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豬肉進口大增,美國豬肉價格趁勢上漲

記者 聶琳

受非洲豬瘟疫情拉低豬肉產能影響,中國豬肉價格進入新一輪上漲周期,而大洋彼岸的美國豬肉價格也因對中國出口增加而上升。

農業農村部市場經濟與信息司司長唐珂在4月17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自去年8月非洲豬瘟疫情發生以來,我國生豬和能繁母豬的存欄同比降幅逐月擴大,據農業農村部對400個縣定點監測,3月份生豬存欄環比下降1.2%,同比下降18.8%。能繁母豬存欄環比下降2.3%,同比下降21.0%,降幅達到近10年來最大值,特別是一些主產區減產幅度更大。

受產能調減影響,春節過後,豬肉價格一反往年節後淡季下跌走勢,開始持續上漲,價格一度恢復到非洲豬瘟發生前的水準。3月全國豬肉批發均價每公斤19.48元,環比漲6.3%,較去年8月非洲豬瘟發生前高2.1%,較去年同期高7.6%。生豬集貿市場均價環比漲14.3%,同比高20.5%。

由於國內供給不足,導致近幾個月中國大幅增加豬肉進口。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1-2月累計,我國豬肉進口量達20.7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10.1%。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豬肉消費國,每年幾乎要消費全世界一半的豬肉。從2007年起,我國從豬肉淨出口國轉為淨進口國,進口主要來自歐美發達國家。根據海通證券的一份報告,2018年,來自歐盟成員國的豬肉進口量佔我國進口豬肉總量的60%以上,其中,德國和西班牙分別以22.8萬噸和22萬噸位列前兩位。加拿大、巴西、美國分別以16萬噸、15萬噸、8.6萬噸,位列第三至五位。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以前,美國是中國第一大豬肉進口國,2011年,美國進口豬肉佔中國全部進口豬肉的比例高達53.98%。但由於美國生豬養殖過程允許使用瘦肉精,而中國不允許流通豬肉檢測出瘦肉精,因此,中國進口商轉向歐洲豬肉生產商,特別是法國、西班牙、丹麥等國家。

中美貿易摩擦使得美國進口豬肉量佔比進一步下降。去年4月2日和7月6日,中國兩次對從美國進口的豬肉加征25%關稅,使得美國進口豬肉的成本優勢不再。2018年,中國從美國進口豬肉量僅8.6萬噸,同比下降48%,為2011年以來最低水準,美國進口豬肉佔我國進口豬肉的比例也降至7.2%。

不過,隨著去年年末以來中美貿易摩擦緊張局勢緩解,加上國內豬肉供給不足,最近幾個月,中國進口自美國的豬肉大幅上升。美國農業部1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月,美國對中國豬肉出口達到2.99萬噸,環比增長27%。路透社還援引美國農業部數據稱,3月7日當周,中國購買了2.38萬噸美國產豬肉。

中國需求增加帶動近期美國豬肉價格上漲。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3月美國無骨火腿零售價達到4.306美元/磅,環比上漲7.6%,創2015年3月以來新高。除了中國需求增加刺激外,美國國內豬肉需求旺盛也和復活節臨近有關。火腿是美國人復活節餐桌上的食物之一,被稱為“復活節火腿”。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美國瘦肉豬期貨3月以來已經上漲了59%。

此外,美聯儲公布的最新一期“褐皮書”顯示,由於中國決定將牲畜採購納入中美貿易談判,近期伊利諾伊州的牲畜價格,尤其是生豬價格上漲明顯。伊利諾伊州是美國主要的肉類加工工業基地之一。

不僅美國,中國豬肉需求增長還推動德國豬肉價格上漲。德國養豬協會市場專家Matthias Quaing4月1日對德國明鏡在線表示,近三周以來,中國對歐洲豬肉的需求急劇上升,推高了德國生豬價格,平均每頭上升了近20歐元。

唐珂表示,下半年隨著我國生豬出欄量進一步下降,再加上下半年是節日需求的高峰,豬價有可能出現階段性快速上漲。專家初步預計,下半年豬肉價格同比漲幅可能超過70%。

長江證券研報指出,在生豬供給大幅收縮的趨勢下,未來幾個月通貨膨脹快速上升的風險顯著抬升。中信證券認為,考慮到未來存欄量不足和養殖戶補欄意願較低,豬價後續可能會繼續上行,不過,因為豬肉分項在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籃子中的權重僅約2.5%,通脹風險依舊可控。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3月份,我國CPI同比上漲2.3%,創五個月最大漲幅。在食品中,豬肉價格上漲5.1%,為同比連降25個月後首次轉漲,影響CPI上漲約0.12個百分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