上次一樣,賓主雙方在友好氣氛中回顧傳統友誼,然後設宴happy一下,最後帶著幾部佛經回國交差。

沒想到,王玄策剛一上路,中天竺就出大事了——國王屍羅逸多死了,“國中大亂,其臣那伏帝阿羅那順篡立。”

那年頭既沒衛星,也沒手機,資訊相當不發達,王玄策自然不會知道友好鄰邦發生了政變,繼續翻山越嶺,向著中天竺前進。

這一年的4月,王玄策使團進入印度境內。

天竺的新國王阿羅那順對唐帝國采取敵視態度,居然派了兩千士兵伏擊使團。

有的史學家解釋說,可能是阿羅那順看中了唐帝國饋贈各國的禮物。

王玄策和蔣師仁毫無準備,使團30多人都是搞外交的,沒啥戰鬥力,很快就被殺得七零八落,王玄策、蔣師仁等生還者全部被俘。

PART

02

借來精兵發誓雪恨

不過,王玄策找機會和蔣師仁一塊兒逃了出來。

外交官混到這份上,很慘,但好歹逃出來了。漢朝的外交前輩蘇武先生,就沒逃出來,只能在北海放了大半輩子羊。

但王玄策不是一般人,他很有骨氣,哪兒跌倒了在哪兒找回面子,他發誓要盡滅印度,一雪前恥——大使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問題是,要滅人家,得有兵啊!手下30多號人,死的死,抓的抓,就剩倆人如何報仇!這難不倒王玄策。

王玄策帶著蔣師仁策馬北上,翻越喜馬拉雅山脈,來到吐蕃王國,找到當時的吐蕃國王松讚乾布借兵。

松讚乾布很痛快,借給王玄策一千二百名精兵,另一個友好國家泥婆羅國(今尼泊爾一帶)也派了七千騎兵。

王玄策又傳檄附近屬國,總共弄來了一萬多兵馬。

“多國部隊”集結完畢後,王玄策自任總管,命蔣師仁為先鋒,浩浩蕩蕩殺向中天竺。

阿羅那順連忙派“象軍”迎戰。“象軍”是南亞地區的獨特兵種,士兵坐在大象上指揮衝鋒、射箭,後面跟著步兵衝鋒。

大象橫衝直撞,敵人很難招架,看上去威力極大。

不過這種“作戰”也就欺負欺負周邊沒見過世面的小國家,王玄策雖然是個沒打過仗的文官。

但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可是涵蓋了非常深厚的戰爭藝術,哪會怕幾頭大象?

王玄策指揮部下使出“火牛陣”,幾十頭牛帶著紅光衝向“象軍”。動物哪兒有不怕火的,數萬“象軍”自亂陣腳,士兵被大象踩死無數。

阿羅那順大驚,只好守城不出。

王玄策指揮大軍使出雲梯、弩車,連續攻城。

不僅讓手下這幫“多國部隊”計程車兵長了見識,也讓中天竺計程車兵們開了眼——他們哪兒見過如此高科技的武器。

“連戰三日,大破之,斬首三千余,赴水溺死者且萬人,阿羅那順棄城而遁。”

中天竺被滅後,阿羅那順帶著少量殘兵逃到了東天竺,從東天竺國王屍鳩摩那裡搬來救兵,企圖反攻。

王玄策大怒,揮師東進,一舉全殲阿羅那順殘部,活捉阿羅那順,“余眾盡坑殺,遠近城邑降五百八十所,虜男女萬二千人,牛馬三萬餘頭匹。

天竺震懼”。

由於東天竺援助了阿羅那順,王玄策準備乘勝追擊,一鼓作氣滅掉東天竺。

屍鳩摩嚇得魂飛魄散,連忙送來牛馬萬頭、金銀財寶若乾,向王玄策謝罪,王玄策這才罷休。

王玄策救出被俘的其他外交官員,將阿羅那順披枷戴鎖裝進囚車,帶著戰利品回國述職。

一個死裡逃學生的外交官,統領了一萬人的“多國部隊”,橫掃印度半島,“一人滅一國”的傳奇經歷。

如果不是《唐會要》、《通典》言之鑿鑿,很難讓人相信這位外交官創造的這個戰爭史上的奇跡。

大漠狼峰孤煙直,天蒼地茫嘯西番。

鐵騎踏破極樂土,揚鞭異域蔑沙場。

開疆自有王朝散,何必不忘驃騎郎。

壯哉王玄策!壯哉大唐帝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