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諸葛亮之子死前後悔沒有除掉薑維,二人究竟有何恩怨矛盾

綿竹之戰,蜀漢與魏國的最後一戰,可以想見的結局,無法忘懷的悲壯。諸葛瞻,這位諸葛世家的公子,諸葛亮的親兒子,身死殉國。他的英勇忠義,後人緬懷;他的言語,後世流傳。其中臨死前一句“內不能除黃皓,外不能製薑維”的無奈更是讓人回味良久。許多人會以此作為諸葛瞻想除掉薑維的直接佐證,但是筆者認為這個除掉需要加上引號,“除掉”是別有深意的,所以才會那樣悔恨。而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也根植於兩人之間無法調和的矛盾。筆者將從以下三方面來闡述,以饗讀者。

首先,“除掉”不是要致薑維於死地,而是內心深處希望他沒有存在過,尤其是在蜀國。這句古文有兩種解讀。其一,互文。《木蘭詩》中有一句“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這裡不是說將軍都戰死,而戰士們都活著回來了。而是互文,上下照應,真正的含義是將軍和壯士百戰死,將軍和壯士十年歸,都有犧牲,都有歸來。如果這一句是互文,那麽諸葛瞻臨死前想的是除掉和製衡黃皓、薑維。這是我們通常的理解。

其二,不是互文,取“製”的本意。最相近的可以用赤壁之戰時的一句話解釋:“瑜請精兵五萬,自足製之。”這裡“製”含義《古漢語詞典》中解釋為禁止,遏製。其實這個含義更為準確,畢竟諸葛瞻和薑維之間並沒有什麽深仇大恨。但是在歷史的背景下,國難當頭,諸葛瞻百感交集。他內心很希望薑維大軍不是遠征在外,而是能護衛京師,保佑黎民。

他希望薑維不是那樣常年征戰,以至於內防空虛,被鄧艾帥軍乘虛而入。我們都有這樣的經歷,當因為某一個人特別受傷的的時候,我們會憤怒,會希望從來沒有見過這個人,而大廈將傾的蜀國,此時此刻的諸葛瞻是悲憤的,他相信若薑維沒在蜀國,也許蜀國還能再堅持,他後悔自己沒能阻止薑維,沒能做一個力挽狂瀾的存在。

其次,諸葛瞻和薑維的身份使得他們的立場對立。俗話說“屁股決定腦袋”,看兩人的矛盾最好的方法就是看他們在怎樣的立場上。諸葛瞻的身份,如《三國志》卷四十五所言:“時都護諸葛瞻初統朝事”,他主要處理蜀國中央的相關工作,負責內政。而薑維,根據《三國志》卷四十四中薑維有關傳記所言,先是“十二年,亮卒,維還成都,為右監軍輔漢將軍,統諸軍”,後“十九年春,就遷維為大將軍”。

兩個人一個負責內政,一個負責軍事。諸葛瞻更多的是以政治家的眼光去看待蜀國的命運,沒有諸葛亮的非凡才華,但是依然繼承了父親憂心百姓的情懷,他深知,“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他走向“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結局。他的行為更像是一個知識分子,不必窮兵黷武,至少安穩百姓,更願舍身許國。《三國志》魏書和蜀書中所記載諸葛瞻的事跡不多,但絕大多數都是與戰死綿竹有關。

而薑維呢?他是“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的英勇戰士,是被諸葛亮欣賞過的男人,“薑伯約甚敏於軍事,既有膽義,深解兵意”。從九伐中原就能看出他複興漢室的心有多迫切。但凡是物極必反,過多的征戰消耗了蜀國的實力,反而給了敵人“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的絕佳戰機。

鄧艾用了一招“斬首行動”讓薑維大軍失去了戰鬥力。癡迷於戰事的薑維和管理內政的諸葛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深有矛盾。諸葛瞻並不希望常年征戰消耗蜀國最後的實力,這便是症結所在。

最後,他們的出身使得兩個人處境不同,矛盾深重。薑維本來是魏國的人,但當時的天水太守“疑維等皆有疑心”,薑維投誠於蜀國;連年征戰,蜀國朝中人疑他擁兵自重,他會選擇明哲保身;後主投降,他很快投誠於鍾會,雖然他有妙計想暗助蜀國。這一切說明他是一個審時度勢的人,而旁人很難理解他真正的立場。

諸葛瞻不同,從小耳濡目染,深受父親教誨,母親也是知書達理的才女,在他心中,蜀漢就是他存在的意義,就是他願意用生命去捍衛的邊疆。薑維雖然是漢室的堅定的支持者,但很難被蜀漢第二代的諸葛瞻所接納,他們生長的土壤不一樣,他們的世界觀不一樣。

當歷史的車輪再次向前的時候,那留在背後的故事似被塵封,但永不凋零。在寥寥數筆之中,我們去體會曾經的愛恨糾葛,當三國的大幕即將落下的時候,當蜀漢的王朝的余暉即將落入地平線的時刻,蜀漢最後的守衛者諸葛世家在綿竹一戰,令人動容。

如果你是諸葛瞻,你會在最後的時候想“除掉”薑維嗎?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了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