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乘數效應!新稅務機構打造服務新刻度 確保個稅新政高效落地

每經記者:張禕 每經編輯:陳星

成都,連續10年位居“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生活在這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幸福指數從來不低。

隨著2019年1月1日起新個人所得稅法的正式實施,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6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落地,個稅改革邁出綜合征稅的關鍵一步。

這座城市的900餘萬自然人納稅人和全國其他地區的納稅人一樣,又多了一份觸手可及的實惠。

改革“紅包”來了,自然要讓納稅人穩穩地接住。國家稅務總局黨委書記、局長王軍曾表示,稅務部門會盡最大努力,全面開展好“點對點、面對面、線連線、手把手、心貼心”的輔導培訓,用稅務人的辛苦指數,換取扣繳義務人和納稅人的便利指數、幸福指數。

時間緊、任務重,新稅務機構成立後迎來重大考驗,肩負政策“宣傳員”、納稅“服務生”的使命,要確保改革順利實施到位,徹底打通政策落實的“最後一公里”,他們將交出怎樣的答卷?

在個稅改革落地首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集合精銳采編力量,以“直擊個稅改革攻堅戰 見證歷史性的時刻”為主題,兵分四路,奔赴北京、上海、深圳和成都,進行實地調研採訪。

在成都,我們充分感受到新稅務機構為有序推進個稅新政平穩落地、全力營造改革良好氛圍的新風采。

打造矩陣 凝聚政策宣傳合力

“妻子全職照顧小孩,家裡經濟來源都靠我的工資,今年把住房貸款利息和子女教育抵扣掉後,我每個月差不多能再少交200多元個稅,相當於多了一份福利工資!”1月7日上午,在國家稅務總局成都市錦江區稅務局,前來辦事的市民魏先生談到個稅新政頭頭是道,他不但已經算好了自己的“紅包”分量,而且對專項附加扣除的具體內容和申報方式也很熟悉。

在錦江區稅務局辦稅服務大廳,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發布才兩周時間,但像魏先生這樣熟悉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的人還真不少。成都藍潤聯博置業有限公司的稅務專員唐宇軒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告訴記者,至今他已經參加了4場關於個稅改革的現場培訓學習,公司成都總部的員工在1月5日前均已完成了資訊表的填報工作。

此次個稅改革因為改變了稅制結構,使得涉及面更廣,納稅人的情況也更為個性多樣,無論對稅務部門的征管還是服務,都提出了更高更精細的要求。

自2018年10月1日個稅過渡期政策實施以來,國家稅務總局成都市稅務局通過稅務網站、手機客戶端、微信公眾號、稅務微博等組成的辦稅服務矩陣發布了關於個稅新政的一系列規定,其中“成都稅務”微信公眾號關於個稅實施條例、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的推文一經發布,當日點擊量便達到了5.2萬、3萬。

作為中西部首個“稅務企業號”,基於微信企業號功能框架打造的“成都稅務企業號”面向全市60萬戶扣繳部門精準發送了個稅改革新政公布的提示簡訊,使得企業負責人和財務人員在第一時間就掌握了這波政策紅利。

國家稅務總局成都市青羊區稅務局還創新了宣傳模式,製作個稅改革“十問十答”“今日說說”等H5宣傳內容,依托納稅人的微信“圈子優勢”和自媒體“異塵餘生效應”拓展對外宣傳維度。

如果說用網絡和新媒體傳播帶來的是資訊傳遞的高效和便捷,那麽線下的宣傳則更多散發出利民惠民政策的溫暖。

2018年的冬天,成都下起了少見的雪,但為了第一時間讓納稅人了解到新政,成都稅務工作者常常是頂著嚴寒,貼著暖寶寶,在街頭設點宣傳,不遺余力地向市民分發宣傳材料、介紹個稅新政以及答疑解惑,並手把手地教大家使用個人所得稅APP填報資訊。氣象很冷,但人心是暖暖的。

在錦江區稅務局,為了提高個稅新政知曉度,該局開展了一系列“局長進企業”“個稅進家門”等“面對面”宣傳活動,為企業和行政機構事業部門提供上門個稅政策輔導,還在人流集中的地方播放個稅宣傳影片、發放宣傳資料。

上班族們發現,在成都的公車站台、地鐵月台、戶外屏、樓宇間、社區裡、大街上,都能獲取到關於個稅改革新政的資訊。據悉,成都市稅務局在開展個稅宣傳輔導過程中,針對不同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的特點,多管道多方式,僅通過地鐵、公交投放廣告宣傳牌及看板,日均覆蓋就預計超過400萬人次。

當個稅新政的觸及管道被打開,當社會可見度不斷增強,個稅新政帶來的減稅降負效應無疑將會疊加出更大的推動力量,加速改革進程。

解惑答疑 把便捷留給納稅人

“把困難盡可能留給自己,把便捷盡可能留給納稅人。”王軍到北京督導調研個人所得稅第二步改革相關準備情況時,對稅務人曾提出了這樣的服務理念。

1月8日,記者來到位於成都市濱江東路的國家稅務總局四川省稅務局12366納稅服務熱線工作現場。上午11點19分,熱線大廳中的實時座席監控畫面顯示,不到半天,當日來電總量已達到了5242通,人工接聽量為3609通,熱線接通率為79%。

記者拿到了一份統計數據,2019年元旦節後首周,全省12366熱線來電總量達到4.97萬通,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203%,其轉運站接人工量同比增長了214%。但進入元月以來,熱線滿意度仍達到了97.61%。

“就在1月7日,我省12366熱線的來電總量創下了自成立以來的歷史新高,達到14024通,其中關於個人所得稅的問題佔比達到27%。”四川省稅務局12366納稅服務熱線管理人員吳雪介紹,此前已安排全省話務人員多次接受關於個稅改革的專題培訓,基本熟練掌握了個稅政策規定及系統操作,能夠及時準確解答納稅人谘詢。對於熱線高峰,稅務局也做了較為充分的預判和人員設備方面的準備,目前中心已啟動應急預案,接下來還將繼續增配話務人員。

在錦江區稅務局,很多稅務幹部在結束了培訓輔導或宣傳工作後,對於納稅人索要自己電話號碼的要求,幾乎是有求必應。“雖然有時深夜十一點十二點都會有人打電話來谘詢,但對納稅人來說,能及時幫他們解決問題,自己也會有小小的成就感。”該局第二稅務所所長孫紅雨對記者表示。

除了電話熱線外,稅務工作者還充分運用即時、方便、高頻的現代資訊技術,為納稅人提供培訓輔導、答疑解惑、業務指導等服務,讓納稅人少跑路或者不跑路。

國家稅務總局成都高新區稅務局的稅企QQ群服務中心共運營了23個QQ群,服務網絡覆蓋了轄區內近70%的納稅人,可以隨時為納稅人答疑解惑。在為個稅新政舉辦的培訓與答疑專場中,平均每場同時在線的扣繳義務人就超過了1.8萬戶。

據了解,截至1月9日,為了本次個稅改革聯絡交流,成都市稅務共計搭建了394個微信群或QQ群,形成了一個個持續培訓、持續互動的便捷管道。開展“面對面”個稅新政精準培訓達297場次,通過“走進去”方式實現重點扣繳部門“面對面”上門輔導100%全覆蓋。

高效統一 稅務機構展現新風采

2018年2月,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明確提出:“改革國稅地稅征管體制,將省級和省級以下國稅地稅機構合並。”對此,王軍曾表示,這是一場加強黨對稅收工作全面長官的重大改革,是一場增強稅收服務國家治理職能作用的重大改革,是一場塑強為民便民利民稅務形象的重大改革,更是一場築強稅收事業長遠發展根基的重大改革。

按照國家稅務總局、省稅務局和市委市政府關於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的部署,國家稅務總局成都市稅務局於2018年7月5日正式掛牌,成都市各縣(市、區)國稅局、地稅局於2018年7月20日上午10點正式合並統一掛牌。

短短5個月後,新個人所得稅法正式實施。在民眾的殷切期望中,保證個稅新政平穩落地,不但是合並後新稅務機構面臨的一項為民謀利的歷史任務,也是一枚檢驗體制改革成果的試金石。

隨著現代稅收征管格局形成和完善,稅收工作進入高效集中統一的管理軌道,黨對稅收工作的全面長官進一步加強。在規範統一的稅收執法和服務下,納稅人辦稅和繳費也更加便利。

記者走訪成都稅務部門時了解到,目前該市已實現“一個標識、一廳通辦、一次辦結、一套資料、一網通辦”,納稅人在該市所有綜合辦稅服務廳均可統一辦理所有稅收業務,全部辦稅視窗實現涉稅事項“一站式”辦結。此外,“成都稅務微信公眾號”宣傳平台、“成都稅務企業號”移動辦稅平台、“成都稅務數字管理平台”智能大廳管理平台、“納稅人學堂”培訓輔導平台等四個納稅服務平台也得到了整合提檔,進一步提升征管服務的相容性、預測預警的全面性和宣傳輔導的深入性,在本次個稅改革中發揮出了重要作用。

在稅務工作者身上,也呈現出主動作為的新面貌。在青羊區稅務局,記者了解到,《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正式發布後,該局師資團隊用了不到36個小時便完成了對新政的學習、消化、吸收,並連夜編制印刷出乾貨滿滿的新政匯編和操作指引手冊。2018年12月24日一大早,大家便帶著這道減稅降負“大餐”,奔赴企業、機構、學校、社區、街道,展開一場場宣講、座談、專題輔導等活動,專業精神和服務品質得到了外界的稱讚。

不僅僅在青羊區稅務局,記者在走訪錦江區稅務局、高新區稅務局等其他基層稅務機構過程中,也感受到了征管體制改革後的新團隊新風貌:對新政策迅速抓緊落實、專項統籌有序推進、學習機制常抓不懈、同事之間相互協作……不難看出,國地稅合並後,各項改革任務正在按照時間節點和要求有序有力有效推進,“1+1>2”的改革乘數效應得以顯現。

“國稅地稅合並是去年征管體制改革最重要的工作,現在個稅改革工作在管理層面能很快響應制度的變化,跟體制的調整其實有非常直接的關係。”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財政研究室副主任何代欣對記者表示。

何代欣指出,體制的改革減少了資訊的層級,減少了資訊的分割,對於集中工作、整合資訊、執行稅收政策等都起到了非常直接的推動作用。“這在以前國稅地稅分設的情況下是很難想象的,可以說,體制改革為稅制調整作了有力鋪墊。”在他看來,這次個稅改革一方面有利於稅制的優化調整,另一方面也有利於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效果應該很快就會顯現。

每日經濟新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